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圣心源》精要(78)

《四圣心源》精要(78)

作者: 黄岐之 | 来源:发表于2023-07-26 16:32 被阅读0次

      《四圣心源》精要(78)

                  黄岐之

                “肺痈根原”

[摘录1]肺痈者,湿热之郁蒸也。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塞,湿郁为热,淫泆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尚可救药,脓成肺败则死。此缘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故也。

[意义] 肺痈是湿热之郁蒸(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之症。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塞,湿郁为热,淫泆(恣意)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开始)尚(还)可救药,脓成肺败(肺气衰败)则死。此缘(这是)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之)故。

[感悟] 肺痈是湿热之郁蒸之症。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塞,湿郁为热,淫泆(恣意)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即肺气滞痰生,腐而化脓。

      此症初期可治,脓成肺败(肺气衰败)则死。

      这是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的结果。

[摘录2] 盖风中于表,则腠理疏泄而汗出;热蒸于里,则经阳遏闭而恶寒。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营卫不交,风热兼作,风邪外伤其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湿土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肺气壅塞,内外不得泄路,痞闷喘促,痰嗽弥增。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郁蒸,腐化脓秽,吐如米粥。久而肺藏溃烂,是以死也。

[意义] 盖(由于)风中(风邪入)于(在)表,则腠理疏泄而汗出;热蒸于里,则经阳(经络之阳气)遏闭而恶寒。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营卫不交(营卫两气,阴阳两气不能相交,呼吸不顺),风热兼作,风邪外伤其皮毛。皮毛是肺之体荣。湿土(脾湿)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由开到关闭)。肺气壅塞,内外不得泄路,痞闷喘促,痰嗽弥增(更加增多)。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郁蒸(见上),腐化脓秽,吐如米粥。久而肺藏溃烂,是以死也(会致死)。

[感悟] 风邪在表(皮毛),腠理疏泄而汗出;热蒸于里,经络之阳气遏闭而恶寒。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营(在内)卫(在外)不交(营卫两气,阴阳两气不能相交,呼吸不顺),风热兼作,风邪外伤其皮毛(皮毛开闭不能顺肺气通畅)。

      湿土(脾湿)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由开到关闭)。肺气壅塞,内外不得泄路,痞闷喘促,痰嗽弥增(更加增多)。

      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郁蒸(见上),腐化脓秽,吐如米粥。久而肺藏溃烂,是以死也(会致死)。

[摘录3] 病生肺部,而根原于胃逆,其胸膈之痛,则是胆木之邪。以胃土不降,肺胆俱无下行之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甲木克戊土,则膈上作疼,相火刑辛金,则胸中生热。是宜并治其标本也。

[意义] 病生肺部,而根原于(在)胃逆,其胸膈之痛,则是胆木之邪。以胃土不降,肺胆俱无下行之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三焦之气),甲木克戊土(胃),则膈上作疼,相火刑辛金(肺),则胸中生热。是宜(应该)并治其标本也(标本兼治)。

[感悟] 病症在肺部,其原因在胃逆,其胸膈之痛,则是胆木之邪。以胃土不降,肺胆俱无下行之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三焦之气),甲木克戊土(胃),则膈上作疼,相火刑辛金(肺),则胸中生热。治疗应该标本兼治。

[摘录4与(注释)]  苏叶橘甘桔汤

苏叶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贝母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胃逆胸满重,加半夏。

[摘录5] 肺痈胸膈湿热,郁蒸痰涎,而化痈脓。痰盛宜逐,脓成当泻。胶痰堵塞,以甘遂、葶苈之属驱之,脓血腐瘀,以丹皮、桃仁之类排之。

      剧者用仲景二白散,吐下脓秽,以救藏真,胜于养痈遗害者也。

[意义] 肺痈胸膈湿热,郁蒸(见上)痰涎,而化痈脓。痰盛宜逐,脓成当泻。胶痰堵塞,以甘遂、葶苈之属(类)驱之,脓血腐瘀,以丹皮、桃仁之类排之。

      剧(厉害)者用仲景二白散,吐下脓秽,以救藏真(五脏之真气),胜于(胜过)养痈危害病人。

[感悟] 肺痈胸膈湿热,郁蒸生痰涎,而化痈脓。治法为痰盛宜逐,脓成当泻。

[摘录6与(注释)]  二白散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炒,研如脂

为末,饮服半钱匕(匕是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虚者减之。

脓在膈上则吐,在膈下则泄。下多,饮冷水一杯,则止。

[摘录7与(注释)]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炒黄,研,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水三杯,煮枣,取二杯,去枣,入葶苈,煮取一杯,顿服。

脓未成则痰下,脓已成则脓下。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相关文章

  • 2022.6.16

    四圣心源-阴虚

  • 2022-06-06

    四圣心源卷二-厥阴风木

  • 2022-06-10

    四圣心源卷二阳明燥金

  • 2022-06-08

    2022.6.7四圣心源卷二 少阳相火

  •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再次理解“中气不败,则人不死”。2016年下半年,有一个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某个小女孩9...

  • 5.15四圣心源学习心得

    2022-05-15 5.15四圣心源学习心得 医学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悉...

  • 学习四圣心源,这张表格必须熟记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中,有一张六气名目的表格,原图如下: 我们学习四圣心源,这张表格必须熟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

  • 《四圣心源》读法

    拟将此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读。建立一个有血有肉的分析模型,其中需有病脉证症于一体。 除理解升降的核心之外,另补五行...

  • 四圣心源节选

    大抵腑脉浮数,脏脉沉迟。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是也。盖阳外阴内,一定之理。 腑气内交,脏...

  • 四圣心源 卷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圣心源》精要(7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ux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