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一
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中医说不清楚。
更让人沮丧的是,在中医人中中医似乎也说不清楚,阴虚?阳虚?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许多情况下持相反看法者很难达成一致,通常会以“杀猪割尾巴,各有各的搞法”的说法得到包容性的认可,而确有心得者常常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满足感。正是因为中医的这种说不清楚,不免出现如鲁迅所说“中医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然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许多现代医学束手的疾病被中医治愈,难道中医会是没有道理的吗?大量的事实表明,中医必定是有深刻道理的,那么这个道理何在?又为什么说不清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提升认识的维度,从大尺度的时空角度来看医学。
医学的复杂性说到底是生命的复杂性,生命的产生至今仍是个未完全解开的谜,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生命是地球的特殊环境孕育出来的,医学必须追溯到人与自然的初始关系,把“地球环境孕育出生命”作为认识生命规律的逻辑起点这在现代科学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实际上,这也正是中医认识的逻辑起点,只是中医人自己“日用而不知”。天为父,地为母,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说的不正是地球环境孕育了人吗?由于现代人对古代语言有些隔膜,对这种本是准确无误的表述理解起来容易产生扭曲,而现在从事中医工作的人未能将其准确的表述为现代语言,致使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中医理论长久笼罩在迷雾之中。
我们从“地球环境孕育出生命”这个逻辑起点出发,迎面而来的生命的规定性和属性是,人必须和环境保持和谐统一,现代医学是这种认识,中医更是如此。《黄帝内经》的说法是“(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并进而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这个说法就不是笼统的认为人要与环境保持统一,而是强调人与环境必须保持机制性统一,事实上现实世界的统一都是机制性统一。这在认识的深度和高度上就和现代医学拉开了距离。如果我们认识不清或无视这种机制性,把四维以上的认识降为三维,那么,中医就说不清楚。
中医对这种机制性建立了一整套理论,其中五行理论的初始摹本可以认为就是一年四季,木火土金水,春夏长夏秋冬。五行理论建立了事物运行模式及其转化关系的机制,这里的“行”就是运行模式,古人的表述是“水曰润下,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这是对运动过程的一种认识和把握,是比我们通常认为的事物发生发展消亡要更为深刻全面的一种把握,因为这个理论不仅仅说明了运动的完整过程,而且更注重运动过程之中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机制性关系,即五行生克。这个理论不仅是自然的影像,而且旨在对自然过程不加干预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把握。中医教材称五行的标识符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这就把一种机制性理论弄成了构建性理论,这无异于自毁长城,这是中医自己把中医弄混乱了,中医因此不可能说清楚。
说了五行理论接下来就该说阴阳理论。显而易见,阴阳理论在形式上就是二分法。一个简单的二分法怎么就会说不清楚呢?原因在于,阴阳理论的复杂性不在二分,而在二分对象的多样性和二分双方的动态转化。《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话乍一看似乎有点唬人的感觉,有这么玄乎吗?有。所有人类知识都认为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通过相互作用进行的,阴阳理论就是认识把握相互作用的理论,它剔除了相互作用的所有具体属性,只留下最基本的运动属性,即促进运动的为阳,抑制运动的为阴,由于阴阳的这种属性是一切运动都具有的属性,所以阴阳理论可运用于一切事物的运动。因此,《黄帝内经》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也,然其要一也。”这个一是什么呢?中医界的通常说法是这个一是阴阳,在这段话中,这不是同义反复吗。这个一是整体,是阴阳这对相互作用双方所对应的整体,古人在这里耳提面命要对我们说的意思是阴阳必须从整体去看,分阴分阳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认识和把握这个整体。类似这样的基础性的认知错位在目前中医界比比皆是,中医怎么能说清楚呢?
中医理论大多是机制性理论,是对生命整体运动不加干预的的动态把握;现代医学如果能称得上是理论的话都是构建性理论,是对生命过程施加强烈干预的切片化的静态把握。现代科学理论是以构建性理论为主导的,中医理论则是以机制性理论主导的。现代人所受的科学训练对构建性理论驾轻就熟,对机制性理论则感到陌生,更有因陌生而排斥甚至否定者,以为认知世界的方式只有构建性一种,殊不知世界的真实存在却是机制性的。对这两类性质理论的主次关系的失知和混淆是中医说不清楚的根本原因。
由于经络穴位这一最具中医特色的认知至今尚未与现代科学的认知发生交集,似乎是当然的说不清楚了,不过这是中医不清楚的另一种情形。人体为什么存在经络和穴位,经络到底是什么,穴位为什么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这些问题说不清楚是因为我们没有达到那种感知状态。对此,我们或可从另一个角度推知经络穴位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随着熵的增加系统的有序性降低,经络穴位是古代修行者入定达到静极状态下,此时人体的熵极低而有序性极高,能够清晰感知到身体气血运行的规律性。如我这般的俗人,身体一直处在高熵低序的状态,是无法主动感受到经络穴位的存在的,如同我们不能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知音乐旋律一样,但在疾病和穴位受刺激状态下我们还是能感受到经络穴位的存在和作用。窃以为试图寻求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或许是一种歧途,难道经络穴位就没有可能只是已知生命物质的某种特殊运动形式?
中医需要纠正和澄清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不弄清楚中医就是一锅浆糊,说清楚了才怪。
话说的不少了,尽管只是点到为止,为了不耽误朋友们过多的时间,先说这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