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

作者: 你若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 来源:发表于2020-04-30 08:18 被阅读0次

读《道德经》做有志向的人,让智慧伴随你我。人贵有自知之明!

今天阅读的《道德经32~33》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读这两章,你将获得:

1.老子为何认为「朴实」具有强大的力量?

2.老子强调其重要思想的两种方法;

3.如何理解「了解自己难于了解别人」?

4.人类的伟大归宿是什么?

解释:

(第三十二章)

无名、朴:这是指“道”的特征。

小:用以形容“道”是隐而不可见的。

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道”。

自均:自然均匀。

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第三十三章)

强:刚强、果决。

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

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人贵有自知之明。

相关文章

  • 贵在自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

  •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一 “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句话通常代表着“要知道...

  • 2019-12-12

    自 省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省是人的可贵品质...

  • 人贵有自知之明

    现在的媒体,什么名头不敢给?自己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

  • 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古人以自知贵,己之不正怎正人。 黄猫只有鸡来配,美女方能配英雄。 多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能用斗量。 人人皆爱人赞...

  •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什么要在“有自知之明”前边加上一个贵字?那是因为这个品质实在太难得了。认识自己有时候甚至比认识别...

  •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有幻想之心 人也有妄想之心 所以人认清自己是很困难的 这不是野心,也不是雄心 这是一种心智缺陷 很多人活得很累 ...

  • 《人贵有自知之明》

    最近发现很多人称自己为“诗王”、“诗圣”,听后只能哂然一笑。“三坟五典”没有读过,诸子百家学说没有涉猎过,正统的正...

  •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上周写的《爱情三境界》,提到《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孔子与三位弟子的问答,三位学生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关于知者和仁者的...

  • 人贵有自知之明

    昨天中午时分,我好像找到了学习的兴趣似的,一门心事的把心放在学习上,虽然最近心总是不知道飘到哪里,真的活脱脱一个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贵有自知之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ma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