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考试失利,伤心了一个月;这一次却似乎接受的很坦然,毕竟这几天有说有笑似乎看不出什么颓废伤心。可是,伤心总是有的,静静地在那。这篇文章拖到今天才写,是因为前两夜几乎彻夜失眠,今天才有了精神,要告别过去,制定计划。
我有失败的理由么?也许有吧。忽然提前的考试时间,而且一提前就提前了7个月,我实际准备的时间只有两个月;考试题型和范围全变,结果复习偏了;考前一个月生病;每天要辅导完孩子才能看书、、、似乎每一个理由都很充分,但是其实每一个理由都不是逃避责任的路径。人只有在不向外找理由的时候,才能获得自身的成长。所以,其实没有理由。
昨天在家看了一天的《行者无疆》。看到最后,余秋雨在喜马拉雅山畔总结中华文化和其它古文明的区别。无论是埃及、巴比伦还是印度他们的文明历史都中断了,今天生活在那的人们并不能看懂祖先的文字,知道祖先的文化。可是却有一种文字流传数千年,至今仍为亿万人熟知,这就是汉字。更有甚者,我们不仅精通祖先留下的文字,而且还熟知千年以前的事情,熟记祖先的文章。试问有几个中国人不知道三国?不知道唐宋?不会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不会背“床前明月光”?在走过其它古国的断壁残垣后,回想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天灾人祸,不得不感叹这样的文化传承简直是奇迹。
晚上在家听了会戴建业教授的课。听他说到苏东坡被贬黄州,天天喝酒吃肉,心情好了还写文章,什么《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啥的。让政敌们恨的牙痒痒,于是又把他贬到更远的惠州,想弄死他。可是苏轼到了惠州依旧人见人爱,还“日啖荔枝三百颗”。政敌们更加生气了,把他继续贬去了海南儋州,就想弄死他,结果他依旧人见人爱。苏轼离开海南岛的时候,写了首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意思就是,你们把我贬到海南岛我不恨你们,你们不把我贬来,我还不能到三亚旅游呢。真是可爱的苏东坡。
我想挫折总是有的,如同叔本华说的生命就是欲望、骚动、痛苦、满足。活着就是欲望和痛苦,这就是生命的活力源泉。所以,凡事又何必看得太重呢?你看从大来讲,我们的民族经过数次外敌入侵,什么五胡乱华,辽金西夏,蒙古女真,八国联军侵华、、、可是我们的民族没有灭亡,也没有屈服,我们屡次置之死地而后生,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从小处讲,苏轼这样才学的人,才华难以施展却屡遭贬谪,难道他不该痛哭流涕么?柳宗元被贬柳州天天唉声叹气,白居易被贬潯阳“江洲司马青衫湿”,韩愈被贬潮州对侄子说“好收吾骨瘴江边。”可他们的贬谪和苏轼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了。但苏轼颓废了么?没有。人们调侃他贬到哪吃到哪,居然还创出了“东坡肉”的菜式。但其实他也不光是顾着吃喝玩,他在海南创建东坡书院,他的心里一直承载着兼济天下的理想,而且他都用自己方式去实践了。所以,在遇见人生的挫折时,我想这也是一种收获。收获了经验和耐力,为下一次的试炼积攒力量。
最后用《人生清单》中的一句话结束:“那些花盆里面看着似乎只有土,可是土层深处埋藏着静候着春天等待发芽的花种,严酷的寒冬要求养花人从信念中汲取力量,不被表象迷惑,坚持不懈的给花种浇水,相信光秃秃的花盆中迟早会钻出希望的嫩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