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

《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

作者: 雅迪希 | 来源:发表于2022-01-21 20:01 被阅读0次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石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帝曰:善。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

  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亥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帝曰:愿闻要道。

  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

  帝曰:何谓一?

  岐伯曰:一者因问而得之。

  帝曰:奈何?

  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帝曰:善。

1、移精变气:用转移病人精神、改变脏腑气机紊乱的状态,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

2、祝由:是古代的一种治疗方法,医者根据疾病的客观表现,分析病情,对病人祝说病之由来,用以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类似于现代的精神疗法。我爸的奶奶,在我小时候生病(一般都是肠胃)的时候,就一边按摩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我应该理解为祝由。

3、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这一句是养生时的重点,做到无忧患,不劳累,不撑面子,顺应四时,做到恬淡虚无。

4、僦贷季:jiù dài jì,传说为上古 神农 时人。 歧伯 祖师,医家之祖。

5、通晓色(日)脉(月),五行、四时、八风、六合。

6、五痹:①骨痹、筋痹、脉痹、肌痹(或作肉痹)、皮痹。王冰:“五痹谓皮、肉、筋、骨、脉之痹也。”②筋痹、骨痹、血痹、肉痹、气痹。见《中藏经·论痹》。③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气痹。见《中藏经·论痹》。

7、做患者的知心人,为患者保守秘密,让患者乐于向你吐露难言之隐,才好对症下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ej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