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我以钓鱼为场景,详细剖析了四种常见性格的区别。这一篇我来谈谈职业性格的从宜事到宜人的转变。
我们的团队一直关注职业发展,那么说到发展,就一定是超越了职业选择,职业定位,职业咨询这些范畴的。我作为多年的心理学研究者,对个人成长研究颇多。所谓职业发展,就是我们不但要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还要看到,人的性格都是有相当可塑性的。为了生存得更好,我们有必要在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之后,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成长。
你如果不突破,不成长,就会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能力圈,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里,早晚有一天,你会发觉身边会出现更多的竞争者。
在DISC性格理论里,我们把人分为主动型、被动型,然后还有目标型、人际型的区别。今天我们就谈谈目标和人际,也就是题目中提到的宜事和宜人。
宜事也就是适宜做事,宜人也就是适宜跟人打交道。宜事的人适合干具体的技术工作,也就是跟事物打交道,用的是逻辑思维,一切必须量化,目标化。宜人的人适合做销售、管理类的工作,也就是跟人打交道。
宜事的人往往显得死板、教条,为人处世一板一眼,不懂得灵活。我过去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我能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但是留给客户的印象并不好。过去的我也固执的认为,我做事认真、做人坦诚,问心无愧,管他别人怎么想。
其实一个死板的人,往往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我记得我过去从事维修的时候,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做事上,而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自身价值,如何建立人际关系上。
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客户来修电脑,经我检查,发现是电源坏了,我一般的办法是拆开电源修,最后发现是一个电容坏了。然后换电容,收30元钱。我这样干了好多年,后来跟一些生意做得很好的同行聊天,他们哈哈大笑,说我太傻。我不明白,他们说,他们一般是换电源,收100-300元,再不然看客户电脑配置低,就直接叫客户电脑报废,重新买新电脑。我就问:“你们这么做,客户不会觉得你们不为他们着想?”他们说,错了。我们口碑好得很,一来,你修电源,客户看到你更换的元件不值钱,也认为你劳动不值钱,而且修过的东西容易坏,一旦坏了。客户不会认为你真心对他好,而是怪你技术太差。二来,我们换新电源,或者换电脑,我们利润高,机器不容易烂,即使有问题,也是厂家的问题,客户反倒认为我们做事稳重可靠,这样客户就会越来越多。
我恍然大悟,才明白一个人埋头做事,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自己认为自己做事认真,问心无愧,但是别人不一定感觉得到。而且后来我慢慢意识到,一个人当然要把事情做好,可是我们仔细想来,我们人类社会所有的活动,工作,其实最终都是在为人服务。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最终要采取以人为本,重视目标客户的感受,然后再配合好好做事。
所以,假如你的性格是宜事的,有可能你技术很牛逼,职场上你也能备受器重。尤其是在大公司做事,由于大公司的事务是流程化、模块化的,所以一般的性格缺陷已经被制度化规避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或者外部环境的变化,你的这些技术优势终将慢慢流失。所以未雨绸缪,及早反思,慢慢培养自己的宜人性,是为自己增加职场筹码的不错的选择。
不管你是内向还是外向,一个人愿意去改变,总会有所成长,有所突破的。宜人性的改变并不难,多看点书,多参加点社交活动,对人经常微笑,学会换位思考。当你的宜人性提高的时候,结合你的宜事性,你的职场价值将会显著提升。
我记得有几次到朋友的公司修笔记本,他公司年轻的技术员,见了我,都问,你是谁,我说我是谁谁谁,他也不笑。如此几次,他始终不对我笑,也不叫我一声“王哥”,感觉特别的漠然,按理他早该记住我是谁了,可以表现得开朗一些,亲切一些。但是他没有。据朋友说这个技术员技术相当好。我也从没说过什么,只是暗自想,谁没有年轻过呢?当年我就是那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