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6月11日,我在武汉踏上开往北京的火车,开始我的从业之旅。在武汉找了一家日本公司,报道却先在北京总部,新人培训四个月。行李很少,就一个行李包,一个背包,背包里有一本书,记得很清楚,是《苏菲的世界》。那是本世界哲学概述,我大学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强烈推荐给我,那时候没有手机,12小时火车,我一路都在阅读。
至今记得那三个终极的问题:我是谁?我是从何而来?我们将要去往哪里?
从大学开始,我发现所有的不需要记的课程只要知道原理,过考试关就很容易,所以我对每一个第一次接触的领域,都知道我得努力去了解那个原理,如果通了,变化就不那么害怕。大学期间,30多门课,都是60分万岁。但很感谢大学,教会了我这一点,它让我受益一辈子。
这20年的从业经历,最初干的是记录员,不到一年时间为了我那个做一个伟大的IT工程师的梦想,在我干的还不错的时候,毅然辞职南下广州去做一家当时还算有点名气的互联网公司做网络工程师,这才算我真正开始互联网之旅。当时什么都没有想,待遇差距,生活环境等等,我就想做互联网,我就去了。
我还有印象的书是《TCP/IP详解》,稍懂一点技术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我至今都记得TCP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虽然我已经有十几年没做过技术相关的工作了。
我在那家公司做得很好,年年优秀员工,不到两年还成为了那家公司最年轻的事业部副总,正的不让干,说我还太年轻。
只是我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发现一个现象,公司40岁以上的工程师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慢慢不见了,而管理岗上40岁以上的人很多,都是营销背景或者销售背景的人。让我明白一件事,技术这口饭是属于年轻人的,越老越没优势,市场与营销,销售这些活才越老越有沉淀。
我记得明白这个事后我去买的第一本书是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4P理论模型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再后来离职,就不再找技术口的工作,有几年很不稳定,两年换了几家公司,就为了成为一个非技术的被人需要的人。
看了很多书,栽了不少跟头,知识一直在武装头脑,经历一直在强化知识,变成经验,深入骨髓。像波特的竞争三部曲,定位系列,南海战略,整合营销,战略组织管理,微观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等等等等等等,看书养成了习惯,每天睡前总会翻开一本书,看个几十分钟才能睡觉。有时候,一本好书看入迷,猛然发现天亮了。就这样坚持着20年了。
书是一个孤独的南飘青年最好的朋友。
再后来,就是人生的第一段创业,三年青春,前十年的全部积累,换来一身空空,规模做很大,但不赚钱,资金链紧绷,然后就从头再来。那时候32岁,什么也没有,除了搬回老家一箱箱的书。
读书能改变命运,这是真的。
就在我穷途末路的时候,一次无心插柳的机会,我认识了我人生的一个贵人,就是我前老板,现在是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福建人,那是2009年年底,他找我谈电子商务,谈品牌建设,谈组织架构,谈战略管理,谈营销也让我谈我的创业感悟,反正那天下午第一次见面我们谈了五个多小时,结果是一个星期后他买好机票叫我去泉州看看他的公司。我去了,并且后来做了他集团的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我们一起卖了几个亿的鞋子。
我把这段经历归结于,读书。印象深刻的书就太多了,很多书读要了,读透了,是能记住一辈子的。但是对于人生内心的悟道,有一本入门的书,却是非常适合同样在职场的你我。它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
过去看了很多在外的工具方面的书,也就是说术方面的书,然而,内心世界如果不富足,做多大的成绩,你内心自我察觉一下,基本都是恐惧,都是深层次的自我否定。
读书并不是仅仅是阅读书籍,它也可以指读人生——自己的人生,别人的人生。从而做到自我内心真正坦然得察觉,进而改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才是读书之道。
我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建设,我在不知读什么时有去请教过我当年初次创业时最好的朋友,他现在是一家准上市公司总经理,他推荐的是南怀瑾南师的《金刚经说什么》,我是一口气看完的,并且还继续看了《论语别裁》,《老子他说》,《易经杂说》,《禅海蠡测》等等等等。
这一段,是我对自己特别满意的一段,不是因为事做得多好,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能不断给你内心力量的世界,能面对现实不再焦虑而是喜悦的世界。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也能吸引到同频的知己。
因为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我经常推荐书,推荐在我认知里闪光的知识,当下我的创业又开始了,这一次没有那么多对商业成功的渴望,只是觉得读书对自己有用,也期望把这种习惯,把这些知识推荐给更多的人,因为它对我产生了作用,我是一个普通人,那么就一定对其他的普通人产生作用。
我和一群爱读书,持续学习的人成为了伙伴,我们想一起影响1亿人终生成长,终生学习。这是我们这帮人心中的灯塔,你要不要来成为我们的一份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