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A有个当老师的亲戚,她嘴里有一摞“别人家孩子”的案例。女儿考得不错时,她会说,“就这点分还值得骄傲吗,我都不敢告诉你,就这分在我教的好学生里算什么等级。”别人专科毕业,她会说:“看看人家专科毕业,一年可以赚二十万,还自己找了个好老公,没让父母操一点心。”
女儿读了研究生,她又会说:“你看看我一波教过的学生,可以赚钱养家孝敬爸妈了,你呢,这么大了还花家里钱。”总之,无论如何也要找出一点比她强的地方,大肆表扬。就算女儿啥比别人好,她也会说你不要太骄傲,往后路还长着呢。
人生全程强效鸡汤,让女儿越来越不自信。恶性循环,好的运气都没了,她既没找到好工作,也没有稳定对象。信奉否定教育的父母认为,我怕你骄傲,才用“别人家孩子”激励你不断进步。
之前看过董卿的一期访谈,她说小时候父亲总是拿她和别人比,贬低她,这让她非常伤心。这个年纪、这个地位的董卿,当谈起这段往事却不忍落泪,可见父母的贬低在她心中埋下了多大的痛苦。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只有当孩子自我感觉好时,他才能做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