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选收藏百味人生自媒体学习
手把手教你: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

手把手教你: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

作者: 吴建辉为自己代言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20:00 被阅读787次

    这世界,谈创业的人太多太多,教创业的人也太多太多,而且篇幅、内容一个比一个长,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广。。。。。。

    有用吗?对部分人是有用处,但对另外部分人可能是毒药,

    有可操作性吗?不一定或者不完全有。

    系统吗?基本不成系统。

    所以,很多人看了很激动,过后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做起,做了以后也不知道路在何方,通往何处。

    明白几个道理有用吗?道理当然有用,但不至于让你创业真正成功,而偶然的一次创业成功也不至于让你最终实现财务自由。

    所以,我就写篇鸟文来系统地谈谈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

    尽可能简洁明了,尽可能通俗易懂。

    我写这篇鸟文的动机:希望看到有人能通过看我的鸟文而真正从一无所有一路走到

    到财务自由。我喜欢指导人,并看到指导有成效。本人较变态比较享受这个。

    创业的动机?任何动机都对。

    创业的目的?直白点讲:赚钱,赚大钱。

    这篇鸟文就是针对一无所有的家伙们想赚钱赚到财务自由而作。

    所以除了这一类人,其他人士不适合看这篇鸟文。

    什么叫一无所有?

    我这里给出的定义是:

    要资金没资金,要资源没资源。

    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说白了就分三步走:

    一,寻找项目

    二,经营项目,积累财富

    三,让财富增值

    听起来很简单谁都懂,其实也很难。

    为什么简单呢?因为说明白了就很简单,谁都能理解。

    问题是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去想,或者想不明白。很多人一难就难了一辈子。

    就像一个36位的组合密码,知道密码的人一分钟就解开了,不知道的人可能一辈子也解不开。

    现在开始要谈的是第一步:寻找项目。

    如果铁了心也要创业,那到底什么样的项目才适合一无所有的人?

    要记得一无所有的人可是要资金没资金,要资源没资源啊。

    没资金?

    那么要投入钱稍微多一点的项目就要pass掉了,

    没资源?

    那就不能靠这个关系靠那个人脉了,只能靠你的勤劳和你的头脑了。

    一无所有耶,大哥,而你又要创业?那你打算咋办?想想?

    我来告诉你你是怎么想的吧:做点小买卖。

    专业点,那就是两个字:销售!

    销售,可以是销售产品,也可以是销售概念,也可是销售服务。

    等等等等。

    销售什么?销售东西咯,那这东西是什么?东西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你提供的服务,也可以是一些观念,

    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你就是要用你拥有的东西换取别人的现金。

    因为你要赚钱嘛,别人不会平白无故地给钱你,你也要给别人一些别人恰好可能需要的东西。

    那么,怎样去拥有这个东西、怎样去用这个东西换到钱就称为项目。

    至于我呢?

    不想浪费时间激励你如何变得更勤奋,只能把你的头脑变得更有思想。

    所以,我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你如何选择项目。

    我坚信一句话:正确的选择比盲目的努力重要得多。

    有的人一辈子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到头来还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往往还经不起生活中的意外遭遇的打击。

    而同样起点同样条件同样资质的人,忙碌几年后就轻轻松松,一辈子衣食无忧,财产颇丰。

    为什么?

    世界上也有很多人常常嫉妒他人飞黄腾达、抱怨自己境况凄凉,百思不得解。

    为什么?

    因为选择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因为今天的状况是由你过去的选择决定的,现在的选择又决定了你未来的状况。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地思考后选择性地决策。

    好了,既然开始的选择是如此的重要,且占据了三大步中的第一步,那到底好的项目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好的项目应该是一部机器,你只需要开始的时候启动它,然后它就能自己自动地运行,给你带来效益,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而不好的项目则是纯粹的手工活,效率不高事小,关键在于你时时刻刻不能松懈,一旦松懈,进度立刻停止,财富之门立刻向你关拢,就更谈不上源源不断了。

    所以,创业要像鳄鱼一样,不等到机会就一直潜伏,等到机会就速下狠手。

    宁愿在寻找、选择中等待,也不能将就屈身,将就屈身会让你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迷茫。

    一个好的战略是能够自我强大的,一个好的项目也是如此,

    正是因为这样,选择一个好的项目才变得如此之重要。

    而对于一个想赚钱而又一无所有的人来说,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是个好项目有3个标准,

    也就是3个圈圈,明白以后就可以拿着这3个圈圈自己去衡量测评林林种种的项目群了。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发给你这3个圈圈。

    第一个圈圈是最为重要的,谈之前先做个引子。

    有如下2个生意:

    1.销售感冒药

    2.销售心脏病的药

    只是从生意的收益方面来说,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生意做?

    事实证明,相同条件下,销售感冒药的收入绝对要超过销售心脏病药的收入。

    难道不是吗?

    所以有了2小点结论:第一点就是你销售的东西所面对的受众群体越大越好。

    有一句话这么说的:量大是致富的关键。

    当你销售的东西永远只是面对一小撮人群,最终你是干不过销售大众化产品的人。而并不是别人比你强多少。

    好好想想身边的那些从大到小的生意,是不是这样?卖豪车的企业往往最终会被买中低端车型的企业收购;卖奢侈品再卖得怎么贵利润再怎么高也很难挤进世界五百强。。。。这是规律。

    所以,对于想创业赚钱而又一无所有的人来说,要选择大众化的、中低端的东西来销售,消费群体越大,对你的销售能力和体系以及销售难度就要求越低,你就越容易成功,以量取胜。

    有疑问的不妨多认真研究一下,好好体会。

    如果现在有家生产日化产品的公司,你和另外一个家伙要选择2个业务去做:

    1,销售除臭剂

    2,销售沐浴露

    你会怎么选择?答案会不言而喻。

    第二点是你所销售的东西一定要能够在短周期内重复消费。

    这点尤为重要。

    能重复消费的好处太多了,多到你一旦入迷将不能自拔。

    能重复消费的话,你的后期行销成本和利润的比例将会让你赏心悦目。

    能重复消费的话,后期你用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就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

    能重复消费的话,你的大量精力可以得以解放,可以轻轻松松地赚钱或去再弄个项目做做。

    。。。。。。。。。。。。

    当然,达成这些是有条件的,只是相比而下,那些前提条件都显得轻而易举、微不足道了。

    如果现在又有家生产教学文具的厂家,你和另外一个家伙要选择2个业务去做:

    1,卖黑板

    2,卖粉笔

    你会怎么选择?答案也会不言而喻。

    选择能重复消费的项目来做的精髓在于:创业者在事业体进入稳定期后,能很轻松地退出具体执行,只需要做适当监管的工作,而利润却不会随创业者身份的转变而减少。

    所以,宁愿选择花很少精力获取小而稳定利润的项目,也不要选择要花全部精力获取较大利润的项目。

    因为一个项目稳定后,创业者若还不能抽身出来让事业体自动循环产生效益,那怎么能达到轻松赚钱的目标呢?更谈不上实现财务自由的终极目标了。

    当然,就算是不能重复消费的项目,创业者也有一系列方案能抽身出来让企业自动运行创造效益,问题是作为一无所有的你,有这样高深的武功段位吗?

    只是经营能重复消费的项目,低武功段位的你才更加容易做到这一点。

    好了,第一个圈圈已经送出了,那就是:销售的东西所面对的受众群体越大越好,且一定要能够在短周期内重复消费。

    有心人不妨拿着这个圈圈,先去框框身边的那些正在进行的或即将进行的项目,也能得到一些感悟估计。

    比如,曾经有2个人,所有的起步条件都差不多,都选择了做一次性餐具的生意,一个人就留着了当地,在当地的一个市场租了几间大门面,做一次性餐具的生意,而另一个人则去了义乌,在商品城租了个小小的摊位做一次性餐具的生意,3、4年后,留在当地的那个人除了又增加了几间门面以外,资产大概区区百来万,而去了义乌的那个家伙业务遍天下,早已是几千万的身家了。

    这是真人真事,而且这样类似的事情在不同地方不同行业每天都在上演。

    同时,这又印证了正确的选择重于盲目的努力这句话的正确性。

    所以,对于没资金没资源的你而言,

    只要你的项目具备能够重复消费的属性,相同条件下,生意破产的概率是相对比较低的。

    如果同样是可以重复消费的东西,面对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者能胜出。

    这里的受众群体自然是包括性质上的和数量上的。

    同样的东西面对同样性质的受众,受众数量相对占优势者能胜出。

    还徘徊在做小众和大众的产品间,大众意味着更残酷的红海意味着和更多相同产品的厂家竞争拼比价格,小众则相当于类似个性定制竞争相较小于大众(比如超胖群体要买衣服她或他不可能和普通人一样去随意的买到合身的衣服,他们就属于小众循环消费),不知LZ这该怎么取舍,谢谢

    以上所述还只是长征中一小步的一小步,连怎么样选择项目都不明白,何谈能轻松赚钱从而达到目标:财务自由啊?

    但是如果有的人已经到了第二步,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且还较为可观,那么要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就轻松一些了,

    虽然轻松一些,仍旧难倒了大多数人一辈子,

    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已有的财富不断增值,只知道存在银行被cpi不断蚕食殆尽,或者他们采用的途径极具风险且不稳定,而且其中侥幸成功者的方法不具备复制性,不值得研究推广。

    同样的道理,道破玄机就轻轻松松,不明白就潦倒挣扎一辈子。

    所以这就是我到了第三步就要开始谈的如何让财富增值,现在时机不对,讲到第三步了以后自然会谈。

    我不是说做小众化个性化的产品就没有前途,

    只是资质、条件、起点相同的情况下,

    最终,做大众化产品的成就会比做小众化产品的成就高。

    做小众产品更专业化,需要你具备更高深一点点的武功,更透彻的研究。。。。

    如果你的能力相同,起点相同,

    做大众产品破产的概率就远远小于做小众产品的概率。

    你开个提供消毒碗筷服务的公司,是服务中小型餐馆容易成功还是打进星级酒店容易成功?

    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段位。

    所以,创业需要做成功概率大的事情。

    另外,对于一无所有的人来说,不要谈什么红海蓝海,

    那是有一定高度的人谈的,与你无关。

    再怎么红的海,也不至于压榨得让你一个月赚2、3万元的空隙都没有。

    永远记住,武功低的人一定要找到一件厉害的兵器,不然,学人家高手折柳为剑只有死路一条。

    牛人可以上卖飞机,下卖袜子。

    因为他是牛人。

    而你不能去卖飞机,只能卖袜子。

    因为你不是牛人。

    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买飞机的人很少很少,而牛人武功高,能够搞定那些很少很少想买飞机的人,

    所以他去销售飞机很少谈砸,有较高的成交率。

    你呢?武功很低,想买飞机的人一共就那一小撮,没能力没资源没经历,自然搞不定那些人,谈崩一个你的成交率就少了几个百分点,谈崩几个几乎就再也找不到想买飞机的潜在客户了,那你不死谁死?

    但,你如果去卖袜子,情况就不一样了。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向任何人推销你的袜子(武功高点还可以卖原味的)。

    尽管你很差,谈了10个人别人都不买,没关系,坚持下去总有人买的,因为袜子嘛,人人都有不向你买的理由,也人人都有向你买的理由,比如说看你太敬业被你感动了随便丢两个硬币权当可怜你。。。。

    你看你看,你不就有了收入嘛。

    有了收入至少不会饿死,然后收入渐增,然后盈亏平衡,然后组团忽悠。。。

    现在开始谈第二个圈圈,之前还是做个引子。

    有人问了,说有很多不是短期内能重复消费的生意,为什么还是有一些一无所有的人,从零做起,到后来都做得很好呢?

    比如,做服装生意,各方面条件相当的前提下,有的人选择在高档商场租场地做服装生意,有的人选择在批发市场租个小门面也是做服装生意。但,不出意外的话,几年后的情形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后者会比前者发达许多。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后者做批发,前者做零售。

    这样可以看到,就算是短期内不能形成重复消费的东西,也可以通过模式上的腾挪来形成重复消费。

    有人就要质疑了,服装还不是可以重复消费啊,我就认定耐克了,我就喜欢阿玛尼。只是,你要搞清楚,那是人家一群款爷们花了N多年N多资源建立起来的品牌文化,你能做到吗?你说我可以代理啊,LV不行我就找个国内二流牌子代理总可以吧?二流的不行?三流的总成吧?呵呵,不是不行,只是你摸摸自己的口袋是不是比隔壁开小卖部的王麻子要暖和些许?

    所以,我就要教你了,聪明的、一无所有的你,如果你不是想建立一个民族品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只是想赚钱而已,那就暂时死了建立品牌或者依靠品牌发家的心吧,等你赚到大钱了以后再琢磨这方面的问题吧。

    而恰好你搞的产品实在不能在短期内形成重复消费,那就老老实实走批发这条光明有前途的大道吧。

    因为,

    对于你的产品能在短期内形成重复消费,那么你的终端对于你本身来讲就是重复消费,

    而你的产品不能在短期内形成重复消费的话,你的终端对于你本身来讲就不是重复消费,

    这时候你如果有经销商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你的经销商对于你本身来讲就是重复消费。

    这就是通过模式上的腾挪,让不能重复消费的生意重复消费了起来。

    有人估计要拍砖了:

    奶奶的,这道理还不简单啊,不就是要搞批发不搞零售嘛!

    连最愚蠢的猪都知道难道我堂堂一头最聪明的驴就不知道吗?

    只是条件不允许啊,哥就是传说中的一无所有啊,只能搞零售,还只能小打小闹耶。

    呵呵,第二个圈圈的确是:找下家,做批发。

    但不是说让你最开始就借高利贷去搞批发哦,我当然知道你只能搞零售而且还只能小打小闹地起步。

    我要说的是,从生意开始之前,你就要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思维,一定要有这样的发展思路。

    如果不符合这样一条发展思路的项目,宁可不做再去选择寻找其他的项目也不能将就为之。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然,你的项目很有可能被你做成鸡肋。久而久之,连放弃的勇气都将失去了。

    静下心来想想,是不是这样?

    听好多人说,哎呀,我要开家餐馆,我要开家美甲店等等等等之类。。。。

    是啊,这些生意都能重复消费,而且面对很广的消费群体,

    那,最后结果呢?

    结果好点的是:不久后就关门不干了。好处在于,至少还可以去寻找其他的机会,有可能接下来会一蹴而就,虽然机会渺茫,但概率的确是存在的。

    结果不好的就是:一直在撑,大几年过去了,生意规模也难以扩大,想通过这个赚大钱也基本不可能,郁闷的是还每个月有一些收益,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好,做吧,难得做大,不做吧以后可能一分钱都赚不到了。在蹉跎犹豫中,慢慢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机会成本,撑的时间越长,越发难以放弃。

    你可以随便在街上这么走一圈,凄凉的是,基本上90%以上生意都是这样,不然怎么说,成功的人那么少呢?

    又假如哪天你走在大街上,不是像以前那样感叹这个生意赚钱那个生意红火,而是能有这种凄凉悲哀的感觉。哈哈,你的武功又高了不少。多高?3、4层楼那么高了已经。

    基本上,成功迟早会属于你。

    再次重申,我们的目标是:(不是没有蛀牙)是财务自由。

    所以我这里对成功的定义就是:实现财务自由。

    现实中,很多生意是不符合这第二个圈圈的。从你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就决定了。问题是你下决心的时候考虑过这一点吗?

    往好的方面说,如果你的产品经销商能重复消费,消费者如果也能重复消费的话,那就不得了了,

    你的成长将是爆炸式的,你的财富也是爆炸式的,你的快感也是爆炸式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选择一个项目,既符合第一个圈圈,又能在发展中符合这第二个圈圈。

    则牛逼大矣,不出意外,假以时日基本上你就可以秒杀大多数拜金女那狂傲的自尊心和宝马里的眼泪了。

    本来想说圈圈的,看到有人说到执行力的问题,就暂时跑跑题吧。

    等待,就是在潜伏中比对项目、寻找机会,不是昏昏终日、无所事事。

    屈身将就,是指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就随便拉一个做起来先,希望在做的过程中找到理想中的机会。

    至于执行力,本不是这个阶段该谈的,如果该谈,也是下个阶段:经营项目的话题。

    所以现在只随便说说,对于执行力,我的理解是:谋而后定,按部就班。

    该执行力强的时候强,该执行力差的时候差,才叫智慧。

    你说没有执行力怎么办?我可以理解为该执行力强的时候执行不起来怎么办?

    强扭的瓜不甜,靠陈氏激励是不能长久的,要寻根溯源。

    为什么执行力不强?是因为没有动力,

    为什么没有动力?是因为没有欲望,

    为什么没有欲望?是因为没有需求。

    为什么没有需求?这是重点,要么你认为的需求只是你个人的需求而不是执行者的需求,要么这样的需求不足以抵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叫需求不够强烈。

    所以,你要想执行者的执行力强,就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把执行和他的需求巧妙地链接起来,这样,不用你激励和监督,他的执行力强的让你看着都怕怕。

    而你的智慧则在于选对一个方向,然后将执行和需求链接,并不断放大其需求。

    至于事情的结果,往往你开始的选择比你中途的努力要重要。

    一样的道理,举个例子,

    如果我要找个人去面包房给我偷一箱面包。这件事作为我将要去执行的目标。

    重要不在于你怎么样去激励一个员工鼓励他勇敢去偷。

    而是选择一个饥寒交迫的乞丐作为执行者去执行任务,这样成功的概念会不会更大一些呢?因为执行后就能很好满足他的需求。所以他会愿意冒险。

    可是有人说了,他怕坐牢怕被打,宁愿挨饿也不敢轻易尝试,怎么办?

    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放大他的需求了。例如给他看一些美食的杂志啊电视节目之类,或者专门在他面前啃汉堡,大呼过瘾,告诉他,只要他能勇敢走出第一步,很快就能和我一样享受美食了。呵呵,这招屡试不爽。

    所以,高明的人可以给其他人制造需求,然后告诉他们怎么样去满足。自己从中获益。

    或许又有人要说,我自己比较懒,执行力不强,咋办?

    很简单,不断给自己制造需求嘛,不断加强潜意识,非要得到一样东西不可,不然就活不了了,咋地咋地,得到了就爽翻天了,咋地咋地。

    久而久之,习惯性地,只要你的目标或者说需求没有达到,你心中就会有根刺,你就会奋斗不止,执行力超强。这招对我自己来说也是屡试不爽。

    时间有限,第三个圈圈押后再审。

    现在开始谈第三个圈圈,之前还是做个引子。

    好几年前,有2个小伙子,琢磨着创业,都打算进军餐饮业。

    于是,一个人去了厨师学校,毕业后在一家不错的酒楼当了2年厨师后辞职,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凭着自己的手艺开了个小餐馆;

    另一个则找了个做烧饼的师傅当学徒打工,一年不到就学到了做烧饼的技术,辞职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开店卖烧饼。。。。。。

    这也是我身边的真人真事。

    各位看官,觉得这2个人几年后相比大约会如何?

    还是我来告诉各位吧,

    几年后,第一位兄弟在原有的基础上兼并了旁边的一间小店,由于他烧菜的手艺的确不错,餐厅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天天人满为患,那小伙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淫笑。嗟乎,创业者之悲莫过于此,蒙在鼓里困在井底还觉得自己刀枪不入天下无敌。

    至于另一位兄弟嘛,人家可就不简单了。在当地直营店啊加盟店的就有几十家了。原来,这家伙雄心万丈,技术学成辞职后,手上不到一万元钱,只能租了个小店,自己卖烧饼。起点可比第一位兄弟低多啦。可以后这兄弟在发展中就只做2件事:1,到处去租合适的门面房。2,找一帮学徒,传授他们做烧饼的技术。然后和他们合作,让他们去自己租好的店去做烧饼卖。自己帮他们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统一提供设备的配备、统一提供原材料的供给。然后巡店监督,利润分成。

    我靠,在这位兄弟彪悍的身躯下,你是否看到了肯德基和国美的影子?

    所以,现在第三个甜甜圈新鲜出炉:

    业务结构要尽可能简单,容易快速、低成本地复制。

    开小餐馆的挣到了…

    受众群体大,可重复消费;批发,找下家;易复制。那么请问发现项目了吗?

    如果有人说:嗨,人家业务结构复杂的生意还不是可以复制啊,全球那么多做得风生水起的,你咋解释?

    请允许斑竹掌掴你三千。

    的确,复杂的生意也可以做到完美的复制,比如肯德基、麦当劳之流(看起来简单其实复杂着咧)。

    无非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系统化,再加上考核监督嘛。

    可我要说的还是那句话,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段位,多大头戴多大帽。

    有八段的武功就去复制肯德基,只有三段的武功您就踏踏实实去复制烧饼的生意吧。

    说到底,就是几句话,

    想要跑马圈地?让财富破冰突围?

    如果你的水平不够高,那么你的业务结构一定要尽可能地简单。

    如果你的银子不够多,那么你开展新生意的启动资金一定要尽可能地少。

    假如你的水平不高、银子又少得可怜,而你又迫切地想快速致富、早日实现财务自由,那你的业务结构只能尽可能简单、启动资金尽可能地少了。

    有人又会说这是废话,谁都这样想。哪有这么好的事等着我啊?

    是啊,我知道你想,做梦都想,你们全家做梦都想。

    只是就算你短期内找不到如此完美的项目,至少你有了这个思维甜甜圈,是不是在衡量你遇到项目群的时候会多一种考量?会多一种比较?你如果因此而放弃一些项目、选择相对合适的项目去经营,我想你那实现财务自由的理想会更加靠谱一些,且总有一天会实现。

    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不怕慢,就怕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你不知道。

    创业尤其是这样,所以正确的选择比盲目的努力要重要得多。

    只要有了正确的道路,那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成功了。

    有了这第三个圈圈,你选择项目的时候思路是不是更加清晰了呢?

    戴上这个圈圈,再重新审视一下这个美好的世界吧,你会发现你的视角是前所未有的宽广,思维是前所未有的深邃,连坚挺都是前所未有的持久。

    你会发现你俨然变身成了项目审判长,面对林林种种的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项目群,你都可以为他们大致盖棺定论了。

    我知道,很多人到现在依旧觉得创业项目的成功与否与个人因素是息息相关且有着根本的关联。

    他们会说,同样的条件、同样的项目、同样的思路,给不同的人经营,有的人会做成功,有的人会败得一塌糊涂。

    所以他们觉得项目本身不太重要,还是人的因素比较大,因为一流的人才能做好三流的项目,三流的人才会搞垮任何项目,所以还是从如何提升个人素质开始做起。

    是的,我从来没有否认过个人因素的重要性,我也认为在不断创业过程中人也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也必须要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级别来去匹配事业的不同阶段和高度。没看见我举起了三只腿来表示赞同吗?

    只是我现在探讨的是:一个小屁孩,想要冲进高手如林、鲜血淋漓的江湖,除了慢慢练功以外还有什么另外的办法?(不用东张西望,你就是这个小屁孩,这里的小屁孩说的就是你。)

    当然了,在险恶的江湖里,一个高手,不管是手持屠龙大刀还是赤手空拳都可以灭你于无形。

    要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还等你慢慢修炼武功,哈,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那练好武功再误入江湖行不?那,白发苍苍的你就要感叹黄花菜都霉了。。。。

    既然这样,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以前也提过,那就是一定要找一件厉害的兵器。

    嘿嘿,你是高手你有屠龙刀,我是小屁孩,我找到了机关枪。

    你再怎么厉害,我隔着几百米就是一梭子子弹过去,留你全尸。

    这个比喻再鲜活不过了,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我第一个阶段要做的就是教你如果找到这样一把机关枪,让你这个要资金没资金、要资源没资源、要能力没能力的小屁孩,也能过把江湖大佬的瘾。

    再说了,如果这个世界,财富都是按照人们能力大小的比例来进行分配,那选择项目还有何意义呢?

    在你我周围都充斥着那些很差很无知的人都能嚣张地分吃财富大蛋糕,经常一身酒气地开着大奔从你脆弱的自尊心上碾过,你到如今却只能仰天长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命运不公。

    正是因为这样,选择项目才会变得如此之重要。

    而那些人之所以能成功,第一,他们在懵懵懂懂中,肯定做对了一些事或者更精确地说是做对了一些选择。第二,在经营的过程中,他们身上肯定有某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第三,很多人连自己是怎么成功的都说不清楚,就更谈不上成功秘诀了。

    听一个暴发户如何致富的一面之词还不如去看个爱情动作片放松一下。所以我们要研究的要学习的是其中的共性,而不是个案。

    而在我这里,就选择项目这个阶段而言,则是我这传说中的三个甜甜圈。

    其博大精深的确需要好好领悟一番,只是千万别一根筋到底,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拿到这3个甜甜圈就是这3个甜甜圈了?你要会融会贯通知道不?能同时符合这3个属性的项目的确不是很多,但同时能符合2个圈圈的项目在你周围难道还少了吗?

    圈圈是死的,脑筋一定要活,不然谁也救不了你。

    做产品代理的,产品本身很重要。

    永远记住:

    能重复消费的产品,不代表着消费者会重复消费;

    消费者会重复消费,不代表着他会来找你进行重复消费。

    而你要做的事情,则是如何让你的消费者找你来进行重复消费。

    这是属于第二个阶段要谈的。不然选个好项目人人都能经营成功的话,还要第二阶段干嘛?选对好项目只是说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罢了。就比如给你一把机关枪,虽然你暂时不用去苦练内功心法、苦练剑术刀法之类,但基本的如何上弹夹,如何瞄准,如何射击这些东东至少应该去学习掌握吧。

    如果一个产品,做着做着就在市场上消失了,只能证明你选择的产品有问题,选择前没有进行深入地调研。当然要排除天灾人祸的意外。

    而如果一个产品,市场反映很好,别人都做得红红火火,同样的搞法你却搞垮了,只能说明你太逊了。而事实上,这种情况是比较少的,或者说是小概率事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差距往往是好和很好的差距,而不是很好和很差的差别。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佼佼者,为别人打工或者自己创业都能成功,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落后者,为别人打工或者自己创业都会被淘汰,剩下的是百分之六十的人则是大多数普通人,为别人打工尚可勉强度日,自己创业则凶多吉少。所以,我眼中的创业是少数人的乐园,但绝不是落后的那一小撮。

    我的初衷则是:希望通过我的绵薄之力,能提高一点点创业者获得成功、大成功的概率。

    当看到有人提起什么蓝海红海啊,什么竞争激烈啊,什么提高门槛啊,什么战略高度啊等等之类的话,

    基本上可以判断要么此兄台是已经有一定成就有一定高度了,要么就是稀里糊涂,人云亦云。

    我早就提出过,这些东西是你已经有一定基础了以后需要考虑的。如果你是个上市公司董事长,你谈这个,行,我赞成,咱可以泡壶好茶,细细聊开。

    但如果你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小屁孩,趁早忘掉这些经常看到的词汇,以机会为导向吧,就是说项目一旦开始,哪个能赚到钱了就拼命推广,管那些鸟玩意干嘛?你的目标不是如何经营好经营长久一家伟大的公司,你的目标是赚钱,赚到钱,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过要记住:是哪能赚到钱就拼命整,不是赚钱,是赚到钱。

    不过也不能说那些东西是糊弄人的,你的事业体发展过程中是必须慢慢考虑这些的,因为公司要长期发展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后期必须要有明晰的战略方针,需要具备需要考虑的东西多了去了。

    但凭我的经验,嘿嘿,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你应该就能赚到你想赚到的钱了,还管他去?

    我靠,冥冥中似乎听到有人骂我没有社会责任感啊没有远大志向之类。

    Hoho,骂对了,这个真没有。地球人都知道我只有这么一个庸俗的目标。

    假如,有人不认同此,不屑于此,那就非我族类,请点击屏幕右上方的小叉叉。

    很多人心里估计会犯嘀咕,财务自由?到底多少钱才算是财务自由?

    有的人说我住在偏远山区,给我10万吧,我就自由了,

    有的人说哪天我能成为百万富翁,我就自由了,

    有的人说让我中个500万吧,我就自由了,

    斑竹听不下去终于发话了:你们太没品位了,要想财务自由,没个1000万能行?

    我的观点是,当你作任何消费的时候没有钱的概念,拿钱抵灾的时候没有肉痛的感觉,财富对你来说只是个数字的时候,你就财务自由了。

    而生活环境,欲望大小,社交圈子。。。等等等等诸多因素又决定了你对于财务自由的标准。

    每个人应该有每个人自己的标准。就我个人来看,手握区区千万资产在如今的社会也是很难有安全感的,稍微有点追求的人,至少应该把亿这个字牢牢刻进自己脑袋里面。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终极目标:财务自由,也可以和这个字划上一个约等号。

    当然,一个目标如果没有时间限制,那就缺乏意义了。

    我的观点是,成功要趁早。不然你都老得走不动了要那么多钱干嘛?洋妞也没能力泡,世界也没力环游了,兰博也开不动了,啥事都干不成了要钱也没意思了。

    嘿嘿,没看见那些老迈的款爷们最后都把钱捐出来了么?所以,你至少要在捐出全部家当之前想干的事情差不多都干完了,才带劲嘛,不然岂不是遗憾得很?

    那到底多长时间呢?我想,恩,方法正确的话,10年应该差不多了,天资再愚钝些,15年应该也是绰绰有余了。

    谁去注册一个十年一亿的ID,我就佩服你。哈哈哈。

    好了,明确了这些东西,就做好准备进入第二个阶段了。

    咱家和一般人不一样,平时没啥事,每逢佳节就特别忙。今天起,真没有时间上来捣鼓了,节后整理一下思路继续吹牛。

    小林子~~~起驾~~~

    唉,说了这么久都没人来拔裤拍砖,倍感无趣啊。

    估计进入第二个阶段就会激烈些了的,因为这个阶段是最为复杂的。每个项目都有每个项目成功的一系列因素,每个项目都有每个项目的特殊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100个人估计有101种看法和思路。

    重要的是你很难研究透彻一个项目为什么能成功,而且就算你能研究透彻这个项目为什么能成功了,又很难给自己以后的创业提供参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大量案例,看了大量书籍,学了大量知识,拜了很多大师,最后还是走火入魔,处处碰壁,头破血流,精尽人亡。

    所以,这个阶段是争议最大,最为麻烦的。

    那我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做的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研究绝大多数或者说大多数适合我们的项目创业成功之间的共性。然后为我所用。

    比方说,有的人说创业者要度量大,能包容人。那这是不是共性?你多走访调查你会发现其实很多成功的小老板小肚鸡肠,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然后你就再看看这个小鸡老板是不是特例?如果不是特例,还有一些成功的人也是这样小鸡鸡。

    那么就只有一个结论了:肚量大,能包容人这一点就不是你必须具备的。

    顺便,我对这点的看法是:该大肚时大肚,该小鸡时小鸡。

    又比方说,创业啊,销售的产品要搞专业,不能盲目地多元化,拉长战线。肯定又有人说就是不能太单一,要丰富产品线,这样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加强抗风险能力。

    我X,一个企业成功失败不是一两句话讲的明白的,那叫倒果为因。你可以找到很多因为盲目扩张产品线而倒闭的企业,也可以找到大把因为搞专业化而产品太多单一而被淘汰的企业。

    孰对孰错?也许战略是对的,可结果不好,是战略制定的问题吗?

    很显然,这些类似的因素也不能成为你选择哪条路的必备因素。该多元时多元,该单一时单一,同理不同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像盲目崇拜我一样地去盲目崇拜任何一种流派都是在啃大麻。

    细心、勤劳点的人可能会最终发现,按照这样的标准,任何原先你所信奉的、可以谓之共性而趋之若鹜的,基本上现在都可以找到一些反例。似乎也没有什么能称得上是共性的东西了。

    这时自然就会有人怨我:你也太墙头草了吧?该干啥时干啥,我怎么知道哪个时候该干啥,哪个时候该干啥呢?

    虽然你会失望,但我还是要负责任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怎么变通。

    因为这是术的层面,术,是千变万化的,加上场和时这两个重要的捣乱变量,术的演变就更加扑朔迷离、五花八门了,再加上一般人们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都想速成几个招式就独步天下,所以市场上才会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这样那样的书籍,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所谓大师。

    可以不客气地讲,这些书籍多读无益,这些大师多拜也无益,对你的创业致富帮助不大,甚至有时候还是有害的,因为你一旦深信任何一点,就会增加一个业障,为你的最终失败埋下一个伏笔。

    这里,我就不详细举例子了,对于以上,屁孩帮里有谁不明白时我再举,OK?

    明白了这一点,你终于舒了口气,感叹道:原来,会变通,才牛逼。答对,加10分。

    重要的地方来了,不就是变吗?谁都会,谁都善变啊,何牛之有?

    是啊,人人会变,但不是人人都能变得好啊。不排除运气成分,变得好就好,一般变得不好就会死得更快。

    问题的重点在于:到底该怎么变?如果变没有基础那就叫乱变,不值得研究,不健康。

    所以变一定要有支撑,要有基础。

    这个基础称之为:道。你也可以调皮地称它为:小道道。

    道,轻易不会变,所谓一通百通,就是这个东东在起作用,有的人搞个项目成功了就以为自己洞悉天下真相盲目自大了,结果搞其他项目就搞垮了。但有的人却不管搞什么行业不管搞什么项目都能成功。

    这就是有道和无道的区别。

    术,要建立在道的基础上根据场和时的变化而变化。

    场变时变而术不变,就会失调,失调后凡事都不协调了,而不协调的东西往往最终会被和谐掉。

    随便举个例子,各位好好体会。

    以前看到个实验,就是将一条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它们之间用玻璃隔开,鲨鱼要冲过去吃鱼结果撞在玻璃上,头痛、未遂。数次之后,鲨鱼就不在攻击鱼群了,就算拿走了玻璃,它也不在攻击鱼群了。它知道,攻击鱼群=头痛、未遂。

    好,我要讲的例子就是这样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实验后会耻笑之,觉得鲨鱼傻。真是五十步笑百步,殊不知往往自己就是这条头痛鲨呀。

    其实,鲨鱼的行为对不对呢?肯定是对的,只是它掌握的经验是术,而不是道。

    在这个例子里,术是什么?术就是:攻击鱼群就等于挨撞。所以它就不去攻击鱼群了。

    你会说,鲨鱼正确的方法就是去看看有没有玻璃隔着,没有就可以去攻击,有就不去攻击。

    哈哈,你好聪明,你都知道什么是道了.

    这个例子里,道就是:有玻璃而去攻击鱼群就等于挨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攻击还是不攻击,而是在于有没有玻璃。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头痛鲨多得是,往往做事只是掌握表面的解决方法,不去探究事物发展的根本之道、根本的逻辑关系,死守着过去的经验和思维。所以环境一变就死掉了,时间一变就死掉了,项目一变就死掉了。。。多脆弱啊,比白沙洲大桥都脆啊。

    所以,小屁孩们,趁着年轻,别走弯路,别穷尽毕生精力去学什么破招式了,练习内功吧,掌握了小道道,自己都会把小术术耍得眼花缭乱了,在别人看来你俨然就是位管理大师了。

    我在这第二个阶段呢,要传授的正是我那几个压箱底的小道道啊。

    废话少说,开始讲俺的那几个压箱底的小道道吧。

    其实,当我明白像我这样的条件资源想要有一天实现财务自由必须得通过创业之后,我前后创业过7次,遗憾的是没有一个项目搞成过。

    这点很多人有同样经历,次数多少而已。

    只是我和多数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很多人失败就失败了,随便找找原因总结总结就过了,我不同,每次搞完,我都会再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再深入地去调研、了解,直到找出为什么会失败的真正原因。

    不然,以我的智商咋就能琢磨出那几个惊世骇俗的甜甜圈呢?

    所以,我能取得那相对小白领的成功,这第一个大道道就是历经劫难我最后终于明白了如何去找项目、找适合我这种小屁孩的傻瓜项目。

    第二个大道道,就是如何找到适当的人,一起经营或者让他来为我经营这些项目。

    第三个大道道,就是如何运营,掌控和监督这些项目的正常运行。

    你看,这第一个道道就是第一阶段啊。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好的选择也是成功的一半。

    而第二阶段就是要谈第二个和第三个道道了。

    性格内向的人也有很多人做的生意很成功,这位兄弟千万不要失去信心自我设限。

    但是公平地说,相对于性格开朗、健谈的人来说,的确是难了一点,这点我承认。不管做生意与否,人是群居动物,每天就是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善言辞在短期来说是很吃亏,不过记住是暂时的。

    我认为你有2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强迫自己进行相关训练,让自己变得开朗、活泼、健谈起来,我以前有个朋友就相当内向,和陌生人说两句话就脸红,但是通过两三年艰苦的磨练后,现在已经是业内比较厉害的讲师了,这样类似的例子我相信你自己都能找到很多。

    还有一条路是坚持自己的风格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因为一个事业长期来看不是由你是否开朗、外向、健谈等这些因素决定的,只是要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耐性和毅力。

    从我个人来说,还是很看重性格方面的因素的。这个方面的问题有需要的话以后找机会再慢慢谈。

    原则上我是不计划回复具体的项目思路的,因为我没有做过,所以不能给出具体方案。

    但碰巧的是,前年我有个朋友的朋友不顾我的苦口婆心,放弃了一万多的月薪,从一家很有名的国企辞职,到广州开了一家类似足浴器的产品销售公司。

    展业前的基本思路和你的差不多,后来尝试了很多推广的渠道,其中很多渠道至少在我看来是比较靠谱的,包括免费送给足浴城推广给客户用,然后分成,想法就是把不能重复消费的东西通过经营模式的腾挪变成可以重复消费,就和巴菲特小时候在街道理发店放老虎机一样的思路。

    但不幸的是,如我所料,一年后无疾而终了。至于这个项目为什么会行不通,展开谈的话篇幅太长,时间有限,你可先自己琢磨琢磨。

    当然,你可能觉得人和人不一样,别人做不好的事情你可以做好,别人做的好得事情你可以做得更好。

    牛,我欣赏你的志气和勇气。

    但,如果你真的想尝试的话,未尝不可。

    接下来我写到经营项目的思路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订单销售法。

    和那个包山种核桃的牛顿一样,我相信会对你有些启发。

    renjuncying,

    首先恭喜你,已经具备一些成功的素质和思想了,把这种激情保持下去,不要放弃追求,不要被生活淘汰了,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你现在就像当年的我,像个无头的愤怒的苍蝇,这点很好。不同的是,撞过很多次后,我是负债累累,你还有几万块,多好啊。几万块对很多创业者来说不是小钱了,方法对路你的成功是靠谱的。

    你现在需要的是一些系统的思路来具体指导你的行动,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看完我所有的帖子,这些东西是血和泪换来的。

    最后告诉你一点,我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但事实证明,没人鸟这一点,所以以后创业过程中尽量不要向人提起,大多数情况下有害无益。

    真心祝愿你一路走向成功。

    现在结合我的经历和经验,慢慢讲开,期间讲到我用过的非常有效、非常有代表性、非常重要的、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术我也会详细写写的。

    何谓道、何谓术,大家注意分辨就好。

    我做事情其实很简单,秉承一个原则,就是每时每刻做最有生产力的事情。

    当我发现了合适的项目以后,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人才,邀他入伙经营,等项目走上正轨后就脱离具体管理,以后每年都可以坐地分赃,然后再去找项目找人。。。循环往复,其乐无穷。

    因为我一直认为,找到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成功基本上就被你内定了。

    所有的具体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问题最后都是人的问题。

    事情对了,人也对了,世界自然就对了。

    说起来简单地再不能简单了,但复杂起来你可能会一辈子都不明所以,磕磕绊绊。

    那第一步最有生产力的事情就应该是寻找合适的合伙人。

    (为节省笔墨、篇幅。我就不再重复这句话了,你会发现我在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都大不相同,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不同的事情都是我认为的当下阶段最有生产力的事情)

    什么叫做合适的合伙人?

    其实,很多人创业初期对于合伙人都没得选择,因为往往就是2、3个好朋友一顿酒过后拍着胸脯就干上了,何来选择之有?如果没有选择的话,就要注意具体分工、性格互补、项目预期等很多方面的问题了,不然事业长久的可能性不太大。这方面的问题这里不作探讨,已经超出了本文的主旨范围,所以各位,项目因为创始人之间内讧而流产的本人概不负责。这里只讲如果你有得选择,你如何选择的问题。其实只要你有这个思维,你都是有得选择的。

    因为你的目标是有一天自己能从项目的具体执行中脱身,让该项目成为你的提款机之一。所以你要选择的人慢慢会成为这个项目的最终管理者。

    (我靠,这个课程是不是一不小心就高端飘渺了啊?没关系,我坚信你有一天能做到,因为最初的选择决定最终的结果,只要方向对路,这个真的可以有。)

    这么一说,定位很清晰了,你就是要选择一个现在能冲锋陷阵、将来能独当一面的人。

    我不止一次强调,好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你的项目来说,只要这个人选对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这样的话,又有个问题来了,世上项目何止千万,且个个都不尽相同,自然,需要与之匹配的操刀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尽管大多数的项目核心在于销售能力,还是有很多项目的核心是在于专业技术方面的,等等等等,项目的侧重点不同,管理者需要的武功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再者,项目前期、中期、后期所需要管理者配套能力的方面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一开始就找到以一概之的共性可以贯穿整个创业的过程。

    但困难不意味着不可能。我们来细细分析。

    首先,他为何要跟你搞这个项目?大多数的答案就是一个字:利。也就是为了赚钱,赚大钱。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他想、他愿意、他一定要。那么没有什么东西是他学不会的,没有什么能力是他不能具备的。

    再者,我们又不是要创建一个跨国大企业全球五百强,也没那么多高深的能力需要我们去具备。

    记住我们不是去屠龙,我们只是杀猪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所以,在项目不是特离谱的前提下,只要他的主观能动性足够强劲,再加上你这个超级智囊的领导,你们不成功那耶稣就是脑残。

    问题的关键是,他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能从一开始勃起就一直坚挺下去?这个持续的问题应该是后期再谈的,现在提前说说也好。大家千万别说我跑题啊。

    先说勃起,再说持续。

    很简单,以前谈执行力的时候说过,这得先有欲望,欲望的根源是需求。

    所以,要开始就能勃起,首先就要发现他最初得有需求,幸运的是需求这玩意是可以塑造、引导的,逐步向上一个台阶让需求不断升级就能让勃起持久下去,这点很重要,至关重要,要花精力好好体会。

    为了说明这点的重要性,我举个例子,以前就是因为这一点我不太会灵活运用吃了大亏,为了简化公司内部结构,我一个生意里面的职位从低到高就是业务员,业务经理,副总经理,没了。所以,到后期一个月工资开到了八千给副总经理,他还是不满意,工作积极性不高,非逼得我使出另一个境界的降龙十八掌。。。。。

    后来明白这个道理后,觉得我他妈当初真是个傻帽啊。所以我现在所有的生意里面,职位设置很多,为的就是多增设一些台阶,让他们的激情能多持续几年,但台阶总有顶的时候,等到你的能力范围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而又希望他继续坚挺的时候,这又是另一个境界的话题了,估计暂时没多少人能达到这个境界,现在就不深入了。

    一个项目的成功不至于能让人实现财务自由。

    赚几百万,有时候只需要一点机会和一点运气。

    赚几千万,则需要一点思想和一个系统。

    赚几个亿,则又是另一个境界了。

    所以,我会系统地把这个帖子的所有内容继续讲完,让大家有个全局的观念和发展思路。

    尽管很多人现在做不到,或者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但只要有个方向,不再盲目地走弯路,迟早就是能达到的。

    至于我自己做过的一些项目,有必要的话,我会在第二阶段后期结合我的理论部分讲一部分出来。

    既然大多数人跟你做项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那么你就有了可以诱惑、捆绑他的武器。

    道理就是这样简单,问题是你以前琢磨过吗?

    所以,在实战中经过反复尝试、研究,我现在选人的标准就是这样:

    第一是要尽量贫困。贫困才能有更持久的战斗力,才能轻易激发他对金钱的渴望,激起他的斗志和企图心。真没看见几个富二代能艰苦创业持续奋斗的。

    既然是做项目,绝大多数应该和销售、服务相关,而且现在社会的成功都是团队的成功,一个人再牛也是捣鼓不出什么水花来的,很有可能的是以后他还要带领团队作战,性格至少应该开朗一些,健谈一些,起点高低无所谓,但学习能力应该强一些。所以,这就是我选择合伙人的第二个标准。

    第三个标准更加简单,就是品德要好一些。前2个标准很好判断,最后一个标准也许有人会说,那我怎么知道他品德如何呢?在我的系统里,这点很重要,千万不要因为麻烦就忽视这一点,你完全可以多花点时间去接触了解他以及他周围的人。其实也是很好判断的,只是要多花点时间和心思罢了。

    看了以上这几个选择合伙人的标准,估计很多人会觉得有点搞笑,是不是觉得这个期待中的几个标准过于随意、平凡了一点?

    但在我的体系里面,的确就是这样,我也想写得科幻离奇一些,但没办法,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事实就是事实,简单平凡的东西用好了就是不简单不平凡。

    进入我的系统再好好体会这几个标准,你会发现真的不一样,勇敢地用吧,会有惊喜的,等你真正成功地运作几个项目后,你一定会发现这三个标准的精妙之处。

    还是那句话,例子我就不列举了,大家好好体会,有疑问就勇敢发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看得懂就赶紧转变成自己的思维,为自己今后所有。看不懂有疑问就要问,就要探讨,智慧就产生了。有疑问不明白又不去交流探讨,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您不是一,也不是三,您就是个二。

    宁愿当二百五,不作装13侠。才能吸众人所长,补自己所短。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选择合伙人不是招聘员工,不能混为一谈。

    且,这3个标准也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你的忽悠引导能力足够强劲,你找的人不必开始就很贫困,富二代都会跟随你玩命天涯;

    如果你的教导能力和耐心毅力足够强劲,你找的人也不必性格开朗、学习能力强,闷壶也能被你折磨成疯狂的小月月;

    如果你的统领能力和洞察力足够强劲,你找的人也不必德行上层,唯才是举也能殊途同归。

    所以高人到最后都是无招胜有招,你呢?小屁孩。

    下个环节是:如何忽悠你的合伙人,拉他下水。

    周末不出去玩就继续开讲,否则只能押后。

    先下,抱歉。

    判断一个新兴产品的受众是否宽广?

    大多数人一眼就能判断,每人心里有杆秤。这个没有固定标准,原则是多多益善。我说过牛人可以上卖飞机下卖袜子,小屁孩想要确保成功首先就要选择大众化的产品。但什么是大众化的产品?这又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这一点上,我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如果你要销售一个新兴产品,至少要确保你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天都能不断有潜在客户让你有机会去展业。

    假如一个产品,你需要花很大气力才能找到一个受众,那很显然就不是大众化的产品。

    你销售专治毒蛇咬伤的灵药,如果你的能力可以保证你每天都能找到很多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对你来说这个生意还勉强成,但我估计大多数人面对这个没有多大前途的生意时除了茫然还是茫然。

    也好比在一片固定的海域每天会出现100条小鱼,一只海豹可能觉得很爽了,但是所有的蓝鲸则都不这样认为。

    问问自己,你是海豹还是蓝鲸?是猥琐的还是彪悍的?

    你的生意能否复制,能以什么样的速度复制,取决于一个条件:你培养出了多少人才。

    或者更细致点,是:你捆绑住了多少人才。

    当然,人才的概念也是相对的:你的生意体系越复杂,需要具备的配套能力就越高,那么这个人才需要的段位也越高,生意复制的难度也越大;

    你的生意体系越简单,需要具备的配套能力就越低,那么这个人才需要的段位也就相对越低,生意复制的难度就相对越小。

    比如,肯德基和烧饼店的生意,是培养或者找到一个肯德基分店店长容易还是一个烧饼店店长容易?是复制肯德基的难度高还是复制烧饼店的难度高?

    所以,对于不同段位的生意来说,不管是高人还是小屁孩,都会面临一个人才的问题。

    就像这位古木常常兄弟一样,有很多人的生意做了好多年还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多凄凉啊,比苏武都凄凉。那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就培养不出一个人才来做你的接班人或者帮着你去复制你的生意呢?有人想过吗?肯定有人想过,但一般都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都是从外界找借口,什么现在人不实诚了太狡猾、不能信任,现在人学到一点东西就跳槽单干了、没有信托责任,现在招到诚信、又有能力的人太难太难,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等等等等,这的确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大问题。解决好了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决不好就如鲠在喉,瓶颈永远是瓶颈。

    好,关于这个培养、捆绑人才的问题,等到第二阶段后期我会拿出一个篇幅来谈一谈在这方面我屡试不爽的独门秘籍,在此承诺。

    下个话题就是要谈怎样忽悠合伙人入伙。

    别急眼,各位大大千万别说更新慢了,我又不是复制粘贴过来的,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啊,打之前还要琢磨思路清晰吗?跑题了吗?语言通俗易懂吗?有错字、语病、歧义句吗?会让人产生误解吗?多烦恼,多伤身体啊。

    有人让我接着讲课程,有的人又让我推荐具体项目。

    课程是要继续的,有始有终是我一贯作风,所以这点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至于推荐具体项目就难倒我了,没有经过验证的项目就信口开河那叫意淫,意淫是不健康的,是要杀头的。最多我只能在第二阶段后期讲一讲我是怎么操作我那些具体项目的,说不定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这个可以有,这点在前几个帖子也提过,说过的话咱不反悔。

    没钱不可怕,一无所有也不可怕,坚持信念不放弃,用对方法做对事,好多成功的人不都是这么从负债累累中走过来了吗?

    好好享受没钱的日子吧,指不定以后这辈子就不再有这个经历了。

    老了回忆起来都是会心一笑啊,满满的自豪。

    回0.3元兄弟:

    基本上,你的上家都做不好,而你能做好的概率比一个人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的概率还要低。

    知道为什么作装饰性墙壁开关的公司业务都不怎么火爆,有的还濒临破产吗?

    虽然电源开关家家都有、都需要,但在我眼中这个东西仍然是属于小众产品,而这个装饰性开关则是小众中的小众。

    而越是小众的产品必须要对小众消费人群有绝对的杀伤力,就像专门做胖、肥大衣服的服装店一样,那些丰满过度的人群必须要到这样的店子去消费,且很容易形成重复消费。

    那这个装饰性开关呢?

    几乎很难有人对于一个电源开关会有情有独钟的审美、有非常强烈的需求,而且重要的是这个产品就算在小众人中也很难形成重复消费,你见过一个家庭每个月换一次电源开关的吗?

    还有一点是,尽管这玩意技术含量不高,但现在人们对于开关来说判断选择的准绳主要还是安全可靠,而不是外表和美感。一谈到审美和艺术,那绝对是小众的,必须的。

    那人们对于这个开关的安全可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呵呵,不是技术指标、面板材质等等,而是牌子。

    所以综上所述,你如果坚持要做的话,不出意外你的业务会越走越艰难,走进死胡同还算运气好,运气不好就搞成鸡肋了。鸡肋多不美观啊,我最讨厌鸡肋了。

    当然,如果以后西门子啊、TCL啊、西蒙啊之类的巨头们觉得国人的艺术素养、审美品位都普遍提升几个层次了,他们也开始大量投入这类艺术性的电源开关了,你可以考虑插一腿。

    但那又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话题了。

    至于你说的矿山碎石设备。胸口碎大石我倒是见过,这个真不知道。

    但如果你有朋友帮助你真能找到门路把设备卖出去的话倒不妨一试,尽管我觉得这个项目也不符合我选择项目的要求,但至少比你去代理艺术开关要靠谱一些。

    这叫利用自身和周围的资源。

    但如果卖这东西你朋友帮不了你、完全要靠你自己的力量的话,以上当我没说。

    至于具体的销售思路可以继续看帖子,以后会讲到我的屡试不爽独门秘籍之一的订单销售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代理价格的事情,有一种穿越型的打法,但要配合战略性亏损,最终能达到越俎代庖、鸠占鹊巢的阴谋。想必也是不适合老兄的境况,不提也罢。

    以上内容我也就这么天窗一开,随口一嗨。对不对、适不适合可要兄弟你自己判断了。

    还有,你一定要年前找个事情做吗?不然就对不起老婆孩子了?心情可以理解,动机令人敬佩。

    但这些不能成其为你必须要创业的标准。只有找到很有可能会赚到钱的合适的项目,才能成为你开始创业的唯一标准。

    开炮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寻找、瞄准目标,这点做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了,这点没有做好而又想达到相同的歼灭目标的目的,就要通过不断发射炮弹、通过数量来弥补了,问题是在你有生之年能发射几枚炮弹?

    这点一定要坚持,宁愿在选择中等待潜伏,也不能随便找个事情抱着侥幸心态勉强为之,不然急功近利只能让你离利越来越远,最后远得遥不可及。因为人生没有几个几年可以浪费。

    也许是我的定位过高,否决了你的两个项目,为此带来的不便深感惭愧,不管你接不接受,我都带着歉意扑面而来,举起了酒杯。。。。。。

    哇,已经看到有2位朋友觉得我就是表哥啊,

    呵呵,

    如果不澄清一下估计以后有人会说我滥竽充数了。

    首先,表哥的文章我也是早早全部拜读过了的,

    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他绝对是天涯里我见过最牛的,这方面我和他比起来差得远了。

    他的经营管理能力数十倍于我,如果同样给2个企业我们俩经营,短时间内他就会远远超过我。

    所以他的企业规模可以做得很大,而我的企业们规模都很小。

    那么,现在我的课程连第二阶段都没有讲完有人就说我是表哥,那绝对是走眼了,什么鉴别能力啊?

    可能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不太一样,我比较肤浅,只要赚得到钱,赚到足够的钱,企业规模无所谓。在我的系统里,真正牛逼的是第三阶段,如果说这个世界成功的人里面,有50%的人具备第一和第二阶段,那么能够具备我第三个阶段的武功的人不会超过10%。而真正拉开财富差距的,正是这第三阶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第三阶段的武功,我的体系才会对企业的规模没有太大的要求。

    这才是我自豪的地方。也估计是表哥很难真正具备的地方。

    更加能让大家高兴的是,要具备我的这些武功相对比较容易,而要达到表哥的功力,则非一日之寒。

    好了,现在真相大白,嘿嘿,以后雕粉可要注意别站错队了哦,不小心被同化成血粉了我可不好像表哥交代啊。

    一旦你已经物色好了目标对象,接下来第二步就是如何忽悠他,拉他下水。

    如果你看好一个项目,你如何让一个合适的人和你一起去经营这个项目或者让他在你的领导下去经营?

    你要知道你看好的别人不一定看好,所以基本上把合伙人拉下水并为你心甘情愿卖命是不太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一些本来就很牛的人。这些人为了参与你的项目还要放弃他原有的一些东西,比如岗位啊、薪酬啊、机会成本啊之类的。所以很困难。

    那你具体要怎么实施你的阴谋呢?关上门,灭了灯,把头都探过来听我咬耳朵。

    人的行为动机只有两点,要么是追求快乐,要么是逃避痛苦,且以后者为主导。

    拿张纸写下来,并牢记这一点。未来你将高潮迭起、获益无穷。

    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考虑这2点,如果他觉得做一个选择需要放弃原有的东西而未来很可能不会带来快乐的时候,他就不会选择继续了,只有他确信未来的收益可能远远大于现在所拥有的,他才会放弃现在的东西去追求未来的收益。这里的关键词是:远远。

    比方说,你要找的人现在本来就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就量化为月薪一万好了,你要他辞职跟着你从零开始干,你如果保守地告诉他这个项目可能搞垮、血本无归,也可能搞得好的话一个月能赚2万,你放心好了,大多数人都不是脑残、不会为你破釜沉舟的。

    那么,你最初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上面那个原则做两件事,一方面告诉他现在的工作通过研究升值空间非常有限,以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啊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啊等等负面事实让他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墨守现在的工作小成果而不去勇敢地追求财富的最大化简直就是慢性自杀,让他明白不做突破就会现在痛苦未来更痛苦。

    这是在干嘛?这是在加大他的痛苦,让他有辞职大干一场的动机。

    他感到痛苦了你接下来再干嘛?给解药啊。就是帮他解除痛苦、给他追求快乐的途径。

    所以,接下来另一方面,你要做的就是把项目规划好的方面光辉灿烂的方面一一呈现在他面前,尽量不能用过多的比重谈风险以及负面信息,只能大篇幅渲染极可能成功以及成功后的风光景象。

    尽管你可能没有张良的如簧巧舌,但坚持这个思路,你会收获意外。你会神奇地发现很多牛人居然都会被你打动,都会抛弃妻子跟随你背水一战。

    别认为这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忽悠,去看看历史、看看现在周遭类似的事情,你会觉得这才是大智慧。没看见历往大将军都是这样在忽悠部下卖命吗?没看见地震后主席在黑板上写的那12个字(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吗?

    这种画饼的智慧,作为领袖,是必须具备的。这点,你懂的。

    顺便说句,你要让人更加信服和接受你的观点、观念,用举例子和讲故事来佐证的方法总是能事半功倍。

    很巧,

    我的生意里面也有一个是做汽车美容的。

    我承诺过,到第二阶段后期我会具体讲一讲我的一些项目是怎么操作的。

    就从这个汽车美容开始讲吧到时候。

    终于,在你的蒙汗药加砒霜的猛攻之下,这个牛人一咬牙,舍得一身剐,放弃所有,跟随于你,信心满满地准备大战一场了,这时你又当如何?

    这个时候,项目即将拉开序幕了,大家都情绪高涨的时候,你,作为项目发现者、创始人、领袖,要考虑和灌输一个词汇:困难。

    因为大家已经跟随你开始做项目了,婚前婚后大不一样。现在你要把风险和困难的意识灌输给大家,降低大家对项目收益及时间的预期,不能像刚开始那样夸夸其谈,只谈包子不提棒了。

    为什么?因为人在不同状态下,对于困难的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是心理预期和心理落差使然。

    如果他没有什么希望、没有什么预期、情绪也不怎么激动,按部就班地去做一件事,可能会扛得起加9追12的困难。

    但如果他预期一件事情会很快得到很好的结果,摩拳擦掌去做,结果是很可能会被一个小小的拦路虎吃掉,为什么?激情因为一旦遇到小困难就会产生愕然同时产生失望,这种惊愕和失望会有重力势能,这种负面情绪会如疯长的野草占据你的心灵,慢慢你就会对项目失去信心了,信心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就像足球赛,巴西男足如果败给了德国啊意大利啊之类,你都不会感觉愤慨,但假如巴西居然败给了中国男足,感情上你是不能接受的。就好比好端端一个橘子吃出一窝半截半截蠕动的蛆虫来这么恶心。同样是败,就因为预期不一样,反响就会不一样。

    开始的强调项目好的预期,目的是拉他加盟。现在的强调项目困难的预期,目的是为了增强他抵抗困难的免疫力。

    有人会问了,那降低了预期还做什么,本来创业就是要赚钱、赚大钱的呀,没预期还不如回去打工呢。

    应该这样理解,降低预期不是说结果有变化,只是让他能清醒认识到困难的存在,本来他以为轻松一年赚个五十万,现在目的是让他理性的认识到这过程充满挑战和困难:预见的到的困难,预见不到的困难。但只要狠下一条心,是都能克服的,只要能披荆斩棘克服任何遇到的困难,一两年还是能赚到五十万的,重点在于不要放弃,连放弃的念头都不能有。

    简单地说,开始是让他沸腾,现在是让他冷却。一阴一阳之谓道。

    到管前去搜索ID:鲁西西的表哥,此乃他众马甲之一。

    花一段时间去潜心学习吧,胜读三十年书。

    TO 淡定雅洁:

    窗帘店的生意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上面那位兄弟做装饰性开关的生意。

    在我选择项目的圈圈里面,如果说只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产品要在短期内能够重复消费。这点至关重要,这是立项之本。其他的是锦上添花,是将鸡肋变成鸡腿。

    判断的标准也很简单,就是这个生意你问一下你自己,你有多少老客户?有多少人是上个星期来买了你的产品,今天又来买的?

    如果一个生意,当你不再花心思去开拓市场,不再去接纳新业务、新客户的时候,你还是有源源不断的老客户与你打交道,还是有订单飞来,那么你就会过得很轻松愉快了。反之,如果你一旦停止开拓,或者说店子的大门一关,手机也不再响起,也不再有订单飞来,那这个生意将很大程度依赖于你,很大程度拖了你的后腿,很大程度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

    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轻松愉快地赚钱,不是被生意、项目囚禁。

    但,如果你的能力足够强,能够让一些装饰公司啊设计师啊都和你达成协议,以后都会到你的店子去定点采购窗帘,这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你有这样的能力就去做,没有这个信心不如死了这条心。

    假如你现在就已经有了这样或者类似这样的一个生意,又实在不愿意放弃,那就只能建议你把主要精力和重要资源放在这样类似的渠道上面了,说白了就是通过找下家来把不能重复消费的东西盘活。不然,你的产品在消费者这头不能重复消费,又没有下家来帮你重复消费,可想而知,你今后的日子就难过了,比骆驼祥子都难过了。消化不掉租金啊工资啊水电啊等开销你就准备关门大吉,消化的掉那就恭喜你,你将荣升为传说中的鸡肋专业户。

    创业家园的下面一个版块就是管理前线,俗称管前。

    创业家园的下面一个版块就是管理前线,俗称管前。

    1977这位兄弟,

    不知道你的照相馆具体以是照什么像为主的?登记照?结婚照?艺术照?

    我老家认识的一个人也开了一家小照相馆,只照登记照,请人打理,因为他亲戚是公安局副局长,所以他的照相馆是公安局指定的照相馆,一年下来他啥也不干,轻松赚40万。

    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关系或者获得这样关系的可能,那就只能靠你自己的头脑了。

    你有能力捆绑住你的顾客吗?让她们有事没事来你店照几张相,以后只要想照相非来你的店子不可吗?

    你如果真有这样的本事,还不如找个其他属性好些的项目去做,成就绝对比现在要高。

    也就是说,在我的系统里,开照相馆相对来说不是个优质的项目。同劳不同酬就是这个道理,往往事情的结果是由最开始的选择决定的。

    也许有的人说,创业啊,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最容易成功了.

    唉,这句话不知道误导了多少无辜的热血青年。

    你喜欢跑步,只要你跑不过刘翔,退役以后生活估计都成问题;你喜欢画画,只要你画不出蒙娜丽莎的微笑,慢慢地连宣纸都买不起了。

    想要成功,选择上就不能凭喜好,要选择最可能有前途的事情去做,然后逼自己喜欢它。当然,如果你生来就淡泊名利、视金钱如草芥,则例外。

    TO chlcsy:

    最初选择的方向当然至关重要,只是很多人创业都是稀里糊涂地步子指挥脑子,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已,你能够及时感悟到这一点为时不晚啊。

    我有个生意也是做服装,不过是做批发。这个生意才起步两年左右,现在已经收到不错的成效,重点是每个月在原有的基础上业绩都有增长。

    很多时候,方向对了,事情往往能事半功倍。

    越是贫困的人,越能激发生命的斗志和超强的企图心,就像这位叫小女大梦的朋友。

    我相信很多朋友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个阶段,我也曾是这样。

    我曾经很羡慕那些白手起家的人,因为我很早很早就是负债累累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这样跌倒7次以后还能爬起来继续信心十足地去战斗的。

    对于这一点,我要分享的是:信念很重要,只要心不死,一切都不是问题。

    希望正在经历磨难的朋友看到这个帖子后,能振作起来,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魄力来,因为你每向前冲锋一次,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攀登。

    是啊,凭兴趣爱好来创业往往不成功。

    果吃栗:

    斑竹多忙啊,估计是没有时间理你的,不嫌弃的话还是我来和你说几句吧。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我都无法回答你,再说培训业我一直认为是个高智商的行业,我智商很低一直没有运作过,所以无法给你具体操作建议,只能给你几个思路你自己去琢磨了。

    一样的行业,一样的生意有不同的操作思路,万变不离其宗。

    第一,如果可能,你要想办法让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直离不开你的培训,但假如你的培训是一次性的那就没办法了。

    第二,你的发展思路是应该把大量精力放在攻克幼儿园啊小学啊儿童医院啊这样的机构,如果能和他们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哪怕他们拿利润的大头,你也会有源源不断的轻松的现金流入。这要和你的能力匹配,因为我估计县城的话这样的机构应该不是很多,谈得好当然皆大欢喜,成功了就是你的经验,以后指不定可以发展成全国性的幼儿培训机构。但情况不好、谈崩几个估计这条路就走不通了,以后如果只能靠自己一个一个去开发客户,多辛苦多费事啊。

    望陛下三思。

    就像我以前说过,成功要趁早,创业要趁早,因为越往后你的选择就会越来越少,负担会越大,阻力也会越大,到后来连放手一搏的勇气都没有了。

    好的是兄弟你对生活还是有希望有想法的,那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很简单吗?

    学习好的思维,把这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内容结合到实际,好好体会,变成自己的内功。同时,

    不要放弃信念,保持激情,养成思考的习惯,有意识地扩大你的生活圈子,扩大你的信息面,心里有个筛子了就会过滤你所听到、见到的项目.

    我坚信,总有一天,你的筛子里会出现让你眼睛为之一亮的项目,那就到了你放手一搏的时候。

    所有这些事情都是按部就班,急不来的。

    先来简单说说两位朋友酒水项目的问题。

    首先,苹果兄弟是个很有头脑的人,能在工作中琢磨出机会,值得大家学习。

    可是你说的三个圈圈和我的三个圈圈好像不太一样,好像少了一个找下家、做批发哦,不过也不是重点了。酒水这个行业我可是从来没有涉足过,可以说是听的都比较少。所以,现在我就当他是一个全新的项目重新开始评估,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及时指出。

    对于你说的这个酒水配送的项目,的确受众很广,太广了,广到完全不用担心没有潜在的客户;也的确能够在短期内重复消费,戒得了老婆也戒不了酒啊;模式也的确够简单,不就是配送嘛,一个电话来了就送货上门,容易快速复制。

    恩,我完全赞同。

    我说过,3个圈圈里面最为重要的是产品要能在短期内重复消费。那么我们就在这一点上好好探讨吧。

    如果兄弟足够细心的话,应该看到我发过的一个回帖,是这样说的:

    做产品代理的,产品本身很重要。永远记住:能重复消费的产品,不代表着消费者会重复消费;消费者会重复消费,不代表着他会来找你进行重复消费。而你要做的事情,则是如何让你的消费者找你来进行重复消费。

    正好,现在可以借这个项目展开来谈,所以篇幅可能长了点,请其他人不要介意,我尽量言简意赅。

    那,具体到这个项目,重点则是:消费者绝对会重复消费,问题是他会不会来找你并在你的游戏规则下进行重复消费。

    所以,一分析下来,你的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在于:客户会第一次打电话找你送酒吗?第一次配送后还会有第二次吗?

    好,我们现在开始研究这2个问题,先研究后一个问题再研究第一个问题。

    也就是,如果客户第一次配送后,如何能保证还能有第二次服务的机会?

    我粗略琢磨了一下,认为大致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第一,你的价格要有优势。比酒楼、酒店、餐厅场内的酒水价格便宜很多这是必须的。至少要和这些经营场所附近的超市、烟酒专卖店卖的零售价持平。当然,略高一点点问题也不是太大,这不是至关重要的。你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赚个辛苦钱跑路费,所以这点应该能理解。如果你的货源有一定优势,那没问题,我们继续往下谈了。

    第二,从客人进包房或者上桌开始计时,到第一个菜上桌计时结束,就假如是15分钟吧,你能否保证从你接到电话开始计时,中途配货、安排快递、直到找到酒楼包间、送到客人手上计时结束的时间能够小于15分钟?

    当然,你可能会说客户会提前打电话订酒水啊,不一定要到了包间才记得打电话嘛。是有这样的可能性存在,但你不能以这样乐观的情形来评估你的项目可行性,要以可能的较不理想的模型来建立项目体系。因为客户可能点菜了以后才记起来打电话订酒水,你到时候就算是坐跟斗云送酒都会迟到,你又如何解决这样的危机呢?

    好吧,危机管理先不谈,我要说的就是这折中的时间15分钟的事儿,你能保证吗?

    至于那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怎样让别人觉得你卖的不是假酒啊、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是品酒后付款啊、有没有正规的餐饮发票啊、会不会存在一些地方是不让送酒进场的啊,就都不是主要问题了。

    基本上只要能保证这2点,我认为,你的客户就能在配送过一次之后能够重复找你送酒。

    但是,我的感觉告诉我,这个时间的问题很难协调好,因为我操作过和你这种模式类似的项目,我的答案是如果酒楼不代卖你的产品,那么酒楼就不是你的下家,你做的就是零售不是批发的生意了,单靠你自己的物流系统来运作这个对时间要求又比较高的项目,基本会走得很艰难。

    但世界上比我厉害的人多了。所以如果兄弟有信心能搞定这个时间的问题,那我们再进入下个问题的探讨。

    怕停电,先发,接着码字。。。。

    这个问题也就是,如何让客户第一次打电话找你送酒?

    哇,这个完全就是赤裸裸的术的部分了啊,我就只能咋想咋说了啊。

    首先,你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点的名片,要印上一些消费比较快的、受欢迎的主流酒品的价格差异表。注明保证无假酒,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吃饭喝酒,都可以一个电话,10分钟送到。然后选定几个酒楼、餐厅去发送给就餐或者就餐过的客人。

    而发传单名片的技巧这里有必要聊一聊,因为直至今天满大街上这样发传单名片的人还没有我多年前在深圳街头发传单名片专业呢。

    你想想,传单名片内容都一样,也都是站在门口发给路过的人,为什么最终业绩就会存在差异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就是那么2秒钟与人接触的时间,你通过一两句话和你差异化的、专业的着装塑造了你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形象。

    营销总是讲究差异化,发传单其实也需要差异化。

    其他人为了向客人多介绍自己的产品,发传单名片时总是想尽量多说几秒钟,而随着客人的脚步跟着走几步,点头哈腰的,我呢?只说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在你这里完全可以就是一句话:专业酒品电话直销),脚步绝不跟随客人前行的方向移动,给他就是给他了;其他人穿什么样衣服的人都有,而我敢于在大夏天的暴晒街头西装革履领带皮鞋。其他人站着等客人时总是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左摇右晃,我屹立不动,目光坚定。

    你瞧,一眼看去,俨然一道风景嘛。客人会觉得这个发传单的人真的与街上其他发传单的人不一样哦,有了好的印象,自然很多人就会想多了解一下这个家伙传单上的内容了,而不会看都不看一眼直接丢掉了。

    同时,还可以找一些餐厅、酒楼的服务员,和她们私下合作,让她们在客户点餐有酒水需要的时候适当推广你的送酒服务。只要利润能让她们心动,会有人愿意合作的。就算让她们拿利润的大头,又有何妨?

    还有一些品牌的酒水推广员,只要你能给他们的提成高于她们本身的牌子的酒水销售提成,也是有很多人愿意和你合作的。这个利润空间就只能你自己去估摸了。

    至于其他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就真的难倒我了,因为我的确没有做过这个业务,不专业啊。不过我倒是可以介绍一个人给你,你在论坛上搜索:超级菜青虫,这位老兄也从零开始创业,也做酒水配送,3年后的现在每年营业额超过一千万。幸运的话,具体业务怎么样去操作你可以得到他的指点,比我这里得到的东西会多太多了。

    而我的观点始终是,如果你确定能够解决送酒时间的问题,我相信你这个项目是可以成功的,哪怕你的客户积累的速度很慢,可能发了一百张名片才会有一个客户打电话送酒,但你的客户不会流失,你的业务是不断有增长的,重要的是这个增长几乎是没有天花板的。久而久之,量起来了,财富也会跟着起来的。

    而我感觉这个项目可能会做不好的主要原因还是担心这个时间的问题,因为时间的问题解决不了你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客户就可能死掉,要知道有人第一次给你打电话送酒多不容易啊。所以这点请兄弟重视。

    既然都说了这么多了,索性再多说一些吧。

    你的这个项目说白了,基本思路其实是:让自己的产品走进别人的经营场所。

    商界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以前有个卖玩具的公司异想天开走进了新华书店;银行营业厅里面有了券商的驻点;驾校里搞起了车展。。。。

    很好很强大,既然我的目标客户和你的目标客户重叠了,而我的产品又和你的产品有差异形成不了竞争,我为什么不能走进你的经营场所?你有什么理由不与我合作呢?

    其实,很多年前,我还在打工的时候就无意中用这个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也是在深圳的时候,我从一家做企业管理咨询的公司跳槽到了另一家做国外一些大师演讲推广的公司,大家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到处去街上发传单、发名片、等电话。我是比较懒的,觉得这样出去真是太辛苦了成功率又不高,几万元的演讲会难道去街上发传单发名片就能有很大收获吗?我觉得很渺茫。

    于是我联系了很多以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同事,让他们去向他们自己的老客户推广我现在这个公司的演讲会,承诺赚的提成三七分,我占三成。

    呵呵,结果让我吃惊的是,演讲会结束后,我的业绩居然是包括所有其他分公司的第一名。

    其实我做了些什么呢?只不过是打了几个电话向以前的同事介绍了一些演讲会的内容而已。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些同事又去找了很多他自己圈子的朋友去推广这个演讲会。

    无意中,我居然推倒了多米诺的第一张牌。这就是有钱能使磨推鬼啊。

    这时候,估计有人会说了,呵呵,这是你有人脉资源啊,其他的人没有你以前的经历没有资源啊当然不能这样做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用这个思路去做事,只要把握好利润的合理分配,大多数人是愿意和你合作的。

    各位,从我以前这件事来看,你学到了什么东西呢?

    是不是对经营的模式又多了一些思路了?

    我有个生意也是做餐饮,和你的模式差不多,前期也是因为这个时间难以协调,就放弃了,后来在这个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效果就立竿见影了。

    具体是怎么操作怎么调整的我就不说了,我可以告诉你基本操作的思路,你自己去琢磨变通。

    很简单,一句话:你这个项目的优势在于你的销售模式,而不是具体产品。

    为什么一些酒店、餐厅不接受你的合作邀请,或者需要天价的入场费?

    因为你的产品和有了竞争,人家有了坐地起价的筹码。

    远古时期,餐厅、酒楼还没有酒水卖的时候那叫没有竞争,所以你走进他们的经营场所利用他们的消费群体去卖酒水,就很容易和他们达成廉价的协议。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酒水要打进酒楼、餐厅了,于是,这些类似场所都有酒水销售了,这时候你还想去分一杯羹,估计挤破脑袋都难了,不天价才怪了。

    对于这点你肯定比我了解得清楚了,所以你调整了战术:就是不和酒楼、餐厅合作,让消费者越过酒楼、餐厅自己和我直接联络。

    恩,想法是对的,但是这样在你失去下家无法做批发的同时,对你的配送条件也作出了很大的要求。

    我的经验是,小打小闹还行,一旦量稍微起来一点点,你就很难控制局面了,至少我是没有这个掌控能力去做这个项目,也许你能做得好,我到时候向你学习。

    至于我操作的那个项目,尽管我开始选择的产品还不和酒楼、餐厅产生竞争,人家也愿意和我们合作,但是这个时间的难题始终解决不了。

    后来我只能转变思路了,我认为我的优势在于商业模式,而不是产品本身,所以不能被产品的时效性以及其他的任何属性所束缚。

    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酒楼这个固定的消费群体,而不是先找个产品然后想办法强加于他们之上。

    所以我要选择一个产品去配合我的模式,而不是用模式去配合我的产品,不能让产品本身给我的行销过程带来无法解决的难题。

    于是,我勇敢地慢慢停掉了那个当时每个月还能给我带来一万多元收入的产品,尽管这个产品还是我们自己制作生产的不是代理的哦。明确思路后,我就开始着手在我的商业模式下寻找合适的产品。。。再后来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了。

    呵呵,一不小心,打了这么多字啊,难怪手酸得要命啊。

    大伙将就着看,帖子如果思路有不清晰的地方还望各方神圣不吝赐教,及时提出来我们再行探讨。

    看到第三页了,也看了一些网友的回复,总体感觉还不错,但是:

    我要说我的观点了:

    1:总体感觉LZ是讲给那些想通过捷径致富的,而且起家不用太大资本的,比如都是些摆个地摊,开个饭馆,卖个衣服什么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越是起点低的行业竞争越激烈,而且竞争环境恶劣,就像前面位回家种地的牛顿,等生意稍微有点起色

    豺狼饿虎的都来了。而且网友中还有一些什么都没经历过的学生,或刚入社会的学生。有些网友也说“考察”这两个字,不知

    道你是怎么考察的,也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中国现在的市场行情,各行各业都趋于饱和,做什么都不可能像刚改革开放的时候

    一样,一夜暴富。所以劝那些想奔小康的网友,不要以LZ的说法为准则,LZ的办法辅以平常心,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说说我个人的情况,不是成功人士,生活也没小康,现在在北京的一家软件公司上班,我对现在的“致富路”是这么认为

    的:如果你想做什么最好从行业基础认知开始,我认为LZ也忽略了这一点,毕竟每个人的御人能力都不可能像LZ那么强,路是

    一步一步走的。我现在做的就是积累行业经验和人脉,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单干,自己接项目,脱离公司自己能活下来的时候再

    用LZ所讲的办法,慢慢的发展。

    3: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TO 三年不知肉滋味:

    毕业不久就有这样的想法可喜可贺。

    但我不建议你现在就做资源性的项目,五万元,不少了啊,就算是现在,我的一些生意起步都没有你这么阔绰哦。

    我也不喜欢开店做买卖,更何况是在学校里面做买卖?

    去年我有个亲戚,在一所大学有间经营了好几年的饰品店,由于家庭方面原因不能做了,找我商量希望我接下来,一年最少可以保证20万的盈利,这是事实。很多人听来都是很爽的事情,但是我没有接,把机会留给其他人了。

    为何?因为这个开店做生意有个局限,就是天花板太低了,就像这个饰品店,一年可以赚20万,比较稳定,这是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想要突破就难上加难了,几乎没有太大可能,你东西再好,其他地方的人不可能为了买个耳环打的过来买吧?

    所以在我眼中这不是个好项目,但如果你只是想找个靠山养家糊口颐养天年,那这不失为一个好项目,因为标准不同,选择也会不同。

    就像我有个表弟前些天问我想锻炼锻炼该怎么做?我就直接介绍他去批发市场进点饰品,然后去各个大学的女生宿舍附近摆地摊,这个也能锻炼人,且现在每天还能有个百来块的收入呢。

    一样,你如果想靠这个项目起家赚大钱赚到财务自由的终极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如你只是想锻炼锻炼,这个代价是否相对有点大了呢?

    但如果你的店子已经在学校内开张了,那你就要有个发展思路了,不然被这个店把你套牢了可不太美妙。

    其实在大学里面想做点小生意赚大学生的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基本上,我个人感觉有这么几点思路供你参考:

    如果你没有什么阅历没有什么经验没有什么资源,那你最好从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基本的需求做起。

    赚女生钱比赚男生钱容易;就比如卖饰品就是个不错的主意。

    要有很好的退出机制的保证,一方面是店铺一方面是你自己,店铺方面我想学校里的应该还有很多人感兴趣,你自己的话,要在店铺生意稳定后能请人打理自己能脱身出来去追求其他的机会。

    时间有限,就胡乱说了些,剩下的就需要你自己去研究了,或者好好研究一下我的帖子,把思想格局再拔高一个台阶。

    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你还年轻,放心,只要大脑强大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楼主的观点的确不错,但是忽略一点,就是满足三个圈圈的项目,因为很好复制,所以竞争非常大,也许今天你生意很不错,但没过几天人家也来做你这个。要知道大众化的东西是最容易被人发现,也最容易引来竞争。

    S M 兄弟,

    如果做生意能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来指导,那就大抵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就像这个论坛上有个3年850万的兄弟,这是个有才的兄弟,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带人能力都很强,我很佩服,但其经历还是大起大落,就是没有一贯思想主导的缘故,机会只能让你大赚一笔,只有系统才能让你最终踏进财务自由的殿堂。我一直都是风险的厌恶者,大起大落多不和谐啊,我们追求的是稳步增长。

    而你所缺少的也正是这一点,一个生意赚钱了不知道为什么会赚钱,一个生意亏钱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亏钱。所以现在还依然处在以机会为导向的阶段,没有上升到系统的高度。

    在我不喜欢开店做生意、也不擅长开店做生意、对豆捞店啊干洗店啊咖啡店啊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你问我该怎么样去挽救你的事业,这个事情比较严重,如果我胡乱分析一通,那就是不负责任,那就是在害你,我于心不忍。

    我能做的依旧只能是从常理上给你思路,具体如何调整、如何操作还要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资源来拿主意。

    你说会不会是和位置啊营销有关系,要知道黄金地段同样的生意也有人做垮,胡同里同样的生意也有人经营得如鱼得水,乃策略使然。

    就像我们这边郊区有个做烤全羊的餐厅,去吃一次不容易,开车都要开一个小时,每次消费都上千,但每次去都爆满,还要订座。

    所以,既然你的位置已经定了改不了,来之则安,那就要在策略上下功夫了。

    如何调整策略?要从最根本、最基本的东西开始研究起。

    你这些事业体基本上都是可以重复消费的项目,那就以你投资最大的、最头痛的豆捞店为例来展开说吧。

    对于可以重复消费的项目,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再次重申:那就是如何让第一次来消费过的人们接下来会继续找你重复消费。

    大多数餐饮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其实很简单,俗话讲就是有没有回头客。

    为什么我们这边那家郊区做烤羊的餐厅生意好?因为去过一次的人都记住了,以后只要吃烤羊就会去。尽管有很多不便的地方,人家生意还是会好,就是因为老客户不会流失的同时还有新客户的加入。而那些不便的地方只能影响新客户加入的速度而已,不会对你的生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也就是说,你的店要达到让食客第二次、第三次再走进来,必须要有一些能够捆绑这些人的地方,有人说这就是叫特色。虽然不准确,但你还是可以这样理解。

    问题是,你的豆捞店有这样的工具可以去捆绑你的顾客吗?

    有的餐厅是用价格低廉捆绑顾客,有的餐厅是用方便快捷捆绑顾客,有的餐厅是用装修豪华大气来捆绑顾客。。。。。。

    这里涉及到的一个定位的问题,你要充分研究来你店子消费的顾客,特别是来你店子重复消费的被你认出来了的顾客,深入去研究,深入去了解你的店子需要作出怎么样的调整才能更加符合这类人群的价值取向,才能把自己的豆捞店定位准确,定位准确了才能用小的代价收获大的成果,定位不准确就会半身不遂。

    比如一经调查你发现你的目标客户都基本不在乎你的店子装修如何,你却花了150万去装修,真是这样的话这岂不是天大的乌龙?

    调查取证的过程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我估计你的豆捞店也不是小作坊了。

    让这群你们店的准消费者对你们豆捞店的各个因素全部打分,比如装修,上菜速度,价格是否适中,菜品丰富与否,服务员的服务态度,菜品味道如何,需不需要提供停车位。。。。。

    等等等等,一番调查出来,根据这条消费者眼中的价值链,你基本上就知道策略该如何调整了。

    只有这样,你的餐厅才能定位更清晰,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只有这样,你的老客户才不至于流失,而新客户又陆续加入老客户的阵营,假以时日,你就会体会到翻台子的乐趣了。

    一不小心又是一大篇了,还有需要探讨的可以继续发帖,大家一起参与案例的探讨,不要总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很累,又影响课程进度哇。

    T O 围观MM :

    我说过,真正的智慧是,执行力该强则强,该弱则弱。

    需求也是一样,要懂得因时制宜,收放自如。

    在险恶的资本市场当然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战胜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但有时候需要你的欲望膨胀、需要有强烈的动力去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就让你的欲望疯长吧。

    另,

    大家当然都可以把好文章好帖子发过来,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获益、一起成长,这是多惬意的一件事啊。

    还是 T O 围观MM :

    恩,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找到反例。

    而我们要把握的是大概率事件。这样才不至于钻牛角尖。

    比如,一枪打中心脏位置,100个人可能有九十几个人会当场毙命,总有那么几个命大的会幸存,问题是我们不能以少数现象为评判标准觉得中枪都会没事就去勇敢堵枪口。

    正如,绝大多数企业招聘员工都会有学历要求这道门槛,为什么?难道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学历其实不太重要吗?

    其实他们都明白,明白为什么还要设置一道坎呢?

    因为很简单,受过稍微高一点教育的人群10个人可能有3、4个人会比较优秀,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里面可能就只有1、2个人比较优秀了,谁都不会排除没有受高等教育的人群里面会有杰出的人才,但他们知道,在前一个人群中找到这样人才的概念会大一些而已。

    至于你说的相对的问题,更加简单了,如果是一个空水瓶,我一次倒一杯水进去,10次能倒满它;但如果是一个有半瓶水的水瓶呢?可能倒5次就满了,性价比不高哇。

    T O lizojin :

    你的项目确实游离于我的系统之外了,已经不是小屁孩所能企及的了。所以需要具备更高深的武功,我当然希望兄弟你能具备。

    对于包工程,也是我不能企及的,能力不达标啊,我总感觉这事儿不是你有多专业能搞得定的,人脉,资金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最终结果,对于结果飘渺的事情我基本是不碰的,我胆子一向很小,这样多危险啊。

    但如果兄弟在已经具备了高深的专业知识,而人脉、资金都不成问题的话,当然可以去做。

    所以,现在我回答你的4个问题:

    1,我说了,你如果具备专业知识、人脉、资金中的两样以上,就基本可以去做了。如果没有的话,那你有包工程最后赚到钱的成功经验吗?哪怕一两次?如果有的话,基本上人脉和资金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2,我不是大神,也没有第六感,这世界有很多事情我无法理解,因为我无从去了解,所以无法预测任何我不懂的事情。

    3,如果是我,面对这个项目我会很茫然,整一个门外汉嘛。所以基本不会去做这样确定性不能控制的事情,因为我只做我能看得懂的事情。

    4,如果兄弟下了决心一定要做的话,那就去做吧。只要坚持信念就好,信念不能当饭吃,但没有信念饭都没得吃。坚韧地做下去,没人脉做着做着就有人脉了,没资金做着做着就有资金了,时间做长了我相信以兄弟的智商一定会出类拔萃的,就像暗夜里的萤火虫,田地里的金龟子那样的鲜明与出众。

    总而言之,兄弟是令我敬佩的,至少是勇气方面。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兄弟指出与海涵。

    TO 0940,

    淘宝的问题估计有点代表性,明天专门花点时间来聊。

    TO 1977,

    如何花最少的钱代理产品的事情,这个问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最好描述要清楚些,大伙才好给你思路啊。或许我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会在这方面给你些启发,如果到时候没有启发或者有疑惑,我们再具体探讨,好吗?

    TO 晗绮,

    你可以先看看帖子然后结合实际多思考、多琢磨,同时参照我对于这位开照相馆兄弟的类似问题的回帖。

    这页帖子里我看到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捷径,也要一步步走。

    大家鼓掌!

    TO 达文西,

    第一个,起点的问题,的确,大多数人创业的时候不能负担得起高起点的项目。但这不是问题,我的所有生意里,大多数都是起点很低,只要思路正确,照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就。这样的话,自然是起点越低越好啊。

    第二个,竞争的问题。居然又谈到这个竞争的问题了,好像起点低和竞争激烈就是一柄双刃剑,那,起点低为什么会竞争激烈?是因为起点越低,越多的人就能参与进来,所以就有了争夺,有了竞争。这是事实。

    但你要明白的另一个事实是什么?起点低的项目是小屁孩的最爱,起点高的项目是高手们的乐园。

    那你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我说了就是一无所有的小屁孩。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高手,那你就回火星吧,这里不适合你。

    那么一无所有的小屁孩们在一起做起点低的项目,当然觉得有压力有竞争,这是必然的。

    问题是,经过锻造,一些小屁孩变成了训练有素的童子军,再去经营这些起点低的项目,会有什么结果?就像狼入羊群,他们会变得超级有竞争力,应该感到害怕、感到竞争激烈的是其他的小屁孩才对。但如果这些童子军进入了起点高的项目,面对一群资本大鳄、绝顶高手了,咋办?何况就算是变成了童子军,你手头也不一定有余粮啊,那铁定又要重新变得没有竞争力了呀。相比而下,你该何去何从?

    所以,我最爱这种起点低的项目了,每每杀到,展业成本很低廉不说,绝对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因为你面对的都是些手无寸铁的小屁孩,灭他们不是轻而易举?

    TO 十年一亿 :

    你的ID我太喜欢了,

    你的要求我会满足你的,下个课程内容就有如何低成本展业,和你说的空手套白虎差不多,到时候保证你快感不断、高潮迭起。

    但是今天就太晚了,身体重要,大家撤吧。

    To:lyjun1977,这位朋友问的关于货源的问题,楼主说了不熟悉酒水行业,我就来说一下吧,我的货源怎么找的?其实很简单,我找到一家较大型的烟酒店,跟老板说,我来帮你打工可以吗?他说:你能做什么?(这也是一个有水平老板的反应,普通老板一般的反应是:不好意思,我这里不招人。)我就说帮你卖酒啊,我手上有很多客户,他们有时候会找我要各种各样的酒(给他画饼,其实我哪有什么客户),你这里酒比较齐全,我跟你提货行不?他说可以啊,量大优惠。于是再谈些细节问题把价格砍到最低就成了。够简单吧?这个怎么说呢,叫需求一致性吧!他想多卖点酒,我也想多卖点酒,结果就狼狈为奸了嘛!当然,前提也是要有的,比如我为什么找他不找别人?因为他在业内口碑较好,为人诚实,不卖假酒,还有,他实力雄厚,很多品种都是直接跟厂家或一级代理拿货,价格很有竞争力。

    世界上两个成功人中有一个人成功是因为嫁对了老公和娶对了老婆

    世界上四个成功人中有一个人成功是因为选的对了合作伙伴

    世界上八个成功人中有一个人成功是因为选对了产品

    你的另一半是你成功的关键的关键。他不是催眠你成功就是催眠你失败。

    我在这里要讲的是合伙人,怎么去找一个优秀的合伙人途径--最重要的是去挖脚,挖角是找合伙人吸引顶尖人才最快速的途径之一。

    无任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明白你的目标群体。找出你的“三A级客户”(找合伙人和顶尖人才肯定不能说是客户)只是打个比方。你要明白你要的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就要以你的项目为定了。如果你是做服装的,那你就要找这个行业中对顶尖的职业经理人。

    别人是权威别人是顶尖人才别人凭什么和你合作,凭什么跟着你呢?就像楼主说的忽悠他拉他下水。楼主原意(首先挖掘你对象的痛苦之处,把痛苦放大,甚至在痛苦上撒把盐水,再来拿解药,举出跟着我跟着我这个项目,未来有多么的美好,把这个美好画面化。让他感受到当前的痛苦和跟你着的快乐进行对比。人都是追究快乐和逃离痛苦的)这些方法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足意吸引最顶尖的人与你合作。你的合作对象决定你成功的速度。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可以吸引顶尖合伙人的方法和步骤。

    为了卖个关子,下篇继续, 第一次来天涯发贴。

    出去办事前来看看,下午再来继续。

    苹果兄弟太棒了,十年一亿兄弟,这就叫空手套白虎啊。

    掌握这样的思维,要学会变通,才会获益终生。

    热烈欢迎呆呆到来,欢迎呆呆为我们分享独门秘籍。

    希望这样的朋友越多越好,把自己乾坤袋的宝贝都拿出来晒晒啊,

    博百家之长,研天下之道。

    好了,课程还是继续,回复就只能押后了,对不起了。

    上次讲到在你的领导下,大家信心十足,也对风险和困难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时候项目才算真正开始了。这样那就能赚到钱了吗?

    这才哪到哪啊,还远呢。。。

    开始就说了,由于每个项目都不尽相同,所以无法给出具体建议,而且具体的建议往往是术的层面。

    这里,只能在我的系统里结合我的经验给出一些具体如何经营项目的道道。

    (嘿嘿,大家细心点可能发现,我的道道也好,圈圈也好,都不会超过3个,因为一般而言超过3条以上的东西人们都记不住了,所以这次也不例外)

    第一个我要说的是:如果可能,用订单销售法去尝试可以尝试的所有渠道。

    这一点分两个部分,先讲第一部分,就是订单销售法;再谈第二部分,就是尝试可以尝试的所有渠道。

    其实,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万事具备后才开始做销售的,这要看你具体是用什么样的思维去指导实际操作了。

    为进一步降低项目运营成本和风险,我独创了一个词汇:订单销售法。说清楚了也很简单,就是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见兔子不撒鹰。但我见过的大多数创业的人都不知道运用这一点。多可惜啊,真是暴殄天物。

    这个必须要举例子才讲得清楚,钱花在刀刃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钱钱尽量要投入在可以直接产生效益的东西上。比如你的办公桌椅啊交通工具啊这些非策略性成本投入能少则少不要讲面子排场,等到有稳定收入了再置办齐全没人说你;不见兔子不撒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至少要看得到潜在或确定收入了才开始投入资金,不要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大张旗鼓地置办好满汉全席傻乎乎等客人自己来对号入座。

    以前有家公司把这方面做到了极致,大家可以参考参考,你也可以理解为空手套白虎,也可以理解为如何低成本执行项目,从中吸收一下这方面的精髓。

    那家公司做企业管理咨询,业务很简单,就是一方面签合同聘请一些大师级的人物定期来讲课传道授业;一方面就找到一些中小型公司的中高层卖给他们学习卡让他们来听这些大师们讲课。

    如果是你的话,你打算怎么开始这个生意?好好琢磨琢磨再往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吧。

    买几张一次性电话卡,找个街边电话亭,翻着黄页给各个目标公司打电话,告之他的公司现在请到了某某某大师们来讲一些什么什么课,然后开始推广他们的学习卡,云云。。。。

    一段时间后,就积累了一些有意向的客户,于是他们就上们去收取订金将名额确定下来。拿着这些订金,他们就去找到那些大师,和他们签订合同聘请他们讲课,然后就租办公楼,大量招聘员工,在全国到处跑马圈地。。。

    短短几年时间就从零起步做到了中国培训业的第一名。这也是真实的案例,只要是在企业管理咨询行业做过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家公司叫什么名字。

    但,假如当初没有人被他们说服,没有人愿意去听他们的课,没有人付订金给他们,咋办?实在解决不了就只能放弃项目呗,损失不过区区几张电话卡啊。

    但你如果置办好了满汉全席再去做销售,最后项目行不通可能你就要比钓鱼岛都要纠结了。

    以前帖子里有个想包山种核桃的牛顿兄弟不知道看到现在了没有。

    在他眼中这个项目的重点似乎在于黑白两道的搅局,我现在郑重给你宣布,项目的重点在于销售,在于你能否拿到订单,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核桃本身,因为不出意外,你还真不能种出独一无二的核桃来。

    而如果你真的能够卖出满山片野的核桃,那我承认你的牛逼。既然如此牛逼那你为什么还需要自己去包山去种核桃呢?直接去倒核桃就行了嘛,赚个可怜的差价但却省了很多事啊,倒卖核桃发大财的人倒是见了不少,真没见到几个种核桃的人发大财,这里面的道理好好去琢磨琢磨吧,想不通了我们再探讨。

    好,这时你发话了,我这辈子就喜欢种树,要多余的精力干嘛?我就是要追求核桃利润的最大化,就是要种核桃。

    那既然这样我也拿你没辙,你再去想想你能搞定黑白两道的人吗?搞得定你就去包山咯,搞不定你还想搞,也不是没有可能,找个能搞定这些关系的人合作包山种核桃啊。

    不过要记住的是合作就是互补,资源互补、能力互补。与人合作,就你自己而言还是要将销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不然到头来什么竞争力都木有了迟早被KO。

    好了,说得够多了,总之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不要一根筋就什么都好说了。

    我个人在操作很多项目的时候都是用这个神奇的方法,效果好得笑歪嘴,因为行得通说明眼光准,自然好,就算行不通也能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性价比多高啊,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法宝啊。

    今天,你用了吗?

    言归正传,如果尝试后惊奇地发现这条路可以走得通,那大干特干的信号又是什么呢?

    是拿到订单!

    (不出意外这个是我全部帖子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惊叹号,可想而知,在项目的运营中我看到这个信号了是多么地激动啊。)

    所以,在此之前,请谨慎又谨慎,不见兔子不撒鹰。

    这样的话,就算因为种种原因项目最后死掉的时候你不会有一大堆破铜烂铁需要处理,也不会背负一屁股债沦落到犀利哥的境地被人拿刀追着满大街青蛙跳了。

    明白了吗?

    小本创业的我们一定要记住尽量让销售先行,看见订单这枚信号弹了才能发起冲锋。

    至于第二部分:去尝试可以尝试的所有渠道。

    就是说研究好你的消费群体之后,用任何你想得到的方法把你的东西销售给他们。

    渠道无定性,只要能把你的东西交到他们手中,把钱收回来,什么方法都要去尝试,用武力强买强卖可不行,欺骗也不行,不过善意的欺骗有时候是允许的。

    这就要求你的脑子灵活点,没事就强迫自己多思考、多琢磨,的确是让你那榆木脑袋变灵活的一个不错方法,也是让你的生意能迅速找到突破口的最好的办法,也能让再传统再普通的不过了的生意玩出新花样来。

    举个例子来给大家增加一点灵感吧。

    我所在的城市是个相当堵车的城市,只要繁华点的街道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段都会堵车堵得一塌糊涂。我有个朋友呢恰好在一条繁华的街面上有个烧饼店。

    他堵他的车,我卖我的烧饼,一切相安无事,直到那一天。。。。

    我朋友突然觉得,其实每天差不多到5、6点的时候我就饿了,想吃点东西,那这些下班在这里堵车的人会不会也有点饿,想吃点东西呢?而他们会不会因为堵在车里而不能下来买东西吃呢?。。。

    于是,他就让他的2个在门口专职拉客的促销员带上几份打包的烧饼走到堵车的车流中开始每台车每台车去推销烧饼。

    不用说,效果是杠杠的好,你看,同样的产品,就往前走出了10米的距离,就又是另一片天空了。

    至于我朋友的这个烧饼店后来的转型发展就超出这个话题范围了,以后有机会了再拿出来作为案例说吧。

    所以这一点就要求你的思维开阔点,不要死盯着一个点死磕,不然搞成偏执狂了可不好。

    你的目标是将产品送到有潜在需求的消费者手中,这才是根本,始终要牢记这一点,千万不要执着于销售的形式和过程,那只是迷眼的浮云。

    好,下课铃响了,再有时间上来了就满足一下做淘宝的朋友谈谈网销,然后就进入下一个话题。

    有急事,

    先下,抱歉。

    机票代理这个东东,如果你家开个小卖部,平时没生意就坐里面打打毛衣,可以顺便做做,但真当个事业做的话,其行难,难于上蜀山啊。兄弟,确定你是认真的吗?

    TO 泥上墙:

    这位兄弟,我首先要恭喜你,多年之后的今天,你的思维终于开阔了,已经比论坛上大多数人强了。

    做食品就有这个好处,就是人人都可能会消费,且肯定有很多人会重复消费。

    你现在的思路不错,但还处于萌芽状态。

    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要在事物表面寻求突破,要培养寻根就源的思维模式。

    你完全可以这么认为,只要是个人,我的蜜饯可能他就会吃。

    那我怎么样才能让他吃,且重复吃,且想吃就能吃到呢?

    你看看肯德基,为什么要在全球开这么多分店?因为他希望他的产品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消费。

    如果说是餐饮行业的话,我想大概没有几家能有像肯德基这样高的密度了吧?

    但是,就算是这样,他们算做到极致了吗?是不是有人想吃肯德基的时候就能吃得到?有多想吃的时候才能吃得到呢?如果你是kfc的忠实拥护者,你想吃了一定会专门去kfc店去吃一顿,那假如你只是突然地、有一点点地想吃kfc,你会付诸行动专门去kfc店去吃吗?

    鉴于此,所以kfc前段时间开发了项新业务,知道是什么吗?

    那就是----宅急送。

    也就是肯德基也送外卖了。

    这个意义就重大了。以前肯德基是点连接点,现在是片连接片;以前是被动接受,现在是主动出击。能理解吗?

    如果你有寻根就源的思维,你会知道,做这个事情的根本意义,则在于:他要让所有喜欢吃肯德基的人在想吃肯德基的时候就能吃得到肯德基。

    好,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呢,我再给你举个例子,

    就是我有天无意中发现,一个卖文具的小店居然有老婆饼卖。一问才知道原来不是他们自己制作的,而是一个公司专门配送的,接着,我发现在那一条街的大多数店面都有这个老婆饼在销售。

    呵呵,时间有限,我就只说到这里了,你能得到启发吗?

    要善于寻根就源,不要执着于销售的过程与形式。

    思想被禁锢,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既然有两个人都提到淘宝的生意,加上网销这些年应该是比较受追捧的,我们就闲聊几句吧。

    朋友啊朋友,你居然说到淘宝上卖的东西不符合我的三个圈圈。真是琢磨得不够细致啊。

    你好好想想看,我的第三个圈圈是什么?就是要复制生意啊。

    复制的目的是为什么?比如你在上海发家,业务稳定了就到北京、深圳甚至全国去复制你的生意,为了什么?

    为的是能将生意尽可能地展开,面对越来越广的客户,争取能够去面对全国的客户。是这样吗?

    那么,你在网上卖东西,是不是无论你卖什么都能够面向全国的客户呢?是不是不管在网上你卖什么都符合了第三个圈圈呢?

    所以,很多生意模式本身的属性就带着这第三个圈圈的基因。

    既然做网络销售本身就具备了这第三个圈圈,接下来就要在产品本身的属性和销售模式的属性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了。

    但估计绝大多数做淘宝的人没有什么其他的销售渠道,就是陈列产品、等待、销售、售后而已,所以生意基本上就是零售,谈不上找下家、做批发了。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你还能有什么选择?只能选择大众化的,能重复消费的产品销售了。

    不然,如果连这个最为重要的圈圈都不具备的话,生意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无奈之下,那就只能靠信誉级别啊好评率来吸引眼球了,所以大家都在拼了命奔皇冠。

    真是本末倒置,不过也没办法,这是由产品的属性决定的,他们都没得选择了。

    同样是做淘宝,为什么做着做着差距就越来越大了呢?

    同样是做网销,为什么也是做着做着差距越来越大呢?

    能力使然吗?运气吗?都不是,是最初的选择和经营的思路导致的不同结果。

    也许说了这些你还是没有一个系统的全局的思路,那么,打算继续研究或者有志于网销的朋友,可以去深入琢磨一下这几年异军突起的一个卖服装的新公司:凡客诚品。07年底成立,到现在大概每个月营业额超过2个亿,是每个月哦。这个公司的爆炸式发展很值得大家好好学习。

    唉,真不明白事到如今还这么多人说红海、门槛、竞争激烈。。。看到这类公司的短期就能崛起脸红了吗?不管是哪个行业,高人有高人的方法从红海中突围,小屁孩有小屁孩的思路看待竞争的问题。

    因为我也有个生意是做服装批发,所以以前有一段时间曾经琢磨这个公司后借鉴了一些思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现在呢,为了引导一下大家的思维,我简单说几句,事后大家自己去深入吧。就算不是做服装行业的,依旧可以得到不少启发。

    说到这家公司的业务模式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生产衣服,然后到网上卖。

    至于这个公司的套路对我们小屁孩没有借鉴作用的部分我就不讲,我只讲可能对我们有用的一部分。大家不要觉得是倒果为因就好。

    他们细致研究过消费者特征以后,确定好了攻击方向,就是将广告投放在互联网上,而不是传统媒体。具体原因这里不讲,那我要讲什么呢?

    他们的广告费大多不是一次性付完,而是按照合同约定按件提成,也就是利润分成。

    这是什么思维?

    就是宁愿让别人拿走自己多一些的利润,也不愿意一次性投入过多的风险。

    不管事业大小,这种思维不正是你应该具备的吗?

    准确来说这个公司是个服装网络直销公司,但是在零售直销的基础上,他们做了很多很多合作渠道,比如个人博客代卖,网站代卖,实体服装店代卖,网商代卖等等,然后利润提成。这些合作的渠道占他们整体销售的多少比例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关心的是,如果你的零售生意不那么出众很难有大的突破,你尝试过其他的途径吗?

    这些合作又是什么思维呢?这其实就是在找下家、做批发呀。

    将貌似不能重复消费的服装生意腾挪活了,就算把多数的利润分给这些渠道又有何不可呢?毕竟这些渠道合作稳定后可以节省你多少精力和成本啊。

    这个公司有个据说是首创的业务,就是网上订货后,可以上门试穿,30天不满意退款。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运营成本,甚至有很多笔业务都是亏钱的,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思维很简单,就是通过优质的、与众不同的服务,哪怕是要亏钱,也要绑定住一个客户,因为他们觉得能有一个客户来首次消费都是前期花了很多成本得来的,得之不易啊,所以一旦得到,怎么样都要保住。想尽一切办法都要让他变成忠实的老客户,在以后的重复消费过程中赚取长期的利润。

    一般人也都知道很多公司在这样做,大多数的解释是做生意呀要以诚为本啊,做生意要服务态度好啊等等等等,但是有探究过这里面的根本道理吗?

    而你呢?在你经营项目的过程中,具备这样的思维吗?你愿意为了捆绑住一个老客户付出多大的代价?

    好了,关于这个公司,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

    你计划要做网销的生意,在上面这些启发之外,如果我能给的只能有一条建议的话,那就是:选择那些能够重复消费的产品好好经营,并维护、捆绑好你的客户吧。

    生意做到后期,别人都会向你投来羡慕的目光。

    关于网销呢,其实我研究得是不够透彻的。

    我只能从基本的常理给出一些发展的思路,我的这个系统和这些思路是适合小屁孩的。而像传说中的三八大盖,则是适合已经有了事业基础的人学习的。境界不一样。

    所以,对于有一定高度的人来说,三八的文章就像大补丹,能让他们功力大增,但是一无所有的小屁孩看了三八的文章,除了增长见识以外,很多东西都不能理解、不能融会贯通,更加谈不上实际操作了。

    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开这个帖子的原因,因为我也是小屁孩,我熟悉、理解小屁孩。所以将我的经历经验写出来,大多数小屁孩就可能有了方向,可能就会逐步走向成功了。

    在于这个淘宝方面呢,很幸运的是各位心中的大神也做过,从零做过。所以对于各位来说,他的经验之谈也许正适合你呢,正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呢。

    所以我现在将他的关于淘宝、电子商务的文章转几篇过来,希望打算做淘宝或者正在做的朋友能从中吸取营养。

    我的初衷也是为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所以表哥应该是不会介意的,哦?

    T O 石头的境界:

    实在对不起,因为我没有看到你有任何问题提出,所以忽略了交流。

    我很喜欢你的这几点:

    把成本降低到最低,连办公场所都没舍得租.都是接到活,就用休息时间,沟通团队,各方进行。有一个客户就服务的让他爽到根..这样的心态在积累客户..

    这个很好,就是要有这样的意识。只是你的客户如果几年或者说很长时间才能消费一次,那么单从效益上来讲,这样高成本的服务是不值当的。

    你具备了一些成功的素质,再继续修炼吧,你将来所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能让你放开拳脚的项目机会了。

    《电子商务就一定低价?溢价方法有很多嘛!》

    现在用的那个ID“雕爷很三八”因为还是“新手”,发帖实在是很麻烦。而子启同学实在是贴心,居然帮我“养”了ID,哈哈,就是这个“雕爷(封)”,直接可以发帖到深水区,好吧,感谢子启,暂时就用这个ID了。

    看了子启写的帖子《女装电子商务的一些试错心得》,就我而言,确实觉得,淘宝里面,水最深的就是女装了。里面大鳄无数,而且,N多方面,走在了电子商务的探索前区。

    当然了,我下面所说的溢价,更多是品牌商的思考。平台商而言,因为货品同质化严重,所以确实有点难。但话又说回来了,Zappos的成功,也许可以有不少借鉴呢。(V版,嘿嘿,对不起,雕爷俺现在的目标就是做我这个领域的Zappos。)

    刚刚,把俺们漂网Logo下面写的价值主张,从“有趣、互动、体验”改为了“包裹着惊喜与感动”,感觉上,从执行,更有具体的方向了。

    我的顾客群,都是女性,女性是最感性的一群动物。同样是汽车,你和个MM谈扭矩、谈功率、谈四驱、谈悬挂……那简直是天书。她们关心的外形是否漂亮,颜色是否靓丽,司机座椅旁的杯托,是否有加热和制冷的功能……天啊,这个功能也许从成本上仅仅1000元吧,却比价值10万元的动力系统,更能俘获MM们的芳心。

    噢,忘了,我不卖汽车,我卖化妆品的。

    化妆品是个好东西,嘿嘿,打价格战没啥用。太便宜了,MM们根本不敢往脸上抹呢(确实,化妆品假货也多)。但是,化妆品比之于服装,有个天然的屏障……导致化妆品淘宝大卖家的销售额,根本没法和服装大卖家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为何淘宝里最大销售额的是服装捏?记得上次有个风投这么问我的。我说很简单嘛,你见过谁穿服装,尤其是女装,品牌忠诚度超强悍的?所谓服装的品牌忠诚度,顶多就是买某个牌子多一些而已,绝不代表别的牌子就不尝试了。当女人碰到价廉物美,或者不算便宜,但就是“眼前一亮”的款型时,跃跃欲试的心态,立即闪现!

    化妆品就不同了。有N多人,面部产品,还是相当有忠诚度的,一点认准了某个牌子,轻易不太更改。所以,淘宝内的化妆品大卖家,一般都是“替别人养孩子的”,也就是说,销售知名品牌,容易形成销售额,但毕竟是保姆命运,养大了也不是自己孩子。另外一些自有品牌,能以高溢价出售的不多——没办法,价格稍微高上去,就冲击到商场品牌的价格区间了。而商场品牌,毕竟有着超级无敌的体验效果,从味道,到涂抹,到过敏试验,到BA的花言巧语……

    但毕竟毕竟,电子商务这条全新道路,还是有着巨大机会的。俺们小小漂网,就在慢慢探索着……哎,说实话,做得很多地方太一般了,从销售额上讲,都不好意思乱喷,哈哈……淘宝C店、商城、独立网站、三个店加一起,也比不上人家随便一个淘宝C店服装大卖家……丢脸啊,呵呵。

    还好,有些地方,倒也经常安慰自己。比如锁定顾客的忠诚度方面,俺们做得算是很牛叉了。每天的销售额中,有50%以上是回头客贡献的,每天有10%以上的销售额,居然是第五次及以上的顾客购买的,哇哈哈哈~~~她们简直是超级疯狂的瞎买!

    所以我经常没事拿雅高集团创始人老爷子保罗•杜布吕对季琦说的话安慰自己:质量比速度重要。

    带给顾客“惊喜与感动”,现在俺们漂网,算是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嗯,大约“惊喜”是没问题了。方方面面,上百个细节、创意……我们自己开会都说,如果我们自己第一次打开漂网的包裹,都会惊叹其惊喜无数。

    更核心的是,现在团队已经开始了正循环:不断“自我强大”这种优势。一个小招数谁都可以学,一个战略方向的形成,就没法学鸟~~~~~~~

    除了“惊喜”,更难的是“感动”,呵呵,这个一旦达成临界点,真的就OK了。努力探索,努力探索……抛个小砖,希望引玉:

    我们新近又定制了一个小礼品,机器猫的存钱罐,带一个小锁,非常漂亮,配合这个随机礼品,漂网MM糖精写了一封信,放在存钱罐里,内容如下:

    亲,我是漂网糖精MM,这次这个存钱罐小礼物,是我特意挑选的~它有个秘密,最后才揭晓。现在,先告诉你一个属于我的小故事:

    小时候特别孤独,因为没有兄弟姐妹,所以只能一个人看书看电视,或自言自语。这都没什么,最怕的就是父母吵架,那时候,我总感到自己是多余的,无处藏身。他们大声吼叫的时候,我能感到心脏剧烈地跳动,呼吸急促,掌心全是汗。必须用被子把头蒙起来,或者紧紧抱着枕头或什么东西,才能放松一点点。

    有一天黄昏,我放学回家,看到爸爸怒气冲天的样子,等一会妈妈回家后,肯定又是一场世界大战。我紧张得要命,连书包也没放下,偷偷钻进床底下躲了起来。不过,床底下好无聊啊,过了好久妈妈也没回来,我就从书包里翻出一本《机器猫》(那时候叫机器猫的,后来才统一成了哆啦A梦),借着微弱的夕阳,穿过床头一条缝隙的光,闻着尘土的味道,看了起来。

    我打心眼儿里羡慕大雄,大雄无论再怎么倒霉,也不用怕,总有机器猫安慰他、帮助他。其实大雄多幸福啊!被老师骂、被狗咬、被大胖揍,这些事,我宁肯每天遇到,只要有机器猫陪着,又算什么呢?而且,这些事,难道还能比父母吵架更令人难熬么?

    想着想着,我摸出来一毛钱,丢向床脚深处,然后向书里的机器猫祈祷起来:“求求你,机器猫,让他们今天不吵架吧!希望你能听到,从口袋里摸出来个宝贝,让我实现这个愿望!”

    简直太神奇了!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天妈妈单位多发了奖金,回家后,他俩不但没吵架,晚饭还多做了两个菜,我心里谢了机器猫好多好多遍。我想,现在我有一个隐形的机器猫了,只有我知道他的存在,别人都看不到。任何时候,他听得到我说话,我也可以和他聊天、解闷、把心里话偷偷告诉他——他,就像我一直盼望的,能保护我的哥哥。

    好了,亲,现在我要告诉你,这个机器猫款的带锁存钱盒呢,简直我都爱死了!第一天拿到样品,我就把自己心爱的两块——没舍得吃的费列罗巧克力——给锁进去了!哈哈!(对面大强经常偷吃我的零食)。当然这个是最小功能……最大秘密是:亲,往里面放一毛钱,然后,许愿!机器猫就会像我小时候那次一样,满足你每一个愿望。快试试吧~亲!

    只要有梦有爱,心存美好,我们终究会长大,一切难题都会过去。相信我,亲,我们漂网全体同事都希望你开心每一天!你的所有愿望也终究实现,一定的!祝福你,爱你!

    不错,这信我喜欢!想当年,我第一次听到周杰伦的歌,就是《爸我回来了》,立即刮目相看!当别的垃圾歌星只会卿卿我我之时,丫周杰伦唱的是家庭暴力耶!社会问题呢!漂网这封信,聊的其实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更是试图“调频率”,把一部分顾客的“频率”调节到“感动”档,嘿嘿,未来还谈啥性价比啊?忘记价格那点事吧,让我们聊聊生命中有意义的那些点点滴滴……

    价格,就这样溢上去了。

    《梦想其实很小——写在漂网一周岁之际》

    漂网马上一周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去年9月11日,漂网初创,大家连包裹都不知道怎么打,傻乎乎做“暴力试验”,看裹几层泡沫才摔不碎里面产品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一转眼一年将过,漂网已经在向四皇冠迈进了,100%好评,淘宝的动态平分,顾客满意度高过同行平均水准30%以上,最高时也糊里糊涂闯入到淘宝行业类目,即化妆品类的第六名(当然,因为我们C店、独网是同一个后台,营业额合起来计算,占了便宜)。

    不少同行说,凭漂网才一百来个单品,如此短的时间,不打价格战,也不怎么打硬广,能做到这个成绩,算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但只有漂网的同事们自己才知道,其实,我们的梦想很小很小……

    漂网所有人都讨厌上班,非常痛恨上班!所以,我们只能把每天的上班,装扮成不像上班。经常从下午开始,蓝光碟的歌剧、音乐剧就开始放了,或者Wii、PS3游戏有人开始玩,红酒配西班牙黑猪腿,随时开始切着吃,大冰箱里塞满饼干、牛奶(非圣元品牌)、和新鲜水果,除了不许在库房享用,想吃就吃……漂网的奖金,从来不按牌理出牌,都是用飞镖扔出来的,有人倒霉,连着几次都是扔一百奖金,也有新入职的,第一次就飞出一千元奖金,惊起尖叫无数。

    从我开始,漂网几乎每个人都是网购爱好者,我自己早就是三黄钻买家呢,但是,很少拆包裹时,有意外惊喜。所以,我们漂网就有个职位,叫CXO,首席惊喜官,往每个包裹里放新奇有趣的小礼物,不为别的,就为顾客拆包时,能开心一笑。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从客服到营销部,好几个同事,都先是忠实顾客,一听说漂网招聘,就跑来当员工了,哈哈!

    漂网同事,小时候没几个是好孩子,大多都调皮捣蛋,所以一调查,居然小学时最高官职是小队长……干脆,我们就淘宝订购了两道杠、三道杠的肩章,互相戴胳膊上,大家统统是中队长、大队长!还不过瘾,多买几千个,每个给顾客的包裹里都放一个,天下大同!哈哈哈~~大伙都是“官儿”了!

    可是话说回来,虽然小时候没一个好孩子,现在的我们,一有时间就去做义工。糖精MM是个在公司里永远叽叽喳喳吵个没完的家伙,可是她抱着双腿残疾的小男孩讲故事时,能一个下午都充满耐心。颜颜MM平时养尊处优,自己衣服都懒得洗,可是给福利院打扫马桶时,却任劳任怨,充满活力。

    咱漂网,每周有一天,和美国的Google总部一样,配有专业按摩师!其技术水平,不吹牛,绝对超过普通华夏良子级别,因为真的是盲人按摩师,有国家等级证书的呢!每周还有个半天,是“比赛”时间,到目前为止,我们搞过“大胃王”比赛,比吃汉堡,男生组一个人最高11个汉堡,女生组最高六个半!这还算是靠谱的比赛,不靠谱的有:水里憋气比赛,吃西瓜看谁吐的籽多比赛,脑袋上顶苹果速度比赛,右手端水杯用左手掰腕子比赛……要不怎么感觉时间过得快呢,我们就这么傻乎乎、乐呵呵、瞎开心的过日子!

    都说漂网的顾客体验超级好,其实,背后也是我们对员工,尤其是客服的尊重。举个小例子,我们的出色客服,由漫画师给专门画卡通形象,然后做成冰箱贴,送给顾客——上面还印有该客服的亲笔签名。这种荣誉,不开玩笑,我当董事长的都嫉妒。我还额外出血,贡献出2008年时,珍藏的一根奥运纪念版纯金金条,融化后,制作成漂网Logo的小徽章,颁发给优秀客服……哎,我经常想,我当年打工时,怎么没这么好运气呢?

    其实,所有上面唠叨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梦想很小。我们没打算做京东、凡客,没打算做几十亿几百亿的大生意,我们只打算捍卫我们小小的“工作方式”,其实同时也是“生活方式”。

    我们的梦想很小,我们就喜欢一群“气场”相同的同事,一天都嘻嘻哈哈的工作。我们就讨厌繁文缛节臭规矩,上班从不打卡,有一半同事穿着拖鞋上班,几乎所有同事奇装异服……外人看了也许奇怪,但这毕竟是我们的一个关于“自由”的梦。

    我们的梦想很小,我们却真的在捍卫荣誉!这些荣誉来自顾客的评价,客服主管“董大环”不止一次,深夜看顾客评价看到泪流满面,然后第二天,给所有客服大声朗读。多少客服被顾客在评价里高喊,“XXX,我爱你!”无比肉麻的评价我们就仿佛吸毒般,看也看不够。有几百个经典肉麻评价,我们打印出来,贴得公司满墙都是……论销售额,我们在B2C里啥都不是,论顾客的惊喜和感动,我们很可能是整个中国化妆品网购市场第一名。

    我们的梦想真的很小,没什么崇高与伟大,全都是身边点点滴滴,再举个例子,我们打算明年逃离写字楼,去郊区弄个超大院子,这样,就可以户外打打篮球、养养鸡鸭什么的了。想回家的有班车接送,加班累了有宿舍单间。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每天中午晚上,不用再发愁吃什么!懂的人都知道,现在每天最烦心的,就是到点吃啥好呢?明年,嘿,请个家常菜做得好的阿姨,每天她做啥我们吃啥,想想都开心!(多么现实而渺小的梦!)

    曾有人研究漂网,貌似恍然大悟,说明白为什么漂网返单率那么高了:“你看!漂网送给顾客无数礼品,送的鼠标垫上有网址、送的毛巾上有Logo,送的水杯上有联系方式、送的便签纸上有优惠信息、就连顾客去冰箱拿瓶饮料,也得看到冰箱门上的冰箱贴,上面有你们漂网客服的名字和网址信息!你们把顾客家整个占领了!返单率能不高么?”

    我只能笑道:“这些所谓营销技巧,随便拿去,谁都能学,可是,就算你把网址用红漆刷在了顾客家墙上,没有相应配合的内功——客服真诚的态度、专业的知识、以及包裹里都能嗅出的漂网快乐团队的强悍气场——恐怕学再多小招数也只是浪费金钱。”

    在这漂网一周年将要来临之际,我们最后想说的是,梦想虽然都很小,但只有一条,算是小中见大——就是我们的顾客满意度,希望能越来越好。我们坚信,这要这点做好,生意自然会好,完全不必费心其它。只要我们坚持做到包裹里充满“惊喜与感动”,那么,就如大卫奥格威所说,“顾客不是别人,她是你的妻儿!”——没错,顾客一定会用不断的重复购买来回报我们的!

    从“核心竞争链”看电商之未来……(干可干,非常干)

    雕爷在长江上课时最佩服的导师曾鸣,曾一再反对“核心竞争力”这个说法,认为该词毁人不倦,引无数狗熊闪了腰……导师既然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也声嘶力竭捍卫其观点。

    后来曾大神仙去给马大神仙当参谋长去了,不讲课鸟,不谈没有“核心竞争力”之后,到底该修炼个啥呢?我这样的窝囊学生,只好自学成才……侃侃“核心竞争链”这个词。

    话说,今天看派代某个帖子,谈到一个淘宝网店“LUNA”五皇冠,便顺道跑过去看看,一看之下,口水都从耳朵淌出来了!顿生看完LUNA,柠檬绿茶算个P之感!为何如此感慨?随便一查:最近一个月,LUNA是三万个信用,柠檬绿茶是十一万五千个信用。但是……柠檬绿茶的单件金额,鲜有超过五十元的,N多都是几毛几块,就算50好了,月销售也才不到五百八十万;LUNA呢,单件金额大多数都是一二百,五六百的也比例很高!如果算200元,月销售可就六百万了。更关键是:利润。我可以毫不负责的算出:柠檬绿茶的毛利,不超过20%,净利润到不了10%,而LUNA的毛利高达50%以上,净利润超过30%至少的……

    这样一算,LUNA的年净利润,在二千一百万以上啊,以一个淘宝店铺来说,算是很滋润了吧?!甚至可以说,任何自然人,现金一年赚二千一百万,很开心啦!

    光羡慕人家没用,赶紧多问“为什么”才行,人家在闷声大发财,咱不学人家的具体“武功招数”,起码得研究“武学思想”不是?立即让我的同事,也是俺公司的CWO(首席挖掘官),花了长达十五分钟,调查了一下。

    就这十五分钟的调查,就挖出了两点,漂亮的两点:1,LUNA牛逼闪闪的社区。2,mini ZARA式的快时尚。

    虽然,粗糙的十五分钟调查,可能离“真相”还差得很远,但严格说,这两点做得如此之好,理应对得起这一年两千万的净利润了。LUNA社区的粘稠度之高,人口之多,超乎想象。而mini ZARA式快时尚,快仿小订单式产销服装潮货,恰恰把电子商务中的核心——供应链,发挥得淋漓尽致!(请大家和我再次一起默念V版的签名:轻电子、重商务。WEB端是表现,供应链是核心。)

    当这两者配合起来之后,威力爆发了。关于社区的魅力,大家可以去看《未来是湿的》一书,至于ZARA的快时尚,案例分析更是多如牛毛(当然了,我觉得我以前分析得最好哈哈哈)。关键在于,当社区的人,探讨完东京涉谷最新的流行风之后,没俩星期,LUNA店里便出现N款潮货,价格还比涉谷明显便宜很多,“潮流、质量、价格”三者达到一个微妙均衡,怎能不一扫而空?

    不能再继续侃LUNA了,呵呵,否则,这篇完全跑题啦。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才挖掘这两点,但这两点,已经大幅无限贴近了雕爷最推崇的一个标尺:行业本质。LUNA把其服装的定位,推向的是“潮流”,而潮流衣服的行业本质,一个是“沟通”,一个是 “速度”。“沟通”解决“什么是潮”——总不能芙蓉姐姐穿身衣服宣称自己最潮就OK吧?总得有些小标准,米兰的发布会?巴黎的订制?还是东京的街头范儿?大部分MM,就得依靠一个沟通方式……多年以前,是靠《时尚》《ELLE世界服装之苑》《瑞丽》等杂志单向沟通,教育MM们啥是潮流。不过目前最犀利的武器,就是社区方式鸟~~~就仿佛,以前大家看每月一期的《商界》,现在不都天天泡派代来了?哈哈……

    而“速度”,则是“潮流”的生命。这个似乎不用解释了,一个电子配件,一个时尚服装,速度快就有赚,速度慢就赔死,十年前是这样,十年后理应还这德性。

    虽然才挖这两点,但基本上够雕爷本帖子自圆其说了:战略的本质是差异化,差异化的客户端表现是对行业本质的理解,行业本质的运营手段则是“核心竞争链”的组合搭建。

    用耳熟能详的案例来说,沃尔玛的天天低价,是其创始人老沃顿对行业本质的理解,但仅仅某一天玩次全场打折,就毫无壁垒可言。沃尔玛放卫星来解决物流信息、选择开店在小镇周边(最初N年)、最早开始全球化采购、甚至高管出差都挤在廉价旅馆这种企业文化……无一不是围绕着“天天低价”来做文章。故而,“核心竞争力”这词乃垃圾是因为,取某一点看,谁都能学。难道京客隆的管理层,也开始出差只睡硬卧、住地下室招待所了,就是学像了沃尔玛?“核心竞争链”是指,围绕着认定的“行业本质”这一核心,经时数年,打造出多个能够产生联动效果、并将力量不断运转放大的发力点。对手光学某一点都是白费,组合来学,一是更容易四不像,二是先发力者“卡位”成功后,学也没法学。

    累死我了……都码了这么多字,才开始要点题!

    这篇字,是要谈“电商之未来”啊, 一千七百字了,终于要谈啦。靠。

    目前传统商业,之所以创业家们机会少少,就是因为行业巨头们早就建立起“核心竞争链”。举例来说,LUNA所在的女装行业,无数服装巨头,早就把“卡位”放入“核心竞争链”中的一环啦!啥叫“卡位”?商场内的好位置啊!ONLY、Jack Jones 、VeroModa这都TMD一家公司的,大商场敢得罪?HR(赫莲娜)、Lancome(兰蔻)、Biotherm(碧欧泉)、L’Oreal (欧莱雅)、小护士、Garnier(卡尼尔)、shu uemura(植村秀)、Maybelline(美宝莲)、Vichy(薇姿),LA ROCHE-POSAY(理肤泉)这一大坨一大坨的品牌,也都是欧莱雅集团一家的!商场得罪欧莱雅一下下我看看?P&G宝洁在超市中的品牌之多、地位之高……我都懒得列举啦!谁敢不卖宝洁的货,我看他都不好意思自称叫“超市”(其实,自称小卖部都不敢,唯一敢自称不卖宝洁品牌商品的那个家伙……丫是个卖烤白薯的!)看完他们在“零售环节”的卡位,请再看看他们在“广告”环节的卡位……一百万广告费和一个亿广告费去谈电视台的区别,可不是一百倍,而是一千倍!

    顺便说一句,之所以这些年,奢侈品品牌独立运作的越来越少,慢慢都被大集团收入囊中,也都是这个道理。单打独斗,存活空间越来越有限。所以纷纷卖身投靠大集团。

    好在,电商开始发飙了!

    电商之利器,绝不应仅仅是减少了流通环节后而造成的低价——虽然,低价,是最容易吸引消费者的初始诱因,但不该是唯一因素。换个说法,低价可以是“核心竞争链”中重要的一个节点,但不是全部——否则, 岂不又成了割喉式价格战,拼谁块头大,能流血挺到最后?!

    电商,最该考虑的是:通过互联网,我能创造出哪些独特的价值主张?如何把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我对我这个行业的“行业本质理解”加以新的诠释?怎样不断打磨出属于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链”并不断强化?

    让我们再次TNND回到上面的服装案例……当西班牙的ZARA成功后,全世界做服装的谁不想玩“快时尚”啊!问题是,ZARA的极速供应链,那是多少年的痛苦磨练!别家公司款式一快一多,玩不好就是个死……但互联网时代呢,一个突出优势就是玩长尾!咱不怕个别款式剩三两件!咱不怕货架不够地方摆!咱不怕北方下大雪南方穿短袖导致的不知道该怎么上货!从前啊,传统服装品牌想炒作个新款,从服装杂志的铺垫,到商场上货,最后卖光,周期怎么也得俩月仨月,现在呢,LUNA的社区里,真人兽一把,五分钟之后,淘宝那边已经一二百件卖光了!一星期之后,更新的新款已经上架,老款根本不再追单了呢!

    哈哈,这时我们会发现,传统行业巨头,对零售终端的掌控、对传统媒体的掌控,以前那些最牛逼的杀手锏,居然失效了!他们丫的“核心竞争链”开始有缝隙了!对新探讨出的“行业本质”有些力不从心了!!!互联网时代玩的新把戏越发眼花缭乱,高速公路一出现,汗血宝马还真不如二手摩托……

    我相信,未来会像马云所云,一切生意,都是互联网的生意。更远的未来,没人再提“电商”二字,因为做生意的都是电商。只不过,在这个转换过程当中,巨大机会涌现,就看谁能把握住,尽早打磨出自己的核心竞争链,构成壁垒,成为未来新世界的巨人!

    OK,每一天,试错!行动!!

    我的帖子不是要让你激动、有激情,是让你冷静,让你有思想、思路。

    激动有什么用?激动过后基本会不动。

    激情有什么用?短暂的激情那叫冲动,冲动是魔鬼。

    T O 等闲 :

    如果你开门店做的生意不能让消费者在短期内重复消费,那么地理位置就一定要好,人流量一定要大。

    这样每天能有很多潜在的客户可能会购买你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火车站门口的黑旅馆啊、黑饭馆啊不图回头生意骗一个算一个,也能过得比较滋润的原因。

    但,假如你的门店连地理位置都不太好,那,这个就比较乌龙了。

    洗发水是个可以重复消费的东西,如果是品牌的话,不容易隐藏利润,如果是杂牌的话,在网路销售的话,估计也没有能力和空间让你去说服消费者接受使用。

    但这些不是重点,

    重点是,洗发水就我看的话一大瓶足足可以用半年了,长头发的话,估计也得几个月吧。

    这个消费周期对于你来说是不是太长了一些?特别是在利润很微薄的情况下。

    再者,你如何能保证消费者在你那里买过一次洗发水后,过了几个月又记起你来呢?又如何能保证他或她在这几个月中哪一次逛超市的时候不会随便买一瓶呢?

    所以,尽管比起你开始说的那些产品的属性要好一些,但是也不是足够好,你可以再去琢磨琢磨,开弓最好不要有回头箭,选只好箭,才能杀敌于千里之外。

    郑重提两个建议:

    第一个,希望有朋友再咨询自己的问题时,能将情况多费点笔墨,描述得更加详细一些,这样大家就能更好地帮你分析了。

    第二个,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加入到问题的探讨中来,特别是行业内的人士。比如,有朋友发问,是关于团购网站的问题,那做过团购网站的业内人士可以无私地发言帮助提问的朋友,比我从头开始思考、分析的效果要好很多。

    这样,你帮我,我帮你,你一言,我一语,才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灵活一些,启发也更大一些,一个人的智慧永远抵不过众人的智慧。

    首先谢谢。洗发水确实需要起码一两个月,但要找重复消费的而且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东西就太少了,好像零食、茶叶、特产之类的才符合吧,但卖这类的东西感觉不靠谱。愁人啊。再想一想,化妆品、香水怎么样啊???

    坐等楼主的谆谆教导

    腐败回来了,

    9040,

    如果真的是一两个月就能重复消费,已经算得上比较合适的产品了。

    为什么三八大盖的化妆品淘宝店,用95%的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启动资金,从零开始,一年就能做到4皇冠?而且价格比别人高,利润比较丰厚,市场上也有很多商家在卖同样的产品,基本上在产品本身而言,毫无优势的情况下,那些客户还是紧紧被他们捆绑住?

    这些才是你需要去研究的地方。

    成功大抵有两种途径,一是自己摸索,二是学习成功者的经验。

    只有研究透了和你做相同事情的人的成功之道、成功之本,并融会贯通、变通到自己的项目中来,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才是可以预见的。

    TO 恨不平:

    我不认为如果项目不具备这3个属性的话,就一定不能成功。

    只是那就需要更高深的武功,更专业的技能,更优质的人脉,更雄厚的资金支持。。。

    就像上次讲过的那个包工程的兄弟,你可以去参考一下那个回帖。

    但这些东西是一般人所很难具备的,更谈不上一无所有的小屁孩了。

    所以,你需要好好权衡一下,认清自己,才能认清未来。

    TO 蓝图天空:

    如果你不写出你现在的处境多好啊,由我来给你判断出来现状来的话,我就不会有马后炮的嫌疑了。

    从你的帖子中看得出来你是个有能力的人,我肯定这一点。

    这个生意从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只是你当时没有考虑到而已。

    因为市场容量有限,而一旦产品无法重复消费,那么你的销售额铁定是逐步下降的。

    就像前几年我一个亲戚打算在一个学校门口租个店卖玉器。我当时是极力反对的,他却坚持地认为这个很赚钱,他几个朋友都赚钱了,不愿听我的劝告。于是,不久之后店子开业了,第一个月净利润8000,第二个月就急剧下降到了3500,慢慢地,连房租都交不起了,最后被迫清盘。

    你看到这个生意和你的生意的相似之处了吗?就像一个池塘,里面有有鱼有虾,你最开始到这个池塘里用渔网捕鱼,最开始几网自然是收获不错,但是渐渐的,有漏网的鱼都渐渐被你抓住了,虾子比网眼小,所以怎么样你都抓不住。如果你还想继续有收获的话,只有一条路就是重新编织一张网眼更小的网,这样就能去捕到虾了,但,投入与收获成正比吗?所以,你现在感到越来越辛苦,就是这个道理。

    你的能力我相信是不错的,需要的只是有个更好的更优质的项目。

    接下来,知道怎么做了吗兄弟?

    到了这个环节就是说,用你灵活的头脑,开阔的思维,灵敏的嗅觉,以机会为导向,四面出击,终于在某一条渠道上赚到了一点钱,这时候,你该何去何从?

    记住八字方针:一点开花,四处结果。

    这时候应该停下所有能停下的活儿,分析总结,调整火力,用可以调用的全部资源猛攻这个渠道,拿下这个渠道中的尽可能最大份的蛋糕,最短时间内争取盈利最大化。

    其实很多人经营的项目都做到了这一步,遗憾的是很多都止于此了,为何?

    原因很多,有人不觉得这赚到一些钱背后隐藏的冰山;有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运气好、正常的份额而已,没想到去集中攻打这个点;有人不想放弃其他的渠道,因为前期已经投入了很多资源,虽然没有看到效果,但说到放弃就觉得有点可惜难以割舍;有人没有那个魄力来孤注一掷(其实是轻重不分、不明所以)。。。。。。。

    他们不找自己的原因,一天到晚只知道抱怨周遭,实在是又可气又可笑。

    总而言之,这点相对比较简单,就是一切以盈利为中心。

    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就应该大量饲养繁殖,其他的就相对不那么重要了。

    这里呢,我要讲个我自己操作的在这方面比较突出、比较典型的项目,来说明用这个思维是如何具体指导实际操作的。

    但是这个生意是我的系统里最为重要的项目,而且涉及到商业机密的问题,其他的项目讲多一点倒是无所谓,但对于这个项目,我只能粗略地讲一讲操作的思路和流程,不能讲到具体业务细节,请见谅。

    那是新团队刚组建不久,为了尽快打开市场,我把所有的业务人员分成了三个业务小组,每个小组大概7个人,我要求他们,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每个小组必须要去尝试非传统的销售渠道,至于具体是什么渠道,自己琢磨试验、自己去想办法(当然,是在一定基本行为规范的前提下自由发挥了)。

    3个月的考核期,哪个小组在非传统渠道之外的渠道取得最好的成绩,哪个小组胜出,然后再在这个胜出小组的7个人中统计排名。第一名直接越级升职为营销主管,第二名到第四名分别任这3个业务小组的组长,如果能在接下来的3个月排名也为该小组第一名,则升为销售经理。

    至于我后期的晋升制度就与本话题无关了,不做详细介绍。

    这是在干嘛?这是让每个人在团队合作中有竞争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知道3个月考核期过后的情况如何吗?

    结果让我都大吃一惊,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他们出其意料地尝试了很多很多不同的渠道,很多连我想都没有想过,更让我吃惊的是,最后效果最好的渠道也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真是不可思议,就算再给几个月时间让我去想破脑袋我估计也难以想出来。

    问题的重点来了,原先我最有信心的渠道成果并不明显,投入了大量资源的渠道效果也不明显,而从来没有想过的渠道却赚到了相对最多的钱。

    这个时候,是你的话,会怎样继续开展公司的业务呢?

    因为我深知我其实就是个小屁孩而已,不具备高深的武功。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过后,我是这样做的,壮士断腕,将所有的其他渠道全部停掉;

    将业务人员重新分配,还是3个小组,只是将胜出的那个小组的二三名以及倒数二、三名与另外2个小组的4人平均置换了;

    然后在全团队第一名,也就是营销主管的带领下,全部人员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深入学习、研究这个赚到钱、效果最好的渠道中来;

    然后开始疯狂地挖掘这个渠道,每个人都用尽自己所能,把这个渠道的生意做到极致。

    后来,这样调整思路后的效果反映到公司利润上来,就是每个月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而这个生意从无到有、从开始走到正轨、直至我最后抽身出来它能够自行运转,才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其中这个思维的实际运用毫无疑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希望大家能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对将来自己的创业能有些帮助,而我像现在这样手再酸,也是值得的。

    当然,也可能有人看了这些会觉得我的理念和方法落后、不正统、不规范、小农思想甚至庸俗、幼稚,但是我只能告诉你:有效。

    要规范干嘛?只要赚得到钱,

    要正统干嘛?只要赚得到钱,

    要前卫干嘛?只要赚得到钱,

    要高雅干嘛?只要赚得到钱。

    。。。。。。

    赚钱才是硬道理,你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不赚钱。

    大企业可以战略性亏损,你亏不起,所以你的所有注意力都要为现在赚钱、现在赚到钱而服务。

    哪条路有效就坚定不移地走哪条路、复制哪条路,名门正派有名门正派的思路,无名小辈有无名小辈的玩法。

    你嫌我鼠目寸光也好,骂我唯利是图也好,我反正永远都要做目前最有生产力的事情。

    时时刻刻记住你的目标不要弄偏了,很多人做着做着赚了点钱就慢慢和初衷背道而驰了,最初只想赚钱,后来想做有派头的大老板,最初只想赚钱,后来贪恋规模和形象。。。。。。

    派头大于赚钱、面子大于赚钱、规模大于赚钱、形象大于赚钱这都是不健康的,不健康的搞法是迟早要搞进医院的。

    TO 路人甲乙丙丁:

    小伙子觉悟不错,才上大二就能有如此的忧患意识了。前途无可限量啊。

    如果你的身体里流淌着有创业致富、不敢为人下的血液,那就劝你不用考研了,早些加入社会大学深造吧。

    也许我的思维比较极端,因为我有很多同学考研、考博,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相比而下,最凄凉的就是博士了,其次就是硕士,本科同学却只有小部分人混得比博士差的,毕竟人家都工作了五、六年了啊,也都小有成就了。

    不过也有可能是专业的原因。

    这方面,我一向都是比较激进的,尽管我也是身出名校,但一直有浓郁的厌学情绪,在校期间也是不务正业、不学无术,最后竟然还差点。。。呵呵,不说了,不说了,

    反正这点不太好,请勿模仿,如有意外,后果自负。

    另外一个建议,

    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创业了啊,不说小本,就算是无本创业的项目都N多,不为赚钱,就是锻炼锻炼,也是超级有价值的,况且现在的你,多有时间啊,对不?

    我大学四年就创过4、5次业,每次都很惊心动魄,每次结局都一样,但是也没有关系呀,至少长了教训,以后和别人比,咱就相当于也是赢在了起跑线嘛。

    知道我现在是多么羡慕你这么年轻就能看到这么好的帖子吗?

    唉。。。

    还有,潮哥的三个大圈圈,感觉很像卖项目的那种加盟商,比如餐饮店加盟商,宠物美容店加盟商,就是你交加盟费,他们前期选址,店面统一装修,货源都帮你弄好,然后你自己经营那种。

    如果是这样,那潮哥所说的不就等于是找个好项目然后做成连锁加盟形式吗?

    希望潮哥解答

    俺是GCDANG教育下来的良好青年,自己一直这样看。十几年的班长,班级的优秀,大学的三年年度奖学金,无一门功课挂科,专业课平均90分以上。可工作了一段时间就早已经发现,技术工作永远是技术工作,老板雇佣你不是让你发财的,而是通过你来为他赚钱的。当然前提是你潜心修行,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也可以过指点手下一二这样的角色。可不喜欢。没有多大意思。要想通过俺这技术工作来达到自己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被动的,很难。要是想通过的俺这技术工作来实现财务相对自由,开玩笑。除非上大山里面过,那里面几乎令你没有什么消费欲望。

    现在用的那个ID“雕爷很三八”因为还是

    这几天一直在琢磨楼主教的三个圈圈选择项目方法,

    目前我能想得到的实际应用方法只有这两种:

    1. 拿到实物类产品货源(受众广、重复消费率高的产品),销售给零售商,然后赚取差价。

    2. 自己开个快速消费物品相关的店铺,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进行“复制黏贴”,主要利润还应该是通过提供货源的方式取得。(如餐饮连锁店提供原材料等方式)

    但以上这两种思路还是太窄,真想实际应用的话找不到具体方案。

    以律师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为例(以下均假设产品质量没问题哈)。

    对照第一个圈圈。该服务产品的主要受众为有持续或经常性法律需求的企业或较有实力的个人。大中型企业基本上都有比较经常性的法律需求,如涉及经济合同、劳资关系、知识产权、股权并购、特许经营等等,小企业一般以科技型、创新型的企业需求较为旺盛,而一般的小型企业则需求较难持续(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好的小企业也会成长为中、大型企业或小企业群)。个人聘请法律顾问的,一般多为经常有项目投资的商人或富人、较有实力的个体工商户(后者类同企业)。该产品可以重复消费,法律顾问如工作成果让客户满意,多数客户会选择期满续签,一般周期为一年或一年以上居多,一年以下的较少。该产品的重复消费形式(或可称衍生消费)还包括顾问期内及顾问期外因具体的诉讼、仲裁案件等聘请律师(一般另行收费),这个时间间隔有长有短,长则数年,短则数日。因此,该产品的受众范围及可重复消费特性基本符合第一个圈圈的原则。

    对照第二个圈圈:找下家,做批发。关于这一项,我的理解是,正常仅考虑销售行为的话,可以找一个熟悉某个行业的人,由其向熟悉的企业主代为推销法律顾问服务,向其提供业务分成,或者类似“团购”的方式。但律师的职业纪律不允许以支付业务介绍费的方式承揽业务,也不允许打广告。同时,律师服务作为“专家服务”和一般产品不同,过分推销容易导致人们怀疑律师的专家身份、专业能力和业绩,从而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关于有没有条件找下家及如何“找下家,做批发”这一点,希望能听听潮兄的意见。

    对照第三个圈圈:业务结构要尽可能简单、容易快速低成本复制。律师常年法律顾问的模式非常简单,就是提供一个专业律师或一个律师团队和特定客户建立相对稳定的顾问关系,收到服务费。律师或律师团队可以同时兼任不同单位的法律顾问。只要有“批发”出去的先例,复制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否低成本,取决于“批发”的办法是否简单易上手。综合起来,最难搞定的就是“批发”的办法。

    TO renjuncying:

    如何衡量自己的段位:

    我的理解是,段位,就是理解、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每件事物呈现出来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表象,而本质却只有一个,问题是随着变量的变化,不同阶段的事物本质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段位高,就是要求你时时刻刻都能洞悉事物的本质变化。

    至于途径,就是多思考。

    往深处思考,往远处思考,往广处思考。

    然后试错。

    试着试着,你会发现,你的眼光由不准到越来越准,判断由不对到越来越对。

    这时,你的段位便勃起了。

    TO 闲云野鹤:

    学习过后要勤于思考,要融会贯通。这点最重要了,千万不要一根筋,要让脑子活泛起来。

    只能说有的项目基本属性符合圈圈,怎么能说符合这几个圈圈的生意就是什么什么呢?

    三个圈圈,给出的是做项目的几条重要的基本的思路而已。

    我说过了,就算有的项目不具备这三个圈圈,有的人也能经营成功。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项目,有的人慢慢经营着就符合圈圈的思路了,所以越做越大;

    有的人呢就是死做事,不会变通,做再长的时间还是不符合圈圈的思想,所以越做越死。

    就像三八大盖的化妆品淘宝店,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店铺,有的人就拼命去刷信用,低价竞争,结果反而利润不高、回头客不多,越做越辛苦。

    而三八兄呢?把精力和资源放在了让客户有惊喜和感动的方面,这是在做什么?这就是让本来捆绑力不强的生意变得捆绑力强,让本来不打算去重复消费的客户能长期重复消费下去,所以他的生意就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那为什么人与人的差别就这么大呢?其实就是思维模式的区别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做什么项目都能成功,而有的人做什么项目都搞不成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很多朋友和你的现状、心态一样。

    而目前要做的或者说最有生产力的事情,并不是寻找到一个优质的项目。

    是让自己脑袋变得更有思想,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TO gaper :

    你说的第一个项目基本上你已经分析得八九不离十了,这个项目想做大做强,可能性不大,如果投入资金能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趁着这个概念去挖一瓢子然后就撤还差不多,但我感觉投入不可能太小,第二是退出机制不太有保障。

    至于你说的第二个项目就是家庭旅馆。虽然我没有搞过这个项目,但是我经常去三亚玩,每次去都是固定的一个公司接待我,那个公司做得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我可以告诉你他们是怎么做的。

    他们哪里会自己去买房、租房、装修了再去转租啊,他们觉得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有没有房子可以租给旅游的客人,而是在于到底有没有客人会找他们租房子住。

    所以,他们只做销售,那房源呢?他们找到一些有空白房子或者有多余房间的房主,与他们达成协议,为他们提供信息,帮那些房主把空下来的房子弄成家庭旅馆的形式租出去,然后租金再分成。

    如果你经常去三亚,你应该能感同身受,你会体会到这种家庭旅馆的销售模式真的很流行。但是你所在的城市与三亚到底有何内在区别,就只能靠你用你自己的大脑去分析了。

    所以,不管有没有前途、是不是优质的项目。相对来说,你的第二个项目远远比第一个靠谱。

    顺便,如果对那位朋友的业务理解没有误差的话,你对于那个自来水管清洗的认识很到位,至少短期来看,是个乌龙项目。

    赞一个先,继续保持积极的发言,党感谢你的付出。再去多帮助几位朋友把,这样自己成长也更快的。

    TO 共舞、以及与共舞有类似情形的朋友们:

    基本上,建立在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发现的商机会比建立在意淫基础上的商机要靠谱。

    问题是,如果你的产品过于专业、不具备重复消费的属性,那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把死的项目做活,把一锤子买卖做成能重复获利的项目。

    这才考验脑细胞。

    因为你可能已经比较专业了,放弃了再去从事完全陌生的行业,多少有点可惜,所以你要尽可能利用自身资源,尽可能在此基础上找机会。

    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也没有办法,该壮士断腕就断腕,不就少只手么?要不然,等到毒浸全身,就真的没救了。

    接下来引申下去要讲的是腾挪的艺术,武功稍微高了一点点,担心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还是举例子说明吧。

    比如,你是卖消毒柜的,就是给锅碗瓢盆消毒的那种。而你的目标客户呢,就是一些餐厅啊、酒吧啊、酒楼啊之类的店。

    这东西基本不能重复消费吧?那你咋想办法去腾挪,让你本来会很辛苦,越走越窄的生意,做成重复消费的生意,越做越轻松呢?

    。。。。。。

    还是我继续说吧,不然又有人说我吊胃口啊装13了。呵呵。

    记住这条葵花宝典:共赢的价值交换。

    (这词是我匆忙想到的,各位看过下面内容后,如果觉得不妥的话,欢迎来词替换,一经采纳,奖励十年一亿大队长的限量版香吻一枚)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想了足足五秒钟,感觉理论上讲不明白,那就还是用这个例子来说事吧。

    好,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分析、研究你的目标客户。

    他如果向你买消毒柜,就是和你有了业务关系,也可以说和你发生了关系。

    那,他除了和你发生关系之外,还和其他什么人发生关系呢?就是有金钱往来的关系。

    这时你笑了吗?。。。。你想到哪里去了?思想不要邪恶哦。。。好,继续。

    哦,比如他要:买各种各样的菜,进烟酒饮料,店面保洁,买服务员的统一服装,还要交税,碗碟等消耗品的日常损耗,购买一次性用品,购买地沟油,潲水的回收。。。。。。

    等等等等,很多了,的确,认真琢磨下来,真的是好多好多了。

    而你通过研究会发现,其实这些关系里面很多业务其实很简单,门槛很低,不需要你具备太多东西,并且很多业务都是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都要发生的,尽管可能单价、利润会比较低,但确实都是可以重复获利的业务,久而久之,一定会远远超过你销售一台消毒柜给你带来的利润。

    好,分析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就是通过消毒柜这个筹码,敲开市场,抢走别人的饭碗。

    也就是,你可以和这些目标客户达成一些协议,比如,我可以免费送你一台价值多少多少的消毒柜,具体怎么样去塑造价值,我相信你比我专业,你会吹得好的。然后你店子以后的猪肉我给你每天送来吧,价格还是按照你平时买的猪肉价格不变。

    知道这是在玩什么吗?

    在老板这一方面,除非他店子的猪肉供应商是他家亲戚,不然,反正一样的价格,到哪里买都是买,何况还能得到一台价值多少多少的免费消毒柜呢,以后臭袜子啊霉短裤啊啥的也能消消毒了,多好。

    因为他是没有任何损失的,还白赚一台消毒柜,是个人都会选择上你的贼船。

    你会说,那别人原来的猪肉供应商是傻子啊?坐着等你干掉啊?

    是啊,咋地?我不行动的话,他能先让让利润给老板吗?而我行动过后,消毒柜都摆在店子里面了,他就哭去吧,要知道低门槛行业里面,又能有多少高手呢?以我的经验来看,大多数都是手无寸铁的小屁孩呀,他们也不会因为损失这几个客户而有办法去扭转局面,有的还甚至不知不觉呢。

    再者,你的规模效应起来以后,你的猪肉拿货价就会比餐厅的猪肉供应商的价格有优势了嘛,到时候人家就更加不是你的对手了呀。

    那你这一方面呢?

    你当然也爽啊,本来是一锤子买卖的,现在盘活了。

    眼光放长远些,一台消毒碗柜一千元的话,换来了你对新业务的掌控权,就算每天送猪肉只能赚不到10元钱,也不超过四个月就赚回来了嘛?

    重要的是,这个餐厅以后每个月都能给你带来稳定的、源源不断的收入啊。

    再者,如果你单单去推销消毒柜,卖到猴年马月啊,跑5家餐厅说不定都不会有人愿意买,用这种腾挪的方式,估计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而且能大量复制,到处去跑马圈地。

    嗨,这时候,假如哪位同学说:恩,其实也不一定非得选择消毒柜啊,只要选择这些价格看起来比较高的,而目标客户有一定需求的产品作为跳板,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呀。

    那我可真要开心坏了,必须得派十年一亿大队长去狠狠啵你三百下。

    又学了一招哈

    打开已饱和市场的方法:

    通过收买(或者叫提供额外利益)拥有采购权的人,把对手的产品挤出已有市场。

    楼主的这招应该属于“术”的范畴,

    TO longport:

    我常居的城市电影院一般在商城啊购物广场的顶层,票价75左右,每次去看电影经过一些商店都有代卖电影票的,随便买张25元的就去看了。如果很多人都代卖25元一张的电影票了,你的优势在哪里?

    可能是城市之间有差异,加上对这个市场我也没有研究过,欢迎行内朋友点评,我替这位兄弟谢谢大家了先。

    如果我猜的没有错的话,你的这个思路还没有开始实施。

    因为你设计的东西太复杂,其实往往一个生意,简单就是美。

    TO wdj165:

    束缚你的不是金钱,而是思想。

    单单从做生意(摆地摊)的角度来说,兄弟已经算是中上层次了。

    现在你要做的是先解放思想,让思想上台阶,你的事业才有可能取得突破。

    机会,那是迟早的事情。不然,什么样的机会对你来说都不成其为机会。

    两个也好,三个也罢,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你只要和他生意关系稳定了下一步就不是单单是你给他供应猪肉这么简单了吧,下一个就是推销你自己子要把自己推销出去”

    你也讲了,核心的地方是推销自己,而不是消毒柜。你会推销自己,有没有消毒柜不重要。反之,你有消毒柜,却不一定会推销自己

    潮哥讲的是“腾挪”,从项目A挪到项目B,消毒柜就是项目A,是一个前提条件。问题出在这个前提条件并不是“腾挪”的关键因素,只是一个可替代的敲门砖。

    “腾挪”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项目A和B之间应该存在某种更为紧密的内在联系,才可以算作成功的“腾挪”。

    世间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项目之间也是如此,任何两个项目,皆有可以联系起来的地方,但能不能“腾挪”就不一定了。

    举个例子,你瞄上了一个MM,欲追求之,采取迂回战术,从她身边人开始构建联系。但她身边人很多,有普通同学,有闺中密友。你如果跟此MM的普通同学入手,成功率能有多少?

    个人认为,潮哥这个例子中的消毒柜,仅仅是普通同学,而非闺中密友

    TO 多情暂且保留几分:

    (同时给渐渐兮,感觉你的思维过于局限了,希望这帖回复让各位的思维能更开阔一些。

    另,如果你的“消毒柜”过于专业,往往还能形成一定的门槛、技术壁垒,何乐而不为?但在项目长期收益的角度来说,好的“消毒柜”并不一定具备好的属性。

    看到消毒柜脑袋中不要执着于消毒柜,看到餐厅酒楼脑袋中不要执着于餐厅酒楼,看到猪肉脑袋中不要执着于猪肉。

    再者,你的“消毒柜”不管是“普通朋友”还是“闺中密友”,重要性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大。

    而卡位很重要,一步领先往往能步步领先,先入优势要得以保持下去,就要看接下来你有没有我接下来要讲的这些思维了。1977火速前来围观。。。)

    说到多情兄弟,你的ID很有感觉啊,什么时候教教我如何取个牛逼的ID啊。

    如果大家都能像兄弟这样多花点笔墨的话,情况就清晰多了。

    言归正传,谈谈项目的事情吧,

    尽管你的行业对我来说就像潘多拉星球那么陌生,但根据你的描述,你所在的行业是片红得发紫的海,人人都在死磕那微薄的利润。

    我的认知有偏差吗?如果没有偏差,就继续。

    那,我问你,在这样的行业竞争下,你是否认为没有一分钱买不走的忠诚?你用什么东西来捆绑你的客户?你对你的客户了解多少?你对你客户的价值是否仅仅限于业务帮助?。。。

    好好想一想这些问题后,再继续往下看这个给我很大帮助和启发的例子吧。

    我有个远房亲戚,十几年前,用不到一百万的低价接手了一家加油站。

    不幸的是,那一条路上有3家加油站,更不幸的是,他的加油站是右边的一家,另一家在他的路对面右边不远处。

    清楚了吗?也就是说不管哪边来的车,他的加油站都不是首选。

    正因为这样,所以生意一直很糟糕,油价就算有时候比左右两家价格低一毛钱,销量依旧不及另外两家中任何一家的一半。所以我那亲戚才能以这么低的价格接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你的话,你能咋办?你能咋办?

    吃饭先,然后继续码字,希望再发帖前可以看到让人眼睛一亮的思路。

    单一的策略容易被复制,但系统性的整合复制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是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这个要定期做培训和总结,其次是抢占市场,先跟各汽车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同,再向有送礼需求的特定人群做推广,掌握一手客户资料,并长期保持联系,另外还可以联合汽车周边产品的商家搞一些活动,免费提供给加油的客户一些福利,小礼品等等,而那些商家可以通过活动得到一定的宣传,或者指定客户去该店可以领取XX实用的小汽车用品,双赢结局。

    但既然我那彪悍的亲戚敢接下来这个烂摊子,那山人自有妙计。

    接手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将业绩由原来旁边任意一家加油站销量的二分之一,做到了比旁边两家加油站的销量总和还要多。再几年后,以一千万左右的价格卖给了中石化。

    我们且看他是如何操作的。

    加油站还没有接盘之前,他考察过地形,他知道,这个加油站一点优势都没有,靠直接业务竞争是竞争不过其他两家加油站的。就像一家开在了深胡同里肯德基想打败开在王府井大街路口上的肯德基。

    他知道,一旦他接下这个加油站,他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必须要增加重复消费客户的数量,要想办法去捆绑他们,让他们不要像以前那样随机游离,事实上就算是随机游离也很难游离到他的地盘上来。

    于是,他就在这条路上蹲点观察了一个多月,直到他研究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条路是位于那个城市的近郊,就是刚刚出市区的地方,也是省道的一小段。

    他蹲点在这条路上拿个本子记录过往的车辆,他知道,他要寻找的那一部分车辆必须是经常经过这里的车,不经常经过这里的车在这里加油是随机事件,是很难争取到的。

    一段时间后通过记录的结果他发现,在这条路上经过的车,大部分是外地牌照的车,少部分是本城市的车。而外地牌照里面,又有一小部分是相邻两个城市的班车;而在少数本城市的车里面,也有一部分是开往这两个相邻城市的班车。

    于是,又确认了几天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他要攻克的对象,那就是每天都要来往于本城市与相邻两个城市之间的互通班车。他要做的就是看能不能把这些客户争取过来。

    得到这个结果之后,他就开始每天坐这些班车来往于这三个城市之间,深入调查、研究他未来的目标客户。不到几天,通过实地调查,他又有了心得。。。。。。

    原来,车车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几乎每个司机都在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从客运站出来后,都会在途中私自多带几个路边招手的乘客,这样虽然超载,但是可以多赚一些钱啊,所以每辆车只要有超载的机会几乎都会去超载。

    而麻烦的事情又是什么呢?麻烦的事情是这条路上从每个城市出来的远郊区都会有一个稽查点,专门查超载。

    所以,所有的超载的司机对此,都有一套一摸一样的做法,那就是快到稽查点的时候,就让所有后来上的、超载的乘客下车,走过稽查点几百米后,再上车,出发。

    问题是很多乘客怕客车丢下自己后开车跑掉、或者觉得要下车走几百上千米的路觉得不爽,所以很多次乘客都不愿意下车,司机和售票员也没有办法,好多次都把车停到在稽查点前的路边,对乘客要说很长时间的好话,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好,写到这里,各位牛人,有思路了吗?

    不管你有没有思路,我这个亲戚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假如,我能帮助这些车辆解决这个稽查点的困扰,那,这些司机会不会因为心存感激而到我的加油站去定点加油呢?反正都要加油,都是一样的价格嘛。

    思维成熟后,他一方面买了几辆破面包车,分到那几个稽查点附近。

    另一方面,他组织人马到这3个城市的客运站去找到一个一个的司机去谈合作的事项,就是说,他在每个稽查点都安置了一辆专车来免费帮助他们运送超载的乘客,问这些司机愿不愿意到他的加油站办理加油卡,以后就到他的加油站加油,当然,价格绝对不会比市场价高。

    结果据说很多司机都激动地不行。。。。。。

    于是,他开始了加油站真正的经营,生意便开始慢慢好转,之后他也做过很多类似的事情,包括帮这些司机代缴罚款啊、帮忙去领被扣的驾照啊等等等等。。。

    所以到后来,他拥有一大批忠实的客户。

    其他加油站看着估计很奇怪,觉得这个加油嘛,本来就是随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生意好坏,这家伙真是老天在帮他,其实,他们这些个小屁孩哪里知道,功夫在诗外啊。

    而他找到、考察、并做好这个项目的缘起,只是一次驾车去加油,看见第一个加油站排队,就去了这个加油站,无意中听到那个老板和几个朋友在抱怨这个加油站生意不好的事情。。。。。

    那么,看到这里,那些经常觉得现在世道难、没有好项目可以做的朋友们,脸红了吗?就算给你个加油站,你能经营好吗?

    记住,往往不是一个项目能成就你,不是一个机会能成就你,而是你的头脑成就了你,你的思想成就了你。

    题外话不多说了,我要讲的是,他其实就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别扭,因为有别扭了才会有需求要突破别扭,有需求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就有了机会。

    然后再估摸自己的能力,琢磨自己能不能匹配得上去解决这个别扭,看看这个机会是不是属于他自己的机会。

    那,如果通过研究他的目标客户,他能够帮助他的客户解决问题,自然,客户就会依附于他了。

    这叫什么?这叫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附加值。

    而很多人是怎么做的呢?免费加水啦,积分送礼品啦,客户休息室啊WC啊。。。。。这些都是一年级的功力了,不提也罢。

    只是,你呢?你对你的目标客户了解多少呢?你能为你的客户提供多少附加值呢?

    有人说,一旦别人也知道你是用小面包帮他们运送乘客来揽客的话,他们也会模仿啊,中国人的模仿能力最强了。有很多有很好创新的公司后来都不是因为被别人大量抄袭而自己反而死了吗?

    所以,接下来的这句话很重要,拿笔记下来,然后刻到自己的脑袋里面去。

    决定你以后是被人抄袭模仿而不得不重新面临恶性竞争打价格战,还是一步领先处处领先、差距越来越大的关键在于:你的这个创新举措,有没有核心思想的支撑,是一招鲜还是在战略指导思想下的系统性产物。

    而你自己呢?是有道之人还是无道之人?

    有道之人会深入研究他的客户,在他客户所需要的东西和自己已经具备或者可以不太困难去具备的资源中寻找到交集,然后集合自己的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无可替代的附加值。

    无道之人就喜欢看别人是通过什么手段导致生意好,于是就照搬照办,又没有先发优势,又没有后继“研发”能力,自然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差距还是越来越大了。

    希望这个案例能对你以及一些与你类似境况的朋友有所帮助。

    至于其他的一些方面,时间问题就不再继续深入了,以后的课程可能对你有些帮助。

    TO 密西西比:

    谁说电话直销就只能卖不能重复消费的产品了?又自我设限了吧。

    我有个生意其中一个渠道就是电话销售,产品也是可以重复消费的。

    你把项目具体是什么产品,你是怎么运作的,有什么思路,说得详细点,大家才能参与到谈论中来啊。

    TO 小飞侠:

    抱歉,应几个朋友要求,本打算到后期具体谈我自己项目的时候再谈服装批发和汽车美容的。

    既然这么心急,现在我就简单说两句,见谅。

    呵呵,一口气看完帖子啊?了不起哦。不过我担心的是,我这十几年的积淀,你一口气能消化得掉么?

    首先,定位的问题,你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了项目管理者,所以这个项目过于依赖你的专业素质。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就算项目稳定,你都无法脱身出来。

    就像我大学的专业是很牛逼的,我们学校这个专业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挤不进来呢。可我不做太过于依赖我的专业的项目,因为一旦陷入,很难自拔。

    何况,你的专业是:眼光,这东西太过于玄乎,更加无人可以替代你。

    而你做的零售,所以几乎很少能有重复的业务,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你的精力和你的收获基本会一直保持一定的比例,不会发生太多的倾斜。人辛苦自然是不用说了,何谈解脱。

    所以,你要想能取得突破的话,就要在这两方面作出权衡。

    至于你说的第二个项目,貌似论坛有人做,而我连见都没有见过,所以不能给你任何建议。

    总的来说,你既然在服装行业有很好的经验,为何不继续发展、而去做完全陌生的项目呢?说不定你的生意只需要跟着思维调整一下,就又是一片天了。

    顺便,小飞侠楼上的那位做袜子批发的朋友,首先不要想如何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要想如何最大化地捆绑你的客户,让他们死心塌地地不断到你家进货就行了,火候到了,水想不开都不行。

    TO 北海泛舟:

    做业务要:先聚焦,再多元。

    就像格力,先把空调做到第一名,其他的产品的销量随之也起来了。这是规律。具体的内在原理要谈的话篇幅就太多了,这里就不深入了。

    建议你先想办法发展业务、捆绑客户,把奶粉做到第一名,让别人追无可追、感觉到莫大的压力与恐惧以后,再在此基础上利用你的客户资源挖掘他们其他方面的消费潜力。

    不然,头发胡子一把抓,最后大概只能以不伦不类收场。

    拆迁里面肯定有机会啊,动荡就会有机会,危机也会有机会,就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有什么样的能力去匹配了。

    谈到装修。

    我有个表姐,室内设计师。

    在我还是个小小屁孩做什么亏什么的时候,就在大连开了一家装修公司,业务遍及北京、沈阳、山东。

    公司员工70多人哦,做了十几年,成绩也很不错。

    前年,成功被俺忽悠得壮士断腕,放弃了做了十几年的装修行业,做起了服装批发。

    现在是越做越有信心了,看得到的不久后利润就会超过她以前装修公司最高峰时期的利润了,最重要的是业绩每个月都有增长,这个才是要命的。呵呵。

    TO 饶宸宇:

    兄弟你是从一名保安队长慢慢走到外企总经理的职位。我相信你是个有魄力的人,从你行文风格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从你的帖子中我基本可以看得出来,你应该是铁了心要搞灯饰了,所以我觉得大概我怎么样去给判断,对你来说意义并不大了,你只是想听听我对于你这个灯饰店发展思路的建议。

    对吗?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给你我对于你这件事的看法。

    你做了这么多年你本来的行业,而且做到了很多人羡慕的总经理的职位。那你就没有累积一些资源可以为你所用吗?在你工作期间,难道就没有发现一些可以为之的机会吗?

    尽管我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行业,我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吧,希望你能有些启发。

    很多年前,我在深圳打工的时候,那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推广国外一些大师的培训课程。

    我呢,业绩其实一直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后来觉得做得太辛苦了,因为业务没有积累,开发一个客户就是一个客户了,基本上后期就很难重复消费,而且就算是重复消费和我们业务员的关系也不大了。

    正当我比较犹豫是不是要在这个行业做下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同学,他那时在证券公司当经纪人,他告诉我只要有人在他的介绍下去公司营业部开户,那么以后这个客户只要交易,他就有提成。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突然想起来,我以前的很多和我关系不错的客户,我听他们有的人提到过在做股票呀。

    于是,琢磨了几天后,我就到几个券商营业部去应聘经纪人,后来被一家比较有名的券商录取。

    然后我精心制造了一个机会接近我以前那些客户,精心策划了一些话题让他们问我现在有什么打算,于是,顺理成章地他们都知道我在做证券经纪人了,结果不出我所料,很多人后来都从原先的营业部把账号转户到了我的名下。

    听到这件事,兄弟有所启发了吗?

    也就是说在你周围,肯定存在一些这样千丝万缕的机会,你要看到这些机会以后再去寻求相应的配套硬件,就比较容易成功。

    不然,建立在自我想象中的商业会比较飘渺,结果往往是,就算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你也不见得能够从中赚到你想赚到的钱,何况你们全家人对这个行业都没有任何经验可言。

    TO 4649:

    兄弟的思维很灵活,能在工作中发现机会。不错。

    其实,你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想太多,而是去试。因为基本上你开展这个业务不需要任何成本。

    你完全可以去超市中展示你们公司产品的货架前,看到有顾客对你们的产品感兴趣就上前去告诉他,他正在看的产品是由你们公司供货的,出示你的资讯式名片,告诉他,你们公司正在发展电话直销业务,由于是直销,不需要付给超市任何中间费用,所以保证同质的情况下价格会比超市便宜一点,而且可以随时电话送上门。

    就像您现在提着的这箱牛奶,超市是65,我们公司直接送货就是60元五毛。您看,要不我现在安排人给您送一箱过去?首次送货我们免费办理公司的直销卡,还送一份神秘小礼品哦。

    就像我以前做证券经纪人的时候,就去过书店,看到有人翻看金融证券类的书籍就去展业,这个难度比你去超市展业的难度可大多了,但还是可以收到一些效果的。

    所以,你不妨一试。

    记住,你现在没有任何成本需要支出,要做的就是疯狂出击,尝试你可以想象得到的任何办法。

    祝你成功。

    TO pupu:

    你的方法可行啊,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让那些公司放弃以前的供货渠道而以后都找你拿货。这个要多费费脑筋。

    吃饭去,晚上再来。

    TO 目标mj桥车兄弟:

    瞧瞧,思维又被限制了吧?为什么一定要在你公司你的客户身上找机会呢?

    你的朋友呢?你的亲戚呢?有没有一些人经常与金钱和货物打交道呢?

    如果真没有,那就在这个圈子基础上把自己的人脉再往外面扩展一圈。。。直到遇到优质的人脉呀。

    去年有个同学的表弟来咨询我做点什么事情,后来经过一番挖掘,发现了个机会,就是他一个表舅在另一个城市做水泥生意,每天都需要用到3辆工程车来运输水泥,在此之前都是请人去运输,后来他回去之后用自己的积蓄加上父母的赞助买了3辆二手工程车,轻轻松松接下了他表舅的水泥运输生意。

    后来听我同学说,现在他表弟愉快得要紧,一年20万以上的纯收入可以保证,我都吓了一跳,原来开工程车拖运水泥都这么赚钱啊?

    这就是资源的重要性啊,可以找到自身周围资源加以利用的话,成功机会就大很多了,那就不是一无所有了.

    问题是一般咱们中下平民周围也是中下平民啊,周围人说不定还眼巴巴望着你呢。

    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针对这样的小屁孩的课程呀,如果有个叫李刚的老爸了,那还用得着来听课吗?

    楼上的兄弟,

    我都不好意思写你的ID名字啊,呵呵。

    你理解得很正确。恭喜你。

    因为你朋友的老板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不清楚,而你朋友真正有能力与否我也不清楚,所以无法给判断。

    不过假如那个老板在这个分店也投资了大量资金,且真如你朋友说的他开几个分店都真正赚钱的话,基本上这个项目失败的可能不会很大。有可能是你这个朋友真有能独挡一面的能力呢。

    呵呵,实不相瞒,我很多生意就是这样操作的,业务员升职到不能再升职、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我会选择和他合伙做生意。

    如果一定要认定了在这个行当做的话,那就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去了解一些产业链的上下游吧,争取在给别人做下家的同时积累自己的资源,为以后的起飞做地勤吧。

    TO 中医张丰强大哥:

    刚开始打算回复的,现在又看见您的补充了,您的分析和我想的一样。

    小病到药店,大病去国营;迷信的找神婆,不迷信的找西医。。。。。。

    处境是比较艰难。

    以前竞争不太激烈的时候呢,当然可以模糊定位日子就可以过得不错,现在豺狼虎豹都出来了,就需要更高深点的功力了。

    这时候要做的就是,重新研究中医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差异,然后精准定位。

    中药的劣势在哪里?就是见效慢。

    所以,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中药调理,都是因为西药搞不定了呀。

    而能与之配套的特点,其实不是病啊,是调养身体,是养生啊。

    故,我觉得,用中医思想开门诊治病,就叫做对接不好,对接不好当然就流失了客户嘛。因为病人都是心急的,心急要对效果快,那就都跑到医院去了嘛。

    现在要调整业务结构的,就是由治病,慢慢转变到调养身体、养生上面来。

    就像您说的,另辟蹊径地搞中医教育,以此为平台,以强大的专业资质为背景,来开展针对个人体质的养生解决方案来。

    现在人很多都处在亚健康状态,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所以,重新精准定位后这样来调整业务,然后再定位好一个目标群体,比如都市白领啊之类的,那么以前是散弹枪,现在就成了精准制导导弹了,应该会比治病更加受到群众的接受和追捧。

    阴阳大法师:

    你家批发小商品很多很复杂?有沃尔玛多和复杂吗?有以我的经验,你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内部管理的问题,等你具备一些思维后,付诸实施,一年之内可以理顺你的生意。

    而你这样的问题估计很多人也在头痛,就像密西西比等等兄弟,也在内部管理上有困惑。

    这样吧,我明天回个关于公司内部管理的帖子。

    敬请关注。

    TO 747:

    我说过很多次,不管是圈圈还是道道,学习之后一定要进行过滤思考,融会贯通,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圈圈是死的,人是活的。

    市场缺口?这是高人谈的,与我们小屁孩无关。

    因为,就算你发现了一个市场缺口,你怎能保证这是个真正的市场缺口而不是海上蜃楼?

    而就算你发现的这个市场缺口,幸运地是个真正的市场缺口,你又怎能保证你能够去填补这个缺口自己从中获利?

    还是那句话,项目只能让你生存,这点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而想寻求大的突破和大的成功,不是市场缺口成就了你,是你的思维成就了你。

    就像我失败的创业中,有一个是做求职培训的,因为当时我判断以后大学生会越来越多,而找工作越来越困难,所以我办一个这样的培训班,请一些老师来讲课告诉那些找工作的人如何包装自己,如何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如何与面试官谈话。。。。。等等这些技巧。

    会不会很有市场 ?

    我相信肯定有市场,于是我就去做了,等盲目投资了很多钱之后,才发现其实这条路走不通,很多人很多机构都做过类似的事情,都没有取得大的成果,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发现有哪个机构在这方面取得成就。

    这个项目失败后不久,我又借钱做了另一个项目,同样也是以失败告终。

    就是做消费打折卡。业务也简单,就是一方面吸收很多会员,为他们提供一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一方面呢,找到一些商家,希望他们能为我们的会员在消费他们商品的时候打折。

    这个有前途吧?我做这个业务的时候那个叫什么携程的还没有开始起步呢,可结果呢?不是项目不好,而是我的段位太低,结果还是搞垮了。

    所以,小屁孩呢,

    一方面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看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操起杀猪刀就想去屠龙,往往这样子做项目都会撞得满头包。你不知道市场有多么残酷,最喜欢灭这些二脚书橱了。

    而另一方面呢,也不要妄自菲薄,看低自己。首先要提升的是自己的思维,多思考多琢磨,对任何事物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心态。这才是根本之道。

    电话销售呢,有个好处,就是很多都不用四处去建立办事处、复制生意、操控生意的进度。因为电话销售可以面对全国的客户,做全国的生意。

    如果在此模式上,产品能够是中低端、大众化的产品,又能重复消费的话,生意做起来就没有你现在这样吃力了。

    因为我做的产品和你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这方面没有对比性。

    我做的产品面向于全国的客户,大概每打一百个电话,能有3、4个意向客户,最后能成交完款的只有一个的样子。

    所以成功率是百分之一。

    重要的是,产品可以重复消费,而且消费周期在一、两个月的样子,所以我们的客户是能不断累积的。你觉得这样做起来是不是轻松多了?

    我相信兄弟你的能力不错,也认同电销行业还有很大空间,只是兄弟你的业务和思路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待续)

    好了,接下来,我们进入很多朋友真正关心的正题。

    就是关于业务员的抗压和人才流失的两个问题呢,估计是很多人头痛的问题,以前就有人提到过,现在借这个机会,我可以分享一下,我是怎么样让我这个人才流失率也很高的行业在我的运作下保持人才的几乎零流失。

    实在话,我自己的很多项目算下来,其实有一些并不全部符合我自己的这三个圈圈,大部分都只是符合两个圈圈而已。

    但我所有的项目绝对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产品或者服务一定要能够重复消费。

    经常看我帖子的人应该不止十几次地看到我郑重地提到过这个项目属性的重要性。

    好了,我现在分享的办法都是基于我自己的项目,也就是基于这个重复消费的基本属性。

    以前课程里提到过,业务员为什么要加入你的团队为你卖命?答案大致只有一个:利。那他为什么最后要离开你的团队呢?答案大致也只有一个:利。

    也就是,他觉得可以在你的团队中赚到钱自己有前途,所以他来了;当他觉得在这里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了,他自然会离开你了。

    其实这一点是以后课程的部分,没办法,现在先谈,你用来捆绑基层业务员的办法其实也只有一个,就是利。至于另外的部分,就要增加武器了,现在暂时不谈,只谈捆绑基层员工。

    先聊抗压。

    同样的业务在同样的阶段,为什么有的团队抗压程度高?而有的团体一有风吹草动就作鸟兽散?

    两个字使然:希望。

    如果人的希望是能赚到钱。那么有希望就是说尽管现在情况不乐观,但他坚信未来能够赚得到钱,你也可以说成是信念或是预期。

    所以,有希望,就能较大程度地抵抗现在经受的磨练,而没有希望了,就一分钟都不能坚持。

    悲莫大于心死,对于绝望的人,任何一根稻草都能将他压垮。

    而作为团队的管理者,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做法,或者叫举措。让团队内部的人都能时时刻刻具备希望。

    所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以此为根源,衍生出不同的管理举措来。

    能够让大家坚持信念的、积极的事情,就要多做。影响士气、使得希望变弱的、消极的事情,就要杜绝。

    比如,在我的电话销售团队里面,每个出了单的人都要受到开会表彰,大肆宣扬,还要当众讲解展业过程、给大家传授经验;

    每笔公开奖金会在公开场合当众以现金的形式发放;

    偶尔会组织看一些励志类的电影,比如当幸福来敲门啊之类的;

    你可以自己躲起来放松一下,但在团队内,绝不可以出现消极负面的话,像是叹气啊抱怨业务难做啊消极怠工啊之类的话,互相监督,一旦出现,就乐捐10元,其实就是罚款啦。这个钱用来买水果大家吃。

    这方面就点到为止,各位自己好好去深入。这个话题以后讲到系统平衡的内容时再详细谈。

    好了,现在开始谈谈如何捆绑人才、如何阻止人才流失的问题。哈哈,我似乎看见有人揉了揉刚睡醒的眼睛,精神抖擞了起来。。。。。。

    现在开始谈谈如何捆绑人才、如何阻止人才流失的问题。

    其实,留住人才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用你的品德留人才,公司的发展愿景留人才,成长机会留人才,项目承包留人才,法律留人才,合同留人才,股份留人才。。。。。。

    一一列举出来就太多了,但总的来说,只有三个字:情,利,法。

    这里的法包含法律之外,还有游戏规则的意思。

    现在只说捆绑基层员工用的两种武器,法和利。而这两个武器中利的因素是大于法的。

    既然,一个人才要选择离开你,要么是他觉得你这里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得不到提高了,要么就是另外有地方会比你这里更加有钱途。

    感觉上像不像是个天平?一旦他觉得离开可能会比留下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好处,天平一旦倾斜,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走人了。

    各位有感触吗?

    这家伙上了一段时间班,业务糟糕,提成也少得可怜,没过几天就发现人不在了;

    好不容易培养一个人才出来,结果到了一定阶段就都跑了另起炉灶。。。。。。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你发现你的项目一直缺人才,就算有了人才,人才流失也快,生意一直做不大,自己还不省心。。。。。。

    所以,想要解决问题,突破瓶颈,必须得从源头着手。

    基于这个天平的理论,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增加他选择离开时痛苦的筹码。

    而法只是筹码中很小的一部分。因为很多时候法只是保证一个游戏规则而已,所以这里,我们只谈利,所以你看到利,就应该知道利是要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衡量的,就好。

    依旧是感觉用纯理论的东东讲不明白,还是用大家喜欢的举例子来说吧。大家带着这个思维去感受一下例子会体会更深。

    就拿这个电话直销的项目来说,我们的产品成本是多少公司每个人都清楚,所以能赚到的毛利润大家也都心里有数。

    而我,则把业务员开发到的第一个客户所获得利润的绝大部分作为提成发放给业务员本身。这个措施加上另外一些比如循环淘汰等等制度相结合,是为了保证他能每天都有激情去开发新客户;

    以后基本上客户要重复消费都与业务员本身没有联系了,都是直接与客服部联系,但,我把这个客户后续消费为公司带来的利润划分一部分比例作为业务员的后续奖金按时发放。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

    渐渐地,业务员开发到客户,为公司带来财富的同时,自己也累积了很多老客户,而这些客户就会每一两个月都会为公司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为他自己带来一部分奖金。老客户很少流失,新客户不断加入,所以,这个业务员差不多每个月都比上个月拿到的钱要多。

    那,请问,他还有什么理由离开公司呢?因为一旦他离开公司,这些奖金将全部取消,这就是法,这就是游戏规则。

    所以他在离开还是待下去两者作选择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轻易地选择潇洒走人了。

    而我这个项目里面,最牛逼的一个业务员月薪从最初的500元不断涨到了现在的一万多,每个月单单拿老客户提成就是大几千的人还不少。

    基本上,这个项目从立项到现在,只要是个人才,就只有升职的,没有叛逃的。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里,只要自己认真工作,工资似乎没有天花板。那谁还愿意放弃自己前期这么多的积累而选择另外一个陌生的零起点呢?

    而在我服装批发的生意里,也应用到这个思维,不同的是,由于服装行业的特殊性,客户都是到门店与业务员直接接触,所以门店业务员如果缺少监管的话都喜欢贪污、少报或接私单。很多行业都有类似潜规则,业内人士应该深有感触。那几个搞服装的朋友还在吗?吱个声。

    所以我多加入一些限制的规则,表面上是法,是游戏规则,其实也是用利的武器来约束他们呀。

    那就是,每发展一个批发商的业务,初次打货的大部分收入分给业务员,后期这个客户重复打货而赚取的也拿出一部分作为这个业务员的奖金。

    但有一条比较特殊的就是:一旦出现少报、接私单或者贪污行为,一经证实则立刻开除,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被开除人的以前客户累计全部计入举报者名下。

    基本上,新到的业务员不会这么快就开始搞公司的鬼,都是一段时间后陌生感消失了才开始心痒痒。而在这些制度之下,往往几个月后他就积累了一些批发的客户,有了一定的稳定提成,何况最开始也会有人相互监督。所以在面对可能的诱惑的时候他就会多一层顾虑了。

    当然也有其他相配套的一些措施来辅佐,如果继续展开的话篇幅太长,以后慢慢来。

    有细心的人应该能够发现了,如果项目中经营的产品不具备重复消费的属性,那么实施这样的举措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仿佛这样的举措就是为了能重复消费的项目而量身定做的呀。

    呵呵,如果你最开始选择的是能够重复消费的产品,现在是不是能轻松上手了呢?这是不是又证明了选择决定结果呢?

    正如德鲁克说过: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而就算,你的生意里面不符合这些的标准,或者说你的生意和我讲的这些东西都完全不相关联,那也不用绝望。

    只要你有了这个天平的思维,掌握了用来捆绑员工的武器,至少你就有了个尝试的方向,不会像以前那样老虎咬天,无从下口了。

    恩,是我们俩对于市场缺口理解得不一样。

    呵呵,像你所描述的是突发机会,需要考虑的是持续市场容量的问题;以及由这种突发机会衍生出来的突发项目可否持久的问题。

    打个比方,你家附近建几十栋楼,那,你有很多种生意可以去做。

    但生意与生意之间的区别那就太大了。基本上附近的生意,在初期大多是由地域因素来捆绑客户的。所以现在我们暂时不谈竞争的问题。

    你如果开个装潢、五金、建材、窗帘、大理石、铝合金门窗等等等等这样类似的生意。那的确会有生意,关键是,你的生意会一直好下去吗?等到这片地区的楼房装修得差不多了,你还会有持续的生意上门吗?当然,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两年这个生意倒是无所谓了。

    不过我可以建议你的是,等到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就说明这片地区房子都装修得差不多了,不出意外,入住率也会慢慢提高,嘿嘿,如何转型那你就自己去琢磨吧,比如开个洗车店啊特色食品店啊之类?前提是如果这些生意的利润能让你满意的话。

    创业是一种思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果你计划五年后创业,我敢打赌,五年后你都不具备创业的条件。

    条件是什么?条件是你的资源和思维。

    所以,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就要用创业的思维来做人做事,积累资源。

    经常有人问我,是打工后创业好还是直接创业好?

    我是这样认为的,创业就是在大街上开车,打工就是在驾校训练。

    如果你开始就车技高超,或者爸爸是李刚,那你就直接上街吧。

    如果你不会开车,爹又不是局长,那就先去驾校训练吧。

    什么时候可以创业呢?

    什么学会开车了或者什么时候拜个牛逼干爹了就什么时候上街。

    在您这个阶段,

    业务要先聚焦、做足了聚焦,才能谨慎地去发展多元。而前者远远重要于后者,且为当务之急。

    只有先聚焦,才能集合优势资源,产生影响力。

    在海尔刚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强敌如云,对当地来说,海尔就是个新牌子,毫无竞争力可言。但海尔成功地撬开了市场份额的大门。它是怎么做的呢?它开始也只聚焦于做冰箱,这是它的拳头产品,但这还不够,于是,继续聚焦。最后它将业务聚焦于美国一些学校的学生宿舍使用的那种迷你小冰箱,很快成为了美国迷你小冰箱的大赢家。只要一提起小冰箱,大家都知道有个中国海尔。

    而您呢?您有魄力减掉众多业务产品吗?

    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众多产品、众多服务中,找到一个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剪掉其他一些产品和服务;

    将宣传广告,人员配备,资金投放等优势资源集合在这一个拳头上,精准打击您通过研究后确定下来的目标消费群体;

    然后把聚焦做深,做精,做广。

    至于具体剪哪些,和怎样去减,因为我没有看过您的医院,也从来没有去过类似中医门诊,也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个行业,所以无法给您具体意见。这需要结合您的行业经验来作取舍了。

    若是有一天,您拉着一个客户再问这个问题,如果有人说:恩,这个公司就是做不伤身体、无副作用的解酒中药的。或者:这个公司的中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确有效。或者:这是家刮痧技法一流的公司。。。。。。

    等等等等,那么,您的公司就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一个印记。只有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一个印记,您的公司才有走出困境、突破瓶颈、进入下一个发展期的可能。

    您或许会问一个更远一点的问题:那啥时候可以开始多元呢?

    我的答案是:恩,先用聚焦战略把业务做到第一名以后,自然会产生光环效应。

    另,慎重推荐您看一本书:22条商规。

    其他不同事业阶段的朋友慎看,灼伤眼睛或走火入魔者本人概不负责。

    单单从开店做生意的角度来说,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地理,一个是产品属性。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产品不能短期重复消费,那么地理位置一定要好,要能保证一定的人流量。

    如果你的产品能够重复消费,那就要看产品对于消费者的捆绑力度如何,如果捆绑力度较强,那么位置偏一点问题也不大。

    你以前从事过餐饮,所以总的来说应该积累了一些经验。需要的是再加入一些高段位的思维来指导你下次创业了。不然,思维提不上去,创再多的业,也是大同小异。

    我说过,晚一些会讲一讲特产营销的话题,结合我自己操作的餐饮项目,可能对你有些启发。

    且不说兄弟你的调查是不是属实。

    只作个假设:

    你花了大量资金,盘下并精装修好了你的门店。又花了大量精力去作了研修成了专家。

    终于,在社区里面的属于你的店子开业了,

    如果鞭炮声后,没有人来买你的产品。你打算怎么办?你打算怎么收场?

    多琢磨琢磨销售的问题先,不要以为店子一开张,生意就自动上门。

    让销售先行的订单销售法,就没有给兄弟你一点点启发吗?

    思维灵活点,等你有所启发了,我们再探讨具体的项目具体怎样去深入、变通吧。

    不管这个项目有没有空间,至少你的思路不错。

    建议,注册公司干嘛?就专注于做你的业务,维系好你的客户。等到非注册公司不可的时候再去注册公司不迟。

    你的上家呢,要多掌握一些,不让他们对你有太多的束缚。

    关键在于你的下家为什么要到你的手上拿货?为什么他们一定要通过你而不是直接去纸箱工厂拿货呢?

    好好为自己找个存在的理由先。

    以前看了leonpiao5 兄弟关于道与术的发言,也就是渐渐兮说的鱼与渔的区别,现在又看到了老子很寂寞兄弟的发言,的确有些感触。

    为什么原先我不太愿意分析具体项目呢?因为一涉及到具体项目的具体操作,都是术的层面。

    而术要建立在道上,要追求有道之术。

    而大多数人往往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沉淀下来好好研道,喜欢急功近利,还没有学会怎么样去使用机关枪,就争着吵着要领枪了。

    殊不知,只要会使枪了,自然会有枪;不会使枪,就算发枪了,也不会杀敌啊。好像得到几个术了,就能创业成功了。而你又怎能保证从嘈杂纷纭的术中,找到属于你的道呢?要知道,事情往往欲速则不达啊。

    就像三八大盖经营他的化妆品公司,也写了很多术的层面的东西,像奖金丢飞镖啊,红酒零食咖啡机啊给客户寄短文、礼品啊等等等等,但是,你能随便模仿吗?

    答案是:如果如果你有道的基础,也就是说,你知道为什么会衍生出这些眼花缭乱的东西,你知道这些东西的思想的根源是什么,那这些东西确实可以为你所用,甚至照搬模仿都行。

    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根源,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内在指导思想,你还是如获至宝地去照搬,那就连傻根都要笑你傻根了。

    有些朋友呼吁课程完了以后再提问会好些。

    这些想法固好,但也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因为世界上的人就是这样,人性所致。注定了大多数人是急躁的,等不到也静不下心。

    从发问帖中就可以看出,很多人根本没有看完以前的课程和案例分析,就算看过了也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更谈不上深入、延伸和变通了。

    但我还是选择了继续回复,而且以后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也会继续。

    为什么呢?

    尽管我知道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再好的建议都根本没有用,因为项目毕竟最终是由不同的具体的人来操作。

    而我的目的则是想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给那些极少数有心人提供多一些线索和思路而已呀,这样,道结合术,就能让他们成长得更快了。

    同时,我也真诚地希望,各位五湖四海的朋友,在咨询具体项目之前,能否自己好好分析琢磨一番之后再发帖探讨呢?这样,进步会不会更快一些呢?

    真希望几年后,有人会重新回到这个帖子说:这个帖子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是这个帖子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鱼与渔

    有两个年轻人都向往美好安康的生活,但又无一技之长,所以相约一起出发去寻求幸福,历经千辛万苦,他们已经疲惫不堪,来到了海边,遇到一个长者在海边捕鱼,于是上前去寻求帮助。

    长者也很热心,告诉他们,现在可以给他们两样东西,一样是一筐鱼,一样是捕鱼的技巧。

    两者只能选其一。

    于是这两个人中,一个人选择了一筐鱼,另一个人选择了学习捕鱼的技巧。

    各位,知道事情的结果如何吗?

    其实,有很多种可能的结果:

    第一种,两个人都死掉了。第一个人吃完鱼以后不久就饿死了,第二个人学到了捕鱼技巧,在捕到鱼之前就饿死了。

    第二种,拿到鱼的人吃完鱼不久就饿死了,第二个人学到捕鱼技巧后,撑到了捕到鱼的那一刻,于是,逐步走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三种,两个人得到自己的东西后,相互协作,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结果呢?

    因为,人生有太多太多的前提条件,太多太多的约束。条件不同了,选择就要跟着调整,但总而言之,你要认清的是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研究好自己的处境以后,再来选择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而如果问所有人这个问题:你是要鱼还是渔?大多数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鼠目寸光,都会回答:我肯定是要渔啊。

    多高大啊,而事实上呢?当你真正面对鱼和渔的时候,人们都会为了得到短期利益而暂时放弃长期利益。

    所以,没有经过修炼的人就保持着人类最初的人性,于是,在不经意间,大多数人就表现出了短视的一面。

    这是令人遗憾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论坛上咨询项目具体操作的人多,创业小广告会满天飞,而真正就道论道愿意静心提高自己思维的人少。

    那么,怎么样才能算是因时制宜,随着自身条件来做选择呢?

    很简单,如果你现在不吃到鱼,你就会饿死,毫无疑问,你选择渔的话就是愚蠢的。

    如果你现在还不至于为生存而担忧,不至于面临饿死的危险,你还是去选择鱼的话,那也是愚蠢的。

    而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的死亡是没有饭吃最后饿死的呢?

    但讽刺的是,这个社会让人太浮躁了,很难有人能静下心、坐下来好好沉淀一番。总是希望天上能天天掉鱼下来,希望能突然遇到救世主,拯救自己于水深火热,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

    殊不知,佛只度有慧根的人,机会也只会光顾有准备的头脑。

    有积淀的人则能自我救赎,有了基础、练就了一声内功,你差的就只是一阵东风而已。

    而对于很多人,一天到晚只知道盼东风、找东风。有没有问过自己:哪天东风真的来了,那是你的东风吗?

    我不敢说我的操作模式就是最好的,我只能说通过不断调整后,这样的操作思路目前来看,我认为效果是不错的。

    同时,我也坚信一定会有高人操作同样的项目的话,会比我取得更好的成果。

    虽然,以前也经常经历这样类似的事情,但以前都没有这样上心。在经历过那次聚餐事件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这里面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市场。

    最初,我是这么分析的:

    首先,几个客人去餐厅吃饭,上桌点菜后,到第一个菜上桌前,都有段空白时间,而这段空白时间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从服务员拿到点菜单到通知厨师、然后厨师开始制作菜品,然后再端上桌,必须要一段时间,无论你如何高效。

    这段时间在餐厅方面是缩短了,也就是说餐厅觉得他们做得很快了,已经尽最大能力缩短了这个时间,而客户永远会觉得这段时间漫长,因为他们是等待方,有时候尽管只是等了15分钟,感觉上却像是等待了一个小时。

    这就是别扭,这就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那,要解决这个矛盾,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餐厅酒楼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尽量调和。

    有的餐厅觉得要让食客有点事情做,不至于让他们感觉等待的时间过于漫长,他们会点菜后送两碟小点心,花生米啊凉菜啊之类的,或者放几本笑话书啊脑筋急转弯啊之类的书;

    有的为了让客户感情上能够接受餐厅客观的等待时间,就放个漏斗啊或者干脆来个计时器,在规定时间不上菜就打折啊什么的;

    有的餐厅生意实在太好,上菜速度有难度就慢慢开始引导食客提前点菜预约或点几个凉菜会上得相对快一点点;

    有的则会统计每天的菜品,然后把一些点单率比较高的菜提前做好。。。。。。等等等等,林林总总。

    总结下来,

    第一,这段餐前的空白时间都是餐厅比较头痛的地方;

    第二,几乎所有有意识、想办法去协调这个矛盾的餐厅在这过程中都多多少少花费了成本。

    第三,基本上,下酒菜的概念最多只是存在于每个食客自己的大脑里,主流市场上还没有人做这个概念,更谈不上在这个概念上进行引导消费了。

    所以,我面临两个项目可以选择:

    第一个是:找个产品来填补这个难堪的餐前空白时间,一方面要让食客能接受一个合适的东西用来消磨这段难熬的时间;另一方面要让餐厅在上菜速度方面有个缓冲的同时还能由以前的支出成本转变成获取一定的收益。

    第二个是:找到一些合适下酒的菜品做成下酒菜系列,经营这个概念,让就餐的人喝酒时会消费我们专门为酒客设计制作的下酒菜。我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产品以下酒菜这个代名词在消费者头脑中打上一个印记。

    好了,面临这2个机会,各位想一想,你们会如何取舍?怎么去具体操作?

    希望有朋友能多发点具体操作思路,这样的话,思维进步是最快的了。

    我继续码字。。。

    上菜的速度太慢,将影响饭店的生意,下一次谁还来啊,饿着肚子等等着上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高峰上菜慢的问题,也就诱发了商机。

    为什么上菜慢?上菜慢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上菜慢是因为就餐高峰,客人多,后厨师傅忙不过来。于是得出-----上菜慢是因为人手不足,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就解决了上菜慢的问题!可是雇人需要成本,高峰就那一段,过去了,那些大师傅就是闲人了,老板就该头疼了。。。。。

    呵呵,关键就在这里,商机也在这里

    组织一个后厨服务钟点工大队,问题全部解决,老板乐了,潮哥也乐了。。。。。

    试着答一下:

    1.收集: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收集适合做下酒菜的菜品;

    2.筛选:从制作成本,工艺,口味等方面进行筛选,按10:1(目标数量)选出菜单;

    3.试菜:将筛选出来的菜品做出来,请一定量的人试吃,选出1/10作为第一批下酒菜;

    4.合作:与目标饭馆谈判,将菜品摆放在饭馆的醒目处,并做提示牌(相当于广告);

    5.销售:给服务员一定的推荐费用(类似开瓶费);

    6.送货:设立安全库存,由饭馆自报补货数量,或专门安排人员巡视统计消耗量和消耗速度,及时补货;

    7.更新:及时统计菜品的消耗,加强受欢迎菜品的供货,用新菜品更换销量不好的菜品。

    8.回款:及时跟饭馆结款。

    1.给酒楼提供特色零食,分散装和袋装。

    散装的免费提供给酒楼,让他们在上菜之前的空隙免费让客人品尝。

    如果客人觉得满意还想带回家吃,那就卖袋装的给他们。这里的一部分利润给饭店,一部分利润留给自己。

    2.在与酒楼商量第一个项目同时,向他们提出特色下酒菜系列产品。

    这个下酒菜需要具备一个重要属性,就是饭店需要购入新类型的材料(比如蚕蛹神马的之前饭店是没有的)。

    然后让他们把下酒菜系列在菜单上单独列出来,

    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原材料卖给酒楼就OK了。

    不知道这个方案可行否?

    好,我们一步一步来,在大家面前解剖我的大脑。

    先说第一个餐前空白时间的项目。首先要研究的是相关产品需要具备的属性。要研究这个之前,先要研究你的最终消费者,也就是食客的心理。

    那,对于这段餐前空白时间,食客的心理是什么呢?

    因为这个时间是个相对比较封闭的时间段,大家都在等待一件事情,就是开饭。

    而在这段尴尬时间里,人是很容易需要一个兴趣点的,最需要一件事情来消磨时间的,所以你细心点观察会发现有的人会抽烟,喝茶,发短信等等等等,就算是不喜欢吃小点心的人大多也会拿起筷子去夹来尝尝。

    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产品闯进他们的视线,那么他们就会比平时更加容易接受了。

    写到这里,你觉察到了这段空白时间是不是类似于江南春当初发现等电梯时候的空白时间呢?

    有心人好好体会体会,如果有人想深入体会江南春的分众传媒的话,带着我的这些个圈圈、道道去衡量取证,保证你有惊喜。

    不解释,你懂的。

    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好好琢磨琢磨,他们对这个产品的要求是什么呢?

    有人说,这不就是餐前的开胃菜吗?

    是的,就是餐前的开胃菜,那具体要具备哪些特点呢?

    经过琢磨,我觉得要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是这个产品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说白了就是经吃,就是说能多撑一会儿,别像这个花生米啊小萝卜啊什么的,每人几筷子就没了,成本花了不说,想达到的效果却没有达到,结果该催菜的还是催菜,该闹情绪还是闹情绪。光这一点就要淘汰了好多好多备选的产品。

    第二是这个产品人均消费不能太高。如果这个餐前开胃小点心的价格比正菜的价格都高,估计很多人都不能接受了。尽管这时候人们比平时相对容易接受这些开胃菜的推广,毕竟在多数人眼里开胃菜只是开胃菜,便宜的话吃得玩玩混混时间也无妨,但价格太高了还是要理性对待的。

    第三,这个东西还不能太撑肚子,不然吃着吃着都差不多饱了可不好,就是不能和餐厅的主菜产生冲突。

    当然了,味道肯定不能太糟糕了,不然吃了第一次就不想吃第二次了,任何产品都会搞垮。

    好了,这个时候有人就要质疑了,你这个只是个点子而已,不能形成真正可以操作的项目啊。你自己又不开餐厅,你肯定要和餐厅合作嘛,而你把这个点子告诉别人了,别人自己做产品了在自己的地盘推广,就不关你任何鸟事了,你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是啊是啊,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必须要把产品的定位和定价做好啊,要让他权衡之下发现和我合作的收益要等于或大于他自己制作产品的收益,这样的合作才能持久。不然餐厅就没有和我合作的必要了。

    那,为了这个前提,我的产品又要增加哪些属性呢?我的定位又要是什么呢?

    首先,产品要制作起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尽管难度不要求特别大,但至少会设置一点点门槛。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我的定位是为餐厅提供产品制作和批发,赚点辛苦钱。

    所以我的主要利润必须得被餐厅剥夺。因为一旦我的利润多一点点起来,意味着餐厅的利润就会少一点点,只要餐厅方面综合权衡后,觉得他们自己制作这个东西的纯利润要高于我为他们供货,那结果就杯具了。

    故,这个项目我们的利润是在规模效应起来后进货成本以及统一制作成本会比餐厅小批量制作的成本要低。说白了,我们就是赚这个差价而已。

    这就是这个生意的本质所在。

    而另一个下酒菜的项目呢?

    这个下酒菜的项目呢,操作的难度就会相对大一些了。因为凡是概念的东西,都有一个引导和适应的过程。

    还是首先来分析,下酒菜本身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属性。

    其实,通过了解,适合做下酒菜的产品有很多,比如泡菜啊,花生米啊,鸡翅,鸡爪,鸭锁骨,鸭脖子,兔头,羊腿,牛肉,猪耳朵。。。。。。等等等等。

    问题是没有一个专门做这种下酒菜的集大成者,也就是说当人们喝酒之时,没有想到过专门会有个提供各种下酒菜的商家。一般都是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买什么、有什么点什么。

    所以,这不得不说是个市场契机。

    难点是,就算我们做了一个这样的商家,具备了很多下酒菜。如何让客户知道这一点,并且在喝酒时能记起我们来从而消费我们的产品呢?

    好了,讲到这里,做个思考题了我们再继续。如果是你的话,分析到这个阶段了,面对这2个机会,你接下来具体会怎么做?

    我这一步一步都是按照我当时操作这个项目的具体思路来写的。

    可以说明的是,这个项目现在发展得还不错。

    所以,尽管各位朋友没有像我那样做过实地调查求真,但不妨碍各位可以多开发一下自己的大脑,多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预见。

    这是多好的思维训练机会呀。

    我手太酸了,出去吃个饭,晚上来继续。。

    接下来,谈谈我当时是怎么考虑和操作的吧。

    其实,我以前没有注意这样的机会,是因为我没有类似的生意,自己完全是个行外的消费者嘛。

    那为什么会突然会留意呢?因为当时我正刚刚进行着一个项目。就是以前我提到的那个给餐厅配送产品,恩,反正现在没做了,说出来也没关系。就是送营养煲。

    也很简单,就是请了个江西的师傅专门煨这样小钵小钵的营养煲,等餐厅酒楼就餐的人在菜单上看到后如果点的话,餐厅老板就再打电话我们,我们就送煲过去。。。。。。

    所以,这个给餐厅配送营养煲的项目就是后来这个项目的前身。我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些背景。

    我呢,从这个项目的开始到转型再一直到如今,是什么具体的事情都没有做的,全靠一张嘴瞎指挥,这点不好,请勿盲目崇拜。

    我有个合作伙伴,一个执行力超强的家伙,是我朋友。前期我忽悠他放弃了四千多元月薪的工作来做这个项目,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他的带领下执行的。

    首先他有目标地忽悠了个江西师傅,煨的汤那叫一个绝。给他画了个饼,许了一点点股份,和他合作。这个师傅呢,带着个徒弟,他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保证每天能有足够的煲供应。

    于是,我这个执行力超级强的朋友呢,每天就用个保温箱装上几小钵营养煲,其实就是煨汤而已。在附近几条街上的所有大大小小的酒店、餐馆、酒楼、酒吧、夜市摊子甚至小卖部、文具店,修理厂等等等等只要是开门做生意的地方,他都冲进去找老板谈合作。

    谈的也很简单,就是给老板尝一尝营养煲,然后说,我在江西做了几年的煨汤师傅,可以做出这样的产品,想借他的客户资源来一起合作做这个生意,老板呢不用出一分钱,生产制作所需要的所有投资都有他自己负担,只要一个电话,就立马送到,利润三七分成,老板占七,他占三。

    就像推销保险一样,拼命挖掘有可能会合作的人。

    终于,有了客户开始打电话订营养煲了,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盗铃、辞掉工作、租了间很破很小很便宜的门面房后,开始疯狂展业。这样,慢慢地,电话就多了起来,他就又请了十几个兼职的学生,送营养煲。。。。。。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个业务对于这些个餐厅之类的老板来说是无中生有的,额外的利润,所以不需要用其他东西来作为筹码换来,只要他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额外有收入,很多人是愿意尝试的。

    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狙击后来想进入的人,不过这是后话了。

    当然,这期间也发生了一些困难,不过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足为虑,直至后来的业务范围发展得稍微远了一点,而打电话的客户越来越多的时候,压力也渐渐来了,很多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慢慢就感觉到力不从心了。因为一旦送煲的速度一变慢,食客就会生气,找店老板的麻烦,无形中影响了老板自身的生意,所以很多老板因为一次的送煲迟到而终止了合作。。。

    而当我那天在酒楼看到了这两个机会后,一个转型的想法就在我头脑中生根了。

    由于第一个项目是在餐前空白时间做开胃菜,要和一些酒楼餐厅之类的场所合作,所以我们有一些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不过还是逃不过利润太薄的魔咒,以及送餐时间的限制。

    所以,必须要让他们代卖我们的产品,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要可以直接拿出来食用,不能像以前的营养煲那样只能现点现送,而且这个营养煲对运送的要求还挺高,本来时间要求就高,还摇不得晃不得。

    而第二个机会是做下酒菜。只要这个概念能做到终端,客户能认可我们的下酒菜,那就能保证一定的利润和知名度,这样就不会把主导权永远放在餐厅那边。

    只要事先制作好下酒菜,电话送菜都不是很大的问题,偶尔迟到一两次,只要不是太离谱,基本上客人不会像以前的店老板那样敏感,而且是我们直接服务客户,所以有其他很多种武器来捆绑客户以弥补时间上的不稳定,这个缓冲的空间就稍微大一些了。

    既然这两个项目有相关联的地方,且各有弊有利,那,为什么不能将他们结合起来呢?

    虽然,有很多餐前小点心、开胃菜不适合下酒,但有很多下酒菜适合餐点空白时间的推广呀。

    就这样,思路就渐渐清晰了,我要做的就是,以餐前开胃菜的名义与餐厅等场所合作,然后慢慢渗透我的下酒菜思想,让客户渐渐知道我们的存在,我们是专门做下酒菜的,以后客户可能不通过餐厅就会直接打电话找我们送菜了.

    这样,我们的利润就会比和餐厅合作的利润有大幅提高。

    于是,说干就干。。。。。。

    首先,我们要从众多下酒菜中选择一种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来打进市场。

    经过不断地探索求证,终于让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经过大伙的一致认可,最终拍板,就是它了。

    这个东西呢,很具有地方特色,所以我不能说它是什么,就用AAA代替吧。

    首先我要做的就是学到AAA制作工艺,我看见有人发帖问过怎么样去让别人教你制作的工艺。我告诉你我是怎么做的吧。

    我们先去了做这个产品做得最好的一家餐饮公司想学习这个技术,但了解到学习这个工艺要三千多元钱,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只教会你制作流程,不告诉你具体配方配比,你以后需要作料的话要从他们那里进货,都是一大包磨碎了的作料包。

    这自然是不行的,如果自己没有独立制作功底,那就是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

    于是我们就多方打听,包括贿赂这家公司的制作AAA的师傅等等等等,都没有效果,只是听说这家公司在最初的时候招加盟商是不保密配方的,后来估计意识到什么了就开始保密起了配方,后来招商都一直不透露配方了。

    于是我们又多方打探看最初的时候哪些人曾经加盟过,终于,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另外一个小城市找到最初的一个加盟商人,恰好的是他刚好最近转行了,于是我们花了区区几百元,就完完整整取得了整个工艺流程和配方配比。

    回来后,经过几天小规模的试验,终于能够将配方量化地生产出成熟的产品了。

    哥几个欢呼雀跃,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

    现在呢,我把当时这个与餐厅合作的项目展业时我们的基本思路发一部分上来大家看看,大家基本就知道我们这个项目的业务最初是如何开展的了。呵呵。

    一,身份匹配阶段。

    随着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创业者的身份要随之转变。

    1.产品制作。(学徒,采购员,大师傅。监管者)

    2.市场营销,推广。(业务员,服务员,客服员)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客服员,营销团队领导)

    4.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化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系统化(模式化)。(规则制定者,团队创建专家)

    5.跑马圈地,大量复制。(系统工程师,事业领袖)

    二,产品推广之餐厅等场所的合作洽谈。

    第一步,筛选合适合作的目标场所。

    大型酒店管理体系复杂,行销难度较大,暂不考虑。优先考虑规模中等的酒楼(一家规模相当的酒楼胜于十家小规模的饭馆)、规模偏大的餐厅以及所有可能形成合作的经营场所。

    原则为:尽量选择上座率高的餐厅,尽量选择酒客比率大的餐厅。

    第二步,合作洽谈。

    合作洽谈的时机最好是餐厅没有客人或者客人很少的时候。

    如果初次去的时候决策人不在店中,可向店员索要决策人电话号码,电话联系约定下次登门拜访时间。

    合作洽谈要围绕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1. 你是谁?

    2. 你要谈什么东西?

    3. 你谈的东西对我有何好处?

    4. 如何证明你讲的东西是真的?

    5. 为什么我要和你合作?

    6. 为什么我现在就要和你合作?

    (以上问题为被推广者心中的六大基本疑问)

    基本解决思路:

    1. 你是谁?我是XXXAAA的推广经理。

    2. 你要谈什么东西?我们有秘制的AAA,上佳的下酒菜,想寻求合作。

    3. 你谈的东西对我有何好处?可以让你店在原有的收益基础上每月再多收入xxxx元。而且完全无风险,不用付出任何成本。

    4. 如何证明你讲的东西是真的?我们已经和几家餐厅合作过了,效果很好,您可以去实地考察;而且我们可以先免费送您一部分产品先品尝,我们会先铺货,而且专门有人来您店指导如何推广AAA给客人,保证让您先赚到钱以后再和我们结账,以此来降低您的风险,保障您的利益。

    5. 为什么我要和你合作?在XX市做这种秘制AAA的就我们一家,您和我们合作是完全不用付出任何成本,零风险,目前和我们合作的几个餐厅现在都能每个月稳定额外盈利XXXX元。

    6. 为什么我现在就要和你合作?因为我们是秘制AAA,专为喝酒的人设计的下酒菜,为了控制产品的市场密度,保证区域内合作餐厅的竞争力,所以这条街附近我们只能和不超过5家的餐厅合作,现在我们已经有3家意向合作的餐厅了,说不定过几天名额就满了,再想尝试我们都无能为力了。您看,要不要我先给您建个档案,送几斤过来您试试?

    三,产品推广之服务员扮演。

    初期产品推广过程中,作为服务员的身份,要把握的几个重要场景。

    1.客人们陆续上桌,即送上菜单,让客人开始点菜。在客人点菜的空隙开始推荐产品:

    您好,我们店最近加盟了XXX秘制AAA,我们店吃过的客人都觉得味道不错,正好现在厂家做活动,18元一斤的现在推广价只卖13元一斤,您看来X斤(根据人数多少而定)尝尝怎么样?

    这时候注意观察客人的回应,顺利则过。

    如若看到客人有所犹豫,就说:要不先来半斤尝尝味道,好的话再多上点?

    顺利则过,如若客人还是犹豫,可承诺不喜欢吃可以退。

    此过程中要察言观色,如若客人很可能喝酒或已经知道他们即将喝酒,便要在喝酒AA上大做文章:您如果要喝酒的话那一定要上点AAA了,绝配!我们店还没有哪位喝酒的客人不夸AAA味道好的。相信我,您放心吃,您看是先来2斤还是来3斤?

    要点:

    1.人皆有好奇心,愿意花小的代价尝试可能带来愉悦感受的新事物。

    2. 拒绝-退让原则。先说多点的斤数,再退一步说少点的斤数更容易让人接受。

    3.不要放弃任何推出产品的机会,宁可不满意不要钱也要出货。

    2.有的桌子客人刚刚点完菜,而菜还没有上。即端着AAA成品一盘上前,找一位看起来最容易买单的客人开始产品的推广。

    期间要注意观察客人们的回应,观察人们的面部表情,如果被推广人愿意则过,如若看到客人有所犹豫,就说:要不先来半斤尝尝味道,好的话再多上点?

    如若客人还是犹豫则要立刻找到最有兴趣的客人开展下个推广步骤:让他品尝一下,不好吃不要钱,好吃就少量上一些尝尝看。

    要点:

    1.对于不爽快、犹豫的客人要不怕免费给他品尝,只怕他不闻我不问。

    2.对于免费品尝过的人,大多数会有吃人嘴软的心态会促成实质消费,后期收获会远远高于免费品尝的成本。

    3.不可冷场,一旦被推广者没有兴趣则要立刻让有兴趣的食客免费品尝。

    如何找到最容易买单的客人:

    一桌子人里面如果有男有女,则容易买单的就是男人;

    如果有老人、有小孩、有中青年人,则容易买单的就是中青年人;

    如果都是年轻男人,那最容易买单的则是其中的健谈、活跃者;

    如果都是健谈、活跃的年轻男人,那就要找其中的胖子。

    如何找到最有兴趣的客人:

    在首次推广的时候,如果被推广者不太感兴趣,则要开始寻找其中的感兴趣的食客。

    一桌子里面如果这时有人对AAA发表意见,这人就是感兴趣的食客;

    如果没有人发表意见就要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如若有人望着盘子,那这人就是感兴趣的食客。

    3.发现有的桌子客人正在喝酒,即趁着上菜或者上饭之类的与客户接触的机会端着AAA成品一盘上前,实在没有机会就等着他们说话的空隙上前,找到最容易买单的客人开始产品的推广:

    喝酒不能少了AAA啊,我们店的AAA是最好的下酒菜,绝配!没有哪位喝酒的客人不夸AAA味道好的。要不来2斤您尝尝?

    如若询问价格则回应在厂家做活动,18元一斤的现在推广价只卖13元一斤,如不问就要主动提。

    如果客人有所犹豫,就说:要不先来半斤尝尝味道,好的话再多上点?

    如若客人还是犹豫,可承诺不喜欢吃可以退。

    也可以立刻找到最有兴趣的客人让其免费品尝:来,您先尝尝,不好吃不要钱,好吃就少量上一些尝尝看。

    看到大伙思路越来越宽广,打心眼里高兴啊,

    呵呵

    其实,这个项目远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顺利,因为我和我的合伙人以前都没有搞过餐饮行业,所以吃了些亏。

    我现在尽可能还原每个阶段我们的思路和操作。

    大家就能看到,我们在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怎么样一步一步、慢慢调整业务思维的。

    如果是做餐前菜和下酒菜的话,关键应该是怎样打入各大饭店。联想到楼主之前说的空手套白虎的故事。我想可以自己找个水平高点的师傅,研制出几种适合的菜式,制成图册。然后采取订单的模式,去拜访各大饭店,说服他们售卖相关的食品,卖出去了就有分成,买不出去第二、三天回收,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还能增加利润。等各饭店选定菜式后,找相关加工熟食店加工(工作可同步进行)。当然还是需要一些预付定金之类的,但基本上投入不大。

    表述不太清楚,希望不影响阅读

    潮哥终于开始谈具体的项目了,赞一个!我斗胆来总结一下,潮哥的创业思路:1、发现需求;2、分析市场容量;3、脑力激荡,找到产品或服务满足需求;4、匹配自身资源,做出方案;5、订单销售法试水;6、根据所遇问题进行调整;7、招兵买马,搭建系统;8、扩大宣传,扩大业务,大干一场;9、业务稳定,抽身具体事务,让系统自动运行,坐享收益。呵呵,潮哥,我越来越接近你的“道”了哦!总结可能不全对,但估计差不了太多。大部分朋友可能都是先找项目,再去评估需求和市场,这样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容易陷入主观肯定的陷阱,主观影响客观,把差项目评估为好项目。而潮哥则是先找到需求和市场,再匹配自身资源去设计项目,思路更加开阔,眼光更加精准,项目也就更容易成功了。我觉得所谓“设计”出项目,其实就像搭积木一样,你的人脉、资金、知识、想象力、洞察力、经验、借鉴等等,都是积木的那一块块小木头,你所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拆散、组合,直至搭建出一个理想可行的形状。为什么很多高人包括潮哥都提倡多读书多学习,无非是让你多增加一些小木块和理解力,让你的积木作品更坚实可靠罢了。

    好了,

    业务在短时间内就开展出去了,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加上本来就有很多合作的餐厅,本该是高兴的事情,没想到的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由于我们从决定用这个产品到制作成功,才用了2个星期的时间,这期间进了不少的生鲜货低温储存在冰柜。

    所以最开始展业的时候可以说压根儿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就开始大范围地展业了。也就是让销售先行。这是我血液里的东西。也正是这种思维,导致了最后出现了滑稽的一幕。

    结果业务才开展了两三天就乌龙了。

    为何?

    没有了货源。

    每天,我们几乎买光了市面上能买到的生鲜原材,加上原先试验阶段储备的一部分货,都不够每天都在增长的需求。

    我们都傻眼了。这点其实很好调查,不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弄明白的事情,我们居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一点,途中也没有一个业内人告诉我们这一点。

    因为原材料比较特殊,所以一个城市的供应量都相当有限,完全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难怪最开始招商加盟的那家公司不在当地发展加盟商,原来不是因为业务竞争的问题,而是原材供应竞争的问题呢。

    这是我所有生意里面,第一次出现本来应该是愁卖不愁买的生意,被活生生做成了愁买不愁卖的生意。

    后来,我们用尽了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的办法,都于事无补。业务也停滞了,因为每天打电话来催货的电话很多,但每天就只能给部分老客户提供有限的成品了。

    我们错在哪里了?

    不是错在经营模式,也不是错在战略战术,而是错在对产品本身的研究不够深入。开始的营养煲是这样,现在的AAA又是这样,唉。。。

    痛定思痛。

    我们又重新好好研究了整个流程中的所有环节,只能放弃继续发展这个其实很好的产品。

    因为它的产品属性,限制了我们的发展规模。

    而我们的优势在于营销模式,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在下酒菜中再寻找到一个没有产量限制的产品来重新作为拳头产品。

    接下来的一些天,除了维持现有的业务以外,每天都在拼命寻找这种符合我们要求的产品,寻找、试吃、调查。

    后来又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在另一个城市比较具备地方特色的、普遍的产品,我敢说只有是这个地方的人,就不可能有人没有听过。这里用BBB代表吧。

    因为这个产品在当地比较大众化,除了符合餐前开胃菜和下酒菜的特征以外,基本不用担心货源的问题,制作工艺的获得也比最开始的AAA要轻松了许多。

    调整好产品后,我们的精力就用在了这个新产品的推广上。

    途中呢,自然也出现了很多小问题,比如我们本来计划是可以让食客试吃的,结果很多餐厅老板居然都不愿意,担心食客吃了不买就白白蒙受损失啊,本来计划一家餐厅用不了几天就能上手业务推广的,结果因为餐厅本身没有付出成本,在没有感受到利润之前推广的积极性都不高,导致单店我们要去辅助推广一个多星期啊,我们本来计划是论斤卖,结果有些餐厅自作主张论盘卖啊。。。。。。

    等等等等,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好好沟通变通就解决了。

    可是,不久之后,最让我们头痛的问题还是来了。。。。。。

    我们以前的思路是以餐前开胃菜为合作项目,慢慢渗透到喝酒的人群中,在他们喝酒的空当也去推广,慢慢建立起我们的下酒菜概念。

    结果呢?

    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如意算盘就彻底落空了。

    这些餐厅老板都精得跟猴似的,没多长时间,态度都很坚决了:合作可以,只限于餐前开胃菜。都不愿意在客户喝酒的时候去推广我们的产品。

    原来,餐厅一般主要利润来源就是这些喝酒的人群,消耗的菜量大,经常要加菜,但是推广我们的产品后,都不怎么加他们餐厅自己的菜了,而且我们的产品很下酒,很经吃,一斤产品可以吃很长时间,所以,相比而下,他们自然不愿意在客户喝酒时推广我们的产品了。

    这是个硬伤,只要餐厅老板不是脑残,大概是解决不了的了。

    咋办?

    是放弃下酒菜的项目、以后就主打餐前开胃菜和慢慢发展营养煲配送?

    还是再寻找其他的突破口?

    虽然AAA和营养煲的产品属性限制了我们的经营规模,而且利润很薄,但不出意外的话每个月还是能带来稳定的收入,不过分到我那可怜的合伙人手上呢,才比他原先给别人打工只是稍微强点。

    多不令人振奋呀,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那既然我们不能利用餐厅等这些经营场所的渠道来累积我们自己的下酒菜客户,我们就只能自己干了,那自己咋干?

    当我这样决定的时候,有3种思路在我脑海里翻来覆去。

    第一个是能不能找一些嗜酒如命,酒友多如牛毛的人来帮助我们一起来推广?让这个下酒菜的概念更深入人心呢?

    (呵呵,很巧的是去年无意中看到了一本书,讲到流行是可以被引爆的,关于这一点,上面讲关键在于你要找到一群个别人物,同时具备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的素质。虽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但还是有点不谋而合的感觉。)

    第二个是乔吉拉德的250法则。

    就是说:根据研究,每个普通人会认识250人,而这些人中的每一个人又依次认识另外250个人。

    第三个是如果你要做一件事成功率高那就利用身边的资源。

    就像以前介绍我同学的表弟去承包他表舅的水泥运输业务一样,或者也像传销里面的专门骗亲戚朋友。呵呵。

    好了,这3种思路翻来覆去的结果就是,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在我头脑中渐渐清晰起来了。

    我知道,我即将要做的,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恩,我面临着挑战。

    我的思路就是尽量多地备齐各种各样的下酒菜,然后拿最后选出的拳头产品BBB来进攻市场。制作了很多盒精美的优惠卡,电话送菜的话凭卡可以每斤优惠2元。

    那,怎么去打开市场呢?从周围人的资源开始。

    我合伙人叫上了他的几个亲戚,以及他两个铁哥们,一起把身边的喜欢喝酒的人全部列举了出来,然后带上优惠卡就去每个人每个人地去拜访,每人发给他们一盒优惠卡,让他们以后不管是在家喝酒或者在餐厅、酒楼、夜市喝酒,想吃BBB了,就直接打电话,15分钟内可以送到。

    至于优惠卡呢,在各人每次聚餐喝酒的时候有他自己的另外朋友在场的话,如果那些其他的朋友觉得这个BBB味道也不错,挺适合下酒,那就每人再发给他们一些。。。。。。

    神奇的是,不到第三天,点菜的电话就陆续来了。

    更神奇的是,不到一个星期,就出现了重复点菜的客户。。。。。。

    一看到有客户第二次打电话点菜,我立刻召开了二人紧急会议。

    综合考虑到和餐厅合作永远只能小打小闹,对终端客户的捆绑也很困难,而且决定权永远掌握在餐厅老板手上,由于产品属性决定了单品价格要低,所以到我们这里,利润就变得非常低了,加上管理起来也很麻烦,需要牵涉的精力太多。

    于是我们决定壮士断腕,马不停蹄地停掉了AAA和营养煲的业务,将所有的人员从这两个业务调离出来,在门面附近租了一个一楼的大仓库,又多招了几个小工,购置了大量的设备,作好了打大仗的人员和弹药的保障。

    等到产量和配货人员都有了足够保证之时,我们把所有的员工全部集合起来了,让他们全部把自己周围喜欢喝酒的人全部列举出来,以及叫上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把他们周围喜欢喝酒的人全部列举出来,然后带上我们印制好的优惠卡去一个一个拜访、展业、送卡。

    包括那些兼职的人员,反正只要是能找到的任何人脉资源,见面就是列名单,然后去送卡。

    我们分发给每个员工的优惠卡的颜色都不大一样,或者不起眼的地方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以示区别。等到电话点菜送菜后,会回收优惠卡,同时为点菜客户办理一张终身vip卡。回收来的卡根据颜色的不同按张数给员工算提成奖金。

    嘿嘿,到现在连打杂的小工以及送菜的兼职人员每个月都有点业绩提成,真是一劳永逸啊,所以,他们有时候哪怕下班了自由活动都不忘记去宣传我们的下酒菜,不忘记去发放优惠卡。

    人人皆兵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蜂鸣营销的优越性

    蜂鸣营销是一种灵活的、有别于传统方式的市场营销手段,能在不经意间创造出其不同的效果。

    蜂鸣营销增长成几何级放大,就像是一个增生反应堆,在十个人中,如果每个人有十次经历,那么就产生了一百次的直接经验。如果每人再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十个人,那么经历的次数就会增加到一千次。它能接触到更多人,像野火一样蔓延。相反,一份印在杂志上的广告只能被少数固定读者看到,曝光范围也只限于直接阅读和相互传阅的读者。

    蜂鸣营销比传统的营销方式更能节省营销费用。在今天的信息世界中,人们已经淹没在广告和超量信息中,人们的购买决定过程更加复杂,蜂鸣营销省去了越来越高昂的媒体购买和广告制作费用,传播费用极低,因为维护一个老客户的费用是开发一个新客户的1/5。

    蜂鸣营销比真诚的推销更能获得信任。“蜂鸣营销”创始人埃曼纽尔·罗森(Emanuel Rosen)认为“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个人圈子。他们基本不听厂商的推销,但都听朋友说的话。”口头传播的累进速度令人称奇,不需要很长时间,每一个人就会听到关于某个产品的优点是什么,这样会使用户得到信息变得更加可信,因为“所有人都在谈论它”。蜂鸣营销实际上是让他人参与了信息搜集、产品试用并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这一方法节省了时间、减少了资源的损耗、降低了自行运作的风险。

    蜂鸣营销效果可以度量,具有很高的投资回报和传播到达率,它促使人们立即采取行动。大量的研究发现,口头传播成了购买行为的触发器。在同事或朋友之间的闲聊中,一个产品如何如何,常常是热门话题。

    或许这只是楼主的产品推广期,等产品真正上了轨道,大家对下酒菜了有了点品牌概念后就不用亲自去送产品了而是改变终端销售渠道了。期待楼主解答!

    送货肯定要送,同时这也是一个和消费者接触的机会,可以收集到消费者反馈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来进行消费者分析。

    随后,为了进一步缩小我们送菜的路程、缩短送菜时间,我们根据市区的地理特征结合我们送菜的路线和范围,选定了几个分理处,每天在送菜高峰时间段之前就由制作仓库直接把各菜品运送到分理处。各个分理处的送菜员接到送菜信息后就直接送到目的地。。。。。。

    我只说一件后来发生的趣事,大家就基本清楚我们的业务在当地那个区域发展得算是小有成就了。后来很多人是vip客户了都不使用优惠卡了,但也有好几次,我们的送菜员送了菜要回收优惠卡的时候,居然有的客户手上有2种颜色的优惠卡,纠结啊。。。呵呵,连送菜员都有奖金归属的生杀大权了。

    这期间呢,我们不断用BBB来深入经营下酒菜概念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我们的下酒菜菜系。当然,每选择一个菜品,都要符合于BBB相同的产品属性,避免出现像AAA的供应困难和营养煲那样的时效性。

    每当我们新增加一款菜品,都会以赠品的形式在给老客户送菜的时候送给他们吃,并互动、征求意见,然后改善调整。。。

    这种慢慢渗透的方式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到现在,我们的特色下酒菜主要的菜品已经达到了十种,畅销的就有3、4种之多。

    所谓,看到了A,于是做了B,结果在C上赚到了钱,最后发展了D。。。说的就是创业呀。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你做的不一定能有效果,有效果的不一定能发展下去,所以事业做到后来往往和你最初的设想相隔十万八千里了。

    如果没有一个一贯的思维模式来主导具体的行为操作,又如何能保证根据情况的变化来调整枪头呢?

    所以,经常要问介绍个项目做做啊我的项目该怎么办啊之类的朋友们,首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思维,有了好的、灵活的思维,才能在变化中得以生存。

    如果思维没有提高,就算介绍了好的项目,谁又能保证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呢?

    而我要做的,就是分享这些好的思维,分享这些也不算是太高深的思维模式,让有心的朋友们能早日具备之后去屠杀其他的小屁孩呀。

    这种经验模式如果要做批发的话要和餐厅合作代销,但是如果产品单价过低的话,最终利润会低得可怜,就像我们的AAA,每斤我们的毛利润只有2元多,如果是我们自己销售的话每斤毛利润会达到7元。所以这种模式适合单品利润比较高的产品。这还不是重点。

    用这种模式的话,因为产品是食品,所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食品的保存和保质的问题,有的餐厅居然还在我们制作的基础上重新下锅给消费者吃,完全改变了我们食品原来的味道。

    诸如此类,很难统一管理。

    所以,这种模式下,在我的能力圈内,认为只能小打小闹,很难规模化。

    这算不是算楼主之前说的“穿越式”打法的呢

    跨过中间人(餐厅),更多的顾客沟通,由顾客来点名指定,这样就能较少受控于餐厅。

    是啊,要想成功创业,必须具备运作一个系统的各种能力!

    要想规模化,得有实力+能力

    另,

    BBB在和营养煲是不能比的。

    首先,BBB的制作从原材料清洗开始到出锅,只需要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而营养煲,数倍于此。

    BBB是单一的产品,而营养煲则有十几种之多,并且都要先准备好。

    而且就算建立了分理处,对于分流营养煲来说也很困难,而对于BBB来说很容易。

    所以,类似营养煲这类产品,限制条件太多了。

    而对于我们后期选择的产品呢,只要安设好物流的分理处,在客户集中点菜前将产品由制作仓库运送到各个分理处,问题就不是很大了,时间上是安排得过来的,成本也绝对是安排得过来的。因为送菜员大多数为签订过合同的兼职人员,工资是按次提成。

    如果产品品种不多,且运输方便,就可以通过建立物流分理处来解决配送网络的问题。不需要一定和餐厅合作,这样还可以保持比较大的利润空间。

    而如果产品品种繁多,且运输不方便,或者你只是代销人家的产品,对于产品本身没有主宰权,那这种方式就行不通了。

    这两天都在谈这个项目的经营思路和过程。

    明天再好好聊一聊这个项目中,对员工的管理和对客户的捆绑吧。

    作者:王泽熙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d8843c17b05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手把手教你: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bq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