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莲村名由来之三十:丹土村

五莲村名由来之三十:丹土村

作者: 等待戈多0619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21:11 被阅读0次

        丹土村(潮河镇):清康熙年间,王姓从叩官崮寺头迁此,居现址东北角,取名东北楼,同时刘姓迁入居西南角,取名棘子根。后两村扩大连在一起,又以村处周围部分土壤呈红褐色,以此更为今名。

        丹土村有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丹土遗址。丹土遗址总面积约28.8万平方米,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600年前后,系父系氏族公社制时期,后逐步延续到奴隶制社会时期。

        1973年,丹土村民在村西北盖房清基时,清理出数座房屋遗址,它是氏族部落较早的房遗址。据考,该遗址是按照一定的规划建造的,可分为居住区、各种手工业作坊区和葬墓区,规模巨大,属于龙山文化晚期的一座城镇的雏形。在丹土村的东北方向,有大片红烧土,所谓"丹土",即红土之意,村名来源于此。

        据勘探,该文化层厚约2.2米,保存着两个不同文化时期的大量遗迹遗物。其遗迹面积之大,内涵之丰富,延续性之长,实属山东省沿海一带遗址之冠。为此,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土村的土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有这么两个传说故事:

        一是帝禹斩防风氏的故事。话说帝尧时期,祝融氏与共工氏争斗,共工败而怒触不周山,造成大洪水,生灵涂炭。帝尧禅位于舜。帝舜任命鲧治水。鲧偷来上帝之息壤,采用堵的方法,历九年而不成。天下大乱,纷纷要求治鲧之罪。鲧自尽。帝舜复任命鲧之子禹为治水之臣。禹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勘察天下大川之走向,采用疏导之法而功成。帝舜禅位于禹。禹继位后,会盟部落首领于会稽山(在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防风氏不听禹命,欲反。帝禹斩防风氏于会稽山北麓。防风氏身高九丈,其血渗入土地,把土地都染成了暗红色。此即丹土之来历。

        还有个故事是说,王母娘娘游历大好河山,在邢家花崖采了一捧鲜花,过河的时候,花落入水中。王母娘娘很喜欢采的那捧花,就一直拿在手里。过了河之后来到一座小山,王母娘娘把花摊开在石头上,让阳光晒晒水,那个小山现在就叫“晒花台”。到了萝花山,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后来的人们,就把那个村子改名叫了“萝花顶”。红色的花瓣让风吹到了东边的平原,把大地染成了红色,就是现在的丹土了。现在的王家埠、于家埠、刘家埠、梁家埠等几个村,都流传着王母娘娘过河湿了花的故事。

相关文章

  • 五莲村名由来之三十:丹土村

    丹土村(潮河镇):清康熙年间,王姓从叩官崮寺头迁此,居现址东北角,取名东北楼,同时刘姓迁入居西南角,取名棘...

  • 村名由来

  • 陈村故事Ⅱ村名由来

    陈村隶属洪洞县刘家垣镇,位于洪洞、蒲县、汾西三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虽处偏僻,然文墨村之名历来被人称道,并闻名...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五:北山

    北山(叩官镇):清乾隆四十五年,一高姓道士和师傅来此化缘,看此地风水好,高姓道士还俗在此立村,取名大耳村,1...

  • [智乐园259]即将消失的村名一一丹灶里村

    即将消失的村名一一丹灶里村 文/老鹰 昔有传闻,我的家乡居住地一一丹灶里村将被政府规划为乡村合并对象,我一笑了之。...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二:庄沟

    庄沟(户部乡):清末张姓迁此,后吴、杨、夏等姓迁入,散居两崖看山,1956年合为一个行政村,以东崖巨石形似拴...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七:少山村

    少山村(户部乡):明崇祯年间,李姓从今槎河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李家庄子。1981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与许孟...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九:上沟

    上沟(户部乡):清康熙年间,邱姓和许姓迁此立村,当时树木茂密,且居龙潭沟上游,取名上林村,后演变为今名。 ...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三:庄沟

    庄沟(户部乡):清末张姓迁此,后吴、杨、夏等姓迁入,散居两崖看山,1956年合为一个行政村,以东崖巨石形似拴...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四:大槐树

    大槐树(叩官镇):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自江苏海州行此立村,以村旁有一株大槐树得名。 大槐树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莲村名由来之三十:丹土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wc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