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5-23《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

2020-5-23《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

作者: 优爸_IT_海口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17:54 被阅读0次

【主题】: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

【书籍】:《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

【作者】:含非

【章节】:全书

【字数】3434

这是一本将断舍离和极简主义综合起来的书。作者涉猎广泛,学识渊博,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中国文学、古文、“儒释道”、断舍离、欧洲极简主义以及心理学等等,非常多。

001从术到道

作者认为断舍离是术,而极简主义是道。

找到真正的道,看问题时,孰轻孰重,自然分辨,这样的断与舍才有意义。

如果断舍离是照见自我内心的明镜,那么极简主义,则是照亮我们人生之旅的明灯。

002 沉迷舒适,是脏乱差的根源

沉迷于舒适区的人,会感到非常的惬意和舒服。感觉不到压力,没有危机感。甚至会产生自我麻痹,感觉自己比其他人更优越。追求舒服,让我们不自觉的培养了贪图方便的习惯:随处乱放;做事随意;有了问题拖到下一次再说……贪图方便,混乱长久。

003 熵增

物理学指出: 一个孤立的系统内部,一定会从有序慢慢走向无序,其系统的总能量不变,但是有用的能量在减少,这就是熵增定律。

人的生命就是一个巨大熵增的系统。新陈代谢的过程建立在生物的化学反应基础上,越到最后,越会趋于失控崩溃。保持生命活力的意义,其一就在于自身抵抗的这个乱序能力,其二就是和其他系统关联。有一个现象,就是人是越老越爱收集,而收集的东西越多,环境就会越来越差。因为一个人拥有的东西越多,就越没有时间来照顾他自己,他的时间和精力都为了那些东西去了。

断舍离就是一种有序,是用有序的良田来提到替代杂草,用有序来替代无序。

极简主义则是让良田升为雨林。

所谓雨林战略,也是一种改变熵增的办法。它让系统融于更为庞大的系统,以复杂体系的思维模式来替代简单体系或者机械体系的思维模式,让孤立的系统和其他的系统关联起来,像雨林一样,大家获得一个相对平等的阳光、雨水的机会,然后看谁最后更适应环境,谁更能脱颖而出。

004  断爱和渐修

断爱近乎涅槃,因为拥有就是被拥有。

拥有的就是指东西、物品。被拥有就是自己的时间、精力。我们以为拥有了物品,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被这些物品所拥有。这就是“拥有的就是被拥有”的道理。

断舍离,就是断爱,就是主动舍去这些拥有的东西,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自我的、重要的那些。

断舍离,是去除心中的杂草,去除心中的贼,逐渐找到那个会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少,而且是越来越精的一种规律。

《楞严经》的故事里,许多人感慨慧能的智慧。现实中,的确有人会像慧能那样顿悟,但是我们大部分人,更趋像神秀这样的渐修,“时时勤拂拭”,在现实中渐修依然是普通人需要依赖的一个抓手。

005  三大立场

三大立场,是一个人判断外界和自我时所持有的主观意识。

意向立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意向立场的人最关心的是谁是责任者,谁要为眼前的事情负责,我的情绪由谁来负责。意向立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你应该做到,而你没有做到,这就是你的错。意向立场的目的是控制。

设计立场:我是错的,你是对的。关心的不是谁为眼前负责,而是应该怎么做。设计立场的核心价值观是:如果再来一次,应该怎么做才会更好呢?设计立场的目的是不断的改进。

人在顺境的时候,得意的时候,有意识地反问自己一句话:“我是不是已经已经对得离谱了啊?”,在这个瞬间,人就摆脱了意向立场的束缚而来到了设计立场的思维模式。

物理立场:我承认这个世界,也接受这个世界。关心的不是谁、谁负责、或是谁错了,也不是该怎么做?真相是什么?物理立场的核心价值观是:世间底层万物相连,互相依存,平等独立,所以应该顺其自然,不刻意的去控制。

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从物理立场出发。当我们发现规律或者真相的时候,再来到设计立场,就有了一种天然的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最后再转到意向立场,关心具体该怎么做,怎么完成,应该是有这么一个认识规律和顺序。

007断舍离的离,是一个过程。

离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复杂的问题简单做,你就是专家;复杂的问题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问题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这是马云说的一句话。

断舍离是极简主义的基础,但断舍离不是极简主义的结果。

如果找不到第一性原理就无法确认优先级,我们的思维就会进入跑题。断舍离就是确定首要的任务,确定内核,发现第一性原理,回归到原点。

008 快乐成长的三个表现::

(1)外在稳定,然后到内在稳定。

(2)感知自我创造的快乐。

(3)感知了成长的源泉。

一个人不快乐的时候可以去写书。当你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去写你自己的故事时,即使是很不幸的事情,通过笔下和自己进行谈话,注意力开始转移,心理开始调整。免疫系统的开始启动,潜在情绪开始挖掘、释放,然后就开始治愈。

009 思想僵化的三个形式。

(1)路径依赖。(2)经验依赖。(3)科学依赖。

克服大脑僵化最佳的方式就是每日复盘,每日审查自己:“日三省吾身,则智行无过矣。”

《原则》里写道,每一次工作以后都要书写,要总结。哪些错误违背了什么原则?那些符合了原则。发生了那些原则。

010 如何选择

(1)选择那些能够为你带来更多的机会的选项,而不是让你在未来变得更少的那个选项。

(2)选择那个让你失去比较少的选项。

011 混沌和无限循环播放。

混沌就是VUCA

Volatility——不稳定;

Uncertainty——不确定;

Complexity——复杂性;

Ambiguity——模糊性;

东西越是多,越是混沌,越是混沌,思想越是循环播放。

无限循环播放,其实就是洗脑,把一个道理反反复复地循环播放,没有增量,只有存量,让一个人,通过思想上机械化的有序性,去应对越来越混沌,越来越无序的世界。洗脑做的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不是你的意识清空重新装入新内容,而是强行让你的大脑处以一种无限制播放的状态,让你看起来好像很有序。

判断一个人思路清晰还是混沌的方法是:

如果和一个人,越聊越糊涂,对世界的认识更模糊,更复杂,信心变得越来越弱,那么这个人的系统是混沌的。

如果和这个人谈话,越聊越清晰,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简单,越确定,让自己变得更有自信,那么这人是清晰地。

012 向人提建议的两个法则。

波波特法则:在提出不同意见之前,用三个动作先肯定对方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完整的重复对方意见。

第二,把同意之处罗列。

第三,从对方的观点中学到了什么。

最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意见,以及不同的建议。

013  FABE法则。

一、描述事实

二、做优势比较

三、描述新的意见和建议

四、用事实案例来佐证。

014 德鲁克是四个建议。

1、关注终极目标。

2、去掉伪价值。

3、注重有效性。

4、专注于聚焦。

015  极简主义的管理四个要点是:

一、用意义目标来判断价值。

二、去掉无价值之处。

三、努力指向结果。

四、专注于目标,不跑偏。

016  极简主义的时间管理。

(1)时间记录。

(2)断舍离。

(3)优先时间。

(4)留置放空时间,给自己空余。

017 《礼记·大学》的修行七法: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018 作者的成就函数

A=F(增量*带宽*复利)

带宽指增速。复利指增强。

019 审核自我的剥洋葱法:

1、审视自己当下的处境。

2、梳理自己的角色。

3、梳理自己的资源。

4、梳理自己的核心能力。

5、梳理自己存在的意义。

剥洋葱法的关键点是:归因在外,洋葱剥不开;归因在内,深挖至核心;如此方得断舍离。

调节情绪心法:接受事实的同时,加上一点冥想。

020 冯仑对企业家的认知:所谓企业家,就是:指道,扛事,买单。

021  关键性事情

上了年纪的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整体成功失败,往往就是关键的几件事情,一件事情做了一个抉择,做对了命运就会发生改变,接下来,事情就会自己带着你往前走。

以终为始,就是找到最重要的事情,找到远方的事情。

所以剽悍的人,他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剽悍的人都有一颗强大的心,他对最终的结局看得很清楚。

022  五个问题

找不到了自己的内核,迷茫了,失去自己内在的稳定,是因为心中被心贼占据了,考虑五个问题:

我依赖什么?

我盼望什么?

我期待什么?

我证明什么?

我愤怒什么?

把这些问题一一罗列,再一一划掉。无依赖,无盼望,无期待,无痴迷,无嗔怒,那个时候,自我才会出现,内心才会真正自由。

023 贫与穷

物质匮乏,曰越贫;

而人生困顿、事业学习受困,曰穷。

024 出门小诀窍

伸(身份证)、手(手机)、要(钥匙)、钱(钱包)。

024 过剩能力

一、凡是不需要的能力,就会成为过剩的能力。

二、凡是必须的能力,就会让我们释放内在。

025 幸福的三个层次

底层:存在层

中层:能力层

浅层:资源层【主题】: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

【书籍】:《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

【作者】:含非

【章节】:全书

【字数】3434

这是一本将断舍离和极简主义综合起来的书。作者涉猎广泛,学识渊博,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中国文学、古文、“儒释道”、断舍离、欧洲极简主义以及心理学等等,非常多。

001从术到道

作者认为断舍离是术,而极简主义是道。

找到真正的道,看问题时,孰轻孰重,自然分辨,这样的断与舍才有意义。

如果断舍离是照见自我内心的明镜,那么极简主义,则是照亮我们人生之旅的明灯。

002 沉迷舒适,是脏乱差的根源

沉迷于舒适区的人,会感到非常的惬意和舒服。感觉不到压力,没有危机感。甚至会产生自我麻痹,感觉自己比其他人更优越。追求舒服,让我们不自觉的培养了贪图方便的习惯:随处乱放;做事随意;有了问题拖到下一次再说……贪图方便,混乱长久。

003 熵增

物理学指出: 一个孤立的系统内部,一定会从有序慢慢走向无序,其系统的总能量不变,但是有用的能量在减少,这就是熵增定律。

人的生命就是一个巨大熵增的系统。新陈代谢的过程建立在生物的化学反应基础上,越到最后,越会趋于失控崩溃。保持生命活力的意义,其一就在于自身抵抗的这个乱序能力,其二就是和其他系统关联。有一个现象,就是人是越老越爱收集,而收集的东西越多,环境就会越来越差。因为一个人拥有的东西越多,就越没有时间来照顾他自己,他的时间和精力都为了那些东西去了。

断舍离就是一种有序,是用有序的良田来提到替代杂草,用有序来替代无序。

极简主义则是让良田升为雨林。

所谓雨林战略,也是一种改变熵增的办法。它让系统融于更为庞大的系统,以复杂体系的思维模式来替代简单体系或者机械体系的思维模式,让孤立的系统和其他的系统关联起来,像雨林一样,大家获得一个相对平等的阳光、雨水的机会,然后看谁最后更适应环境,谁更能脱颖而出。

004  断爱和渐修

断爱近乎涅槃,因为拥有就是被拥有。

拥有的就是指东西、物品。被拥有就是自己的时间、精力。我们以为拥有了物品,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被这些物品所拥有。这就是“拥有的就是被拥有”的道理。

断舍离,就是断爱,就是主动舍去这些拥有的东西,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自我的、重要的那些。

断舍离,是去除心中的杂草,去除心中的贼,逐渐找到那个会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少,而且是越来越精的一种规律。

《楞严经》的故事里,许多人感慨慧能的智慧。现实中,的确有人会像慧能那样顿悟,但是我们大部分人,更趋像神秀这样的渐修,“时时勤拂拭”,在现实中渐修依然是普通人需要依赖的一个抓手。

005  三大立场

三大立场,是一个人判断外界和自我时所持有的主观意识。

意向立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意向立场的人最关心的是谁是责任者,谁要为眼前的事情负责,我的情绪由谁来负责。意向立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你应该做到,而你没有做到,这就是你的错。意向立场的目的是控制。

设计立场:我是错的,你是对的。关心的不是谁为眼前负责,而是应该怎么做。设计立场的核心价值观是:如果再来一次,应该怎么做才会更好呢?设计立场的目的是不断的改进。

人在顺境的时候,得意的时候,有意识地反问自己一句话:“我是不是已经已经对得离谱了啊?”,在这个瞬间,人就摆脱了意向立场的束缚而来到了设计立场的思维模式。

物理立场:我承认这个世界,也接受这个世界。关心的不是谁、谁负责、或是谁错了,也不是该怎么做?真相是什么?物理立场的核心价值观是:世间底层万物相连,互相依存,平等独立,所以应该顺其自然,不刻意的去控制。

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从物理立场出发。当我们发现规律或者真相的时候,再来到设计立场,就有了一种天然的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最后再转到意向立场,关心具体该怎么做,怎么完成,应该是有这么一个认识规律和顺序。

007断舍离的离,是一个过程。

离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复杂的问题简单做,你就是专家;复杂的问题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问题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这是马云说的一句话。

断舍离是极简主义的基础,但断舍离不是极简主义的结果。

如果找不到第一性原理就无法确认优先级,我们的思维就会进入跑题。断舍离就是确定首要的任务,确定内核,发现第一性原理,回归到原点。

008 快乐成长的三个表现::

(1)外在稳定,然后到内在稳定。

(2)感知自我创造的快乐。

(3)感知了成长的源泉。

一个人不快乐的时候可以去写书。当你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去写你自己的故事时,即使是很不幸的事情,通过笔下和自己进行谈话,注意力开始转移,心理开始调整。免疫系统的开始启动,潜在情绪开始挖掘、释放,然后就开始治愈。

009 思想僵化的三个形式。

(1)路径依赖。(2)经验依赖。(3)科学依赖。

克服大脑僵化最佳的方式就是每日复盘,每日审查自己:“日三省吾身,则智行无过矣。”

《原则》里写道,每一次工作以后都要书写,要总结。哪些错误违背了什么原则?那些符合了原则。发生了那些原则。

010 如何选择

(1)选择那些能够为你带来更多的机会的选项,而不是让你在未来变得更少的那个选项。

(2)选择那个让你失去比较少的选项。

011 混沌和无限循环播放。

混沌就是VUCA

Volatility——不稳定;

Uncertainty——不确定;

Complexity——复杂性;

Ambiguity——模糊性;

东西越是多,越是混沌,越是混沌,思想越是循环播放。

无限循环播放,其实就是洗脑,把一个道理反反复复地循环播放,没有增量,只有存量,让一个人,通过思想上机械化的有序性,去应对越来越混沌,越来越无序的世界。洗脑做的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不是你的意识清空重新装入新内容,而是强行让你的大脑处以一种无限制播放的状态,让你看起来好像很有序。

判断一个人思路清晰还是混沌的方法是:

如果和一个人,越聊越糊涂,对世界的认识更模糊,更复杂,信心变得越来越弱,那么这个人的系统是混沌的。

如果和这个人谈话,越聊越清晰,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简单,越确定,让自己变得更有自信,那么这人是清晰地。

012 向人提建议的两个法则。

波波特法则:在提出不同意见之前,用三个动作先肯定对方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完整的重复对方意见。

第二,把同意之处罗列。

第三,从对方的观点中学到了什么。

最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意见,以及不同的建议。

013  FABE法则。

一、描述事实

二、做优势比较

三、描述新的意见和建议

四、用事实案例来佐证。

014 德鲁克是四个建议。

1、关注终极目标。

2、去掉伪价值。

3、注重有效性。

4、专注于聚焦。

015  极简主义的管理四个要点是:

一、用意义目标来判断价值。

二、去掉无价值之处。

三、努力指向结果。

四、专注于目标,不跑偏。

016  极简主义的时间管理。

(1)时间记录。

(2)断舍离。

(3)优先时间。

(4)留置放空时间,给自己空余。

017 《礼记·大学》的修行七法: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018 作者的成就函数

A=F(增量*带宽*复利)

带宽指增速。复利指增强。

019 审核自我的剥洋葱法:

1、审视自己当下的处境。

2、梳理自己的角色。

3、梳理自己的资源。

4、梳理自己的核心能力。

5、梳理自己存在的意义。

剥洋葱法的关键点是:归因在外,洋葱剥不开;归因在内,深挖至核心;如此方得断舍离。

调节情绪心法:接受事实的同时,加上一点冥想。

020 冯仑对企业家的认知:所谓企业家,就是:指道,扛事,买单。

021  关键性事情

上了年纪的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整体成功失败,往往就是关键的几件事情,一件事情做了一个抉择,做对了命运就会发生改变,接下来,事情就会自己带着你往前走。

以终为始,就是找到最重要的事情,找到远方的事情。

所以剽悍的人,他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剽悍的人都有一颗强大的心,他对最终的结局看得很清楚。

022  五个问题

找不到了自己的内核,迷茫了,失去自己内在的稳定,是因为心中被心贼占据了,考虑五个问题:

我依赖什么?

我盼望什么?

我期待什么?

我证明什么?

我愤怒什么?

把这些问题一一罗列,再一一划掉。无依赖,无盼望,无期待,无痴迷,无嗔怒,那个时候,自我才会出现,内心才会真正自由。

023 贫与穷

物质匮乏,曰越贫;

而人生困顿、事业学习受困,曰穷。

024 出门小诀窍

伸(身份证)、手(手机)、要(钥匙)、钱(钱包)。

024 过剩能力

一、凡是不需要的能力,就会成为过剩的能力。

二、凡是必须的能力,就会让我们释放内在。

025 幸福的三个层次

底层:存在层

中层:能力层

浅层:资源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5-23《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mj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