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证的 无言的爱情
在二十年前的某一天,姥姥、舅舅和妈妈站在一座房子面前,房子破旧,好像一阵大风就能把它吹倒,舅舅一直皱着眉头看着房子。爸爸和爷爷站在旁边等着一个决定,最后姥姥下定决心,把妈妈嫁给爸爸。姥姥说:“他是个老实人,不会让我闺女受委屈的。”
那时候日子过得很贫穷,妈妈当时要了两万多块钱的彩礼,结完婚后家里就欠了四万多块钱,还有五分钱的利息,就是借一万,得还人家一万五。妈妈把彩礼钱都拿回来还债,他们两个硬生生的把这笔钱都还上了,还是在那几个天公不作美的年头里。那些日子有无数的活要去干,他们两个总是肩并肩的在少许夜色中出发,晚上披着月光一起归来。在那些日子里,他们两个紧紧拥抱在一起,抱成一个不倒翁,无论生活怎样的打击,在几次摇晃后,总会直直的立在哪里。
爸爸就像姥姥说的一样,憨厚老实,不大愿意说话。而妈妈正好相反,性格开朗,很爱说话,在车上遇见顺眼的陌生人,也能聊一路,不会让路途乏味。当然,她也是家里最能唠叨的人了。然而爸爸的耳朵像个无底洞,能把她的所有唠叨都装进去。爸爸不浪漫,他不会说关于爱,不会制造惊喜,但他很温暖。小时候,家里的房子破旧,冬天用炉子取暖。晚上睡觉的时候,前半夜很暖和,到了后半夜,因为没人烧炉子,屋子里就会慢慢降温。凌晨的时候,被窝就是屋子里最暖和的地方,和外面就是两个世界。那些日子里,爸爸从来都是第一个起来,把屋子烧的热乎乎的,烧好水给我和妈妈洗漱,做好早饭,然后让我们起床。他从来没有让妈妈第一个起来过一次,从来没有。
过日子也难免会有争吵的时候,他们也不例外。我记得吵的最凶的一次,妈妈要带着我离开这里。收拾了一上午行李,爸爸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妈妈带着我去了火车站,走的时候,爸爸只是站在门口看着。我和妈妈到了之后,火车已经离开了。妈妈就和我在那里等着。过了一会,她等到爸爸。爸爸从一辆车上下来,走过来,然后一只手牵着妈妈,另一只手牵着我,妈妈没有反抗,也没有说话,低着头像孩子一样跟着爸爸走。爸爸轻声的说:“晚饭都做好了,到家就能吃上,都饿坏了吧。”我当时在想,不是吵的很凶吗,怎么和好的,我当时不懂他们。后来我才知道,妈妈收拾行李是给爸爸看的,火车早就走了,她等的一直是爸爸。后来妈妈和我说:“要不是有了你啊,我早就走了,何苦和他过着苦日子。”我知道,他们永远不会分开的,就算没有我,也不会分开。
柴米油盐酱醋茶,铺满井水的青石板,傍晚微风吹拂的炊烟,声声回家吃饭的呼喊,夜里盖上肩头的被子,都是他们的生活。
我慢慢的长大,他们在慢慢变老。对于妈妈来说,爱就是爸爸陪在她身边。对于爸爸来说,爱就是能陪在妈妈身边。爱就是我能看见你日渐叠加的皱纹,能细数你头上的根根白发,是你开不开心,难不难过,有没有吃饱,会不会冷,我都可以知道,因为我在你身边。
日子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总是黯淡无光的。就像《岁月神偷》中罗太太说的一样,生活就像“鞋”,难一步,佳一步,一步难,一步佳。他们两个日子还要继续,无论日子是苦是甜,最重要的是他们一起,那么就会幸福。
妈妈从来不会嫌弃爸爸,不会嫌弃他好几天不洗的臭袜子,不会嫌弃他喝完酒后的满身酒气。真正的爱啊,又怎么会嫌弃,又怎么会厌倦,它会给人无比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我曾经认为,两个人相爱,然后在一起,那样的爱情才会坚不可摧。可是在爸爸妈妈那个年代,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先相爱,而是先在一起。而生活就像是一座磨盘,倒进去的是密密麻麻的日子,而流淌出来的是坚不可摧的爱情。
他们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爸爸初中毕业,妈妈小学毕业。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别人说他窝囊,因为他什么都听妈妈的,妈妈骂他,他也不还口,爸爸听见了只是笑呵呵的。别人管妈妈叫财政,因为她负责家里一切收入和支出,所有要用的钱都要经过她的手,因为她,在艰苦的日子里,我家也过得很好,而其中的艰难,只有她知道。
他们两个没有一起走过天南海北,也没走到过天涯海角,许下什么海誓山盟,他们用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一定要在一起,不要分离。他们是在我身边的,静静流淌的,流淌到生活里每个角落里的,根深蒂固的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