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反省本,就只为了见证自己在生活中怎样成长的,之前是没有,但习惯性反省是我人生的常态,这里写的文章多出自从生活反省中来,现在只不过用了本子来记录只为不漏失烦恼、错误后上天赐予的真礼物。
人们都说“经一事长一智”,但是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该怎样去做?今天我把自己常用的方法放在这里,只为对有缘者有所助益。
对于一个坦诚而对自他生命负责的人来说,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大凡人生有建树者无一不具备这个美德,我的成长着实来的迟缓了些,如果不是各因缘汇聚,不是要决定活成一个人样,我还是一个不知悔改的愚笨之人。
我的改过自新来自着实了知我创造了我的一切,而外境人事物及一切发生皆是渡我之舟船,没有好坏对错,它们都只是以它们该发生的方式如是发生而已,所以真诚修身者必时时观己而不再把能量投注被外境影响的受害状态,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与基础,没有这样诚实的状态,无论我们经多少事都不可能长一智。
所以,诚实,对生命诚实,对一切发生诚实,这是“经一事长一智”的前提和条件。
然后再来去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剖析、判断,从经验中尽可能找到我们能找到的所有原因,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问自己从中体验到什么?整个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
第四步从整个事件发生中我收获了什么?硬币一直有两面,但我们常倾向或粗浅地只看一面,遇到不好对境只顾着逃了,但若同样对境一再发生,那就是老天送你一个包装不太好看的大礼包给你,你大赚的时候到了……呵呵……
第五步即问自己如何解决?每个问题在产生时就有了方案,而且若某个问题已被你意识到,那么同时其解决之方案也从你自身可去寻得,因为阴阳同时性而生,没有单独单向的硬币一个面向跑出来的事,所以相信自己,你能看到问题就能看到答案,求人不如求己。当然这不能排除其在解决时需要听下他人建议又或解决之道中需要他人支持。我的意思是首先让自己更清楚明白发生了什么,该怎么解决,自己人生的主动性得要出来,否则就算咱人生出了状况旁人干着急自己还无所谓的样子纵然神仙佛祖再来也无济于事,人生的主题,自己是主角一定要认明白才行。
原来学《论语》时学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何以故?只以为他人格修养好,我们都这样读了,他是君子嘛,他与我什么关系?成为君子有什么意义?我就一个凡夫……尽管读书都要求立志,这志向与我何干,似乎都为了功名利禄,而我又不喜欢这些,所以我一直也没有成君子,很多与我一样学《论语》的人也没成君子。包括《大学》中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几个做到的,我曾经也想做到,所以12年出家就为了格物致知与修身,我以为短时间大约两三年能搞定,结果到现在还没搞定,我的生命成熟长的真的太慢,但没有办法,个人底子薄又生而愚笨,很多事不体验一翻就是想不明白,后来才发现自己愚笨的原因是自以为是,又不尊师孝亲,在家不听话惹父母生气在学校不听师言还唱反调,所以无智的果报都是我活该。
当我渐渐明理,才知道生活中一言一行都是生命种子,种不好就延展出大大的后果出来,而且对自己多了解一分对生命就更多了一份同情同理,走到后来就只能是对自我更严的管理以及对外在生命与一切发生就更宽容与接纳,臣服外在一切人事物发生是成熟之必然,因为不发生也已发生,一切的呈现当然只能依它们之本来,难道我们妄想让一切真依自己呀,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调整自己、臣服生活。
此时我们才知道曾子的每日三省是自我生命成长之必然诉求,也不是说只有君子才这样做,而是明白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都该有的行为。而至于《大学》之修身也是认知到“我是一切根源”之后的必须,只因生活总会因为咱自修不过关而遭遇重重之阻碍,而除障必自修,自修必反省,唯反省才能让人“经一事长一智”。
今把个人生命之体悟分享于此,如果对有缘之众有所助益,也算是没白费这码字的光阴了。愿国泰民安万物和谐!祝福如母有情皆自在吉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