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有别于苦难这种我们无法改变的客观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挫折的了解、学习正确应对方式,最终摆脱挫折感,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同时通过防御性悲观,降低预期值,对自我与结果进行合理认知,并主动思考,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这都是通过合理认知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所以理性是诸多痛苦的出路和救赎。 合理的认知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自身偏见来完成。那么影响我们认知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常见的认知偏差又有哪些呢?
一、自尊水平
低自尊者会对失败更加敏感。那么自尊到底是如何通过认知来影响我们的行为的呢?每个人都有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心目中自己所有特征的总和,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尊则是一个人对其自我概念的评价,本质是你是否喜欢自己。
总的来说,高自尊者对自我的评价更为积极,低自尊水平者更缺乏基本的自信和自我欣赏。面对同样的负面反馈,低自尊者会想到他们所犯的错误,而高自尊者则会更关注他们的能力和取得的成就。
比如高自尊者在一项任务做的不好时,他们会提醒自己在别的方面做的不错,另一项研究发现,一旦给高自尊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的机会,他们会立刻放弃当前遇到的困难的任务。这意味着,他们不愿停留在失败里,如果工作陷入困境,他们会提醒自己“我有很多朋友”,如果在球赛中失利,他们会想我象棋下的还不错。这种策略让高自尊水平者即使在面临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低落期时,也能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现实中,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完全的不好,或完全的好。那么高低自尊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高自尊需要在多数领域都自我感觉良好嘛?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往往是通过很多方面进行的,即整体自尊。
整体自尊形成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们会先确定对自己重要的,或者决定自我价值的领域。比如,有些人的领域可能是学习成绩和道德行为,另一些人可能会是外貌、家人朋友的接纳。研究者把这种多领域评价成为自我价值组合。
第二阶段,人们根据自己在所选领域的表现对自己做出评价,形成自尊。比如,根据学习成绩建立自尊的女生,当她的课堂表现出色时就会由良好的自我感觉。自我价值组合中包括外貌这个领域的男生,如果听到他人对其外貌的赞扬时会感受到高自尊。
二、整体自尊与自我价值组合
从自我价值组合的角度看自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明明有不足和缺点,但还是可以自我感觉良好。
常见的自我价值领域有以下几种:
胜任力:包括多个领域的能力和执行力,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
竞争力:在各种竞技情境下与他人的竞争能力
他人的赞扬:来自他人的赞同和接纳
家庭支持:从我们最亲密的人、尤其是家人那里得到的赞同与温情
上帝之爱(比较出人意料的领域):宗教信仰的一种,认为自己是被上帝关爱、重视的。
除此之外还有外貌、美德等等。通常人们会把自己擅长的领域纳入自我价值组合,但也有人会把自己很难感觉良好的领域纳入其中,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对自我造成低自尊评价。
自我价值组合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人的自尊感比较稳定,而有些人则会在喜欢自己和不喜欢自己之间大幅摆动。原因是一些组合使我们摆脱了别人的评价和一些不可控力的支配。
比如把恋爱关系作为自我价值组合领域的人,在失恋时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
把外貌和赞扬作为自我价值,会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
依赖不可控的自我价值组合的人,会更多地把幸福感诉诸日常生活。而把自尊建立在可控领域(比如美德或上帝之爱)的人,比那些更多依赖外控组合的人更少感到焦虑、抑郁,同时他们对世俗生活的追求也会更低,这也解释了有些人在遭遇挫折后会通过宗教信仰,以减轻自己的焦虑、痛苦。这是信念的作用。
在亲子教育中,要注重孩子的目标、品质(爱心),能力,吃苦、韧劲,习惯等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培养,不要过早进入竞争关系,不评价比较她人,不要过多关注外貌和物质,孩子的身心才健康,也更能应对挫折。
构建适合自己的自我价值组合,稳定并维持高自尊水平可以让我们在面临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低落期时,也能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三、认知偏差
每个人都会犯很多类似的认知偏差,例如人们在判断他人行为原因的时候,容易高估性格的影响而低估环境的作用。比如把别人的沉默当做内向,却忽视了你们之前缺乏共同语言。
常见的认知偏差列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认知偏差:
1、基本归因谬误:在解释他人行为时过度强调内部原因,解释自己的行为时过度强调外部原因——别人迟到是因为时间观念差,我迟到是因为下雨堵车;
2、证实偏见:对自己已有认知和判断的证实倾向——只听取能够证实自己观点的声音;
3、锚定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影响后续的决策和判断,比如逛商场看中的第一件衣服,往后继续逛还是觉得那件最好;
4、适应性偏见:我们常常低估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高估一些事情在一段时间后对自己的影响。比如加薪、换大房子、买豪车的快感比预期消逝地快。
5、损失规避:相同的东西,人们丢失它所经历的痛苦大于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如喜欢得到厌恶失去,丢100元的痛苦大于得到100元的高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偏差比如首轮效应、近因效应、崇拜权威等等。
如何解释认知偏差在心理学界还充满了争议,但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和列托给出了一个较为令人信服的答案。他们提出了错误管理理论,认为通常的决策不是犯不犯错误的问题,而是犯哪种错误的问题。
举例来说,把有毒的蘑菇当成没毒的风险就远远高于相反的情形。因此,假如一个原始人在野外找吃的,看到一种从来没见过的蘑菇,在不能判断对方是否有毒的情况下,假设这个蘑菇有毒的代价顶多就是挨饿(即使这个蘑菇没毒),可如果这位老兄饥不择食,吃了蘑菇,偏偏蘑菇是有毒的,恐怕就有中毒身亡的危险。因此,认为不熟悉的蘑菇可能有毒的风险明显小于认为蘑菇没毒的风险。
这种带有偏见的错误感知和判断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四、幸存者偏差
尽管认知偏差的存在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容易让我们造成非理性偏见,也会让我们对目标产生错误预期,而陷入挫折情境。这里以幸存者偏差举例。
先来讲一个小故事:有个人将一幅画给一个无神论者看,画上是一群正在祈祷的拜神者,他们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幸存了下来。其寓意是:虔诚祈祷能保护人们不被淹死。无神论者看了后,问:“那些祈祷后被淹死的人的画像在哪儿?”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幸存者偏差还有很多别名,比如“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美国的电影烂片少,随便一部电影都是大片票房过亿的水平。因此觉得国外影片制作的整体水平比较高,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因为能进入国内电影市场的,烂片基本不会被播出。当然不否认美国电影业的确强大,但也不是没有烂片,事实上美国的烂片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
很多人喜欢以一些成功人士作为自己成长的榜样,殊不知在马云成为马云之前,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死在创业道路上。
幸存者偏差的带来的逻辑谬误,会让个体认为成功是普遍的,于是在设定个人目标的时候很有可能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导致挫折的发生。也有个体会觉得为什么别人都这么成功,自己却始终碌碌无为,从而产生自我怀疑。
幸存者偏差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要盲目相信榜样的力量,也不要低估奋斗的困苦。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认知偏差,学习并了解它们,可以让我们更合理的认知客观环境。
五、自我效能感
在了解自我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可能出现的偏差之后,我们在实践中要如何设立合理的目标呢?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为了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健身减肥,但我们身边真正能成功减肥却很少,在此后一直保持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再给大家一个概念——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人们只有在确信自己真的能做到的时候,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结果期望值和效能期望值不同,简单说结果期望就是相信某事会发生,而效能期望则是相信你能让它发生。
比如,我们每天牺牲社交活动或游戏时间用来学习充电,希望一段时间后可以提升自我,但是你也可能有一个效能期望,就是你觉得自己其实没有这么强的毅力对学习如此投入和做出牺牲。当我们以结果期望思考问题时,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上,这样很容易因为低估了实现的困难,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导致失败;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以自我效能为依据时,则更倾向于思考有哪些事是我能做到的。
同时班杜拉提出效能期望有四个来源: 1、自己的成功经验。班杜拉认为,成功经历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如果我们对达成某个目标实在缺乏信心,不如把总目标分解为可以达成的子目标,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逐步积累自我效能感。
2、替代经验。简单说就是榜样的力量,看到别人做出一个行为,又没有带来什么坏结果时,会是我们相信自己也能做到这件事。在选择榜样时要注意,应该选择哪种自己稍加努力,也能做到的向他这样的人来作为榜样,而不是选择与自己差距太大的人来做榜样。
3、生理与情绪状态。比如当一个人要上台演讲前非常紧张,上台说话后却发现自己声音听起来很镇定,他就会觉得自己比想象中的更勇敢,所以合理的尝试很重要。
4、其他人的鼓励。所以当你的亲友遭受挫折时,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可以帮助他们更快走出挫折。
在我们的人生中 ,要不断增加自我效能感,多思考并实践自己能做到的事。人生才能美满辛福,也才能应对挫折和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