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选择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是史蒂芬•柯维博士,他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的思想成就和“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
很多时候,我们埋头做事,但却容易忽略自己做事的目的和意义,陷入表面忙碌但内心空虚的怪圈中。
其实,要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一味埋头做事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让自己得到持续成长。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怎样和自己打交道。什么是高效能,怎样做才能实现自我高效能呢?这需要我们养成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二、怎样和别人打交道。如何建立高效能的人际关系呢?作者的建议也是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1+1>2。
三、怎样和“习惯”本身打交道。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永远不可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01养成积极主动的好习惯
今天先阅读第一部分,怎样和自己打交道。
什么是效能?它指的是产出和产能的平衡。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农夫有一只会下金蛋的鹅,鹅每天只下一只金蛋,农夫嫌弃鹅下蛋速度太慢了,干脆把鹅杀了,想一次性把金蛋全都取出来。结果鹅死了,金蛋也没了。
在这个故事里,金蛋是产出,鹅是产能,农夫过度看重金蛋,而忽视了生蛋的鹅,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犯和农夫一样的错误,像是熬夜加班,把身体累垮了,得不偿失。只有产出和产能达成平衡,才是高效能。
对此,作者建议我们应该养成三个习惯。
第一个习惯是积极主动,它不仅是说我们做事时应该态度积极,更重要的是指要以正面的态度来解释你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遇到问题了,君子会从自己身上反思原因,而小人则会推卸责任,撇清自己。
在生活中,积极主动是很难的,而怨天尤人则比较容易。可能源于自恋吧,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好的,自己是对的。有不少人遇到了麻烦,不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习惯性把责任推给他人或者外部环境。这样,不是自己的问题,与自己没有关系,看上去是维护了自己的自恋,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次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还是会陷入困境之中。
此外,判断一个人是否积极主动,还要看她平时都把时间精力花在哪了。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两个圈,分别是“关注圈”和“影响圈”。
“关注圈”里的事情,是指你能评论,能发表意见,但你无法改变的事情。比如,现在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是什么样的?
而“影响圈”里的事情是你能改变的。比如,孩子进入青春期了,如何让他们顺利地度过这段特殊又重要的阶段,我们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与帮助孩子的。
积极主动的人会把时间精力花在自己的影响圈里,做好自己能掌控的事,她们不太会抱怨自己无法左右的事。
当你在一些事情上迷茫时,不妨问问自己这究竟算影响圈里的事,还是关注圈的事。积极地在影响圈发力,做有结果的事情,你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02阅读感悟
身体是产能,用于生活与工作,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是产出。只有产出和产能达成平衡,才是高效能。道理非常容易理解,但行动却很难。
我们都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个人追求、财富名利等等,都是围绕身体的健康而存在的。如果身体不好、心情不好,一切的努力都没有意义。但很多人还是抱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得到了某个职位,实现了财富自由,就会慢下来,再注意身体健康。但人的身体往往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损害了身体的健康,想要回到以前的状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况且,人生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人只要活着,就不会停下奋斗的脚步。
关于“关注圈”和“影响圈”,我认为可以花有限的时候去了解“关注圈”,便于根据不同的社会形势,来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让个人行为与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更能找到方向与意义。既然无法改变,就不要去抱怨。
对于“影响圈”,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花时间在上面,不会徒劳无益,会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并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锻炼身体,多学习,多阅读,注重培养生活中的小习惯,都会给我们带来正反馈,有利于身心健康,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