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作者: 拈花菩提000 | 来源:发表于2023-08-10 16:35 被阅读0次

        不知不觉人到中年,已经过了伤春悲秋的年纪,人生的许多事情已经历经过,心底再也难以掀起波澜,少了一些“人生如初见时”的欢喜。是成熟了,但是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曾经羡慕山中老僧,闲云野鹤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变不惊,心静如水,对窗外的景色变化也毫无感觉。原来的我不是这个样子,一个感情丰富诗情画意的女子,我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新奇,看到春天的花开会吟诗,看到灵秀的青山会触景生情,哀怨痴缠。如今的我,心灵逐渐如同枯木顽石,面对同样的山河草木却难以激起心底的波澜。不应该呀,四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当一个人什么都能看开,什么都无杂念,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也许是厌倦了每天忙碌的生活,很多人羡慕乡下的田园生活,李子柒般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看起来很美好。如果真的归隐林泉,与朝露为友,与草木为伴,烹茶煮茗,读经参禅,这样的生活未免太清寂了。我还是喜欢红尘中的烟火味道,喜欢人情世味,喜欢听市井的声音,看不同的面孔,红尘滚滚却也不寂寞。

            隐居瓦尔登湖的梭罗,与草木虫鱼一起生活了两年,最后又回到了现实生活。古代的隐士并非真的“不知魏晋”,隐居富春江的严子陵反穿皮袄,很快就被刘秀找到;隐居孤山的林和靖获得皇帝赞誉嘉奖,成就“隐士”之名,很让人怀疑他是真隐士吗?真的隐士不为名,不为利,两眼空空,功名利禄视为浮云。当诸葛亮隐居卧龙岗时,他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貌似等待着一个时机再出山,后来他遇到了刘备,隆中对让他天下成名。

        隐居也罢,出世也罢。人生何处不桃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佛云,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人生要追求的不过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人应该保持与时俱进,不能固守成规。人也应该有分辨事物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比如现在的网络大环境,你能否做到每天少看垃圾信息,不刷视频,只取有用的东西,让自己保持清醒吗?太难了。视频网络给不了你踏实感,越刷手机会越感觉孤独,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你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总有一些人保持清醒和自律,让自己处于一个向上的空间里,不断成长进步,不要失去赖以生存的本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dz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