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祝英台陷阱”吗?在听执中老师讲课之前,反正我是不知道的。
何谓“祝英台陷阱”
祝英台她老妈,要说服祝英台放弃穷书生梁山伯,嫁给更有“钱途”的马文才。
如果她不断跟祝英台强调:贫贱夫妻百事哀,你还年轻不懂事,男人有钱很重要,所以女人不要老是相信真爱。你要信妈妈,妈妈看过的男人比你看过的多得多……
她每讲一句话,祝英台心中就有一万个吐槽,情不自禁地就去想反例。
妈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女儿脑中第一个想的就是反例:不会,你看村口的王大妈跟她的老公不是也很穷吗?不是很开心吗?
妈妈说男人一定要有钱,女儿脑中第一个想:不对,谁说的,你看谁谁谁,不是也很穷吗?最后就发财了。或者是没有发财,不是也很开心吗?因为他得道成仙了。
你的尊尊教诲越斩钉截铁、越胸有成竹,就越是逼对方找反例。即使事后冷静下来想想这反例发生的可能性是千分之一或者千万分之一,但是再遇到类似的情境,相同的情况还是会发生。人,就是这么奇特。
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每个人脑中既有的看法、想法,已然存在的观念或立场,都是无数他过去生活经验当中的偏好与选择的结果。我选择了相信我现在脑子里相信的事情,我选择了产生我现在脑子里要产生理念的立场、价值观。如果你改变我这一点,我就视为我受到了挑战。
在“祝英台陷阱”里,祝英台既有的原则叫“我喜欢的是梁山伯”,而她妈妈告诉她的一切,都在说她的选择和偏好是错的,想改变她的原则,这不可接受。
没有人喜欢被改变,是nobody,不是somebody。
有些人可能会说,不会啊,我这个人就挺喜欢接受别人的意见呀,可是说这句话的时候,不也是在下意识地找反例么?如果你喜欢被改变,那就应该说,对,你们说得都对,你们说什么我都改。那你还有自我吗?
**我被说服了=我被打败了,你的理由越充分=我就越不开心
接下来我们再看两个场景
场景一
珊珊:妈妈,我想玩ipad。
我:你还有好多作业没做呢,你为什么不把作业做完了再玩呢?
珊珊:我可以星期六星期天再做呀。
我:不行,你一拖再拖一直做不完,必须把作业做完才能玩!
珊珊:那作业做不完就永远都玩不成!!
场景二
珊珊:妈妈,我想玩ipad。
我:你的作业还做完哦,你还是坚持先玩ipad吗?
珊珊:是的,我可以自己计时,玩半个小时再做作业。
我:好的,你自己把握自己的时间。
同样都是玩ipad,但是最后的气氛和结果完全不一样,只是因为在谈话中,我给了她选择权,而不是命令她必须要做什么。
把“为什么不”改成“为什么要”,把“你应该”改成“我需要”
没有选择权,对方只能被动接受;有选择权,主动权在对方手上。换做是你,你更愿意接受哪种方式的谈话?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和别人无法好好交流?因为我们喜欢直接要求对方怎么做,而让对方没有选择权。
没有人喜欢不知情
以前我和珊珊她爸经常闹矛盾,经常一冷战就是十天半个月。
我习惯自己做决定,只要能把事情做好就行了,我真认为没必要每件事都拿出来商量。
他觉得一个男人,有什么困难就自己扛了,也没必要拿出来给我讲,讲了我也帮不上忙。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对对方在做什么一无所知,没有沟通的两个人之间一定会有裂痕。
所有人都希望有退路
现在提倡的,是一种全情投入的态度。全力以赴,all in,都是激励我们一往无前。可是,谁内心深处不希望还有一条退路呢。
你可以全力以赴地去做你想要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随时反悔,并不是非要一条道走到黑。往往就是这样的激励,更能让人坚持到底。知道有退路,才更能放开手脚。
以退为进,不失为一个说服别人的好对策。
结语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就是传说中“我这人说话很直,请你多担待”的那种人,所以当从别人口中得知我的好朋友们都对我有意见的时候,我心里既难过又震惊,一遍一遍问自己怎么会这样,我是真的把他们当朋友啊!
第一次听执中老师讲情绪沟通课是在游轮上,听得意犹未尽,刷新了我的三观。如今再次重听,更多了一些感悟,可叹文笔实在拙劣,写不出什么金句来,且当是自己的学习笔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