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内心深处的文,有点担心不太好,私密了。现在有点想要放出来。
今早醒来,感觉到嘴里很苦。我闭着眼睛,试着和身体对话。心里响起武志红老师前几天在《成为你自己》86集中讲的,试着觉知你的身体。
我让意识从头顶开始往下走,轻轻告诉自己,没事的,没事的,请放松。就这样大概三次之后,我觉得嘴里不太苦了。
拿起床头的手机,看了一眼时间,5点多。
去了趟厕所,顺手烧了一点水,继续平躺。我打开了B站,看到推送的武志红老师最新一个视频,立刻点进去看,同时继续和身体链接。
本期视频讲人做事的四个分类。第一个是困苦层级,第二个普通层级,第三个高手层级,第四个天才层级。
困苦层级是大部分人的常态,主要是感觉被困其中,要么是目标完美,要么是结果完美。
普通层级依靠智力、勤奋,达到一般水平。
高手活在感觉中。
天才把感觉体验和做事合一了。
我先说自己的感觉。当我听到武老师讲困苦层级时,我感受到后脑勺、乳房、后背、腹部有些难受。我把双手依次放在这些部位,试着去倾听他们想说什么。
后脑勺、小腹是紧张,乳房和后背是悲伤,是没有依靠的孤苦。当我听到武老师说感觉是和时间建立正向关系,和事物建立深度关系时,这些都和原生家庭有着重要联系,我忍不住哭起来。
我从平躺改为蜷缩起来,双臂环抱肩膀,告诉自己,没事的,没事的,你很好,不要怕。
自我出生起,我极少见到父母好好说过话。我对关系充满恐惧,更不知道如何建立深度关系。去年好不容易和合建立了深度关系,今年年初莫名其妙断了。我曾经反复想过,却不知道原因,或许是我不知道深刻的关系往后会怎样。
昨晚老公和我聊天,说到为什么赚钱。是啊,为什么?有钱了之后干嘛?我也不知道。是因为后边会怎样我心里并不清楚。
我还没有学着享受时间和事情,还在想着如何更好的呈现。
想着该起床去学校了,我停下来。站在卫生间刷着牙,过去的想法浮现。
真不明白,杨绛先生怎么活到那么大岁数的。尤其是女儿和丈夫都去世了,剩她一个人了,还有什么活头。她怎么还能独自行走在人世间呢?(这里如有对杨先生的不敬之处,敬请谅解)
这也是过去很长时间我的心态。老公不在身边,孩子渐渐长大,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他们不在,我不应好好吃饭,将就着就好。他不在,用旧菜刀就好,等他回来再用新的。他不在,先用旧床单,等他回来再用新的。他不在,等他回来再用新枕头。
谁不在,我都得有自己的感觉啊。我不是依附在他身上的物,不是飘渺的魂。
这是最近这几年慢慢生出来的感觉,以前总是等、想、期盼。用李雪的话说,我把幸福寄托在他身上。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住下一个灵魂,我岂不是做着和父母一样的做法吗?
这才慢慢从那迷思中回过神来,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照顾好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