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想记录这两天的行程,所以就用时间顺序简单记录下。

4月2日-鲁迅故居-沈园-周恩来祖居-仓桥直街
是从杭州出发的,四点四十起床,洗漱检查行李,五点半准时走在路上,过了三条街就到了地铁站,还没有开门,等了没多久,六点零二地铁站开门了,刷卡,上车,开始困了,迷瞪了一会,到了火车站,还早,等到了七点三十二,检票,进站,上车,又睡着了,还差点坐过站,因为不相信绍兴火车站是个小站点,还会有好心人提醒。
出了火车站,看到绍兴有家乡的感觉,淳朴低调。
第一感觉,很喜欢这个城市,还想再来。
室友们一起来的,我们滴滴打车去鲁迅故居,路上司机和我们开心地聊天,给我们推荐了绍兴好玩的地方,更让我觉得绍兴的亲切。
1.

到了鲁迅故居,虽然烈日当头,却也人山人海。

刚进景区,看到的是上面这景,青石板路、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就是这样了吧。(我来自北方,没有见过江南水乡。)




想到的全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喜欢的也是百草园,那真是极乐世界,有花,有树,有虫,有快乐。而三味书屋像是一个囚牢,景点被封,不让游客靠近,但是那里培养了一个鲁迅啊!看到了桌子上刻的“早”,看到了鲁迅的卧室,以及各种房间,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哈哈,可能我天性爱自由!那些房间都很相似,床,桌子,椅子,柜子,并没有什么特殊。
所以,想要成为伟人,最重要的还在于内心世界,外在物质只是一个补充,但更多时候,外在物质条件会起决定作用,鲁迅的母亲自学书籍,祖父和父亲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条件,让鲁迅可以有私塾读,很多同龄人像章运水,根本不可能有条件去私塾读书。

“多乎哉,不多也!”初中语文老师讲课幽默,我也爱上语文课,以至于现在我都还记得,老师讲课时说,孔乙己为什么考不上,他不学考试考点,尽学些无用学问,学茴香豆的“茴”字的不同写法,有用吗,只能逗逗小孩!

感觉味道一般,现在各地都有卖臭豆腐的,口味相似,我喜欢家乡那种有汤的。

鲁迅故居景区挺大的,我们都没有走完。
我觉得,去鲁迅故居,一定要做好功课,先了解下鲁迅的成长历史,不然会感觉很无趣。(我本人的亲身经历,对鲁迅只有语文课学到的零散记忆,没有导游讲解,感觉都是“什么鬼”,很无知了,下次再去可能会是读了《鲁迅全集》后一时兴起吧)
2.沈园
从鲁迅故居出来以后下了小雨,我们稍稍避雨,喝了杯奶茶,就去了沈园。







沈园,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园,听到游客说,从古至今,婆媳关系都是家庭中很重要的。哈哈,觉得挺对的。
在沈园,我是和我的爸妈连线视频的,我的眼睛所看到的也给他们看了,我知道其实和拍张照片给他们看一样,我特别希望我来过的地方,他们也可以来看看,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带父母或者父母二人来绍兴看看。
3.周恩来祖居


去的有些晚了,祖居很大,没有走完就要清场了。
其实,我对祖居很没有感觉,嘿嘿,没有耐心去读一个个历史事件。
3.仓桥直街





很有感觉的小街,有情调的、文艺的小店铺,古街居民。
很想住在那里。
从仓桥直街出来已经天黑了,我们的酒店在柯桥区,要做的第一俩公交车已经开走最后一班车了,我们就徒步走向要坐的第二辆公交车站点,走了很久,腿很疼。
等到了公交车,又换乘另一辆。
绍兴的公交,也很像家乡的,可能是因为他们都是小城市的缘故吧。
在杭州呆了半年,从没有感觉到有归属感,绍兴却有。

那晚下了暴雨,湿了鞋子和衣服,用吹风机吹了好久,还是很湿,无可奈何,便先睡觉了,还决定,要多睡一会儿。再出发已是第二天中午。
0403-安昌古镇






先推荐美食:扯白糖和腊肠。
上面有图片是扯白糖大师陈师傅,我看到了制作全程,有视频但是简书貌似不支持上传,陈师傅在给顾客找零钱时是双手递,收钱也是双手接,同行的朋友都对陈师傅赞不绝口,喜欢一个地方,更多的是因为人情。
古镇去一个就好,安昌就够了。
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想住在安昌。
安昌古镇,当你亲自去过,你就会知道它的美。
小镇上的居民,就一辈子住在那里,靠生意过活,刚开始我还会疑惑,为什么镇上还有卖生活用品的,因为游客一般是不会去买的,直到和镇上居民聊天才知道,他们就住在那里,当然需要买些生活用品,所以那些东西是卖给镇上居民的。
有时候会想,把古镇开发为景区,会不会对当地居民造成影响,游客的大量涌入破坏了他们的宁静。他们过的生活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慢生活(还没有去过成都),悠闲,快乐,不去为生活烦恼。
在绍兴遇到很多好心人,热情的司机,卖东西的商家···
绍兴——我还会在来的!
游感:
尽量不要跟团,古镇更适合一个人走走停停,随心所欲。
强烈推荐安昌古镇,在镇上走走是免费的,路边有小吃,酒家。
下雨天去别是一般韵味,我去安昌的时候有下小雨,可以躲在屋檐下,应了那句“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和你一起多雨的屋檐”。不过这个时候也是情侣虐狗的最佳时机。
如果再我去过的几个景点选择,我会选安昌古镇,可以一天呆在那里,走走停停,和古镇上的爷爷奶奶聊聊天,帮他们干干活。
毕业以后我会再去安昌住一段时间,租一间店铺,卖些小玩意儿,不求赚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镇上的爷爷奶奶聊天,聆听他们的岁月年华。
安昌古镇和仓桥直街相似,都有很古老的生活方式,传统理发店,祖传的手艺。
很是接地气。
还会再去。
下次去,要说“我又回来了”。
行文有些仓促,记忆也有些忘却。
这篇游记感觉自己写得好烂,没有用心去玩,也写不出走心的文字,可能是这样吧。
写的很烂,我知道。
网友评论