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副标题是《利用12个认知原理决定别人记住什么》。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很多信息,也在向别人传递很多信息。
我们都很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听到,被别人理解;也都渴望自己接收到的新信息能迅速入脑,深深印刻在记忆里不遗忘,但很多时候这些愿望却很难如愿。
我们跟甲方唾沫横飞地沟通了半天,大家却各说各的,根本没听进去对方说了什么;精心准备了PPT(演示文稿)汇报工作,但没说几分钟,台下听众却都一个个哈欠连天,注意力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们天天立志刻苦学习,也没少花功夫,却总是过目就忘,很难入脑,很多人背了一辈子英文单词却总是在背abandon(意为“放弃”,通常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词典中的第一个单词)。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问题很可能出在你并没有从“大脑的喜好”这个角度出发来思考如何输出和输入信息。如果把我们每天输入、输出的各种信息比作一道道菜肴,那你知道大脑这个吃货的口味是什么样的吗?大脑是好咸口还是好甜口?它能不能吃辣?
大脑最喜欢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吸收信息?这其实是很多人的认知盲区。很多人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往往都是下意识地从内容本身出发:“这个数据很重要,我作报告时要突出”“这款商品的优势在于价格低,我要向客户强调一下”,但是我们很少从大脑的喜好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不过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最顶尖的演讲大师、销售大师、金牌讲师、头部带货主播恰恰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们都非常深刻地理解大脑的口味,都懂得用你的大脑最喜欢的形式来把信息喂给你。
举个最知名的例子吧:科技行业公认的顶级演讲大师——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他是怎么介绍产品的呢?在2007年那场改变科技史的苹果发布会上,乔布斯身穿他那件标志性的黑色高领衫和牛仔裤走上舞台,他说:“今天,我要给大家展示三款产品。”这时候他背后的屏幕上依次显示出三个词:一个是“宽屏iPod(多媒体播放器)”,一个是“手机”,一个是“互联网通讯设备”。这时候观众们开始窃窃私语,纷纷猜测这三款产品具体是什么。
乔布斯顿了一顿,接着说:“这不是三款设备,这是一款设备,我们称它为iPhone(苹果手机)。”随后,他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拿出了第一代iPhone,一款没有物理键盘的全屏手机,台下观众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惊叹不已。
这一刻,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这一幕,也成为乔布斯一生最高光的时刻。为什么这一幕能给人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呢?除了iPhone这个产品本身的创新性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乔布斯有意无意地利用了“大脑的喜好”。
如果一个普通人拿到iPhone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心情激动之下会恨不得让所有人第一时间看到它,他可能一上台就把iPhone掏出来,然后说:“看啊,我们发明了一个全屏幕的手机,既可以用它听音乐,又可以打电话,还可以上网冲浪哟。三合一,厉不厉害,‘革命’不‘革命’?”——有没有感觉这样冲击力就小了很多?
而乔布斯是怎么做的呢?他是故意先给观众一个非常强烈的误导:我们要展示三款产品,实现三种功能。正当大家顺着这个误导产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预期时,乔布斯冷不防地把这个预期完全打破,说:你们完全错啦,三大功能,我一个设备就搞定了。正是这种预期的落空,正是这个强烈的意外,让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把这一幕深深印入脑海,产生了出奇精彩的信息传播效果。
乔布斯所表现出的就是高手传递信息的方式。除了根据具体的内容做准备之外,这些演讲高手、金牌推销、高级讲师、带货达人们还会花费很多精力去研究怎么用你大脑最喜欢的方式把信息投送给你。好的内容如果用“大脑喜欢”的方式来呈现的话,那么内容和形式就很可能会碰撞出强烈的化学反应,让好内容升华,一举突破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那道壁垒,让信息深入人心,印入脑海。
那么,大脑有哪些喜好最值得我们了解呢?这就是《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这本书要帮我们解决的问题。这本书的作者杰瑞德·库尼·霍瓦斯是澳大利亚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和教育学家,他从心理学和神经的研究成果出发,提炼出了十二个能显著提升信息输入、输出效果的认知原理。
我对其中的精华内容做了一番归纳整理,发现这十二个认知原理可以简化概括成大脑的“四大喜好”。不用记12条这么多,我们只要理解了这四个喜好,就把握住了大脑的基本品味,也就知道大脑到底喜欢听你怎样说了。
那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说,大脑究竟有哪四大喜好?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它们更好地沟通、交流,更高效地说服和影响他人,让自己更快速地吸收知识、学习和成长?
我们就顺着乔布斯的案例往下说吧。
大脑的喜好1:
大脑喜欢通过意外来学习
我刚才说到,在那场经典的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刻意制造了一个强烈的意外,从而把iPhone手机“一个顶仨”、啥都能做的印象深深植入脑海。这一招效果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大脑很喜欢通过意外来学习——这是值得我们了解的第一种大脑喜好。
为什么伴随着意外而接收到的信息,更容易被我们掌握、被我们牢牢记住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一台预测机器,它总是在利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对未来进行预测。比如看到一条狗,恶狠狠地朝一个人猛扑过去,我们就会根据经验预测:那条狗要咬人了。
01制造意外
如果预测总是对的,那就意味着没有新东西值得学习,因为脑子里的旧知识完全够用。如果在刚刚的情景中,没有想到,下一秒那个人竟然狠狠咬了狗一口,此时大脑就会警醒。当大脑的预测落空,也就是意外发生的时候,大脑就会意识到原来的预测模型可能不对,自己需要吸收新信息、新知识。所以在意外发生时的所见所闻,会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形成牢固的记忆。
那该怎么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好好利用意外呢?乔布斯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那就是:别急着一上台就把那台iPhone亮出来——别急着在一开始就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应该先诱导对方犯错。
比如,请问:
人一般有多少种感官?
谁发明了灯泡?
公牛一般看到什么颜色会发怒?
一开始最好先把这种容易犯错的问题抛出去。先抛下诱饵,等对方上钩之后,再拉钓竿。
人一般有多少种感官?你的答案是不是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不好意思,回答错误。人至少有16种感官,除了常说的五感,人还有平衡感觉、关节知觉、运动感觉、热感觉,以及对血压、血氧含量等等指标的内部感受。
谁发明了灯泡?爱迪生吗?不好意思,回答错误。托马斯·爱迪生把灯泡商业化了,但他不是灯泡的发明者。公牛一般看到什么颜色会发怒?你脑海里十有八九浮现出的是斗牛士手里那块大红布吧?答案是红色?对不起,还是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牛跟猫、狗一样,都是二色视觉动物,所有颜色在它们眼里都只有蓝、黄两种色调,所以根本就看不见红色。
怎么样?犯完错之后再听到正确答案,是不是让你印象深刻格外深刻?所以错误乃是学习之母。如果想要吸收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就要勇于让自己犯错。
可惜,很多人是很害怕在学习时犯错的。公司、企业的文化、学校教育可能要负一部分责任,很多公司、企业只看重员工的绩效,只关心员工做对了什么;学校也太注重成绩,只看重学生做对了多少题。但实际上,如果犯错了之后能及时分析错在哪里,那这些犯错的部分对员工、对学生的成长才是最有帮助的。
我们的自尊心可能要负上另一部分责任。我们很容易把犯错和丢脸、自尊联系到一起——我犯错了,我是不是会被人瞧不起?被人说三道四?别人会不会觉得我这个人不行?在心理学家眼里,这种想法叫作“把错误个人化”。
正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很多人都很害怕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总是希望自己还没学精就已经能表现得完美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认知误区。这个误区会让你错失很多学习机会,非常得不偿失。
总之,大脑喜欢通过意外来学习,所以不论你是在输出还是输入信息,都不要吝惜给大脑来个意外的记忆。你可以学乔布斯,先抛出诱饵再收网,也可以在自己学习新知识时,改变先学习再测验的常规顺序,先用测验考考自己,然后再带着一堆错误的预期展开学习,在不经意中就能收获意外。
02避免意外
不过,“大脑喜欢通过意外来学习”这个规律到这儿还没有说完,我们还要看一看那些“不意外的内容”。如果说是“意外”诱发了学习,那么尽在意料之中的东西是不是就不重要了?错!它们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环境里的意外太多了,处处是惊喜、步步踩大雷,那大脑就会无所适从。我们后面会说到,人的注意力资源是很有限的,如果意外太多,我们的注意力就没法保持在学习焦点上,这就大大降低了信息入脑的效率。
所以,对于“大脑喜欢通过意外来学习”这个喜好,我们完整的认识应该是,在学习的内容范围内,要制造意外;但在学习的内容范围之外,则要避免意外。
这个原理,在日常生活当中被广泛运用。你有没有注意过,一个城市里,大多数交通信号灯都被安装在同一个高度?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画面里的小屏幕总在播音员同一侧肩膀的上方?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呢?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反复看见一种信息出现在同一个位置,就会预测下一回也能在同一个地方找到这类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注意力、精力集中用在分析信息本身,而不用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寻找信息了。交通灯总在同一个高度,那司机就不用耗费注意力在每个路口搜寻交通灯的位置,而是可以第一时间去关注它是红灯还是绿灯。显然,这么设计是对的,对于交通安全来说,每个路口交通灯的位置,不应该是司机需要去学习的内容。
我们在输出信息的时候,也要向这种设计学习,只针对你想要让对方了解的内容来制造意外,其他地方则尽量避免意外,让那些外围的信息可以被预测。其中最主要的,可能就是在视觉上、在信息的空间布局上,要保持前后一致,没有变化。
比如,如果你是用PPT来呈现信息,那就要保证每张幻灯片、讲义和文件的每一页的格式保持一致。这里说的格式一致,指的是同一个类型的信息每一次都应该要呈现在幻灯片、文件的同一个位置上,上一页的注释如果写在右下角,用的是五号字体,那么下一页也应该是右下角、五号字。
其实,在你今天打开“帆书”应用软件找到这期节目的过程里,你就已经体验过一致的空间布局带来的便利了。有没有发现,我们手机里这些应用就算经常有小改版,但每个版块、按钮的位置通常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会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为的就是避免让你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精力,让你最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当然,一致的空间布局也不是绝对不能打破的。空间布局的偶尔改变也能制造一次“意外”。当你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观点的时候,一个好办法就是在讲到它的时候,刻意打破PPT的空间布局,这会让观众眼前一亮,一下子调动起注意力。不过显然,这个策略不能从头用到尾,只能偶尔来几下,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样效果才最好。如果你哪天打开“帆书”应用软件,发现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一定是小编们准备了什么重磅新功能,非常想让你注意到。
刚才这些,就是我们要理解的大脑的第一种喜好:大脑喜欢通过意外来学习。利用好这个规律的诀窍在于,我们在输出、输出信息的时候,要在需要学习的内容之外避免意外,而在需要学习的内容里面制造意外。
大脑的喜好2:
大脑喜欢在适度的压力下学习
我们刚才说到,在学习时要偶尔考考自己、做做测验,其实这不但是给自己创造了收获意外的机会,而且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问问题、做测验是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在被考验的时候,人总是有点紧张,有点压力的。而这就迎合了大脑的第二大喜好:大脑喜欢在适度的压力下学习。
你喜欢在有压力还是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接收信息、学习知识呢?
比如两场讲座,主题差不多,其中第一场讲座的主讲人幽默风趣,从头到尾段子一个接一个,你吃着火锅哼着歌、非常轻松安逸地就把讲座听完了;而第二场讲座的主讲人有点像老师上课,时不时要跟观众互动一下,可能还会点台下观众发表观点、回答问题,搞得你有点小紧张,有点小压力。
如果是你,你愿意去听哪一场讲座?我猜你很可能更愿意去听第一场,因为通常来说,没有人喜欢压力,谁不想吃着火锅、哼着小曲就学会新东西呢?但这又是一个严重的认知误区。
01压力水平与学习效果相关
实际上,如果你的目标是真的想学到一点东西,是想让新信息在大脑里扎根,那你就应该选择那个有点压力的第二场讲座。因为通常来说,压力过高、过低都不能促进学习,而在承受适当的压力时,压力反而会成为我们学习和记忆的催化剂。压力水平跟学习效果之间是一个典型的倒U形曲线的关系,中间高,两边低。
那为什么压力太高、太低都不利于接收信息呢?这就得简单了解一下压力和记忆形成的神经化学机制了。
当我们感受到压力的时候,身体里有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会大量分泌,它会让血糖和血压升高,让身体进入一种跟压力对抗的状态。皮质醇对大脑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我们接收信息、学习知识来说,最关键的一个脑区叫海马区,新记忆主要就在海马区里形成。如果把海马区里负责存储记忆的神经元比作一片森林,那么接收信息、学习知识的过程,就好比是灌溉森林里的树苗,让它们长成大树。
那我们前面提到的皮质醇,它对海马区这座森林有什么影响呢?总的来说,皮质醇总是试图杀死海马区里的神经元,破坏记忆的形成。皮质醇就像是一群“野蛮人”,想要杀过来,把森林里的树砍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脑机制呢?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比如,现在假设你被困在一个深山老林的山洞里,几天内都不会有救援人员赶来。你无比煎熬,不知道自己能否活下来。这种情况下,你根本就不想留下任何深刻而鲜活的记忆。所以皮质醇会破坏海马区,防止你在这种无助、绝望的时刻形成过于鲜明的记忆。
那为什么适度的压力水平反而会促进学习和记忆呢?这是因为,少量的“野蛮人”会被森林旁的一位“守林人”挡住,这是海马区附近的一种叫作ARC蛋白的化学物质,皮质醇的入侵会唤醒它,它就会把皮质醇挡在海马区之外。与此同时,皮质醇起到了类似报信人、传令兵的作用,相当于向海马区传达了一个信号:“现在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处在压力之中,无论是什么引起了压力,它一定对我们的生存、安全很重要,所以赶快记住它”。于是,在挡住了皮质醇这个“野蛮人”的进攻之后,ARC蛋白这个“守林人”就转身灌溉起了森林里的树木,让它们长得更加茂密。
这就是为什么适度的压力能够促进学习和记忆,现在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如果完全没有压力,人是学不会、记不住新东西的。因为没有压力,就没有“传令兵”把事态的重要性通知给“守林人”,也就没有人去浇灌树木,在海马区里留下记忆的痕迹了。
而且,适度的压力还会触发一种叫FGF-2的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海马区中长出新的神经元,这些新的神经元会让海马区学习、记忆新信息的能力变得更强大。相当于在“守林人”和“野蛮人”打斗的过程里,树上有不少果子被震落,落在地上成了种子,生长出了新的树苗。所以,适度的压力不但会促进当下的学习,也会增强未来的学习能力。
02压力过高会阻碍记忆的形成
那为什么说压力必须得适度,如果压力过大,也会阻碍吸收新知识呢?这是因为,ARC蛋白——那个“守林人”的战斗力有限,如果压力过大,皮质醇浓度太高,“守林人”抵挡不住“野蛮人”的进攻,皮质醇闯进森林大肆砍伐,海马区的工作能力被削弱,新信息也就很难入脑了。所以虽然刚才列举的那个爱点名和提问的演讲者可能会让观众学到更多,但他也必须有节制,不能压迫过头,让观众压力太大,那样也学不进东西。
那如果压力太大,该怎么化解呢?这是个很难几句话说完的大问题,但这里给大家提供书里提到的两个思路。
压力并不完全是一种不受控制的情绪反应,它其实有认知的成分,压力是我们对身体反应的一种解读。比如一只老虎扑过来,人们的身体反应都是心跳加速、手心冒汗。但这还不是你最终体验到的完整感受,你的感受还取决于你对这个反应的认知。比如,在你的认知里,老虎非常有威胁,这个认知会让你把身体的反应解读为一种巨大的压力,然后继续引发后续的身体反应,比如吓尿;但如果是武松呢?在(喝了酒的)武松的认知里,老虎可以一战,于是他把心跳、出冷汗的身体反应解读为一种面对挑战时的兴奋感,这种认知就引发了完全不同的后续反应。于是他肾上腺素狂飙,变得更加兴奋,摆开架势要跟老虎干上一架。
我们不太能左右身体一开始的反应,但是我们其实是有很大的自由度来影响认知的。当一个阻碍出现在面前时,我们要尽可能把它视为一种挑战而不是一种威胁。如果把它当作威胁,你感觉到的就是压力山大;如果把它当作挑战,你要告诉自己,这是一次挑战自己、让自己成长的好机会,这时你感觉到的更多是兴奋。所以,想要缓解过大的压力,就要在认知层面,尽可能把威胁转变为挑战。
缓解压力的第二个思路,是利用身体的疲劳来消耗皮质醇。《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的作者有一个高招。他有时候会因为压力过大,在演讲活动前“断片儿”,连自己要说什么都想不起来。这时候,他会用深蹲来快速解压,靠墙深蹲30~60秒。想维持这个动作是很费力的,而在肌肉用力的时候,那个“野蛮人”——压力激素皮质醇,就会被消耗掉。随着皮质醇的消耗,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水平就会降低。而且,因为动作很费劲,我们还会不自觉地开始深呼吸,这也有助于放松。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状态变得正常了很多,能够从那种被压力压垮的感觉里走出来,重新投入工作了。如果没机会深蹲,那任何让肌肉有点疲劳的动作都可以,比如用力握拳头、单脚支撑身体,都有类似的效果,下回如果你在学习、演讲、作报告时感觉压力山大,不妨一试。
其实,海马区森林的那位“守林人”——ARC蛋白,不但挡不住过于强大的敌人,同样也挡不住过于持久的进攻,它不是耐力型选手,只能短暂抵挡压力而已。所以就算压力不是特别大,但如果它长期持续,守林人还是会败下阵来,海马区森林还是免不了被砍伐的命运。久而久之,海马区甚至会产生宏观尺度上的萎缩,人的长期学习能力也会受损。这就是为什么长期的慢性压力会损害学习和记忆能力。
小结一下:零压力、过大的压力、慢性持续的压力都不适合输入信息,中等程度的、在学习期间短暂出现的适度压力则反过来会帮助我们把信息写进海马区森林里,让记忆更牢固。
03对学习工作的启示
所以,作为一个信息输入者,既要注意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高压之下,积极采用各种你了解的减压策略缓解压力;同时,也要勇于跳出舒适区、直面挑战、尝试冒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成长。而作为一个信息输出者,我们在作报告、演讲、授课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讨好听众,而是应该保持一定的压迫感,用追问问题、让观众参与等等方法保持压力。
不过呢,在演讲、报告、讲课时,有一个阶段例外,那就是开头阶段。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有点恐惧,有点让人害怕的。因为新知识可能会冲击一个人原有的价值观,所以很多人在本能上对他不熟悉的东西有一点抗拒心理,会隐隐地把学习当作一种威胁,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种抗拒心理,在你和听众还没建立起足够的信任感之前,也就是在你演讲和课程的开头阶段,是最明显的。所以,在演讲和课程的开头,就不适合给观众增压,反而应该先减压。
那怎么在开头阶段减压呢?讲个故事,用故事来开场也许是个好选择。故事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听故事,而且不同的人可以从同一个故事里各取所需。
有人可以从《肖申克的救赎》里学习怎样用一把小锤子挖地道越狱,更多的人虽然没有学习如何越狱的需求,却也能在《肖申克的救赎》里跟随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从极度压抑到积蓄力量挣脱困境的那个心路历程,从那个心路历程里汲取精神能量。所以你能用一个好故事吸引住各种不同观众的注意力,把他们带入你的主题里,减轻人们刚接触新知识时那种隐隐的紧张焦虑。
而且,故事还能引发一种挺神奇的心理现象,那就是当人们沉浸在故事里的时候,他们大脑的激活模式会跟讲故事的人趋于一致,就好像跟讲故事的人融为一体一样,这叫“神经耦合”(neural coupling)现象。这种时候,听故事和讲故事的人不仅会互相学习,也会彼此喜欢。这也就让听众们放下了戒备心理,舒缓了压力,不会再那么抗拒你接下来准备输出的信息。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这期内容的开头先讲了一个乔布斯的小故事,尽管它没有出现在这本书里。希望它起到了刚才说的这些作用。总之,大脑的第二大喜好是,它喜欢在适度的压力中吸收新信息。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点来提升信息入脑的效果。
大脑的喜好3:
大脑喜欢通过联想来提取知识
刚才我们说,故事可以缓解人们接触新信息时的那种抗拒心理和压力,其实,故事还起到了另一个很好的作用,那就是它可以加深人们对知识的记忆,因为它为人们提取这个信息提供了一个额外的线索,这会让他们日后更容易回忆起相关的知识。而这就迎合了大脑的第三大喜好:大脑喜欢通过联想来提取知识。
说到信息的输出、输入,你可能会以为这只涉及人脑是怎么接收信息,然后怎么把它存储在大脑里的——我把信息存进大脑的相关神经网络里,把它记住,不就万事大吉了吗?接收、存储,然后就完事了。我们前面讲到的压力管理,其实就是围绕这两个过程,讲压力怎么促进信息的接收和存储。
01知识的提取
但很多人可能忽略了,所谓掌握、记住了一个知识点,最终是要看你能不能把信息从脑海里提取出来。所以,谈信息怎么入脑,不能只说到信息的接收和存储,还要看信息怎么被提取,提取这一步非常关键。
那么我来问你,你是怎么从脑海里提取一个知识点的呢?我们现在就来体验一下。请听题——请问:瑞典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你以前十有八九应该在新闻、在书里、在电影里看到过的。请你调用一切线索,努力回忆一下。想起来了吗?你可能已经成功回想起“斯德哥尔摩”这个正确答案。你是怎么回忆起正确答案的呢?
由于我没给你任何外部提示,所以你只能依赖头脑内部的各种线索来寻找答案。你搜肠刮肚,可能回想起以前看过的瑞典纪录片,然后又联想起曾经听过的瑞典乐队,最后你可能突然想起来,好像有一个心理学现象——那个什么“人质居然会爱上绑匪”的心理现象,好像就是用瑞典首都来命名的。这下你突然想起来:“哦!那叫‘斯德哥尔摩效应’。瑞典的首都是斯德哥尔摩”。
当然,你提取这个知识点的具体过程可能跟我说的完全不一样,但是我可以确定,答案肯定是通过像刚才这样的一系列联想回忆起来的。联想,就是我们回忆、提取信息的关键词。
02知识呈网状结构
什么样的知识被我们记得最牢固,也最容易提取出来呢?是那种嵌在一个联想网络的知识。我们脑海中的知识并不是像书的目录那样,大概念套小概念,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明确的。它们的组织关系其实更像是一张网,知识与知识之间通过相互联想错综复杂地关联在一起。就像刚才的例子里“瑞典首都是斯德哥尔摩”这个知识点,它不是孤零零地存在于大脑某一个角落里的,你曾经看过的瑞典纪录片里的画面是一个跟它关联的节点,斯德哥尔摩效应这个心理现象也是一个关联的节点。
与一个知识点关联的节点越多,它在大脑里刻下的神经痕迹就越是鲜明,也就越不容易被遗忘。而我们回忆这个知识的时候,往往是在大脑里先找到一个印象最深刻、最容易回忆起来的记忆节点,然后顺着它,通过联想,最终锁定目标。所以,与一个知识点联系的网络节点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也就越容易回忆和提取。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大脑的第三大喜好是,它喜欢通过联想来提取知识。所以,在提取信息、回忆知识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那些与目标内容有联想关系的线索。
刚才我们提到,《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这本书的作者,他在准备演讲前,头脑突然一片空白的时候,会用深蹲来缓解压力。其实他紧接着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如果压力成功缓解,你想要重新找回断掉的思绪,那不要试图回到刚才大脑出现空白的那个点,而是要再往回退一点,回到之前已经完成的某个步骤,因为那时候你的头脑还比较正常,你还能够有意无意地关注到环境里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提供了线索,帮助你回忆起刚才在想什么。比如大脑一片空白前的一分钟,有个熟人过来跟你打了招呼,你也许能从他那张脸突然回忆起刚才正在想什么问题。这就是利用联想来回忆。
03主动增加联想线索
我们其实还可以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加主动,我们可以在提取知识的时候人为地增加回忆时可供参考的联想线索,让提取知识的过程变得更顺畅。
怎么做呢?说个故事你就明白了:有个邮差上班前偷偷喝了酒,结果醉醺醺地把一个贵重的包裹送错了地方。第二天清醒之后吓出一身冷汗,却怎么也想不起送到哪里去了。最后他灵机一动,重新把自己灌醉,结果前一天醉酒之后的经历一下子浮现出来,他就这么摇摇晃晃地把送错的包裹给找了回来。
本来提取不出来的记忆,怎么喝了口小酒就一下子能顺畅地提取出来了呢?这是因为这位邮差把提取记忆时的大脑状态与记忆形成时的身心状态调整成了一样的。在喝醉酒的时候形成的记忆,就会在喝醉酒的时候更容易回忆起来,哪怕这时候他的脑子比平时更糊涂。
这种现象叫作“状态依赖”,回忆时的身心状态如果和学习、经历那件事时的状态保持前后一致,那么知识的提取就会变得更加顺畅。
为什么会有状态依赖?这是因为学习时的身心状态与学习的内容形成了关联,成了联想网络里相邻的两个节点。如果我们在回忆时能重新回到这种状态,就等于是激活了与之前学习的内容相邻的节点,增加了一个回忆的关键线索,这就大大降低了回忆的难度。
内部状态的前后一致性会让知识的提取更顺畅,外部环境的一致性也有这种效果。比如有一个实验发现,潜水员头一天在海底学单词后,第二天再次潜入海底回忆时,能多回忆出35%的单词。尽管他们头一天记单词的时候可能未必刻意关注过海里的珊瑚、热带鱼,但实际上,这些环境信息还是在无意识中被嵌进了他们的脑海里,成了第二天帮助他们回忆的线索。所以,学习时的环境和回忆时的环境如果相匹配、相一致,也能让回忆更容易,这个规律叫作“情境依赖”。
那我们完全可以有意地利用状态依赖和环境依赖这两种现象来帮助自己提取知识。比如说,如果你想在几天后的一场工作报告里表现得更好,那你最好提前了解报告会安排在哪间会议室。你收集报告的材料、做彩排、路演时尽可能都在这间会议室里进行,这样正式做报告时就能更顺畅地回忆出之前准备的内容。利用情境依赖、状态依赖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训练的时候嚼一种口味很特别的口香糖,实战的时候嚼同样的口香糖,还可以在训练和实战时闻同样的气味,穿同样质感的衣服等等。
但是,一定要注意,利用状态依赖和情境依赖来帮助自己提取知识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如果状态依赖和情境依赖的程度过深,就会伤害知识迁移的能力。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的作者霍瓦斯有个二大爷,他在自家后院的草坪上练就了一身“奇门武功”——他能用一个铁铲,在他家后院草坪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一铲就把一个高尔夫球打进草坪角落的焚化炉里。几乎每击必中,球无虚发。厉害吧?这准头都超过高尔夫大神泰格·伍兹啦。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惊动了一群专业高尔夫球手,他们邀请二大爷去参加了一场正规的高尔夫球赛。结果你猜怎么着?二大爷在那个正规的高尔夫球场上打得一塌糊涂,他一个球都没能打进洞,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二大爷灰溜溜地回到家里,可一到自家后院,功力就完全恢复了,照样百发百中。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问题就出在二大爷这一辈子练高尔夫球,都是在自家后院这个固定地点,用他那个固定工具——铲子,瞄准同一个固定目标——焚化炉,也就是说,他的那手高尔夫球神技是与非常有限的几个线索完全绑定的。
在二大爷的高尔夫球技巧这个技能点周围,有且只有那么几个联想网络节点,而且这几个网络节点与高尔夫球技能之间的神经联结,在经过多年的训练之后变得无比紧密,只要周围这几个节点不激活,中间那个技能点也就没法激活。我们前面说,联想网络对提取知识是一种助力,但是这种过于单一又深度绑定的网络,反而就成了拖累。它让二大爷的技能一旦脱离他练成这手绝活的那个情境,就完全发挥不出来,因为在新的环境里,那些与知识技能深度绑定的节点全都没法激活了。
二大爷的情况,是极端的情境依赖。他的知识、本领依赖于唯一的场景,一离开这个场景,他就完全没法施展了。普遍的规律是,你的知识、技能越是只与一个单一的场景、单一的状态绑定,它就越难迁移。
所以,如果实战只发生一次,那就要多利用情境依赖、状态依赖。但如果实战要发生很多次,比如你的目标不只是在这一次工作报告中口若悬河,而是希望成为一个演讲达人,以后在各种场合里都能面对一大群人侃侃而谈,那你就得反过来,要尽可能摆脱情境依赖和状态依赖,要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与更多、更广泛的节点相连接。你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状态里反复学习、复习、操练同一个知识技能,直到这些知识技能不再与任何一个具体的情境、状态绑定,能被你随意取用,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行家里手。
为了达到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境界,除了要注意不能让知识技能与单一的场景和状态绑定外,还要注意不能与其他知识技能以单一的顺序绑定。如果总是以一个固定的顺序学习几个知识点,那它们就会形成一个整体。网球手训练时如果每次都是先练30次正手、然后练30次反手,最后30次截击,那么这三种动作技能就会以这个固定的顺序形成一个整体的技能模块——这里所说的“模块”就是指那些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和提取的知识技能。比如说有些人报手机号码是三位数、四位数、四位数这么报的,他就是把电话号码这一长串数字拆成了三个模块来记忆。
如果几个知识技能点形成了模块,那它们就不再是联想网络上相邻的节点了。它们就成了一个节点,你就很难分别提取它们了。比如我现在问你:“你手机最后五位是哪五个数字”?如果你平时是用3-4-4这种格式来记忆的,你肯定要卡住一两秒钟。因为倒数第五个数字是与另外几个数字组成一个节点的,你很难单独把它提取出来。如果网球手总是先正手、后反手、再截击,他就很难单独使用反手和截击。
所以,如果你想要灵活调用知识技能,那就要在学习和训练时打乱知识点之间的顺序,阻止它们形成模块。让不同的技能成为联想网络中的相邻节点,而不是融为一个节点。
但模块也自有它的好处,如果学的知识、练的技能本来就是要求以固定顺序输出的,比如你要表演一出话剧,话剧的每句台词,每个节奏几乎都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排练话剧时就应该按顺序按部就班,尽管让模块形成就好了。
04将信息嵌入联想网络
为了迎合“大脑喜欢通过联想来提取知识”这个喜好,我们不光要像刚才说的那样,在信息的提取这个环节下功夫,其实在输入信息、存储信息的阶段,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把信息嵌入到一张联想网络里,要尽可能把需要入脑的那个知识点跟张三、李四、二麻子都扯上关系。
比如,把知识点跟一个故事关联起来,这点我们刚才提过。也可以把知识点与某个特定的味道或香味关联,每当闻到那种味道,脑海中的知识就会被唤醒。背单词也别总照着同一个单词本背,看着图片背一次,在电影对白里背一次,跟老外对话时背一次,这样一来,以后这些声、光、影像、场景的信息都会成为回忆时的联想线索。
我们前面说过的空间位置信息也是一种有用的联想线索。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纸质版材料的学习效果往往比电子版更好,电子版看了几遍还回想不起来的知识,纸质版看过一两遍就能重新回想起来。这是因为纸质材料里的内容布局是稳定的,相同的内容永远都在同一页的同一个地方,只要看到过不止一次,这个固定的空间信息就能变成帮助你回忆的联想线索。但电子书就不一样了,换个字号、换个设备,同一句话的位置就变了。与纸质版材料相比,就少了一种可以用来提取记忆的联想线索。当然,电子版也有它的优势,比如检索、摘录都非常方便。
05强化扩充联想网络
除了要在第一次学习知识、输入信息的时候把知识陷入联想网络,在我们每一次回顾、复习知识的时候,也要注意去强化、扩充这张联想网络。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只是孤零零地去复习某一个知识点,而是要连同它的联想网络一起复习。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我在刚才已经做过一个示范了,方法就是,不要借助外部提示,全靠内部回忆来复习。当我问你“瑞典的首都是哪个城市?”时,你没有外部线索可以参考,就只能搜肠刮肚地从脑海中的联想网络里搜寻答案,通过这番搜索,我们不仅把这个知识点周围的联想网络强化了一次,还可能产生一些新的联想,为这个知识点连接上一些全新的节点。
其实要考你“瑞典的首都是哪个城市?”我可以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a)柏林(b)奥斯陆(c)斯德哥尔摩。这种回忆方式叫“识别”。也可以直接把答案告诉你,让你重新学习一次,这种回忆方式叫“回顾”,但它们巩固记忆的效果都不如完全靠自己的“内部回忆”。原因就在于它们激发和巩固联想网络的作用很有限。
除了多用内部联想来复习之外,还有一个建议是分散复习。心理学研究证明,把需要复习的知识内容分散到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每次复习一部分,比塞到一小段时间里、集中复习,入脑效果更好、更容易记住。分散复习的记忆效果之所以更好,主要就是因为联想记忆。把复习拆分成很多次,等于是给了自己很多次调取记忆、产生联想的机会,每调取一次记忆,记忆就得到一次巩固。
说到这里,我想你也明白了,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这三个阶段其实是相互关联、不可切割的。在输入信息的时候,我们就要提前思考信息存储的特点,而提取信息这个动作也不仅仅是把信息输出,而是通过重新激活联想网络,让提取信息的这个动作同时起到巩固信息存储的作用,让记忆更牢固。
总之,大脑的第三大喜好是,它喜欢通过联想来提取知识。为了利用这个规律输入、输出信息,我们不仅要在提取信息阶段利用各种联想线索来帮助自己回忆和运用知识,也要在输入信息的阶段就尽可能把信息整合进一个联想网络里。
大脑的喜好4:
大脑不喜欢一心二用
我们最后来看大脑的第四大喜好。这条比较特别,前面都在说大脑喜欢什么,而这一条是,大脑不喜欢一心二用。
不夸张地说,如今是一个“一心多用”的时代。在餐厅里,人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刷着手机上的朋友圈;在会议室中,员工们一边听着报告,一边偷偷处理自己的工作邮件;在家里,孩子们一边做着作业,一边分心看着电视节目……
01注意力焦点只有一个
但实际上,大脑并不喜欢一心二用。更准确地说,是大脑根本就做不到一心二用。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力焦点只有一个。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人的注意力系统。我们大脑里有两套注意力系统。一个叫“腹侧注意网络”,这里的“腹侧”是一个神经科学术语,你大致把它理解成“离头皮比较远、更靠近大脑内部”就可以了。“腹侧注意网络”,是一种无意识的注意力,它始终在无意识系统里监控周围的环境,一旦有危险信息出现,比如眼睛余光瞥见一头熊正在扑过来;或者是一旦有重要信息出现,比如在一个嘈杂的会场里有人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就会立刻注意到,然后采取相应的反应。这个无意识的注意力系统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在《神经的逻辑》那本书里详细讲解过,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听一听。
我们大脑里还有另外一个注意力系统,叫“背侧注意网络”,你可以把“背侧”大概理解成“离头皮比较近、更靠近大脑结构的表层”,“背侧注意网络”是那种有意识的注意力,就是那种我们想要注意什么就注意什么的注意力。
这两种注意力网络最大的差异在于注意力所覆盖的范围。前面那个无意识的注意力系统,它的监控范围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它几乎能够覆盖你的感官可以触达的整个环境。而后面这个有意识的注意力网络就有点寒碜了,它只有一个焦点。我刚才说“人的注意力焦点只有一个”,就是针对这种主动的注意力而言的,在这种主动的注意力上,人是做不到一心二用的。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看起来能同时做两件事,比如边开车边聊天,那肯定是因为你是个老司机,开车对你来说是个“熟练活”,是不需要占用注意力资源的自动化行为,你并没有一心二用,你的注意力其实全在聊天上。同理,有些人觉得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效率挺高的,也是因为你放的一定是特别熟悉的歌单,或者是在听那种旋律没什么起伏的音乐,否则一旦注意力被音乐吸引走,学习效率就一定打折扣。
由于人主动接收信息、学习知识靠的就是这种只有一个焦点的注意力,所以在我们做演讲、做报告、跟人沟通的时候,就要保证输出的信息只有一个注意力焦点。因为一旦你提供的关注点超过一个,就意味着听众要么只能在两个焦点之间反复横跳,要么就能丢掉其中一个。你传递信息的效果就必然大打折扣。
很多人输出信息时都会犯这种关注点太多的错误。
比如说,你拿出你最近做的一套PPT,数一下,每页PPT平均有多少文字?有没有超过10个字?我看很多人每页PPT上的文字能轻松超过100字。其实,如果超过10个字,你的PPT大概率就是不合格的。为什么?
因为人没法同时读文字和听文字,这是“一心不能二用”最典型的一个表现。我们其实是“看”不懂文字的,只能“听”懂文字。眼睛看到文字的时候,哪怕完全不张嘴,其实也总是在默读,通过这种内部言语,把视觉信息转换成文字的语音信息,大脑才可以理解。
怎么解释那种读书特别快的人呢?有些人读书一目十行,一天就能读完一套网络小说。他们也是在心里读给自己听的吗?其实是的,只不过他们是跳着读。有些书,要么是他对背景太熟悉,比如修仙小说都是同一个路数;要么是信息量很稀薄,一页里有半页都是废话,那么隔很多文字跳着读一段,也不太会影响理解。
总之,边读边听,跟同时听两串声音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那我们能同时听懂两串声音吗?不能。因为在大脑的听觉皮层存在一个瓶颈,一次性只能处理一个声音信息流。这里面的神经科学细节就不展开了,我们只要知道,当你集中注意理解了一个声音信息,另一个声音就会立刻变成没有意义的噪音。这不就是典型的一心不能二用吗?
所以,你的PPT上最多就放一两个关键词就好了,别整个句子往上放,只要人们一去读你写了什么,他们就听不见你在说什么了。
02人能在听声音的同时看图片
不过,虽然边听讲解边看文字是行不通的,但是边听讲解边看图片却没有问题,所以你的演示文稿的主角应该是图片才对。那为什么图片不会让人分心呢?其实也是会分心的,但好在,人处理图片信息的速度非常快,注意力很快就可以转回到听讲上,分心的部分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候,图片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人脑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处理海量的视觉信息,我用文字形容一个人的长相,得说好久——他脸圆圆的、丹凤眼、颧骨高……而且说上五分钟你也未必能准确脑补出他的样子。但只要把他的照片拿出来给你看上一眼,你对我刚才描述的这张脸是什么样子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疑问了。
所以,图片能为听觉补充海量信息,让耳朵听到的一些模糊信息瞬间变得清晰、准确,这个原理就是心理学家说的“感觉整合”。而通过感觉整合,视觉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与耳朵接收到的文字语言信息就成了两个紧密相连的联想节点。这就正好利用上了“大脑喜欢通过联想来提取知识”的那个特点,这会让记忆更深刻,提取更容易。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目的是要加深听众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仅仅是让你的讲解变得更生动、更吸引眼球,那么你呈现的图片就应该要跟讲解的内容相关。如果你只是追求图片吸引眼球,那事后你的听众其实仅仅会感觉良好,以为自己真的学到了你讲的东西,但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
心理学里有个专门的术语,叫“爱登堡效应”。爱登堡,就是给BBC(英国广播电视台)的很多纪录片做旁白的大卫·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那个声音非常磁性的老爷爷。我们非凡精读馆里有一本二师兄老师解读的《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就是爱登堡的传记,非常有意思。爱登堡做旁白的那些纪录片,制作都非常精良,很多观众都看得很着迷,看完之后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学会了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但实际上过几天去问他们一些细节,他们往往两眼一抹黑,啥也没记住。这就是“爱登堡效应”。
所以,如果你的讲解呈现的始终都是一些哗众取宠的图片,那也会引发“爱登堡效应”,你会把听众哄得很开心,但他们学不会多少东西。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在讲解的一开始时,用一些比较博眼球的图片吸引住观众,之后尽可能用那些与演讲主题密切相关的图片来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你传递的信息。
总结
好,到这里,我们说完了《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我们一同探索了大脑的四大喜好:大脑喜欢通过意外来学习;大脑喜欢在适度的压力下学习;大脑喜欢通过联想来提取知识;大脑不喜欢一心二用。利用好这些特点,我们也就更好地掌握了沟通、交流、学习的方法,能够更高效地说服和影响他人,并且快速地吸收知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不仅从这本书里学到了很多信息输入、输出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也理解了人类大脑是如何处理、接收和记忆信息的。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对人类认知的深入洞察。
学习这些输入、输出信息的技巧并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演讲者、沟通者,或者一个更强的学霸……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当我们知道如何让信息更容易被接受,我们就能更加深入地与他人建立联系,更加真诚地分享我们的知识和情感。
所以,我真心希望你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更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连接这个世界。希望你日后不仅能成长为一位“入脑达人”,更希望你能够用这些技巧去触动更多人的心,去创造更多真正有意义的交流和连接。
感谢你与我一同学完《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这本书,愿你的每一句话都能触动人心,愿你传递的每一条信息都能为大脑所喜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