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至今天,有多位家长问到三天前我给孩子们寄的那封信,也有孩子缠着我非得探个究竟。
统一做个解释。
这就是上个月底,我跟大家提到的“跨越时空的书信”。
今后,每个月,我都会邀请1-2位嘉宾给孩子们写信。这些嘉宾中,有孩子们熟悉的,也有孩子们应该了解但又相对陌生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健在的,也有逝世的。
通过一封封“跨越时空的书信”,让孩子们感知一个人对整个人类做出的突出贡献,可以看作是超微型的“人物传记”。
拿第一封信来说,昱宁妈妈说的没错,我确实是刻意安排——谁让恰巧赶上了呢!
这封信的内容,98%都出自《雷锋日记》,只有倒数第二段带孩子名字的部分,是我的创作。所以,这封信,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作者思想的“原汁原味”。
下午,有个孩子问我,为什么落款是在1960年?她不相信雷锋叔叔给她写信这件事儿是真的。
我让她明天把这封信带到学校,听听同学们怎么说。
假如她真这么做了,我想,心中种种疑团,定会被自豪感驱散。因为,收到雷锋叔叔来信的,全班,乃至全校,可能只有她一个。
孩子的世界,本就丰富多彩,既有现实的,也有想象的,甚至,还可以有跨越时空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们多一些体验,现实的和想象的,孩子们都不缺,缺的是跨越时空的。
真心希望诸位,可以陪着孩子在“时空穿梭机”里多停留一会儿。我只是一副药引子,至于药效如何,还得靠大家。
你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多跟孩子探讨探讨“写信之人”所处的那个年代以及年代中的事件即可。
如此,“写信之人”,定会欣慰至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