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上老师教过一首叫《old black Joe》(老黑奴)的美国民谣,当时不知歌中的到底在唱什么,但悲凉苍劲的旋律,至今难以忘怀。
多年之后,看了《活着》这本书,激发了那首歌的旋律涌上脑海,清晰可见,仿佛在悠远的述说着他的故事。
论文学小说中人物,余华笔下的福贵可算得上是命运最悲惨的人物之一了。
书中的徐福贵原本是一个富人家的子弟,年轻时不学无术,唯独热爱赌博。因为这一项不太正经的爱好,不幸败光了家业,沦为一届贫农,日子过的清苦,亲人先后离他而去,留下他一个人孤独终老。
福贵的故事就像透过一粒水滴理解整个大海,一片落叶回忆整个季节,在福贵身上,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乃至人类世纪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
他的人生,像在风雨中飘摇的一叶浮萍,任凭风吹雨打。
从读者眼中看,他的生活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与忍受的苦难,父亲被他气死,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儿子给最好的朋友的妻子献血,因为抽血过度而死亡,妻子病死,女儿难产而死,女婿在施工地现场发生意外,外孙因为吃多了被撑死了,最后到了花甲之年,身边无妻子陪伴,膝下无子女承欢,只有一头跟他一样,老的快走不动的牛与他一起度过余生。
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
纵观他的一生,他是悲惨的,但是你们有注意到当儿子在学校里得了第一名时他的欢喜吗?记得女儿找到了终生伴侣的欣慰吗?记得在随征队伍里面找到一生的好友春生时的慰藉吗?苦难的经历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福贵和他的命运之间不像是相互依存额关系,更像是一种友情,一种他与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时有一段经典对话。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万千的读者也并非福贵本人,又怎能体会他悲惨人生中温柔可爱的时刻?
后来我知道了那首歌的歌词在讲述一个老黑奴的故事。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在短短的几十年用尽全力去感受人间悲欢,活着不是表现在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最大的价值是用生命去忍受一切的不幸,用大地般宽广的胸怀容纳黑夜,用时间的漫长抚平生命的动荡,最终找到活着的真谛——在苦中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