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的孩子还在死记硬背吗?小心思维僵化

你的孩子还在死记硬背吗?小心思维僵化

作者: 线上学杨笔耕 | 来源:发表于2017-08-16 10:20 被阅读0次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当我们拿到需要背诵记忆的信息后,使用的方法就是“读”,读好多遍,读得朗朗上口了,就差不多可以背下来了。这就是典型的“死记硬背”的方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特别是在学生时代,我们机械地背诵课文,背历史,背单词,背公式,一切都离不开“死记硬背”。

这种“死记硬背”的习惯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呢?

有人说:应该是父母教的吧,大概三四岁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有人认为:死记硬背是老师教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形成了这种习惯。

在回答这问题之前,首先来说说“死记硬背”的本质是什么。

上文提到,当我们背诵时,使用的方法是“读”,反复地读。在这过程中,我们记住的内容是什么?是所需记忆内容的声音。

举两个例子:

背古诗时,当我们背完“白日依山尽”后,脑海首先蹦出的是“黄河入海流”的读音。

背单词时, “h-a-p-p-y----happy”,我们一个一个字母拼读后,念出单词的发音。

由此可见,“死记硬背”的本质其实是“声音记忆”!

其实,“死记硬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我们自出生以来就依赖的方法。因为我们出生之后,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母语。得益于“声音记忆”,我们学母语学得很快。

但是,“声音记忆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小时候,我们这种能力十分突出,但是,大约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慢慢衰退!

此外,随着学习年级不断往上升,所学知识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如果这时候,我们仍然只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就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的知识。

所以,到了小学高年级之后,我们应该慢慢从声音记忆切换成图像记忆,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学习!

但很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切换,还是继续沿用死记硬背的习惯,自然就会感觉到学习越来越吃力。

比起声音记忆,图像记忆有什么优势呢?

1、短时记忆容量大,所以记得快

运用图像记忆方式,一次性记忆的资料非常多,可以达到70个以上甚至更多,是声音记忆的10倍以上。

举例,在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一个多小时下来,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远远不止70个信息,但基本上都能记下来。

2、转化为长期记忆的重复次数少,所以忘得慢

运用图像记忆方式记住的东西,不需要重复很多次,就能记住很长时间。

例如,我们在运用图像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扑克牌、无规律数字、长篇文章等的时候,只需要重复少数几遍,就可以轻松地牢牢记住它们。


亲爱的家长朋友,如果您的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读书靠死记硬背,很努力但成绩没多大起色,请扫码报名超级学习法免费课,帮助孩子减负提效,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完成学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孩子还在死记硬背吗?小心思维僵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xn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