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完饭,去超市准备明天的食材。一出门发现下雨了,很小的雨,一滴滴落下来,好像趁你不注意,悄悄地吻吻你,让你感觉到别样的触摸。
懒的回去拿伞了,抬头看看天,乌云压顶,有下大的意思。纠结要不要回去拿伞,想了想,正好趁这个机会感受一下夏日的雨。
雨慢慢地滴落下来,路面慢慢的湿润起来,空气味道也潮湿起来,一切舒服而美好。软绵绵的雨点,带来了凉爽,去除了满身的燥热和心头的烦躁。
听着雨声写关于雨的文字,是第一次。因为从小生活在大西北,干燥气候,鲜少有雨,更没有机会感受什么是台风,什么是暴雨,什么是雷雨,什么是绵绵细雨......所以读到古人的诗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总是无法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直到有机会去乌镇出差,老天爱怜我,下起了雨,让我有机会打着伞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虽然脚底板湿漉漉的,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兴致。雨大些了,我便坐在河边长廊上,静静听着雨,看着颗颗雨滴急不可待地飘落下来,跌落在屋顶,摔碎在路上,滑落在水里,忽然就体会到合着雨声读书的美好和浪漫。
等从超市出来,雨又大了些,我抬头看着路灯下的丝丝水帘,听着莎莎的雨声,没有抬脚急走,反而在雨里拿出手机拍下这样浪漫的雨景。此刻的雨是温柔的,一滴,两滴,悄悄地落入我的怀里,好像想和我亲近。
我想此刻有这样的心思,怕是和年龄有关系。同样的雨,因为时间,环境,情绪不同,体验到完全的不一样的意境。年轻的时候是讨厌雨的,觉得它阻碍了我们远足的脚步,中年的时候,愿意驻足听雨,留下世间所有的美好。
宋朝诗人蒋捷笔下的的雨,多了些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雨夜听雨,听的是浪漫,品的是雅兴,勾的是思绪。
我喜欢夏天的时光,也喜欢落雨的日子,更喜欢一个人站在润无声的细雨里,做一次心灵的洗涤。
所以读到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