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挺多道理人们都只是停留在“听过、知道”的程度,更危险的是误以为这样自己就已经“懂得和掌握”,所以常看到疑惑——道理我都懂,可为什么还是过不好此生?为了不让自己处于同样的危险,有些道理背后的认知点都习惯换成自己的理解,想得通的道理才更容易“相信”。试想如果自己只是知道复述原话,但并没真正想明白,贯彻执行起来就还是会有漏洞。
这篇文章是对道理“为自己负责”的思考梳理。想必在生活中各场景里都经常听到这句话,上学时老师父母总讲:得为自己做的事承担责任,要对自己负责;《人本教练模式》的九点领导力也提到要有责任心;在交易过程也学习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正面盈亏结果。可具体是为什么要“为自己负责”?很多讲道理的逻辑,指这样可以具有主动性,让自己不被动,当知道自己可以主动时才会去做些什么改变。
责任这个单词在英文里的拼写是“responsibility”,在这个单词中隐藏着另外两个单词“response(回应)”和“ability(技巧)”,有点像把责任这一词用英语解释成:有技巧地进行回应。比如,面对挫折是选择躺好不再起来,还是冒着再失败的风险爬起来继续走更远,没有标准的比较就很难说这些选择哪一个是更有技巧,这背后应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评估“有技巧”,可见如果只是按“主动性”来解释“为自己负责”很难自恰,因为选择趟下还是爬起来继续,看起来都像是主动的选择。背后评估“有技巧”的标准是什么?找到这个标准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要“为自己负责”。
《财务自由之路》里有一个案例故事,说一名年轻男子刺杀了两个人,几名记者询问他的个人生活和犯案动机。他讲述道,他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长大,记忆里父亲总是喝得酩酊大醉,经常经常打骂母亲。他们都靠父亲偷来的东西生活,自然而然地,7岁时他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开始偷盗。在杀人未遂而处以拘留之后,他又犯下了这两起杀人罪。他用这句话结束了自己的故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我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年轻人有个双胞胎哥哥,记者也去拜访了他。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位哥哥跟他的弟弟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他是一位声誉极佳有名望的律师,被选入市政委员会和教区委员会。他已婚并育有两个孩子,可以说家庭生活幸福美满。面对记者提出问题“他何以发展至此”时,他讲述了同一个故事,不过也是用同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故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我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两个兄弟对同样的童年有同样的表达,可现状却大相径庭,最后都是以同样的一句话结束自己的故事,可以看出这其中的确是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别。但仅仅只是这些吗?再往深的思考,是其影响到选择的信念不同。弟弟觉得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自己就本应该是如此,而哥哥觉得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自己就应该改变这一切。信念的不同,导致了选择的方向不同,自然结果也就不同了。在教练技术课程里学到过一个公式“信念、行为、成果”,也是说的同样的逻辑。
所以“为自己负责”的观点,背后有技巧的评判标准可以定义为“积极信念”,让自己面对结果并积极对待未来的信念。因为信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信念是自己为自己的结果负责,那他的能力很快就会提升上来,甚至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成长。而如果一个人的信念是外界应该为自己结果负责,那他的能力就会被限制住,即使具有天赋也不会发挥出来。
可见“为自己负责”就像是打开信念的开关,这个标签指向了主动与积极,会有利于自己发挥能力和斗志,信心和勇敢也都会靠过来帮助自己。找到这样的一层解释,就更容易说服自己。至此完成了思考闭环,从认知上梳理明白“为什么要为自己负责”,由“知道”这个道理,变成真的“懂得并相信”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