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的公开课如期举行。
上的是九下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这是本单元的一篇文言自读课。
我的上课过程是这样的:
以赞美蔺相如的诗导入唐雎。
然后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①积累常识
明确《战国策》的常识,引导学生关注《战国策》的文学性。
②学读课文
字认读,听范读,自我练读,
③尝试理解
结合注释再读一遍,结合课后练习翻译重点语句。
合作探究
①说故事
②演对话
③品读“士”
唐雎是一个怎样的“士”?表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拓展联读:(作业)
课本写的唐雎的故事可信吗?如何理解课文的虚构?
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超越学情之处。
①将相和的故事第一个发言的同学不知道,卡壳了。
②翻译语句,学生们几乎句句有错。
③讲课文故事,过于局限于提示,没有展开
④对士的解读没有进入文本。
经过大家的评议,我的反思如下:
一、备课备课文备教法更要备学生
设计教什么,怎么教,不能一厢情愿地自嗨,要看学生的基础,找到他们在一课时内,可能达到的目标和层次。
比如这节课,只设计多种多样的读法,读后引导学生读明白内容即可,别的本节课不说。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容易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精炼课堂语言,打造有礼有效的教师语言
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出现和我预计的有出入的情况,我习惯上随口调侃。尽管能彰显我的幽默,调节课堂气氛。但对学生的表现缺乏必要的尊重,不利于学生发言积极性的保护。
教学是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在立足学情上,在精心教学语言上我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材里找到合乎学情的探究点,怎样把学生引到课文解读的深层?很值得我们思考并用实践检验。
语文之路漫漫,我之追求修远,上下求索之心可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