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落了一整天,我在靠近露台的小桌旁一直坐着,这样就最大限度地靠近了那些花草。看它们在雨中低头,伸腰,似乎一伸手,就能摸着了。
蝉声在雨的间隙,穿插而过。缭绕的雨雾,给我诱导,让我误以为坐在山野。
对面隐约的高楼,便是错落的山峦,这长长的雨,把那些山野的静气,带到了我跟前。
雨一阵紧,一阵慢。露台的地面砖,被雨水抹上光,显出好看的纹路。而植物讓雨水一澆,便仿若醒了過來一般,發出逼眼的綠,也閃著水靈靈的光,仿若一个女子,遭遇爱情。
我感到欣喜,于这样滴答的雨声里。这雨声,有铺展开来的慵懒和宁静。窝在屋里听无边的雨,仿佛置身于广袤的雨的森林,却又半点都不会淋湿自己,就感觉幸福而安宁。
雨让忙碌的人暂停乱转的脚步,它以它的到来,终止人们部分的忙碌。于是,屋子里,静息,看雨点跳舞,以纤细晶莹的身姿。听这雨点响起的乐音。
雨点落在不同地方,就发出不同的声音。檐口落下的雨,缓慢而沉重,带着自身的重量,是闷钝的响。空寂地面上的雨,迅疾而脆响。而植物上的雨,打下来,植物一弯腰,那雨声,中间便似乎有了一个微细的颤音,格外动听。
雨把所有事物都粘连,包裹在一起,世界濛濛,仿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我们都成了时光里的琥珀。
房间被下得暗了下来,我不得不起身,打开灯。然后坐下来,继续让雨声灌满耳朵。
从古到今,有人在雨中远行,有人在雨里升起思念。
有人在遭受雨水的折磨,有人为雨的到来而欣喜。
《南史》中的丘巨源,少时家贫,在雨天,只好舒展被子,盖在书上,来遮住破屋漏下的雨水。
杜甫旅居成都草堂,晚上雨来的时候,“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难眠的他,只好幻想着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雨中,他们无奈地等待着雨滳的停止。
林黛玉,看着窗外雨滴竹梢,便倍感孤单。流泪作诗: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苏轼的雨,有实足的旷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而白居易却享受着秋雨的来临。“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一门之隔,花草在雨中痛苦或幸福,而我在屋内,受着房屋的庇护。房屋是人类的智慧,是我们的保护。免我们遭受烈日和暴雨之苦。我坐在房间里,像个古代人,过着缓慢的生活。
天就要黑了,雨还在细细慢慢地落着,“窗外的雨还是千年的声音,一滴一滴,千年千年地落”,一直落在了我心里,落在了时光的深处。
2018.8.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