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一家餐厅吃饭,忽然被邻桌男人的大吼声震痛耳膜,扭头一看才知道是位父亲在训儿子。他五六岁的儿子不小心将菜汤溅到了一位年轻男士身上,人家很体谅地说:“没关系,没关系,擦擦就好啦!”但这位爸爸还是不依不饶地大声训儿子,不停地说:“我的面子都让你丢尽了!” 当时我对这位父亲的做法愤愤不平。看着羞愧地低着头、连吃饭动作都变得僵硬的小男孩,暗下决心:我要是当了妈,绝不能像这位爸爸一样。天知道,他为了面子,怎样践踏了儿子的自尊。 一天到了小区广场,几位熟悉的妈妈很热情地打招呼并督促自己的孩子来找我儿子玩。一位小男孩紧紧依偎的妈妈怀里,妈妈一再的推搡儿子,恨不得让儿子赶紧参与到小伙伴中间去。可儿子却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他一只手紧紧抱着小火车,另一只手很用力地拉着妈妈。 开始时,妈妈试图说服他,但是,他的情绪很快变得激烈,大哭了起来。此时,我看到妈妈的表情是很焦虑、很不耐烦的。她想使劲甩开儿子的手,大声说:“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子。” 作为父母,有些时候,很容易被这些情绪裹挟,继而对孩子发脾气。不过,此时我还是在头脑中对自己提了个问题:“妈妈情绪背后表达着什么呢?” 在我向自己提问的一瞬间,心头就涌现了一个词―“面子”。 是的,妈妈认为儿子今天的表现,让我丢了面子,比如,我会担心别人认为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不经常陪孩子出来玩,没有教育好孩子,我的孩子不够有礼貌…… 觉察的过程像是行路的人,看到了那块可能会绊倒你的石头:你可以选择绕开,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选择被它绊倒。但即便是被绊倒,与之前你没有看到这块“石头”时已经是截然不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