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有些事情你不想做但却不得不做,或者你知道很重要可就是不想做,迟迟不去做,但在拖延和不去做的过程中,却不由自主地总是想这件事,你的脑子里有千万种声音告诉你,你应该去做这件事,当然同时你也会产生千万个不去做这件事的理由,每想一次你就更加焦虑,更加痛苦。
其实,我们就是想的太多了,不管是想做这件事的重要意义,还是想多不愿做这件事,如果不去做,我们就不会发现真的开始做的时候的体会和没开始做的时候的想法有多不一样。
最不舒服的阶段可能也就是刚开始的一分钟,之后你会发现,之前想的各种难受,各种困难其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至少不是你想象中那样的。
就拿我自己来说。
1. 熬人的家长会PPT.
八月底有两个家长会,需要做PPT,六月我就开始纠结这个事情,一方面我知道这个是必须要做的,另一方面我又不愿意去做,也不清楚要做哪些内容,所以,我内心是很怯这个家长会的,期望它能一直往后拖,这样我就可以推迟开始动手做的时间。
现在是假期时间,可是我却不太享受这个假期,因为心里搁着事儿,尤其前两天,我觉得我想到家长会还没弄,而且不知道怎么弄的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了,所以,昨天上午第一件事就是动手做这件事,这是六月份以来第二次做。
在做的时候我发现根本不是之前想的那样,一旦自己真的开始做的时候,大脑马上会告诉我这个家长会的流程应该是什么,但是没有做的时候即使脑子里想了一万遍还是觉得不知道要怎么弄。
先从一个流程开始做,做的过程中会有其他的更好的想法涌现出来。
其实你说,我都当了六年老师了,家长会的流程我不知道吗,我不能搞定这件事吗?当然可以,但我就是拖着不想做,事实证明,只要迈出第一步,从打开电脑,插上优盘,打开PPT开始,你甚至会很享受做这件事,这是没有迈出第一步之前完全想不到的。
2. 日更更什么?
一个月前我又开始日更了,是的,这是我第三次开始日更了,中间总要停下来几个月。
总有一些时候不知道写什么,于是就拖着一直不写,并且不断在脑子里搜索有什么可写的点。最近我试着在还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的时候就坐到电脑前,打开电脑,打开简书,打卡番茄钟。
先定题目,有一个想法就把它打出来,不合适就删掉重新想,题目定出来就开始写,先写下第一句,第一段再说,迈开这第一大步,后面就好办了,很多想法会嗖嗖地冒出来,不怕没啥写。
现在我对自己的这种拖延,臆想的模式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接下来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思维模式,也就是想到要做一件事的时候第一步不是去做,而是把它放在脑子里不断酝酿。
再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我什么都不要去想,马上去做,或者马上调整自己到开始做的状态,去思考,去迈出第一步,哪怕只做五分钟,只开个小头,然后让自己亲身体会到这件事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难,那么麻烦,列出计划把它尽快解决掉。
比如,下班后很累运动还没做。不要让“我好累”“今天歇一天吧”之类的想法充斥你的大脑,先从换上运动装开始,打开keep,告诉自己,我只锻炼一分钟;或者换上跑鞋,告诉自己,我先下楼,只跑一百米。只要开始,你不会真的只练一分钟,只跑一百米就停的,你会越运动越停不下来。
比如,日更和准备家长会ppt,即使不能及时坐到电脑面前直接动手开始做,但是可以从整理框架或者想好第一部分的内容甚至第一分钟的内容开始,这个过程需要思考最不愿意去做,所以不能只是在脑子想,而是要把想法呈现出来,可以写到纸上或手机上,这样等于是把想法具体化,有看得见的东西呈现出来,开了这个小头后面也就好做了。
老话说“万事开头难”,这可真的一点都不假,遇到的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不要给大脑冒出各种想法让自己害怕、退缩的机会,先从很小很小的开头做起来,开了这个头,迈出了这个第一步,做事情最难的部分也就解决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