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658123/ed0fcc38f4f78f36.jpg)
。。今日书朋推荐 || 编号:[1627]
。。原作名: Sur les cimes du désespoir
。。ISBN: 9787559660503
。。内容简介。。
《在绝望之巅》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首部作品,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本书以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作为这位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源泉,意义重大。
《在绝望之巅》既是齐奥朗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精致的散文语言、断章体的创作形式和悲观的哲学思想有机结合,表现出荒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态度,对西方知识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作者简介。。
E.M.齐奥朗(Emile Michel Cioran,1911—1995)
法籍罗马尼亚裔哲学家,先后以罗马尼亚语和法语写作,晚年声名鹊起,获得极高的国际声誉。其作品以断章体的形式和对痛苦磨难、虚无主义等问题的思考而著称,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他延续了以克尔凯郭尔、尼采、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哲学传统,被视为“二十世纪的尼采”,影响了苏珊·桑塔格、伊塔洛·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保罗·策兰等众多知名作家。代表作有《在绝望之巅》《眼泪与圣徒》《解体概要》《着魔的指南》《思想的黄昏》等。
唐江
资深译者,译有《沉思录》《到大地尽头》《九号梦》《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秘密金鱼》等作品。
。。短评。。
#
绝望的齐奥朗,坚定的齐奥朗,模棱两可的齐奥朗,透彻清晰的齐奥朗。22岁齐奥朗,疯子齐奥朗。
#
一开始单纯是被蓝色的封面吸引。二十二岁用朝气写满了绝望、自杀、死亡、孤独、虚无、空虚、荒谬、痛苦…读下来倒也的确是二十多岁的感觉。 “在绝望之巅,对荒谬的激情是唯一能向混乱投去一束恶魔之光的东西。当所有通行的原因一道德、审美、宗教、社会等一不能再指引人生时,人如何才能在不屈服于虚无的情况下维持生命?只有通过与荒谬的联系,通过对绝对无用之物的热爱,热爱某种没有实际意义,却能模拟生活幻象的东西。 我活着是因为山不笑,虫不唱。”
#
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是不再做人。
#
如果说痛苦是你存在的一部分,克服它就会像是蒙受了损失,会引起一阵懊悔。
#
我喜欢留有血肉气息的思想,我偏爱从性紧张或神经压抑中产生的观点,胜过空洞的抽象千倍。难道人们还没认清,肤浅的智力游戏的时代已经结束,痛苦远比三段论来得重要,绝望的哭号要比最微妙的思想更发人深省,泪水总比笑容拥有更深的根源?
引自 论死亡 032
#
人如何才能在不屈服于虚无的情况下维持生命?只有通过与荒谬的联系,通过对绝对无用之物的热爱,热爱某种没有实际意义,却能模拟生活幻象的东西。
引自 对荒谬的激情 012
#
生命的火焰在密闭的炉子里燃烧,热量无法从中逃逸。那些生活在外部层面的人,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拯救:然而当他们并未意识到任何危险时,他们有什么可拯救的地方呢?内在体验的爆发会把人带入绝对危险的领域,因为有意在体验中扎下根基的生命,终究只能否定自己。生命太有限、太零散,无法忍受巨大的紧张。所有神秘主义者在经历过巨大的狂喜之后,不都感到自己无法再活下去了吗?那些在正常边界之外感受过生命、孤独、绝望和死亡的人,还能对这个世界怀抱什么期待呢?
引自 论不想活 009
#
他不生活、不感受、不渴望、不等待任何事物。他平息了生活中所有的不协调,然后将结果承受下来。饱受无穷焦虑折磨的人,则要复杂得多。智者的生活是空虚而贫瘠的,因为它没有矛盾和绝望。
引自 智慧的匮乏 141
#
我对未来和过去都没有感觉,而现在在我看来有毒。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感到绝望,因为缺乏希望,并不自然而然地意味着绝望。
引自 我不知道 076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