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之前常常要在脑子里预演至少一次”,渐渐就成了我的习惯。再后来发现这个习惯还真不是每个人都有,绝大多数人好像一辈子永远只靠临场发挥 —— 这并不令人羡慕,因为“临场发挥”的结果常常并不好。
进而,我开始对那个朴素的建议越发地重视起来:
做好你的功课。(Do your homework.)
再后来,有位朋友的口头禅深刻地影响了我。现在的我早已与他失去联系,但我总是记得他随口说的那句:
咱是谁啊?!
比如,当某些同学考试作弊之后竟然因为那分数洋洋自得的时候,他就会甩出一句,“咱是谁啊?!” —— 这个意思是说,“我们是有原则的人,那种事情和我们没关系!”
再比如,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想办法做到最好,因为“咱是谁啊?!” —— 咱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足够好的,否则都不够丢人的……
许多年后我才发现这个简短的句子无形之中处处提高了对自我判断的标准,无形之中为了满足那被抬高了的标准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进而因此比别人多走出很远的一段距离;长此以往,最终的差异着实巨大。所以,有意识地提高自我要求,是切实提高自己水准的前提 —— 我的确相信这事儿。
对自己抬高一点点要求,然后做足功课,更好一点的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某个地方读到大致这么一段:
花一点时间,想象一下几年之后的你,你希望到那个时候,你自己是什么样子?然后,倒推回来,提前按照那个标准学习、工作。
(确实想不起来从哪里读来的,这两天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估计是许多年前从 Brian Tracy 的小册子里读来的……)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读过类似的文字,只不过很少有人像我一样,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且之后就真的就那么做了。
注意,我把“生活、工作、学习”这三样东西里面的“生活”去掉了,然后把“学习”放在了“工作”之前。因为,
按照未来的你所需要的标准去学习、去工作,将会构建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
很多人会以为这样的生活一定很枯燥,这样的生活一定过于苛刻,可事实上,我相信会有一定数量的人群会和我一样,没多久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格外刺激的生活方式,因为在这种方式之下,多巴胺的分泌明显是高于平均水准的 —— 这其实就是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幸福”这个词的量化定义。
在《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里,我总结了一下:
如何活在未来呢?这听起来好像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很简单,就两件事儿:
- 笃信逻辑。
- 用逻辑去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
今天要分享的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可做:
提前成为未来的你。
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多花点时间预演一下,多抬高一点点的标准,多做足一点点的功课,就这样,差异应该就一点点地积累形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