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不是特别忙,所以敲敲字。
早上出门时看手机,看到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大半夜发来的消息。我在公交车上做了回复。发过去才发现我用29分钟发了一条近千字的微信消息!看了看,自己都吓一跳,一气呵成,简直是关于自己的剖析。关于这段问与答,抄录如下:
来自朋友———
2020.11.14. 04:09
你还会失眠吗?
2020.11.14. 04:47
有点好奇,对你来说,我是什么样的朋友?
2020.11.14. 05:05
凌晨醒来,总是会像剥开自己的身体,沉到心底,触摸到埋藏在潜意识里的情绪,不安,迷茫,空荡荡。
2020.11.14. 05:21
我不知道下面这些话会不会有些直接。开始聊天时,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碰撞,所以没有太多兴趣,和你聊的也不多。
作为一个工作正常,家庭稳定的男性,生活平平淡淡,我也不想在网上找刺激,所以现实生活也没什么好聊。
对我来说,你可有可无,没投入什么情感,一段时间后,注定会消失,可能是几天或者几周。
所以,我为什么要找你聊天?我要和你聊什么?
我想到我曾经说过,每次和你聊天都是心情不太好的时候。
我需要的可能是一个反馈,心理表达的出口,现实中的朋友亲人,很多情绪不能说出来。
2020.11.14. 05:35
就像在现在的时间点,内心充满各种情绪,只能对着陌生人倾诉。
2020.11.14. 05:38
我会想把你当做空房间,高山,大海,可以静静的待会或者倾诉。
2020.11.14. 05:41
你可有可无,可以是你也可以不是你,但对我来说,我需要这么一个“你”。
见谅。
2020.11.14. 05:48
最后,我想知道对你来说,我是什么?
我的回复———
2020.11.14. 07:18
谢谢你的坦诚。
昨晚睡得比较早,因为前天晚上被吵了一晚,基本没睡。
我基本都是十一点左右睡觉,十一点多自动关机。
睡眠好多了,但是还是一直做梦,记得很清楚。
2020.11.14. 07:47
(此条消息编辑用时29分钟,共计944个字)
你是什么样的朋友呢?
没想过。
但我似乎一直在为家人和朋友而活。我的朋友和我都很少联系,同在一座城,我有两三年没见过朋友,手机也没联系过几次!
她们太忙,我太宅,自己也喜欢安静,独来独往惯了而已。她们联系我时都是心情不好或者有事时。我和她们的交集只有曾经的同学关系,以及现在她们的烦恼。
关于人性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我看过听过的太多。我只是个年龄比较大的小孩而已,却从不曾像个小孩子一样成长和生活,所以我不敢也不习惯打扰和依赖任何人。
我习惯任何朋友的渐行渐远,也深知自己于他人的可有可无。虽然也会有点伤心,当然不伤心的居多,因为太明白,自己只是他人某一段的过客和于他人“有用的人”。正如我每换工作,都会把原99.9%的同事的微信删除,我知道我们再无交集,不论你从前对别人多好或者别人觉得你多好,当你离开时,只有你自己在独自难过而已!
我有很好很好的朋友,每次回家必见,很久不联系都依然如故,那仿佛就是我的两生花,是世界上另一个我。
我从不倾诉,习惯了。我从没当着任何人面哭过,哪怕我的两生花。我也不喜欢讲自己,因为懂你的人很少,朋友可遇不可求。
但是,能聊得来的朋友,就会想能一直是朋友多好!可是心底又很明白,别人总是比我先走,也许只是因为我太坚强太不需要朋友吧。因为我不倾诉,心情不好时从不找朋友!
只是个性和习惯使然吧,毕竟从小想太多,自闭加很多年独来独往。因为于我,只能自救,别人说什么于我都不起作用,心情不好时,我只喜欢自己安安静静呆着……
作为朋友,你不离开,我就一直在,除非我发现我们并非同类,或者说在有限的交往和交流中,至少在这一段旅程中我突然感到我们非同类……
所以,虽然我只是你心情不好时任何一个希望能找到的可说说话的人,没关系,你还是找到我了,谢谢这份信任…
我最好的朋友曾说,我太重情,但永远都表现得对自己很残酷。也许吧,因为太了解人性和世事,所以,我只能和所有人保持距离。因为太没有安全感,所以我绝不会主动走近任何人,所以我从不找人聊天,是习惯,也是害怕这样的结果!
不期望,就不失望,也就不受伤,我是不是特别会保护自己呢?作为远距离的朋友,真能只是交心,一直是朋友多好,我真怕伤害别人……
现在来说说我对朋友的定义吧。
在我心里,或者说对我而言,朋友是可以无所顾忌聊天的人。朋友是我关心和我无聊时会骚扰的人。我关心朋友的心情,但自己却绝对不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骚扰朋友。
我很少联系朋友,见面却一如既往不会不自在。
我有个别网友,素未谋面,从未互查过户口,探过隐私,不知道姓名,年龄,城市,工作,婚否。当然最后除了姓名和年龄,其他的基本信息在聊天中也自然而然地知道了。
因为没有安全感,我习惯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孤芳自赏,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我觉得最好的朋友关系就是,有你陪伴时,很开心,没你陪伴时,自己也不会觉得孤单失落,因为真正的朋友,会一直在心里。
关于这个朋友的相识,源于我曾经发的一条很多书籍的图片。他因此查看了我的其他个人瞬间。然后在我第一条消息下边评论”才一天就这么了解吗(我是2.1注册的那个APP,2.2发的那条消息)?”然后他请我推荐电影给他,并在每看完一两部后会和我聊天谈感受,我们就这样慢慢熟了,基本都是聊关于电影和书籍,虽然他看得并不多。
我们都是平均一周左右上一次线,碰到了,会聊一会儿。5月底,他注销了那个APP,但是加了我的微信读书,我问他为什么不加我微信呢。他没解释,只说不加微信。6月初,他在微信读书上给我留了言,过了两天我才看到,聊了会。然后过了两个月8月中旬晚上八点左右吧,我在微信读书上骚扰了一下他,当时腰扭了,很疼,不能动,什么都不想干,不想看书,就想找人说说话,转移一下注意力,就骚扰了他。他过了一个多小时回复了我。
然后过了10来天,我隔了一天后才看到他的微信读书上的留言,问我腰好点没。于是我回复他,还是加我微信吧。然后我一直记得他说的话:“我结婚了,有时候会想和陌生人聊聊天,简单放松的方式,但不会搞暧昧。你觉得可以接受的话,我就加你,当个普通朋友。”
我也记得我的回复。当然,他想多了,他还是不了解我,我根本不怎么找人聊天的,也无意暧昧他人。微信于我只是工作用途,我和朋友也极少微信聊天。加微信只是因为,我觉得能聊得来的朋友,不想就这么失去了,网络上的关系已经够快餐化了。加了微信,就算我不能及时回复消息(因为除了上班时间,业余时间我都不怎么看手机),至少我当天还是能够回复的,再怎么说微信每天还是会间歇性地瞅一下的,哪怕是休息日;有时候太忙,但是看到消息了,我也会回复一个字“忙”,或者在闲下来后发消息解释表示抱歉。
于是他加了我的微信。正如我告诉他的,“放心,我不骚扰你”。到现在三个月,我们聊过六次吧,只有一次,是我主动骚扰他的。那是上个月底,我病假上班没几天,下班路上,因为各种不舒服(环境、身体),所以想找人聊聊天,转移一下注意力,就骚扰到了他,距离上一次我们聊天间隔一个月,我们聊了我做手术的事,以及手术后的感受。
昨天晚上,他发了这些话,是失眠和烦躁时,那种心底深处的孤寂作祟吧。我了解也理解他的心情,作为同龄人,我们有相同的焦虑,只不过我习惯于在书的世界里躲避外界风雨而已。很多人在一起,心灵却并不共通,我们的手机里有很多人,却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说话的,因为有些人不能找,有些人不敢找,有些人找不到。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朋友,听听我们的烦恼,却又并不打扰各自的生活。
我们需要朋友,却不能过度依赖朋友,尤其是在心理上。在我们脆弱难过时更容易对他人的陪伴产生依赖和习惯,而习惯如果止于对方的中断,就会让习惯者产生失落心理,甚至感到受伤。十几年前看《小王子》,作为写给大人的童话故事,特别喜欢,里边很多话语极富哲理,其中狐狸的那句话“如果一个人听任自己被驯服,那他就要冒流眼泪的危险了”,我一直记得很熟。的确,习惯于他人,就是某种程度上情感的被驯服,正因为如此,我从不主动靠近任何人,也特别害怕自己会让别人感到受伤难过。我希望我的每一个朋友都能开心,也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就像我因为朋友的存在和信任而感到幸福一样。我希望能帮助朋友走出不开心,却并不因此而打扰彼此的生活及习惯。
祝愿我亲爱的朋友们都能幸福快乐,谢谢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