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观念的水位》

读《观念的水位》

作者: 张奕StellaZ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23:06 被阅读0次

要读到一个作者的书并不容易,因为人们通常不会在第一次被介绍的时候就会去读,还要看机缘巧合。第一次听到刘瑜的名字是刘苏里得到专栏的《名家大课》,第一本经典就是《多元政体》,由刘瑜导读,我第一次有点明白了不同政体的优劣; 第二次被介绍到刘瑜, 是在2018年的一次论坛上,一位嘉宾提及她的《观念的水位》, 并且赞赏有加。直到2018年底跨年在机遇中心的书架上看到,不假思索拿下。春节期间读完,没有辜负我对这本书的期待。

要评价完全没有能力,本文记录此书中我印象深刻,对我有触动和帮助的几个地方。本书是作者为《南方周末》等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的集结,每篇短小精悍,有些振聋发聩,有些让人拍案叫绝,有些角度独特,语言犀利,隐喻和比喻形象生动,让人大呼过瘾。

观念的水位

观念用水位来比喻,非常形象,水涨船高。不要老是说,过去怎样,现在不一样了,人们的观念不同,对很多事情的期望和要求不一样了。观念的水位上升了,船自然也会上浮,如果硬要保持原来船的吃水线,则船迟早就会进水。一个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时代在进步,为什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观念的水位? 不提高,船就会搁浅。无论搁浅,还是进水, 都是我们不想要的结果。

幸福的与被幸福的

读完这篇短文,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为什么人们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为什么人要虐自己? 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快餐和鸡汤文字?为什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如果你可以不费力气就可以获得一笔财富,比辛苦靠自己的打拼得来, 你会选择哪种? 当然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表达的并不是这些。作者是政治学博士,她想要表达的是有选择的权利比被安排更重要。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并不是父母所有的为子女的好,子女都会买账,孩子要的是可以有选择的自由,在一个国家生活的民众也是如此,他们需要选择的自由。

从经典到经验

去年的读书经历让我对读经典第一次产生了困惑, 因为我一直都是读经典的捍卫者和践行者。可是去年在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读这样的经典吗,不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懂,即便我花了时间,事实上为了要领读其中一个章节,我着实花了不少时间,虽然受益匪浅,但我心生困惑这样的阅读是否有意义? 

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提到一点让我大受启发: “大多哲学和社科经典都写作于'实证’几乎不可能的时代, 比如,在二战之前,基本上不存在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完整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数据、科学上严谨的统计技术等等,所以大多数经典的写作方式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推断到推断,从灵感到灵感。这种写作方式往往能创造出很多很漂亮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但是很难校验这些理论的有效性,又因为不能校验它的有效性,即,没有'证伪‘它的可能性,知识很难有效积累。”

不能同意太多,带着经验和问题意识出发的读书态度,也是我一直秉承的。我们并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的知识,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的道理, 我们需要经过自己的实证可以告诉别人的道理。

读《观念的水位》

相关文章

  • 读《观念的水位》

    要读到一个作者的书并不容易,因为人们通常不会在第一次被介绍的时候就会去读,还要看机缘巧合。第一次听到刘瑜的名字是刘...

  • 《观念的水位》

    摘选:恶之平庸 而所谓人性觉醒,就是从自己所隐身的角色中抽离出来,恢复成独立、完整并需要为自己一举一动负责的人,从...

  • 《观念的水位》

    《送你一颗子弹》是朋友让我推荐书时我心里推荐排行榜的佼佼者,看刘瑜的书不是一个很轻松的过程,但是在这其中都会忍不住...

  • 观念的水位

    来自-刘瑜《观念的水位》 因为时不时发点牢骚,被一个朋友教育:“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好呀!你看——”顺手往窗外一指:“...

  • 观念的水位

    跳票了,两周没写,惭愧。这些天事情不少,现在是在天津一个鸟不拉屎的小旅馆里码字。之前说过6月份会去市区找新工作,现...

  • 观念的水位

    这篇随笔是我在和老爸讨论完这个热点话题后做的整理,目的既不是炫耀也不是和另一群人争执不休。只是为感谢老爸带来思想给...

  • 观念的水位

    讨论企业的转型升级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转型升级的基础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我没有水晶球,自然给不出准确的答案。...

  • 观念的水位

    《观念的水位》 是刘瑜老师的一本书,但我以下要说的与这本书无关,而是关于柴静的《苍穹之下》以及由此引发的议论。就...

  • 《观念的水位》

    暑假读了一本政治类的图书《观念的水位》,这本书作者为刘瑜,他的文笔幽默又犀利。书中有很多幽默风趣、犀利又满...

  • 换个角度读《论语》--观念的水位

    《论语》的行文方式,就像是现在微信的聊天记录。孔子虽然不一定是群主,但是却是群里说话最有分量的人—老师。既然是聊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观念的水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w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