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旅行,可是有老人要照顾,有孩子要接送,有房贷要还,走不开;
你只能先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因为喜欢的事并不能带来收入;
你想着现在努力工作,等退休了,有钱,有时间了,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你一直在工作,一直在忙碌,有很多事情要做,把期望寄托于未来,
但是,当你感觉到,一切都都准备好时,却发现已经没有决心和勇气出发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想做的事做不了,那是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呢?
1.生存和繁衍
我会先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我们需要的,其实很少,很少。
在生物的漫长进化历史中,生存和繁衍一直是最基本的需求和目标。
而我们人类,一直在围绕生存和繁衍,不断地进化和发展,适应和改变环境。
没有人能离开这两样,是不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自由了,可以放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呢?
一.你的生存真的有问题吗?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没有生存,没有生存就没有接下来的一切。
而我们到了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你的生存还有问题吗?
应该是没有了。
特别是像我们国家,只要你四肢健全,踏实肯干,虽不能致富,但是不会饿死。
因为一日三餐,外加一张可以睡的床, 实际需要的财富可以很少很少。
可能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可能是活得好点还是差点,但都不会饿死,冻死。
如果你还缺钱,那已经不是简单的食物,住所了,
更好的饭菜,更大的房子,更豪华的车,那已经是欲望了,而欲望是无止境的。
二, 繁衍是必需吗?
对动物来说,繁衍是必需的,繁衍的需求远无大于生存,生存目的也是为了繁衍,
比如说雄性螳螂冒着被雌性螳螂吃掉的风险去交配;
黑寡妇蜘蛛在交配时吃掉雄蜘蛛等等。
如果不这样,物种就不会保留下来。
曾经作为动物的我们,也是这样的。
这是刻在基因里面的。
而当我们进化为人类后,就可以突破这层限制,可以自行决定生存之外的其它选择,包括繁衍,
比如很多人选择不婚不育。
这也说明,对人类来说,繁衍不再是人生必需。
当你不用必须生娃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用着急结婚,买房,给娃提早准备一大笔教育费了呢?
虽没有很多钱,但是自己用的钱够了,不用牺牲自己后半生,买一堆钢筋水泥,几十年去给银行打工了吧!
有人可能会问,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娃,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王小波有一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来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来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我活在世上,无非想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生命是一场偶然,我在其中找因果!”
还有人会问,如果大家都不生娃,那人类不就要灭亡了吗?
这里我想解释一下,你不繁衍,还会有很多人选择繁衍,就像你不创业,仍然会有很多人选择创业。
另外,我并不反对买房,结婚,生娃,而是你可以在物质和精神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去做这件事。
像现在欧美国家的很多年轻人,毕业后不是马上去买房,结婚,生孩子,而是先去奋斗事业,去旅游度假,去完成梦想,然后在三四十岁后去做这件事。
我们现在也有这上趋势,晚婚晚育。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
我们需要的物质可以很少,大部分人都具备了,随时去做自己喜欢事情的任何条件。
现在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仍然做不到呢?
我认为有下面三点原因。
3.三点原因
一,基因使然
我们虽进化为人,但是很多时候还是受到基因的控制。
比如说,不论你多有钱,地位多高,有多大成就,都无法摆脱性欲。
很多人,延续了基因给我们的使命。
不管自己条件合适不合适,吃饱了就想生孩子,一个,二个,三个....
既然生了孩子,那不得买房子,落户,上各种学习班吗?
那你不得为孩子,一辈子忙碌奔波吗?
像我们的父辈,你去采访他们,就会发现,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孩子。
没有钱,也没有闲,到老了,苦了一身的病,哪里都去不了。
二,文化使然
有人说,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没有被中断过,
正是因为没有被中断过,所以我们脑子就只有这一种文化。
很多已经过时了,有很多东西严重地禁锢了个人个性和自由的发展,导致我们在科技和创新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
很明显的是就是儒家文化,影响我们多年,一些观念和价值观,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但仍然奉为圭臬。
比如,我们熟知的很多儒家经典名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愚忠,愚孝,枪打出头鸟等等。
我们不但用这些繁文缛节来要求自己,还要求孩子,这样,你还能有自由吗,你还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吗?
我们一直在思考“我应该做什么”,而从来没有思考过“我想做什么”。
引用一位书友的话:
我们生下来到长大成人所受到的所有教育都在告诉我们,我们不是孤身一人,我们上有爹娘要赡养,下有子女要抚养,即使你什么都没有,你还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然这几句说的有些宽泛,总而言之,就像是那句中年男人的心酸故事一样:当我早上醒来,我便成为了丈夫,父亲,儿子,女婿,这每一个称呼都鞭策着我不要懈怠,要努力赚钱,那我什么时候是我呢?也许只是在下班回家后停车在车库里抽根烟的几分钟里吧?
为别人,为集体,就是没有为自己。
三,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洗脑
资本主义告诉你只有拼命赚钱,才算有上进心,有名车,有豪房,有一堆奢侈品才算成功,然后你开始工作,攒首付,选择成为“房奴”,将自己从今以后的十年、二十年光阴,绑在房子上,车子上;
而消费主义,通过广告、媒体、教育等手段来洗脑消费者,告诉你“能买得起什么,才决定了你是谁”,让你买买买,榨干你的钱袋子,从物理上消灭你的人生希望。
比如,电视剧《三十而已》的顾佳斥巨资买了一个昂贵的包,只为了能够混进贵妇人圈子。似乎背上一个代表某一阶层的包,拥有某一阶层的物品,就让我们真正摇身一变成了某个阶级的人。
总的来说,就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通过各种手段来洗脑消费者,让他们接受提前消费、过度消费和负债,从而失去自由。
4.解决方案
一,质疑
质疑一切到达你脑子里的声音,以及过去存在你脑子里面的思想,
比如前面提过的,要有车,有房,有存款,男人必须要工作,女人必须要生孩子等等。
真的是这样吗,必须要这样吗,只能这样吗?
这些有什么逻辑依据吗?
质疑之后,把那些妨碍你自由快乐的念头,从脑子清除出去,
把能帮助你实现自由快乐的想法放进去。
先在思想上面,把自己解放出来。
二,欲望一定要低于能力
我还是前面的观点,我并不是反对消费,而是反对过度消费。
也就是说你的欲望一定要低于你的能力,处在一种可控的范围之内。
想想看,很多人的各种焦虑,不自由,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的欲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比如你在工资3000的时候,贷了款买了价格4000元的手机,可不压力大吗,可不要996工作吗?
在自己能力没有到的时候,高杠杆买了房,生了孩子,行情不好,裁员失业,无法承担负债。
欲望超出能力,你将永无出头之日。
我有两条建议:
对于还没有负债的人,控制欲望,永远让欲望低于能力;
对于现在已经有负债的人,也不要着急,建立一个目标,用时间去换空间,把你要做的事分配到每日的生活当中,用一个较长的时间去化解危机,
一切可控,一切都还有可能。
三,接受现实,活在当下
在解除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封印后,在理论上,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任何事。
但在生活中,因为某些主客观原因,仍然没法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比如没有决心,没有勇气,没有能力等等。
这些都很正常,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内心想要的和真实拥有的就是不一样。
这也产生了两种后果:
一部分人,选择在纠结,对抗,愤怒中,蹉跎岁月;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选择接受现实,改变心态,然后去做自己能改变的事。
当然,我们要选择做第二种人,
如果你去不了远方,你可以坐在阳台上安静地晒晒太阳,也可以去家门口的公园陪孩子捏捏泥巴。
当未来的路看不清时,就走好当下的路。
写在结尾:
到这里你会发现,
人生没有什么“必须”,更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就连开头提出的“旅行”,“自由”“做喜欢的事”,“实现梦想”其实也都不是必需的,只是你大脑中的一种执念。
可能,人生就是一种感受吧,
只要你能坦然面对选择之后的结果,内心和谐,无冲突,那你的人生就是美好和幸福的。
最后,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结尾:
你必须释放一种没有欲望的欲望,你必须处于一种不想得到的得到,最后一无所求的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