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有感

作者: 斜织的岁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9-10 14:5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教师节。早上起床后,礼貌性的给我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看到各种群里铺天盖地的感谢信息。感慨颇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作为教育家,孔子极其重视道德教育,他不仅有高深的思想,也有平易近人的教法。针对人生第一课,孔子给出了浅近明了的回答,那就是,做人应该先修德,要求从小就注重道德伦理上的修养。有了一定的道德基础,再学习各种知识。显然,这是德育优先原则。德高才浅,只是这个人对社会贡献多少的问题;而无德有才,则是危害社会的问题了。

              回观社会的现状,中国大部分的家庭是“四二一”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自私,蛮横,合作与分享能力差。家长却更加重视文化教育,而非素质教育,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诵读《三字经》《论语》《大学》等等,可是在行为习惯上,却和书中内容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俗话说:有才有德,破格重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经典,字字珠玑,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学习的必修之课。而文化素养,是一个非常美好和高贵的词语,既和文化知识有关,又不尽然,它是一个人综合的素质。修养的形成,主要来自家庭的影响,以及后天的修行。心存敬畏,才是一个人终身的修行。

            在此“教师节”之际,感谢每一个曾经为我们照亮过生活的人。感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节”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xn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