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我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也无法凭空产生各种想法。我的想法都是来自外界环境,我所做的,想的只是对外来刺激的一种反馈。我能给予什么反馈,跟我自身的构成有关,也跟我受到了什么刺激有关。
人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会在刺激与反馈中不断的分化。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刺激会有不同的反馈。就像在股市的波动中,同样的位置,总是有人买有人卖一样。
这个像分型,像树杈,也像生物的进化树。最开始一个同样的祖先,但是到最后长长的大家就都不一样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人脑这个开放的系统,也就决定了我们超强的适应能力。多样性其实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比较笨的解决适应性问题的办法。我不聪明,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就都尝试一下。就像爱迪生的灯丝实验,只要我尝试的材料足够多,那么我就能找到合适的材料。
自然是伟大的,也是智慧的。他的智慧就是来自于简单的规则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坚持。
能给我什么启发呢?你的每个思考都是为了改变,与解决实际问题。你要想生活的更好,也要形成自己的正向反馈机制。环境给予我们的刺激,我们都是被动接受的。我们就像大海中的一艘小船。看似被动,但我们可以在给予外界反馈的时候保持一定的方向性。通过这种方式,长期坚持,还是可以对我们的方向产生一定影响的。
简单说就是,你无法控制外界环境的各种因素。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馈。外界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是你的行为可以保持确定性。举个例子,这就像学习,你不能阻止今天张三来找你玩,明天李四来找你玩,但是你可以选择始终都不合他们玩。这样你长期坚持下去,把别人用来玩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你的成绩不就好了吗。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共存,掌控与失控相对。我们不是神,无法掌控所有,你只要控制好你能控制的就好。而就是这部分的可控,只要你坚持的时间足够长,那你的生活也会呈现出一种可控的状态。规律从来都是数量上的表现形式。时间的积累也是一种数量增加。只要是数量足够大,那么就会有规律出现。那为啥π没有规律呢?
我这样想,还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让自己相信,坚持一定会有收获。长期的坚持做一件事情,有时不免会有点厌倦。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存在,也容易放弃。毕竟人都是有惰性,每天的读书,写字,远没有躺平摆烂舒服。
每天的记录思考就是在自我塑造。让自己更具秩序。你内在的混乱会导致你外在的混乱。而你内在的秩序,一样会导致你外在的秩序。长期的思考,建立自己一种坚定的秩序。以对抗外界环境的混乱。
你自身秩序的建立,就是来自你的选择,取舍。去掉你不要的,留下你想要的。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存在极大的共性,那么你就呈现出了秩序。
秩序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只不过当他们都混到了一起,也就没有秩序了。需要你把他们分开,归类。垃圾是废物,没用的东西,不就是他们是混乱的吗?但是当把垃圾进行分类,垃圾就成了有用的东西,变废为宝了。你看价值的创造就是来自简单的秩序重建。
如果你现在感觉自己内在价值低,比如你嫌弃自己挣钱少。那么你就重建自己的秩序。如何的重建秩序,就是让自己长期坚持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这是一个最笨,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大家最不屑的办法,人们总是不愿意付出时间的等待。宁愿去追逐一些小概率的幸运,也不愿多做一些等待,干一点大概率事件。
这看似是一种对自己的迷之自信,但我认为反而是一种不自信。你把结果交给运气,和把结果交给自己,你说哪个更自信呢?我如果不自信,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自己身上吗?
我相信我这样做是对的,我也坚信我这样做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所以我才能坚定的做我认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