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1-22

2022-01-22

作者: 彧瑛 | 来源:发表于2022-02-12 12:08 被阅读0次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汉语成语,意思为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1]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2]

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1-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uj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