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8 晚
今天出差,所以又会坐飞机,其实不是第一次,但我还能很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嗯…还是有点儿窘迫,因为总怕被人看出来,"呀,她第一次坐飞机"
现在觉得实在不必,因为压根就没人在意。越掩饰其实越窘迫,不如就直接说"我第一次坐飞机,我不知道怎么做呀"。
这并不丢人。
今天我进大厅的时候,和往常一样还是被拦起来,然后地勤用小纸条在我包上和身上点点点…每次都这样,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呀。
于是我就很怂怂的问"这是在做什么啊?"
地勤小姑凉很nice,丝毫没有表现出"啊,她第一次来机场吧"的样子。和我说"防爆安检"
"那这什么原理呀"
"嗯……………"
我隐约觉得,她好像也说不清楚原理…哈哈哈,而且我也很赶时间,所以我就表示感谢,赶紧溜了。
看,我原来一直以为我问,她会嫌弃我,而且我以为她一定知道…其实都没有。
上飞机之后,还没有起飞,有个小伙子直接去卫生间了,我就很惊讶!因为难道飞机不是和火车一样是启动平稳后才能去卫生间么?!我之前在登机以后也很想去洗手间,但是不好意思问可不可以,所以从来没有敢问,只好忍着,忍30分钟左右,直到飞行平稳,如果有时候很不幸,飞机延误了…那会忍更久…
这是两个起因,引发了我对"不知道"这个词语的思考。
现在其实应该算得上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认知根本跟不上这时代,所以"不知道"简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根本不必认为有什么丢人或者难为情。
但从不对未知进行发问,堆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被时代落下。所以说"不知道",着实应该趁早。
所以说古人就是智慧,要我们"不耻下问",其实无所谓上问下问,这就有点儿封建等级观念了。能给予我们正确解答的人,都值得尊敬,所以我倒是觉得,这个词只真对自己就好了,或许可以改为"不耻发问"。
还想再讲一个事,关于工作。
我和我的直属领导,以及直属领导的上级也就是大领导,当然还有几个前辈,我们几个人有一个群。有时候在群里大领导会安排工作,今天我的领导问了一个我认为“这还用问”的问题。我很惊讶。
我可以看到他们的对话,大领导说的操作方法和我的理解不同。后来我才看出来,我的领导问这个问题,就是出于考虑到原计划好像欠妥当。可能他不好直接提出异议,所以先问讯再建议。
反思到我自己,对领导的安排,我可能不好意思提问,更不敢质疑。
这其实是个挺严重的问题,亏了我还是一个学历史的,哪个昌盛的王朝除了有贤君还得有谏臣言官。皇帝说的话永远是对的,这就会导致君主专制,个人崇拜,那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所以除了对未知提问,还要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这系列就是成长。所以越尽早,越进步。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浓烈好奇心,这些好奇心就是发问的主要动力。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心在颜面?自尊?啥的打压下,就渐渐隐藏了。然后我们不发问、不好奇。甚至即使好奇,也不会发问。因为发问就证明了“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这是有那么丢人么?
我想起来有人曾说“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甘于贫穷”(卧槽,这简直是说我的。我太可耻了。)
所以同理呀,无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甘于无知。
所以……实在是应该抓紧时间,勇敢发问。
其实我还非常喜欢问“为什么”。但肯定是和好朋友在一起才会一直问,朋友也是nice,会给我解答。但很多时候问问的都是蠢问题,实在是难为人家了。但我又发现,还有很多小朋友也喜欢问为什么,虽然他们也是问的蠢问题,但是就他们的认知程度而言,那些问题确实值得探讨,因此在他们发问的时候也就显得格外可爱。反观自己,成年人还是先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再发问,否则知识很难有效吸收。
再说一例子,因为工作关系,最近会学习很多财务数据(此处一句mmp,因为真的很难),于是我就偶尔怯生生的追着领导问,因为很多字母的缩略是查不到的。在一次领导和别人对话的过程中,我偶然听到一句“比如你看,这个IRR,我提过一次你不知道ok,可是如果提到了3次5次还不知道,那就没法沟通了。”(应该不是说给我听的,我不要自作多情了!)
看,说“不知道”是OK的,但是对于一个知识点,说“不知道”的权利的有限的。
对自己要严格一点,但对朋友和家人要宽容一点。
有时候我爸在使用智能手机上面,总是会蒙圈,我就会不耐心的教他很多次。
其实站在第三视角上来说,应该要怪他自己的,因为他拒绝尝试智能手机,因此错过了和大众一起开始掌握一种新技能的机会,所以只能慢慢学习了,虽然其实也用了几年了,但是依然不太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那些app。。。
但作为子女的位置,必然要反复教他很多次。我的侄子现在在学习说话的阶段,为了能够让他学会某个单词,甚至我们全家会重复百遍、千遍,这是父母对孩子的耐心。所以作为子女要对父母有这份耐心。
这一段有一点跑偏,不过反正都是散文,型散神也散。哈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洋洋洒洒一大篇,有用没用的,或者纯是浪费时间。
但,可能思想这种东西,只有梳理才能清晰,世界观也一样,要去观才能有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