日更873天(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第39个教师节,朋友圈微信群的教师节快乐霸屏了。
因老T是教师,带着一届一届的研究生,师娘的待遇那是至高无上的,哈哈!蹭吃蹭喝蹭住蹭玩的,蹭教师节快乐的在此报道。
也是高校管理人员,也曾引领迷途的学生,也曾是学生的知心大姐姐。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虽不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也算是教育工作者之一,爱学生帮学生助学生是我的信仰,也是被他们爱戴的缘由。
也曾立志来生还做教育工作者,教师也好,学校管理人员也好,都是为学生做嫁衣的美差。
今天因教师节,杏林杏坛是什么?让我们也来学点儿小知识吧!
“杏林”的典故出自《太平广记》。
三国时期吴国的董奉隐居匡山,为人治病不收费,但要重病痊愈者植杏五株,轻病痊愈者种一株。多年之后,他治愈的病人无数,得到了一片有十多万株的杏林。
杏树结果,董奉又对人们说,谁要买杏不要钱,用谷子换就成。董奉就用这些谷子接济穷人和旅资不足的过路者。
后来,人们就用“杏林”来形容董奉为民谋利益的事,再往后渐渐扩展为医护人员的代名词,来赞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护工作者。人们又将“杏林”引申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指那些医道高明、医德高尚的人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庄子·渔父篇》。
孔子到处聚徒讲学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称“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宋天圣二年(1024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在大成殿前“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于是,“杏坛”就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杏坛”和“杏林”是指两个不同的职业,分别是教育和医道,不能混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