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之道》

《学习之道》

作者: 我不是恶棍 | 来源:发表于2022-11-24 20:13 被阅读0次

    不了解学习的原理,就是在无效重复;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在消耗天赋。本书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出发,跨学科解读学习的原理,提供全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看美国工程学博士如何教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提高学习能力。。

    精华

    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为什么学习低效。

    原因就三个:睡眠不足,思维定式以及思维发散。

    睡眠不足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很好理解。研究表明,睡眠是记忆和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让大脑中活跃的前额叶皮层得到彻底休息,还能清除琐碎的记忆,强化重要的部分。精力充沛的大脑工作一个小时,胜过疲劳的大脑连续工作三个小时。比如,我们很多同学临近考试前都会通宵达旦地背知识点,但其实这压根就达不到临阵磨枪的效果,还不利于第二天考场上的发挥。

    如果说睡眠不足是学习低效的生理基础的话,那思维定式以及思维发散就和我们人类的思维模式有关。

    人的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专注思维模式,另一种是发散思维模式。其中专注模式跟大脑前额叶皮层的集中注意力能力有关,它主要是利用理性、连贯的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比如我们做数学题就用的是专注模式;而发散模式则跟任何一个特定脑区的关系都不太密切,它看起来更像是一只“八爪鱼”弥散在整个大脑之中,只有当大脑处在比较松弛的状态时才会出现。说白了,就是联想,它帮助我们从一个概念跳到另一个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会自觉地在这两种思维模式之间来回切换。比如我们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就突然想到某个人,想到她曾经也和自己一起吃过这道菜。这就是我们从专注思维模式切换到发散思维模式。

    但当我们遇到难题时,我们的大脑会进入了一种紧张状态,此时发散思维模式就会被屏蔽,陷入思维定式。这种钻牛角尖的思考方式特征就是,越绞尽脑汁越想不出来答案。比如:解答数学难题时,不管耗费多长时间,翻来覆去想到的都是以前用过的解题方法。而事实上,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很可能是一个崭新的问题,过去的方法根本就不会管用。用老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花再多时间也没有用。这就是专注思维的缺点,它常常让我们钻牛角尖,一门心思往下钻,却不会回过来想想我们是不是走错了方向。

    但如果只有发散思维也不行。它会让我们思绪乱飞,陷入拖延的境地。

    拖延已经是困扰大多数人学习生活的严重问题。社会学家曾经在美国在校大学生中做过一项有关拖延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80%—95%的大学生存在“拖延”的问题,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每天拖延的时间占据了日常活动的三分之一以上,而这些时间基本上被耗费在上网、玩游戏、看手机等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拖延的实质就是我们大脑陷入发散思维,被各种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吸引注意力。

    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只有专注思维没有发散思维,会让我们陷入思维定式,导致学习进度缓慢,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同样的,只有发散思维,没有专注思维,也会让我们掉进拖延的漩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

    所以高效学习的关键就是可以有意识地在两个模式中自如切换。那如何有意识地自如切换呢?它有什么技巧?

    先来看怎样避开思维定式。也就是快速的由专注思维模式切换到发散思维模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愿意说服自己把视线从眼前的问题中移开,随便去做点任何跟当前的问题无关的小事情,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切换到发散思维模式。比如,离开书桌出去散散步,打个小盹,听听音乐或者和朋友聊聊天等等。创造力研究专家霍华德·格鲁伯就提倡使用3B的方法:睡觉(bed)、洗澡(bath)、坐公交(bus),三者任意一个都能帮助我们从专注思维切换到发散思维。另外一个万能方法是散步,19世纪,一位善于发明创造的化学家就发现,独自散步对工作进程的推进,抵得上在实验室苦战一星期。其他一些创作者,比如狄更斯,简·奥斯汀也都是在散步时想到绝妙的点子的。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说切换到发散思维,我们就能获得好点子。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调动专注思维,努力思考一段时间,当发现固有的知识和思路实在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放松一下。只有前期经过足够的思考和碰壁,发散思维模式后期才能更好地在大脑中进行辐射,快速地搜索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还要强调的是,放松的时间也不能太长。通常来说,几个小时就足够发散思维取得重要的进展了,灵感往往都是一瞬间的顿悟,需要我们在收到以后,尽快保持专注,解决问题。

    搞定了思维定式的问题,再来解决学习的另一个天敌,拖延。看看如何快速地从发散思维模式进入到专注思维模式。

    为什么我们深陷“拖延的泥潭”无法自拔呢?很多人说是懒惰,的确,每个人都有惰性,但懒惰仅仅是诱发拖延的表面原因。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是那些我们拖延的事情,其实是让我们感到恐惧或者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比如,一想到接下来要复习数学公式和奇怪的图形,大脑的“痛觉中心”就会被激活,便不再有心思去关注怎样复习,而是心事重重地计划怎样逃离这种让自己不安的情绪,“拖延”也就乘虚而入了。

    那么怎样才能改掉拖延的坏习惯呢?首先,对于那些让你感到恐惧的学习任务,要学会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具体来说就是不要关注一个小时以内是否能做完数学作业,而是让自己沉浸在这一个小时之中,单纯地去做就可以了。另外,把任务分解细化、细嚼慢咽也是对抗拖延的有效方法。比如,今天的数学作业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这让我们倍感煎熬。那按照任务分解法,我们可以把这个学习任务分解成4个小部分,然后用计时器设定一个25分钟的倒计时,在这25分钟里,不可以偷偷上网,也不要回复别人的信息,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在学习任务里。在这25分钟里保持专注模式。这其实就是意大利时间管理专家弗朗西斯科·齐里洛发明的番茄时间工作法,它因计时器的形状像番茄而得名。

    在最开始使用番茄时间工作方法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每结束一个小阶段的学习,都可以适当的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比如,喝一杯咖啡,听一首美妙的音乐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前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记录学习日志,把重要的工作放在首位,定时回顾和反思等方法,帮助自己逐渐戒掉拖延的坏习惯。

    最后,戒掉拖延的坏习惯,还需要远离让人分心的环境。比如,最好在安静的图书馆看书,或者在决定学习之前,关上电脑和手机的提示音。

    我们稍微总结一下如何在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间自如切换。从专注到发散,其实很容易,只要我们想就可以做到。作者这里介绍了四个小技巧,睡觉,洗澡,做公交以及散步。这几个方法被很多创意家都实践过,我们可以放心使用。至于怎样从发散转向专注,避免拖延。一方面,利用一些小习惯的力量可以提高执行能力,另一方面远离容易让自己分心的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任务分解、番茄时间工作法、制定学习计划、跟踪学习日志、把重要的工作放在首位等方法对抗拖延。

    但到这里,还只是为高效率学习打基础。要想成为真正的学霸,关键还是要学会对知识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整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会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什么是知识网络呢?

    简单来说,构建知识网络就是将原先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为一个有逻辑的知识体系。这好比是把一堆拼图按照原图进行组合。有联系的知识点会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大的知识模块。而有联系的知识模块又会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比如,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车同轨,书同文。这是一个知识点。它孤立而没有意义。但是当它和其他知识点,比如废分封而立郡县,统一货币这些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它们就形成一个知识模块,秦始皇开始中央集权了。然后当其他的知识模块,比如宋朝的中央集权政策和明清的中央集权政策这些知识模块放在一起联系时,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如何演变的知识框架。

    这样组块的过程好处有两点。一个就是方便记忆。原先零散的知识点经过这样组块联系,显得更有逻辑,方便记忆。另一个就是更容易理解。相同的知识点在同类型知识点的相互应征下,更容易理解。比如,秦朝的三公制度,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放在一起,就能发现二者就是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分裂瓦解行政权力,方便皇权统治。这样,知识就得到迁移了。

    那怎样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呢?

    首先,我们肯定要彻底理解知识点本身的意义。好比说高数中的微积分,我们要先明白,它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它的原理是什么。这样才能方便我们联系原有知识。这样说有的宽泛,我们举个例子,还以微积分来说。

    微积分要解决的是,如何对不规则形状求面积。什么是不规则图形呢?就是既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而是由弯弯绕绕的曲线构成的。拿耕地来说,正常的田地都是四四方方的,但是总有一些田地因为地形的原因不那么规整。这些不规整的土地也是要计算出它的面积的,这样才方便计税人员征收土地税。那如何求呢?

    我们以前是怎么求正方形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是边长的平方。而平方的本质就是相加,所以求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就是将无数小的正方形一个个相加在一起。那求不规则图形的方法也可以这样,通过将图形分割成一个个最小的块,然后再加起来,就能得出面积。这里分割的过程就是微分,相加的过程就是积分。合在一起求面积的过程,就是微积分。

    你看,当我们彻底了解知识点的意思后,就能将它套入我们原有的知识框架中,更易吸收。我们还可以通过比喻、类比、拟人等方法将知识点套进我们的框架中。比如,可以把难以理解的血管比喻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也可以把十分抽象的核反应比喻为正在倒塌中的多米诺骨牌,或者在学习物体加速度的时候,完全可以想象成自己开车踩油门时的推背感。

    所以,记知识点从来都不是死记硬背。这样得来的知识只会杂乱无章的分布在大脑中,很难在工作学习中灵活运用。只有弄明白知识点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它的原理是什么,它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自己现有的框架发生联系,这样的知识点才是“活”的。

    接着,我们将知识点进行组块理解。这里的方法,就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作用。

    什么是自下而上呢?其实就是对知识点进行提炼的过程。我们先前说的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涉及经济、文化、政治各个方面,但是它们内在之间是具有逻辑的,它们都是为了一个宏观主旨,中央集权而服务的。所以,我们根据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点提炼为秦始皇中央集权的举措。这就是自下而上。

    那什么是自上而下呢?其实就是将一个个知识模块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中去学习。用跨学科的视角,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知识,这样才能真正看懂知识的含义。比如,东汉年间,宦官和外戚矛盾很严重。到何进和十常侍当权的时候,二者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当时何进就打算征召边军来诛杀这些宦官,但是当时的袁绍觉得只靠京城的部队就能完成这一任务。后面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何进引来了董卓导致了汉末的分裂。从历史记载来看,何进的行为非常莫名其妙。哪有靠远水来救火的。但是,如果我们能以跨学科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一段历史,就可以得到解释。在社会学中,人是有社会关系的。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他们和社会其他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袁绍想靠京城部队去解决宦官问题,就是没有考虑到这些军人是社会人的事实。宦官集团作为东汉的统治集团,和各个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能保证这些驻京部队里没有人和这些宦官有联系呢?他们接到军令会不会通风报信呢?所以,何进选择用和宦官毫无关系的边军来铲除宦官集团无疑是正确的。后来,之所以董卓能够乱政,只是因为何进突然被宦官集团袭杀,京城军队群龙无首,才被董卓有机可乘。你看,当我们将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背景,能用跨学科的视角去重新看待知识本身,是不是就更容易理解了呢?

    最后,我们要阶段性的测验来检验我们的知识网络。很多人认为测验主要是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是否牢固,其实不然,一张出题科学的试卷不仅能很好的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有利于帮助学生重新梳理所学的知识、改造知识结构。当然,测验不应该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测试,通过回想的方法对每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也是一种很有效度的测验。

    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为什么会学习低效。学习新知识,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缺一不可。只有专注模式,没有发散模式,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导致学习进度缓慢;只有发散模式,没有专注模式,容易分心、拖延,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此外,睡眠不足也会导致学习效率严重低下。

    第二个重点是,改变思维定式,拒绝拖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愿意说服自己把视线从眼前的问题中移开,随便去做点任何跟当前的问题无关的小事情,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切换到发散思维模式。比如,去睡觉、洗澡、听音乐等等。克服拖延一方面要养成立刻执行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也要远离容易让自己分心的客观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任务分解、番茄时间工作法、制定学习计划、跟踪学习日志、把重要的工作放在首位等方法对抗拖延。

    第三个重点是,构建知识网络,全面把握知识要点,是成为学霸的关键。要想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必须彻底理解知识本身的意义。然后从下而上提炼这些知识点,建立知识模块。最后再将这些知识组块放入更大的学习背景中去,在更宏观的知识体系中理解。另外有针对性的练习、间隔性的复习和科学测验都有助于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违反人性的过程。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达到预期效果。当然,本文所涉及的方法只是一部分,更多更合适的方法永远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明白知识永远从实践中得来。这里,只是启发我们在科学的学习道路上跨出第一步。

    金句

      如果你想要理解新事物,那最好关掉精确的专注思考模式。

      要熟练地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

      现实就是,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

      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vx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