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23期讨论的是,《假如能看到别人的“死亡时间”该不该告诉TA们?》,其中庞颖的话给我很深的触动。
她说,
如果知道“死期”成为了一个新常态,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会如何理解“死亡”,面对“死亡”,超越“死亡”。……所以要生死课成为我们从小到大的必修课。只有我们敢于谈生死,我们才不会被生死所桎梏。只有我们敢于面对“死亡”的确定性,我们才能发掘比回避“死亡”更高的意义。
是的,我们只有敢于谈论生死,正确面对生死,我们才能找到这其中更深的意义。
01
一直在回避的死亡教育,给我们带来了多少遗憾
我们小的时候,从来没有家人,也没有老师会给我们解说“死亡”。在小地方,这更是个不吉利的词。
所以,很多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最爱的亲人离去,却没有丝毫心里准备。那时人们的状态无外乎几种:
一种是即便当时是麻木的,碍于面子,也要把戏做足,一定要大声地嚎哭出来,最好是哭天抢地,才有人相信你真的在意死者。哪怕这个时候哭者本身只想一个人在死者身边好好陪着,一个人说说话,都不可能。
还有一种是对于死亡这件事完全懵了,永远都无法相信这样的事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更想不到曾经还那么鲜活的人,此刻却冰冷地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人痴,有人傻,痴过傻过之后,还是不相信一切都是真的。这种对死亡的不信,和对生者的留恋,会长时间,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潜伏在其心中作祟,让其梦中都在备受煎熬。
我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与奶奶尤其感情深厚。因为不舍奶奶劳累,我会拼命地用我幼小的身体扛起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因为不舍奶奶受委屈,我这么内向的人会替奶奶跟那些尖酸刻薄的邻居吵架。
一个人为了爱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总愿意改变自己,去做自己不曾或不愿做的事情。
后来要到很远的地方读初中,一周回家一次。每到周五,心里就开始欢腾,最期待的就是赶紧回家看看爷爷奶奶。而每次最痛苦的是,周日就要返校,每个周日的下午总是特别煎熬,尤其是走了很远,还能看到奶奶一个佝偻的身影在远远的山坡上,最后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黑点。
高三,又值非典那年,我失去了爷爷。剩下奶奶一个人形单影只。要上大学了,可是我真的不放心她。每隔几天就往家打个电话,可那时她已经听不清我说什么了。
大一冬天,我从学校回到北京,跟姐姐逛超市,我说:“奶奶牙不好,我给她买点软面包回去。”那时并未注意到姐姐的变化。后来才知道,姐姐听了我的话,扭过头去偷偷抹着眼泪。
等满心欢喜地回到家,才发现家里只有很少回家的妈妈。我问奶奶呢,妈妈说奶奶几个月前去世了。我没有感觉,因为我不相信。我甚至连哭都没有。
我问为什么没告诉我,妈妈说怕影响我学习,没让我回来。
对妈妈的这个解释,我从那时怨到了现在。大人自以为的对孩子好,可是却剥夺了孩子见最爱的人最后一面的机会,留下一生的悔恨和遗憾。这就是大人的好吗?学习,学习,学习有人命重要吗?
我只知道,我不信。我没有信。还是照常干着自己该干的事情。
可那个假期会病倒了。我话越来越少,不哭也不闹,麻木地干着家里的各种家务。
可开学离开家后,每晚却会因梦中的奶奶哭醒。原来,所有的发泄都在后面,所有的泪也留到了后面。
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多去了,只要想起奶奶,我心中仍是不信,仍会泪流如注。慢慢地,我学会了一项本领,让自己不要去想,甚至害怕去想,希望通过逃避来改善内心的苍凉与痛苦。
从小,只知道跟最亲最爱的人一起生活,真的很幸福。从来就没有想过有死亡这回事,从心里更无法接受死亡这件事。所以当死亡突然以一种毫无预料的方式降临的时候,我用一辈子的时间都难以消化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冲击和痛苦。
如果,我们能早点了解它,能够面对它,我们才有可能以更好的心态和更好的方式来对待它。这样,也许面对死亡,我们才能更坦然一些。
02
国外对生死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
相对于国人觉得谈“死亡”不吉利,对孩子尽量不提及,更不会有专门教育的方式,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死亡教育,有的甚至把死亡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
比如,美国是死亡教育兴起最早的国家之一。美国儿童教育认为,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这个词。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
日本,不光非常重视教育,而且极为重视死亡教育。日本自从1975年以后的10年间,有关死亡专题的出版物迅速增加,死亡不再是日本人避讳谈论的话题。
而在中国,家长们更善于用善意的谎言来“欺骗”孩子,告诉孩子,“他去天堂了”,“他去很远的地方玩了”等等。这种“欺骗”,似乎来的很温和,让孩子纯真的童心依旧美好,可是当孩子明白了事实之后呢,大人怎么去解释这件事给孩子带来的巨大落差。
一部《寻梦环游记》,让我们看到了生死还能赋予人的更深的意义。
电影中,在墨西哥的传统节日——亡灵节这天,人们载歌载舞,纵情欢笑,相信万寿菊花瓣会把死去的亲人带到人间共度佳节。对于他们来说,活着的亲人如果悲痛伤心只会打扰了死者的长眠。活着的人用热闹,犹如死去的人还在身边一样来表达这份思念,而他们也相信死去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依然挂念着自己,就像从来没有离开一样。
在《寻梦环游记》中,最经典的台词是,“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我们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忘记我们所爱的人,害怕所爱的人忘记了我们。
死亡,不可怕;忘记,才可怕。
03
只有真正理解了“死”,我们才能更好的“生”
著名生死学家卡洛说,“死亡就像一座大山,每个人从不同途径迈向这座山,但最后都走向这座山。”
这是每个人的终点。既然我们无法避免,为什么不能正面、积极地去应对这件事?
李诞在《奇遇人生》里说,“人生只有一种结局,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那种,你没到那一天,你就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因为惊喜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最先到来。所以,既然无法预知,那就让自己做最坏的打算,把每天过成生命的最后一天,然后做最好的努力。既然活着一天,就别给自己的这一天留什么遗憾。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的时间组成,但只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死亡只存在于一种生存上的向死亡存在,只有理解了死,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更清楚地看清人生自我发展的无限。
海德格尔由此提出了“向死而生”的价值理念,它引导人们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直面死亡,用倒计时的方式审视生命,积极入世。
“向死而生”,这就是生死课的精髓。我们缺失的死亡教育,不是为了让大家直面冰冷的,无法改变的结局,从而颓废地过完一生,而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的意义。在有限的生里,尽最大的努力,找到创造和发挥自己价值的无限可能性。
读懂了“死”,方能真正的“生”。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