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摇滚乐/音乐
读书小感(2):摇滚主唱,圣子,艺术史

读书小感(2):摇滚主唱,圣子,艺术史

作者: Macalaure | 来源:发表于2022-01-14 15:45 被阅读0次

读《艺术的故事》中遇到一点小插曲,由是观看了一部音乐剧。

抛开起源阶段,在西方艺术史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宗教一直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自公元前后诞生,至中世纪全面统治欧洲,基督教不断地左右着艺术创作的目的与题材。不过我想说的并非宗教的兴衰,而是作为旁观者,在阅读中高频率接触相关题材的感受。

我并没有系统读过《圣经》故事,不过有些已经进入常识领域的人物与故事多少还是了解的。读艺术史意外地使我对宗教传统产生了兴趣——毕竟那些故事反反复复出现在绘画、雕刻中。好奇心一旦产生,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行动起来,了解更多。所以这两天连《旧约》也读上了。

说来也巧,这两天在听传奇摇滚乐队Deep Purple(即“深紫”乐队)的音乐。先前多少了解过这支乐队,知道他们经历过数次人员变动,也听过传唱度最高的那些作品,可说是留下了不错的路人缘。被誉为硬摇滚和重金属先驱的“深紫”乐队,原本不在我的欣赏范围内,这几天也不知怎地,忽然就听得很上头。这也说明对于好的音乐,人为地给它贴上标签、划分类别反而是在制造枷锁,倒不如抛开流派曲风,随心所欲地去接受。“深紫”另一个吸引我的因素,是他们Mark II时期的主唱Ian Gillan。出众的嗓音和表现力,以及典型的散发着迷幻年代魅力的外形,一下把我迷住了。先悄悄说一句:Ian Gillan,人美声甜。

那么“巧”在哪里呢?Gillan在被吉他手Blackmore选中成为乐队主唱后没多久,凭借一首《child in time》被当时伦敦音乐剧圈大佬相中。这位大佬就是Andrew Lloyd Webber了。大佬彼时正在为百老汇音乐剧《万世巨星》的西区首版选角,而Gillan被看作是理想的主角人选。

了解到这此的我立刻“要素察觉”——这是什么剧,莫非跟神子有关?正在高浓度宗教好奇中的我,转头在B站挖到了1970年Gillan录音片段。此段曲目名为《gethsemane》,取自圣经故事,所讲为耶稣基督被出卖前夜的内心独白,曲调十分抓耳。不觉对这部音乐剧产生好奇的我,找到了2000年版的音乐剧来看,随后了解到,这部作品堪称韦伯的成名作!不过,深紫乐队的主唱最终没能出现在首版公演的阵容中。但不知是否与当时摇滚乐的转向有关,1970版《万世巨星》颇有“摇滚歌剧”风范。

绕了一大圈,终于写到我想说的了,就是《万世巨星》这部音乐剧。我算不上资深音乐剧迷,只看过西区脍炙人口的几部经典剧目,但多少知道百老汇、西区们或多或少喜欢搞点创新。不过这部剧的故事背景设定还是有点出乎我意料。

故事可以概括为耶稣受难的现代版,主角是谁自不用说,而另一个重要角色是犹大。尽管穿着现代服装,圣子依然是布道救人的角色,追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使徒们将圣子捧上神坛,顶礼膜拜,诉说爱意与敬意,一切看起来都颇为光明。唯有犹大在担忧。他看出人们并不真正爱圣子,信仰圣子不过是使自身获益。于是他如朋友般向圣子道出忧虑,却不被对方理解,原本相敬相亲的二人由此疏远。气恼之下犹大告密(回归原典),一通操作将圣子送上命定的结局。

虽说近代以来基督教全球衰落是不争的事实,但世界范围内信教者依然广泛存在,这样别具一格的改编,尤其是对犹大形象的诸多处理,作品没有被视作“渎神”、冒犯,半个世纪中数度再版公演,足见现代西方文化确有相当的包容度;同时也反映出基督教在现代社会主流话语中的权力丧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小感(2):摇滚主唱,圣子,艺术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qq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