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孩子的时间管理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孩子总是拖拉,大人不断催促。如何让孩子不拖拉呢?我们可以来思考下当孩子为什么会拖拉,当孩子学会哪些技能后就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避免拖拉。当孩子可以列出一整天的流程时,他也就学会了一整天的规划,这个技能可以有效帮助孩子避免因为不知道要做什么而导致的拖拉。
带孩子做一整天的规划,实际上也是做我们自己一整天的规划。大人是混乱的,孩子一定是混乱的。
首先小孩子我们需要帮助她们去理解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这里用到一个小工具,叫时间饼图。当孩子不清楚什么是时间时,就可以用这个图示和孩子做一个沟通,让孩子明白,一天就是像这个饼,每一块代表一部分时间,晚上要睡觉,切掉一块饼,吃饭、学习、运动、游戏,各种事项都需要分配一块饼的时间,切完了就是时间用完了。这样孩子就可以大概清晰时间的稀缺性。另外在生活中可以让孩子体验体验1分钟,1秒钟是什么感觉,可以做什么事。让时间这个抽象概念可视化,具体化。
其次我们要邀请孩子一起来梳理一天的规划,在正面管教里有一个工具叫做日常惯例表,就是说孩子每天要做什么事情,按什么顺序,大概的时间点,可以列成惯例表,这样大人只要做一些提醒,不需要催促。大家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这个表不是大人列出来强制要求孩子执行,而是孩子和大人一起共创的。大孩子我们可以让他先列一列要做的事情,可以提示分为上学日和休息日来分别列。之后我们再一起来梳理。小孩子可以大人提问,一起梳理,重点是了解下孩子自己有什么想法,她自己想做的事有哪些。建议在邀约孩子之前,我们大人可以先整理整理自己的安排和你希望的孩子的大概安排,自己想明白了,再和孩子一起梳理比较方便你按自己的规划来引导孩子的安排,也有可能,孩子说的特别在理,于是你调整你的安排。最后一定要做成一张可以看的表贴起来,放在孩子可以看到的地方。
我给大家来看一个案例,这是我家孩子上学期间的日常惯例表,用的是流程图这个小工具整理的。刚开始的阶段我们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去提醒孩子,接下来你的日常惯例表该做什么了?当孩子熟悉后,我们就可以逐步放手了。
流程图这个小工具是用于步骤的,要点是写出关键步骤和顺序,当孩子经常使用的时候,可以锻炼抓重点的能力(写出关键步骤)、理解事情的顺序加强团队合作。可视化的表达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统筹安排。
最后在日常惯例流程图执行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近。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完美执行,就会把这个事情弄的特别特别的辛苦,这样可能过不了两天,你跟孩子都崩溃了,所以就不会再坚持下去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完成到什么程度不用那么纠结,就是能开始有一两件事儿,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做就行。然后我们再加一两件事儿这样慢慢的循环起来,时间管理就会慢慢做起来了。如果说你一开始就要按所有东西都一分不差,一秒不差的完美的执行,这是不太可能的。在开始的阶段不要追求完美主义,就是先做起来,先循环起来再说,哪怕是一件事儿也非常好。
当孩子不清楚一天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出现拖拉。这种情况下,让孩子学会用流程图梳理自己的一天这个技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种类型的拖拉问题,你学会了么?赶快带着孩子试一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