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看到有人写,30岁左右在一线城市工作,收入几千块的,基本都是混日子。因为有一部分钱必然是需要支付给社会的。
偏激了些,但深以为然。
没有什么比收入更能彰显一个人的职场价值——不管是现在的,以后的,也不管是打一份工还是创一份业。
下班的时候我在赶日报,同事说下班下班,别卷了,我心里笑,我现在的状态,卷死自己么。
我妈一直觉得自己手脚不快失去了很多机会,我仔细观察了下,其实是她自己把这件事看得太重了。因为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计件拿工资的。效率高,多劳多得当然十分公平,但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心力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对加班没有执念。没有执念的意思是,有或者没有,都行。
那天在朋友店里吃完米线,忘记把工作机拿回家,返回工位上去取。然后碰到其他部门的同事正好直播结束准备回家。该同事被另一位同事问候:
同事A:X总辛苦啊,这么晚下班
同事B:不辛苦,命苦
噗哈哈哈,笑点贼低的我,没忍住。
早在4月的时候,Carrie牵线,跟喜马拉雅的洪总谈了星座的合作,后来因为义乌疫情严重,活动取消。那天我问洪总,你们对牙科方面有没有合作计划?她说,你是做牙科的啊,我牙齿缝隙有点大,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就这样,我又多了业绩。但说好帮洪总看星盘的,也就看了一半。第二次见面,我头发没吹干去了公司,她失望了半天,大概感觉占星师的神秘感消失了大半,我也不如她所想是个气场强大的人。但我觉得她很帅啊,风风火火,上次还悄悄问我,云霞,你说金牛座的女孩子是不是特别有夫运,我好几个金牛座的朋友都嫁的特别好。
之前一直在想,合作方与我们究竟是什么关系,最近想通了,是短暂的同事关系。
能一直做同事的理由是——你们能够互相提供需求,并能够互相解决需求。
回到题目,为了什么而工作——金字塔理论简直可以运用于社会万千,第一当然是解决温饱,越往上精神需求占比越高。这个顺序能不能反掉?还是看个人比重,我自己的情况是不能。
最理想的工作还是,一边赚钱,一边积累资源,而我还是认为,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