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这是一个喜欢的词语,翻了下日志,两年前自己是这么说:
处在奋斗阶段的人不适合看励志的书籍,因为绝大多数那样的书告诉人们的,无非是坚持不懈,失败了重头再来之类的。这样的结果是,可能是误导好些人在歧途上,一条道走到黑,也可能是让一些人成了拍手大叫“咦,中了”的范进,成功了,却也没什么意义了。
老罗,也曾说过,所谓励志的言论,就是典型的精神鸦片,其功效也就是暂时缓解疼痛而已。
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的理想和价值观的人而言,在人生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理由,早就变得简单得很。对于那些迷途不知的人而言,什么样的鸦片,不过决定他下一次的懈怠是早点还是晚点罢了。对于单纯的人,或许他们的字典就没有成功这个词语,尘世走一遭的理由,就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
刚刚看了孟非的随遇而安,用他的话,这是一本算上自传的自传吧。书的内容,也是和他在自序里强调的一样,没什么励志的内容,无非是写一些自己能写得出来的东西。
书,我是用手机看的,所以不知道它的定价是多少,要是二十块以内,个人觉得是值这个钱的。因为二十块以外的话,我宁愿去买一本经典的书籍,或许读不懂,可至少有收藏价值,谁知道指不定哪天我就能读懂了呢!
本来暑假的时候,就打算每个月掏点钱买一两本书,好好读一读,这样子到了毕业也能积攒二三十本书,到时候送人或是留着都还是有意义的吧。而现在呢,不愿意花钱买书了,只愿意去网上下载点免费的书,没事的时候看看,权作消遣了。
一直觉得,到了什么时候,我也应该学着积攒点想看或者看过的书,放在床头或者某个角落,占点儿空间,也好算的上是读过书的人了。这是一个愿景了。
想起上次在一篇日志前摘录《幸福》的片段,那样的早晨,在书桌上凌乱地放着一些古色古香的书籍,或许没有透过窗而入的阳光,也不会有清脆的鸟鸣,可那些昨晚没来得及收拾的书桌已经可以让人悠然自得了吧。那样的话,就是符合我的幸福了。
几乎每年都会送出一些书,这点挺有味道,而且我觉得送书比送其他的要有意思的多了去。
不扯淡了,我要看鹿鼎记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