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年级我就开始了住宿生活,住宿意味着什么?
五年级意味着每个礼拜往返学校与家里十几公里,除了清晨路上的寒冷与黑乎乎的树荫人影,更多的是与同学相处的各种好玩。生活是谈不好好的,甚至我还为了所谓节约的名声,把学校吃剩的饭背回家,当时的我到底是一种什么信念,现在也无法理解了。
初中后,住宿生活更多的是青春的萌动,以及各种八卦。学习当然也是不用烦恼的,逃晚自习成为我最爱玩的游戏。或许发育太迟,导致懂事过晚,依然不理解同学间流行的想家为何物。
进入高中,巨大的生活差异让我意识到自卑及想家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对于生活我依然了解的太少,尽管家庭贫困,但对于上大学的渴望依然来自《读者》文章里谈恋爱的情节。
及至结婚生娃,我依然过的懵懵懂懂,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为着感情不好的晃子,为着自己是一个女性的,于是总是躲避生活的人情冷暖。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尽管我爱看书,也自己做饭,但对于生活的理念总实践的太少。
这次回家,算是以往生活里比较久的。以前回来一个礼拜甚至十天,工作的疲惫在老家得到尽情的释放,我会吃吃喝喝,玩玩,睡睡。我看不到生活的开支,看不到父母每天买菜花了多少钱,这些钱在平常生活里的占比是怎么样的。甚至因为匆忙,我看不到家庭的矛盾,以为粗浅的快乐与平和是生活的全部。
上次,老爸老妈因为买菜谁付钱的事,让我真实的感受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底是谁在买单,每一顿饭看起来没多少钱,可是一个月一年的花费也是不少的。要是从前看到老妈故意让老爸出钱买东西,我会一笑了之,我不会理解老爸被迫出钱的不爽,我也不会理解老妈费力的想多让老爸出点生活费的为难。这一次我理解了,站在老妈的角度我觉得老妈有道理,站在老爸的角度我也能理解他的做法。
今天大外甥跟我出去买东西吃,这次大侄子没出来。大外甥就跟我念叨了一件小事,一件关于他舅妈的事。平常我们都觉得他舅妈对他还是很好的,包括对他舅妈整个人我们都很认可。大外甥熊大,跟着我弟一起生活。已经生活了好几年,熊大养了三只乌龟,平时也是他照顾多一些。中考那段时间,或许是因为懒或许别的原因,一连好多天没有换水,导致养乌龟的池子很脏。这其中他舅妈也没叫熊大去清理,但是他舅一回来,舅妈就唠叨说,乌龟的水这么脏,扔了算了。这乌龟养了好多年,听到舅妈这么说她,以及想要扔掉乌龟的建议,熊大也是非常的不舒服。待他说完,我也没有合适的话开导他。只是我才意识到人与人相处并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曾经我也明白熊大生活在这个家庭必然会受一些委屈,只是这些委屈并不清晰。如今听到说来才对他有更多的理解。
不仅是对熊大,我弟,小侄子,大侄子,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前只是觉得他是我的一个亲人,我会对他们好,给他们买吃的。因为相处的短,不管小的想买啥我都会答应,也会可以非常大方的买一些贵的东西。时间太短,我留给他们的印象也多是比较大方,也因此让他们觉得我对他们很好。但这种好是很肤浅,因为并没有多少了解。如今相处的多一点,我依然会买一些他们想吃的东西,但有些花费我也会节俭些。每个孩子的秉性我也多了一些了解。盲目的示好带来的友好其实很肤浅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过几天就要回上海,与在家里的生活差别会很大,在家里什么都有人弄好,我妈还时不时弄些零食,让我吃得好睡得好。这几天过得很开心很惬意,希望到了上海我也能过更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