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

作者: 幽人独跹 | 来源:发表于2023-01-13 01:12 被阅读0次

宋 俞桂《溪流》

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

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宋 晁冲之《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从简友文中读到了这两首诗,突然觉得好久没有读诗啦,更觉得诗歌之浩瀚,人生之渺小。这两位的诗,我以前怎么没读过呢,原来这无穷的知识海洋,我们能知晓的不过是沧海一粟。

而我读诗历来是把格律放到一边,当然并非不尊重格律。我品诗总是把诗之境界、意味放在第一的,很自然地联想到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土》,“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当读到这后两句,我更是匝舌细品,意蕴无穷啊,那是怎样的秋夜,一轮皓月当空,空里流霜,辛勤劳作归来,恰逢友人,立锄交谈,那流萤点点——乡村特有的宁静,特有的光与影,那斑驳的明暗的夜景全在脑海中印过。多么美的享受,又不同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那种寂寥。这种贴近的生活感受还会想到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品诗,境界必须放在第一位的,言归正传。“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我想这定是春末夏初的景象,雨水充足的季节,但又不是那恼人的梅雨季节,涨水啦涨水啦,单评这一句,家僮忽报溪流涨,就能激发多少的生活感受,原来境界就是生活的感受,诗人把感受融入诗中,读者再从诗中感受生活,就是一个现在看电视,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

俞桂,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有说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一番雨过一番春,芒竹闲行踏软尘。

城里不知春色早,湖边杨柳已撩人。”《湖上闲步》俞桂。

原来诗歌总是在农村,俞桂早已所说。

相关文章

  • 【诗句】诗与师

    诗与师文/我自然 2017.6.18 诗是诗师是师 能写好诗不一定能当好师 能当好师未必就能写好诗 品诗就品诗拜诗...

  • 品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

  • 诗‖品

    以前以为 诗就分古诗词和现代诗 学习才知道古今也分众多流派 有豪放、简约、华丽 朦胧、印象、口语的等等等等等 我不...

  • 品诗

    一首好诗是极具感染力的,寥寥数笔,营造出一种不动声色的意境。你要有耐心逐字逐句地去品,象品一壶陈年的老酒,慢慢回味...

  • 品诗

    《品诗》 不久前的夏日里 匆匆忙忙抱回了一本书 不是诗却比诗更让我痴迷 那温存尔雅的女子 那纤细柔情的文字 让我的...

  • 品诗

    羞红满目依樽掩,雅句飘香空自浅。 幸入金堂品旧诗,一览众小知行远。

  • 品诗

    和孙主席是在网络上偶然相识的。那一年,孩子生病住院了。凌晨时刻,我躺在儿子的病床边上辗转反侧,看着躺在...

  • 品诗

    少年读诗做侠客 中年品诗泪零落 红尘烦事牛毛多 一唱一吟做过客

  • 品诗

    宋 俞桂《溪流》 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 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宋 晁冲之《夜行》 老去功名...

  • 品诗

    几年前,我曾经努力学习古诗。当时,美辰老师在工作之余总是每天抽出时间来学习诗词,学了《唐诗三百首》,又读砖头一样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qg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