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东周》,学成语
读《东周》,学成语——乘龙佳婿

读《东周》,学成语——乘龙佳婿

作者: 卢沟晓亮 | 来源:发表于2022-07-26 23:5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文创首发,文责自负!

乘龙佳婿,是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来称赞别人的女婿,含褒义。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关于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公主)与在太华山中修行的吹箫高手(萧史)之间的爱情神话故事。

《东周》小说对这一故事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写:春秋霸主秦穆公在晚年的时候十分疼爱自己的小女——弄玉,并特意为她修建了高高的宫楼,名叫“凤楼”。楼前有一座高台,亦取名“凤台”。当弄玉15岁的时候,穆公开始为她“访求”佳婿。可弄玉却相当有主见,由于她本人吹得一口好笙,因而她声言“必得善笙人,能与我唱和者,方是我夫...”,可以说是落落大方地提出了自己的择偶要求。能够敢于直接、公开地提出自己的择偶要求,不仅在古代,即便放在今天,都是勇气可嘉的!

有一天,弄玉正在自己宫中卷帘闲看、思考人生。当此天高云淡的夜晚,为了不辜负这良辰美景,于是她开始用碧玉笙在窗外吹奏。不一会儿,忽然有一阵箫声随着微风飘荡而来,或远或近、若隐若现,原来是有人在和着弄玉的曲子吹奏。她听着这琴瑟之和的乐声如痴如醉,余音袅袅而不断,只觉惘然若失、久久难以入眠。而且,在朦朦胧胧的睡梦中,她隐约听到对方说自己是太华山之主,此人穿着奇异,“羽冠鹤氅,骑彩凤自天而下,立于凤台之上”......

醒来后,她便将此事告诉了秦穆公。穆公便派手下一个名叫“孟明”的人(官居右庶长)以弄玉梦中的形象到太华山寻访此人。可是一直无果,直到遇到一位野人指路才找到这位仁兄:只见其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飘飘然有超尘出俗之姿”。——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形象!而且他吹箫时能使凤凰听到箫声而聚集到一起......

如此一人,弄玉怎能不动心呢?

于是,在国君秦穆公的亲自主持下,弄玉和萧史结为夫妇,“夫妻和顺,自不必说”!

大约在半年后的一个夜晚,夫妇二人在月下一同吹箫作乐,忽见有一只紫色的凤凰和一条红色的飞龙分别立于“凤台”一左、一右的位置。这时,萧史才透露他的身份:他是上界的神仙,名叫萧三郎。因与弄玉有一段命中注定的缘分,遂成笙箫之合......,今夜恰逢一龙一凤来迎,所以他今天就要离开了。——说得好感动、好伤感!!!

弄玉自然舍不得这么喜爱的夫君离自己远走高飞而去,于是便发生了萧史骑着红色的飞龙、弄玉骑着紫色的凤凰腾云飞去的神话故事!

所以,现代的人称呼“佳婿“为”乘龙“的渊源,就是这么来的。

乘龙佳婿(网图)

相关文章

  • 读《东周》,学成语——乘龙佳婿

    郑重声明:本文系文创首发,文责自负! 乘龙佳婿,是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来称赞别人的女婿,含褒义。 这个成语的出处...

  • 读《东周》,学成语——君臣相得

    第五回,周平王在与郑庄公的对话中,提到了一个成语:君臣相得。 相得:互相投合,比喻相处得很好。君臣相得也就是:皇帝...

  • 读《东周》,学成语——重译献雉

    读《东周列国志》,我学到了一个成语——重译献雉(chóng yì xiàn zhì)。 重译,有多次、多重翻译的意...

  • 读《东周》,学成语——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指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东周》小说在第...

  • 读《东周》,学成语——强中更有强中手

    《东周列国志》一书堪称成语宝库,仅在第47回(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中作者就贡献了乘龙快婿、龙凤呈祥两个...

  • 《成语应该这样学1》| 读历史故事学成语

    《成语应该这样学1》| 读历史故事学成语 首先,附送的成语接龙卡片,真的太棒了。一家四口人像玩牌一样玩起来,超开心...

  • 成语中的东周列国们

    我国历史上的东周时期,一般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计算,前后分春秋、战国两个阶段。虽然前256年秦就已经...

  • 由郑庄公掘地见母所想到的......

    今天读东周列国志读到了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 之前读《左传》时读过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本次读东周列国志再...

  • 良宵《二》

    鲜花美酒良宵夜, 爱女博读毕业时。 旧友诗词相祝贺, 乘龙佳婿娶西施。

  • 积少成多

    安琪最近迷上了对成语。 我拿着一本《少儿成语故事》,每天给她读5个成语 ,每个成语读四五遍,她便能记住。 我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东周》,学成语——乘龙佳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ua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