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老师,自己开了一家培训机构。
靠K12的补习班起家,本地小有名气。
后来学而思、新东方等大牌机构,到当地抢夺市场,收入成雪崩式的下榻。
万老师的生源很好,重要的是客户基本都是当地的中产家庭。
客户的圈子,就决定了自己的层次。
最近他非常烦恼,机构已经5年了,员工忠诚度大不如以前,有很多骨干已经出去另起炉灶。
万老师带着合伙人坐了几个小时的高铁,来到我的办公室向我咨询。
没有等我开口,他先诉说了今年的困难,同时也领教了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重要性。
过去5年总觉得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有什么,赚钱才是硬功夫。
我继续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勇气可嘉的走过来5年,第二个五年不能只拼热情了,要开始拼系统能力了。
现在不知道如何放大和提升公司的层次,因为招生似乎已经到达了瓶颈。虽然已经有了几个校区,管理越来越跟不上。
股权均分,组织涣散,只管赚钱,不思考未来,其实都是低级错误。老板整天还要自己的去上课,每天都为明天和下一个月发愁。
很多老板赚了100万,立马分掉,然后就去买车买房了。
3年左右,公司就可以关张了,因为胶套西瓜皮滑倒哪里算哪里。
有100万年收入的时候,每年至少有5-10万的顾问预算,10-15万的人才培养预算,否则总会觉得拖不动。
如果成立公司的第一天开始,有一个法律顾问,他们的股权比例一定不会平均分的,就可以闪避今天几个股东内讧的局面。
有一个经营顾问,产品结构和组织建设就不会如此低效。
顾问必须付费!为什要收费?
收费,意味着合同关系的建立,意味着必须负责任。专家给你带方法和策略是必须去做功课的。
如果纯粹聊天呢?
专家是凭心情的,聊不聊,怎么聊,主动权都在专家。
付费以后,专家是必须按照合约完成任务的,态度和资源自然不一样。
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本是一个好事情。
创业者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教练,未必能够辉煌腾达,至少不要犯低级错误。
很多培训公司看似规模做的老大,也非常热闹,最后根本没有赚几个钱。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的知识产权。
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
这种生意的模型背后是关系,所以每天都要兼顾各种关系,在各种脸色和眼色的保卫下忍气吞声。
这才是一个老板的日常。
回到房间,我写下来几句话:
1.生意模型为关系的时候,就很脆弱。
2.人一旦形成固化思维,改变就难了。
3.付费思维,效率思维应用的足够熟练,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