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半个月,每日观摩一堂名师课例并进行记录反思是我的目标。今日观摩学习了江苏特级教师姜树华老师执教的课例《松鼠》。下面分享我学习后的收获。
学习完姜老师执教的《松鼠》这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堂激发思维的语文课。《松鼠》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文章,是一篇说明文。这节课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核心要素,姜老师打破常规,巧妙的设计教学过程,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在一次次碰撞中,激起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
说明文用词非常严谨,精准,稍微不注意,就可能理解错。因此,课堂一开始,姜老师检测学生预习效果,即出示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判断题,让学生发现,如果不倍加小心,细心读,非常容易理解错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要细心“读明白”。
当然让学生知道了“读明白”说明文很重要还不够,还必须明白说明文必须“说明白”,即要有读者意识。于是,姜老师巧妙设计问题:“你想一个不熟悉松鼠的人群,他第一需要了解松鼠哪些方面的信息。”引导学生自由畅想,有的说外形,有的说住处、有的吃什么。学生讨论非常激烈,各抒己见,理由也很充分。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思维活跃,情感完全润浸在课堂里的学生。
面对学生跳跃的思维,不一的答案,姜老师耐心的等待,耐心的给予学生再思考,在交流是,最终在学生的再度交流中达成共识:陌生人第一需要了解的是松鼠的外形。这样的课堂真是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的结果是在老师引导,同伴互学中得出来。
顺着学生的回答,姜老师带领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弄清每一段的信息。接着为了让学生明白说明文要以“说明白”为核心 ,姜老师引导学生精读第一段,描写松鼠外形的内容,在小组朗读、交流、不断的反馈中,点拨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松鼠的形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有了这一环节的学习,课文其他段落的学习,姜老师建构支架式教学,迁移学习方法,设计了“我是朗读者”栏目,并规范回答方式,如“大家好,我是____我想把这句话读给你听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这一环节学生的表现无形中是对前面第一自然段学习效果的检测。学生表现也异常突出,愿意开口说,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有生命力的课堂啊。
这堂课,学生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敢说敢质疑,这也来自于老师敢放,放时间给学生思考,放机会给学生说。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说得是那么的规范,例如,“我觉得____”、“我认为____”、我觉得除了前面同学说的_______之外,还可能是____。”、“我们小组的理由是_____。”我想这一切离不开,这个班语文老师平时学科常规习惯的培养,真的很值得我学习。
今天姜老师这堂激发思维的语文课,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带着这份收获,用心钻研,努力打造学生受益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